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已发表的犬γ干扰素(Ca-IFN-r)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植物血凝素(PHA)有机锗(Ge-132)刺激体外培养的犬脾细胞产生IFN,提取IFNmRNA,并以其为模板进行返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480bp基因片段。经酶切鉴定后将其克隆到pUC19的SmaⅠ,构建重组质粒pUC.IFN。经酶切、PCR及序列分析鉴定,可证明克隆的基因为犬γ干扰素,与所发表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9  相似文献   

2.
研究出一种检测猪瘟病毒(HCV)及其抗体的新方法,首次证实了HCV对某些HCV株产生的干扰素(IFN)有抑制作用。感染HCV的猪肾细胞培养物不产生IFN,即使加入IFN诱生剂也不产生IFN,而感染HCV的细胞对IFN的敏感性不受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建立了一种反向干扰法。此法通过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产生的CPE来检测HCV的感染滴度,即在猪肾细胞培养物中,用HCV GPE^-株对VSV的干扰而产  相似文献   

3.
用鸡贫血病毒(CAV)感染1日龄AA雏鸡,以未感染同龄AA雏鸡为对照,感染后不同时间检测其外周血液T、B细胞数量和IgG,IgM,IgA含量,胸腺,法氏囊,脾脏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和T细胞数量以及T、B细胞增殖功能;胸腺和脾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FN)诱生活性等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1日龄健康AA雏鸡感染CIAV后8天进行ND疫苗免疫,免疫后29天用vNDV攻击,于免疫后7,14,28免疫后7天,胸腺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比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鸡显降低(P<0.01);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于7和28天著降低(P<0.05,P<0.01)。感染免疫鸡免疫后14天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IFN)诱生活发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感染CIAV鸡对ND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5.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技术对鸡脾细胞体外受到有丝分裂原ConA刺激的情况下,其Th1样淋巴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实验结 果表明,ConA诱导培养3个小时的鸡脾细胞表达α-干扰素(ChIFN-α)、γ-干扰素(ChIFN-γ)和白细胞介素-2(ChIL-2)等鸡的Th1样淋巴因子mRNA 。未诱导但培养了3小时的鸡脾细胞可表达ChIFN-α和ChIFN-γmRNA,而未  相似文献   

6.
1日龄健康AA雏鸡感染CIAV后8天进行ND疫苗免疫,免疫后29天用vNDV攻击,于免疫后7、14、28和攻毒后10天取材检测.给果,感染CIAV雏鸡经ND免疫后7天,胸腺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比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鸡明显降低(P<0.01);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于7和28天显著降低(P<0.05,P<0.01).感染免疫鸡免疫后14天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IFN)诱生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感染CIAV鸡对ND疫苗免疫的分子免疫调节作用明显减弱,HI抗体效价于免疫后7~28日明显降低(P<0.05)。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的免疫保护率为60%%,明显低于免疫对照鸡(100%).  相似文献   

