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梢的生长离不开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在茶树体内的代谢平衡总是处在动态之中,因此,伴随着新梢的生长其内含成分也是不断改变的。如果以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代表碳代谢,氨基酸总量的变化代表氮代谢,那么,新梢碳、氮代谢的平衡就受诸如季节、茶树生理年龄、环境因子、栽培措施等的影响而变动。一般每类茶的品质都要求有一定的碳、氮含量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施肥纯技术与技术经济两个方面,探讨了施肥对乌龙茶品种黄棪和铁观音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不仅能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而且乌龙茶品质也好。氮、磷、钾化肥和莱饼的适量配施,鲜叶质量高,鲜叶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及总糖的含量适中,碳/氮比为12左右,乌龙茶成茶品质最佳。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钾对乌龙茶成茶品质影响最大,其次为氮,因此,在三元化肥配施中,适当提高钾肥的比例,是乌龙茶施肥的一个重要特征。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两个乌龙茶品种的经济合理施肥量及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秋季名优绿茶加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鹰  司辉清 《中国茶叶》2005,27(3):17-17
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茶树体内氮代谢水平低于碳代谢水平,鲜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高,具有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含量高,而氨基酸类物质含量较低,因此秋茶往往具有苦涩味重、香气粗糙的缺点.为了改善秋季名茶的品质,本文从加工工艺方面入手,进行秋季名优绿茶加工试验,以期找到一种既能提高秋茶品质,又适合于生产实际的加工工艺,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氨基酸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氨基酸喷施茶树,采摘鲜叶并进行真空厌氧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GABA)生物合成量、厌氧处理对茶样中各氨基酸含量以及施肥时间对GAB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喷施氨基酸后,经真空厌氧处理茶鲜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上升,6种氨基酸对GABA合成的影响作用由高到低为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苯丙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茶鲜叶中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及茶氨酸含量高低可以作为评价GABA合成作用的指标;叶面喷施谷氨酸5d时,茶鲜叶中氨基酸总量以及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茶氨酸增加总量最高。综合分析确定施0.5%谷氨酸叶面肥5d后,采摘一芽二、三叶鲜叶,常温下厌氧处理8h,是生产γ-氨基丁酸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茶叶产量及鲜叶品质,许多茶叶科学工作者从水分管理、施肥、修剪、病虫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效益。目前,如何提早明前茶萌发,提高产量,如何进一步提高夏茶、秋茶的产量及鲜叶品质,仍是茶叶科研、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茶叶催芽丰产素含有茶树生长所需的多种矿质营养元素,能协调茶树体内生理代谢机能,对茶树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提高鲜叶品质。  相似文献   

6.
遮荫对夏暑乌龙茶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夏暑季采用遮荫网对乌龙茶茶园进行适度遮前,可使茶鲜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提高;遮荫处理叶片厚度、表皮层、角质层及栅栏组织的厚度明显低于不遮荫处理,遮荫改变了叶片组织结构,提高鲜叶持嫩性。茶树是一种多年生耐荫植物,在高山密林的弱光条件下均能生长.国内外资料表明:在遮荫条件下,茶鲜叶全氮量及氨基酸含量增加[1][2],茶多酚含量减少,酚氨比值降低,正常芽叶比重提高,持嫩性增强[3][4].但遮荫对夏暑乌龙茶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遮前处理,拟从茶园生态、生理、生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代谢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要求数据丰富、重复性好,简单易行、浸提效率高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是获得较好的试验结果的关键步骤。比较了不同浸提剂(甲醇、乙醇和高氯酸)和不同研磨方法(球磨机和研钵研磨)对茶树叶片品质成分的浸提效果,结果表明,70%乙醇和70%甲醇对茶鲜叶氨基酸的浸提效率显著高于无水甲醇和无水乙醇,而对鲜叶茶多酚的浸提效率以100%乙醇和70%乙醇最好;3 mol·L-1高氯酸对鲜叶氨基酸浸提效率最高,超过70%乙醇,但对茶多酚的浸提效率最低。优化出一种针对茶树鲜叶浸提的快速前处理方法(70%乙醇,球磨机研磨5 min)。对鲜叶经冷冻干燥和微波杀青处理后浸提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冷冻干燥可以更好地保持茶树叶片中特征代谢产物成分。  相似文献   

