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国审玉米品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玉米科学》2003,11(2)
品种组合母本来源父本来源选育单位审定编号冀玉9号冀15-22×冀35冀257×冀815黄早四×冀多14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审玉2003001辽单33辽3180×吉853国外杂交种黄早四×330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国审玉2003002吉单3421037×吉853Mo17×Suwan黄早四×330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国审玉2003003吉星46四-287×7922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国审玉2003004济单7号济533×昌7-2P136杂株外引系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审玉2003005丹科2123D26×丹59…  相似文献   

2.
1991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四个大豆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文馥 《大豆科学》1991,10(2):162-163
一、绥农9号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以绥农4号×(绥农5号×Amsoy)F_1,选育而成。 2.产量表现:1987~1989年区试,平均公顷产量2249.0kg,比标准品种合丰25号增产8.05%。1989~1990年生试,平均公顷产量2149.43kg,比标准品种合丰25号增产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来源浙棉9号(2049)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从8114×79—5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低酚棉新品种。母本8114是我所近年育成的有酚棉品系,其杂交组合为密浙棉×(浙棉3号×徐洲209),丰产性好,生产潜力大。父本79—5系慈溪市崇寿农科站在南通5号中选得的低酚棉单株培育而成。杂交后经多代  相似文献   

4.
47-104(原代号756)是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1989年早季试种亩产504.3公斤;晚季在金谷乡金东村示范6.5亩,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晚稻当家品种钢白矮4号亩增58.4公斤,增产14.1%,最高亩产511.1公斤。1990年早季全县扩大示范824亩,一般亩产450~550公斤,最高亩产699.5公斤。经品种对比试验田三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高原584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农业研究中心郜和臣研究员等培育的节水型春小麦新品种,原代号91D58-4,1999年11月25日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高原584”,2003年2月26日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定。1 品种来源 高原584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80642×高原338)F_1×(80-143×高原 472)F_(3~5)]F_2×多年生一号。1991年定型,属普通小麦 Lutescens AL.变种。  相似文献   

6.
浙大3号简介     
浙大3号(原名Z9087)是复合杂交组合{中棉所10号×[(中8×争31)×(250×兰5)]F7}F6中,通过耐盐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而育成的丰产、稳产、优质、耐盐碱棉花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选育经过1980年,用丰产稳产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8号为母本,以纤维品质优良的争光长绒棉争光棉31进行杂交,配制杂交组合(中8×争31);同时以中棉所3号的早熟丰产系250为母本与美国无色素腺体棉种质系兰布莱特GL-5(兰5)进行杂交,配制杂交组合(250×兰5)。得到的F1杂种于1980年冬进行南繁加代。1981年以(中8×争31)F1做母本,(250×…  相似文献   

7.
同薯20号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同薯2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1986年用Ⅱ-14[8408-22×(晋薯6号×Solanum chacoense)]作母本,新型栽培种NS 78-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6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命名为同薯20号。  相似文献   

8.
双亚10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亚10号是以(78—97×奥尔沙)×(85—1832×FR2)复合杂交育成的,具有高纤、优质、抗旱、抗倒伏和抗病优点。区域试验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068.7kg、975.1kg和741.9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7号增产6.6%、24.5%和18.4%。生产试验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326.1kg、861.0kg和449.1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11号增产8.5%、23.7%和10.9%。长麻率20.6%、全麻率29.9%,纤维强度26.7kg。  相似文献   

9.
双亚10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亚10号是以(78-97×奥尔沙)×(85-1832×FR2)复合杂交育成的,具有高纤、优质、抗旱、抗倒伏和抗病优点.区域试验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068.7kg、975.1kg和741.9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7号增产6.6%、24.5%和18.4%.生产试验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326.1kg、861.0kg和449.1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11号增产8.5%、23.7%和10.9%.长麻率20.6%、全麻率29.9%,纤维强度26.7kg.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供试杂交组合:(1)红闽一号×贵州红桴尖;(2)制19×红闽一号;(3)早青2号×密阳287;(4)(火干)优7号×贵州红桴尖。于1984年在本所试验场,每组合种植240株,顺序排列,无重复。亲本种植在相应组合的首尾。田间栽培管理同大田生产水平。每组合随机取样:组合(1)60株,(2)48株,(3)57株,(4)65株,亲本20株,分株考查株高、单株重、千粒重、结实率、每穗粒数、单穗重等。为了统计分析,计算了株数的调和平均数;为56.8株,结实率经过反正弦  相似文献   