7.
阻断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证明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介导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观察GR阻断鸡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感受性,用RU486阻断鸡淋巴细胞GR,当GR被阻断60%以上时(RU486剂量为50mg/kg),鸡脾细胞诱生IL-2和IFN活性及T、B细胞丝裂原刺激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ANAE+细胞减少;脾脏、法氏囊、胸腺重量与体重之比的相对重量减轻,淋巴细胞系统免疫功能呈低下状态。此时雏鸡对MDV的易感性增高。当GR被阻断不足35%时(RU486剂量为25mg/kg),对淋巴细胞系统免疫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猪的免疫学基础章金钢(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学院,长春130062)钱爱东(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丘鹤英李万猛(英特威[香港]有限公司)第三讲免疫分子(下)3干扰素(IFN)干扰素是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或受干扰素诱生剂作用后,由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禽瘟王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BALB/c小鼠,京白蛋用鸡为对象,以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IFN)和自然杀伤细胞(NKC)为指标,观察了中药复方制剂禽瘟王对机体IL-2,IFN,NKC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禽瘟王既能显著增强小鼠IL-2的活力,又能强化小鼠NKC的杀伤活性,同时还可提高鸡体IFN的效价水平,提示分充发挥IL-2,IFN,NKC网络的正向调节效应,可能是中药复方禽瘟王的药效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勇生 《中国饲料》2001,(23):27-28
1 锗(Ge)对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陈越、史言等首先研究了Ge-132对健康及人工接种vMDV雏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e-132对健康及人工接种vMDV雏鸡血液T淋巴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影响,但能使B淋巴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尤其在10~20d时Ge-132能明显增强人工接种vMDV雏鸡T淋巴细胞转化率,从而证实了Ge-132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Ge-132能明显增强鸡体抗氧化系统功能,以不同剂量Ge-132饲喂35周龄海兰蛋种鸡,结果表明,处理组鸡血Ge含量比对照组极显…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FN是一类广谱抗病毒物质,本文就IFN的性质、分类、IFN的产生与诱导、IFN的基因结构、IFN的生物学作用及机理、IFN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免疫活性蛋白质,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中有许多活性物质,如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激素和干扰素彼此相互作用,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干扰素在网络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由Issaacs等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干扰素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其基因结构、作用机理以及体外重组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本文综述了干扰素的基本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究bta-miR-677调控Ⅰ型干扰素(IFN)表达的分子机制。将bta-miR-677转染MDBK细胞,检测Ⅰ型IFN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转录水平;随后通过TargetScan预测bta-miR-677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bta-miR-677的靶基因;利用siRNA敲减验证靶基因对Ⅰ型IFN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bta-miR-677组IFN-α/β的转录水平高于对照组2~4倍(P<0.001),随后检测到6种ISGs(IFI6、OAS1Y、OAS1Z、RSAD2、MX1和MX2)转录量上调2~16倍(P<0.01或P<0.001);反之,抑制表达bta-miR-677组IFN-α/β转录量下调(P<0.01或P<0.05),同时IFI6、OAS1Y、OAS1Z、RSAD2、MX1和MX2转录量下调(P<0.05或P<0.01)。经TargetScan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ta-miR-677可靶向结合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的3'-UTR,抑制MAVS蛋白的表达;MAVS基因敲减后发现,IFN-α、IFN-β和6种ISGs转录量上调。研究结果表明,bta-miR-677通过靶向MAVS上调IFN-α/β转录水平,进而提高ISGs的表达量,为基于bta-miR-677研制抗病毒药物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IFN)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IFN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IFN基因工程产品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危害日益加重,特别是病毒性疫病,已成为传染病的主体。对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且大多数尚无效果可靠的疫苗,再加上新发和再发病不断出现,使得病毒病危害尤为突出,急待寻找提高机体免疫、抵抗病毒感染的替代药物。干扰素(IFN)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还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病毒感染能力,使病毒在机体存活和复制的几率降到最低。目前发现Ⅰ型、Ⅱ型和Ⅲ型3种类型的IFN,利用3种类型的IFN的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的功能,研究抑制病毒复制的新型生物制剂,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为病毒性疫病,特别是新发或突发的重大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提取惠阳胡须鸡脾脏、胸腺、盲肠扁桃体、胸肌、肝脏、肾脏、心脏、未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ConA刺激后的PBL的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IFN-α/β受体α链(IFNAR1)、IFN-α/β受体β链(IFNAR2)和IFN-γ受体β链(IFNGR2)基因的表达情况.在未经刺激的PBL中未检测到IFNAR1、IFNAR2的表达,ConA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中IFNAR1、IFNAR2的表达量比较高;在组织中,仅在脾脏、盲肠扁桃体、肝脏和胸腺中检测到了IFNAR1、IFNAR2的表达.在未刺激的PBL、ConA刺激后的PBL、脾脏、盲肠扁桃体、肝脏、胸腺、胸肌中均检测到了IFNGR2的表达,在肾脏和心脏中未检测到IFNGR2的表达.IFNAR1、IFNAR2、IFNGR2在刺激后的PBL、免疫器官和肝脏中分布,表明IFNAR1、IFNAR2、IFNGR2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肝脏的代谢过程.不同的干扰素受体在PBL和各组织中分布情况的差异可能与其各自功能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8.
副黏病毒的V蛋白是结构蛋白P基因内使用不同的阅读框编码产生的一种非结构蛋白,具有抗干扰素(IFN)的作用。副黏病毒科不同成员间V蛋白的产生机制不同,国内外利用反向遗传、RNA干扰等技术缺失或抑制V蛋白,通过检测IFN产生及作用通路上关键蛋白的变化情况研究其抗IFN作用机制,发现副黏病毒V蛋白既可直接阻止IFN产生,也可阻断IFN抗病毒JAK/STAT作用通路。文章对副黏病毒V蛋白、干扰素的产生及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特别是V蛋白抗IFN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禽类基因工程重组干扰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 ,多种禽类干扰素基因已被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禽类基因工程重组干扰素在抗马立克病毒、劳斯肉瘤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方面效果显著 ,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禽类基因工程重组干扰素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将原核表达重组鸡γ-干扰素(rChIFN-γ)以100μg/只剂量免疫8周龄BALB/c小鼠,4次免疫后进行细胞融合,以昆虫细胞表达重组鸡γ-干扰素为检测抗原,筛选出阳性克隆株,经有限稀释,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鸡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抗体亚型为IgG1型,轻链为Κ链,命名为G1株。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单克隆抗体与原核表达和昆虫细胞表达的rChIFN-γ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昆虫细胞表达rChIFN-γ经该G1单克隆抗体作用后,失去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复制的能力。利用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和昆虫细胞表达rChIFN-γ建立相对定量ELISA检测方法,取吸光度值(Y)对昆虫细胞表达rChIFN-γ的抗病毒活性单位对数(X)作回归曲线,回归方程为Y=0.1164~*X-0.1281,回归系数R=0.9539,具有艮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