11.
“北旭”是由北海道农试场以高产、抗倒伏的中熟品种为选育目标而育成的马齿型种和硬粒型种的复交子一代。登记号为玉米农林31号,旧品系名北交48号。杂交组合为:(914-2×CM174)×(Ho3×Ho4)。1982年用“月交537”,1987年用“北交43”的名称,在育种基地及道内、岩手县等各试验单位进行了适应性鉴定,并进行了煤纹病、大斑病的抗病鉴定。1990年也做了饲料成分分析。此外,Ho3和Ho4是北海道农试场育成的姊妹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中、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明确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弱筋品种扬麦9号和中筋品种扬麦1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中、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扬麦9号密度从105×104/ha增至240×104/ha时,产量、总淀粉含量上升,蛋白质含量下降,密度再增加则呈相反趋势;扬麦12号密度从105×104/ha增至150×104/ha时,产量、总淀粉含量上升,密度再增加亦呈相反趋势。当密度增加至240×104/ha时,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密度再增加则蛋白质含量略有上升。在本试验条件下,弱筋品种扬麦9号最优密度为240×104/ha,此密度下有利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协调发展,生产中采用200~250×104/ha基本苗较为适宜;中筋品种扬麦12号最优密度为150×104/ha,此密度下可实现优质高产,生产中采用130~170×104/ha基本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一、品种来源鄂荆1号系湖北省荆州地区农科所1974年用(3208×荆棉4号)F_2×安通S_(21)复合杂交,在夏播连作强优势组合杂种后代中,经五年六代株型定向选育,于1979年育成。原系号为“3247”,1985年9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北疆超晚播条件下,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10月31日播种,冬前不灌水),比较了6个冬性和5个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春性品种出苗率明显高于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91.8 d)比冬性品种(95.0 d)短约3.0 d;春性品种总茎数平均峰值(869.3×104·hm-2)明显高于冬性品种(772.4×104·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在春、冬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新冬41、新春6号、新春43号的产量较高,为7 581.6~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为431.7×104~515.8× 104·hm-2,穗粒数 31.6~36.3,千粒重46.8~52.8 g。综合考虑产量、出苗率、成熟期等因素,初步认为新春6号、新冬41号、新春43号适合在北疆超晚播。  相似文献   

15.
籼稻花粉植株诱导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提高花粉植株诱导率的关键问题。然而,各因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起作用的。为了正确了解各因素对花粉植株诱导率的影响及相互配合的效应,以便提高籼稻花药培养的成功率,一九八○年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适用于V20×(农试4号×IR24)杂种F_1花药培养的各因素最佳水平组合。现将试验情况简述如下: 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V20×(农试4号×IR24)杂种F_1,培养基用α8、C7、N6和N_6-PNH,按一般固体培养操作。接种材料于穗顶部花粉发育中晚期时采穗,去掉叶  相似文献   

16.
冀棉8号(原系号石1724)是我所1974年从河北省作物所引入的杂种一代材料,组合为:冀邯5号×[(岱字45×紫花)F_2r_2],经过连续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等特点。1983年3月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定为河北省的推广品种。为鉴定冀棉8号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5001品种名称:同薯20号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Ⅱ-14[8408-22×(晋薯6号×Solanumchacoense)]/NS 78-7审定意见:该品种已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农业部第516号公告公布。1特征特性株型直立,株高70 ̄95 cm左右,茎秆粗壮,分枝多,单株主茎数2.3个。叶色深绿,枝叶繁茂。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中等。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深浅中等,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4.7个。中晚熟种,出苗~成熟100 ̄110 d。蒸食菜食品质兼优,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品系)甜菜的叶绿体DNA与线粒体DNA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及其限制性内切酶水解片段,结果表明:(1)甜菜叶绿体DNA分子量约为91×10~6d..线粒体DNA分子量约为110—114×10~6d.;(2)三个类型品种(品系)的甜菜叶绿体DNA在6叶龄、12叶龄和18叶龄期内都显示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含量变化特点;但6叶龄期的含量品种类型间有明显差异.即高糖型>丰产型;(3)在甜菜的叶绿体内,首次发现不同类型品种(品系)的甜菜含有1—5条分子量介于700—1450bp的小分子叶绿体DNA;(4)苗期叶片中线粒体DNA含量和收获期块根线粒体DNA含量在不同类型品种中存在差异.即高糖型的低,丰产型的高;(5)叶绿体DNA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水解可产生分子量介于0.43—12×10~6d.的29条片段,用HindⅢ水解高糖型和丰产型品种的线粒体DNA,都可产生分子量介于0.26—26×10~6d.的36条片段,并且其中31条是二者共同的,另有5条则是不同品种特有的.  相似文献   

19.
豫棉2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第一个低酚棉新品种。原名豫无302,是1977年在海南岛以有酚棉(69×5245)作父本与低酚棉选系(75×乌3×兰5)作母本杂交,其后代连年在海南岛与本院繁殖选育而成。1987年4月经本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大豆品种跃进4号作为杂交亲本的育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品种跃进4号作为杂交亲本的育种效果苗保河(山东省荷泽地区农科所·荷泽市,274000)跃进4号大豆品种是山东省荷泽地区农科所于1967年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引进的杂交材料为莒选23×5905(新黄豆×铁角黄).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品种,1971年被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