8.
以龙井43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对4个茶树品系重要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供应充足时,各茶树品系叶绿素含量提高,茶芽萌发和新梢生长加快,发芽密度与着叶数增加,可以有效提高茶叶产量;氮素影响氨基酸、咖啡碱和多酚类物质在茶树体内的代谢,施用氮肥可以增加茶叶中茶氨酸、咖啡碱等的含量,提高茶叶品质。本研究还发现中茗22号和LY002对氮素响应比较明显,可为今后氮素高效型茶树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选用10份茶树品种春茶新梢的1芽2、3叶为试验材料,控温控湿(20~22℃、RH 35%~45%)条件下,探讨不同萎凋程度茶鲜叶的主要品质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现升高趋势,茶多酚含量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茶鲜叶萎凋减重15%内以水分散失为主,各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以干物质质量100%计)变化均不显著;萎凋减重至30%~45%,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陆续呈现显著变化,可溶性糖与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先后达到最高值;萎凋减重至60%,只有游离氨基酸含量继续升高;最终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含量变化较大,比茶鲜叶中分别升高了24.6%、13.8%、11.9%.相关分析表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与咖啡碱含量变化与萎凋失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3、0.386、0.692、0.479),尤其是游离氨基酸,而茶多酚含量变化与萎凋失水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对茶园土壤基本理化性状进行调查测定,结合茶树对养分的需求特性,合理配置有机无机肥料,比较了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和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后,养分总供应量得到减少,但茶园土壤养分供应更趋平衡,茶鲜叶产量增幅为1%~3%,并提高了茶鲜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降低了酚氨比,同时获得了更高的产值,产值增幅为3%~6%.通过配方施肥,可减少因施肥不合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更有利于茶叶的可持续生产,也符合当前茶叶生产中“减肥、减药”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茶叶中茶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氨酸是茶树中含量较高而一般植物中罕见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它在茶树体内参与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在茶叶制造中变化显著,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茶氨酸是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首次从绿茶中分离并命名的,除茶树外,迄今为止只在一种蕈内(Xeecomous badins)及茶梅中发现有茶氨酸,它在茶树新梢中的含量平均达到1500mg/100g(干重),嫩茎中最高可达4000mg/100g(干重)。自然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型,纯品为白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华安地区铁观音茶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施K量对铁观音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K肥,有利于提高铁观音春茶芽头密度、采摘叶重、鲜叶产量以及鲜叶氮、磷、钾含量。  相似文献   

13.
茶树的硫营养及其品质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叶勇  吴洵 《茶叶科学》1994,14(2):123-128
分析结果表明,硫在茶树体内的分布状况是:吸收根>输导根>叶片>半木质茎>木质茎,种子>花。采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硫对品质成分含量及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能促进茶树的基础代谢,提高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全氮量和全磷量,但对钾的吸收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硫水平下能明显提高NR活性,游离氨基酸,特别是茶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含量显著增加,但PPO活性和茶多酚代谢受到了明显的抑制,酚氨比值下降,因而对绿茶品质的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14.
茶树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茶树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铵和茶树鲜叶,茶树干重显著增加.硫酸铵显著促进新梢生长并提高氨基酸含量,施茶树鲜叶显著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施茶树鲜叶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而且pH最高、活性铝含量最低.施用硫酸铵处理的土壤显著酸化.研究表明,茶园土壤酸化的主导因子是施用酸性化学肥料和茶树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而并非茶树落叶和修剪叶还园.  相似文献   

15.
游离氨基酸是茶叶重要的呈味物质.为了探索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的生产技术,采用在不同空气湿度(40%、50%、70%、90%)下,建立人工气候室室内栽培茶树,测定茶鲜叶中不同风味特征的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PCA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占氨基酸总量主要成分的氨基酸组分为茶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脯氨酸,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茶...  相似文献   

16.
茶园钾素研究进展与施钾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钾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含量仅次于氮的必需营养元素,在茶树体内呈离子状态,主要存在于新梢等茶树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钾是茶树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茶树光合作用,增强碳氮代谢,提高茶树抗逆和抗病虫性等.钾参与了茶树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对茶树的生长发育、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茶树不断从土壤中吸收,以及茶园土壤酸性强的特殊性,导致土壤中钾的淋溶损失,钾素贫化明显,缺钾茶园日趋增多.为此,世界主要产茶国对茶树钾素的研究与茶园钾肥的施用十分重视,甚至把钾作为仅次于氮的第二要素.  相似文献   

17.
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季节对乌龙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方世辉  张秀云  夏涛  宛晓春 《茶叶科学》2002,22(2):135-139,146
研究了茶树品种、加工工艺和季节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中醇系香气总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游离态为春季>夏季>秋季,键合态为春季>秋季>夏季;加工过程中,游离态和键合态醇系香气成分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茶多酚逐渐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则与氨基酸相反。对干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春茶后期和夏茶前期槠叶种重做青所制茶样具有明显的乌龙茶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1前言鲜叶是供制茶的原料,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基础,只有优质的鲜叶才能制出好的茶叶。研究表明,在环境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信号会发生变化,而这些信号对植物体内的代谢水平和生化成分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逆境对茶树鲜叶的代谢水平和化学成分引起重大的变化,必然会对茶叶品质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环境胁迫下信号变化及其对鲜叶内含物质影响的研究,对提高茶叶品质具有实践意义。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在逆境胁迫下,植物感应胁迫的器官合成并输送某些信号物质到响应胁迫的器  相似文献   

19.
萎凋是影响白茶、红茶和乌龙茶风味品质的重要工序.本文选用10份茶树品种春茶新梢的一芽二、三叶和中小开面二至四叶为供试材料,在控温控湿(20~22℃、RH 35%~45%)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萎凋程度茶鲜叶的游离氨基酸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茶样可按嫩度划分为两个类群,且在萎凋过程中均有按鲜叶减重率(0%、15%、30%、45%、60%)区分倾向,而使之区分的游离氨基酸特征组分主要有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随着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尤其是在减重率30%以后,一芽二、三叶和中小开面二至四叶茶样在二维空间的分布渐趋离散,即不同品种茶样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模式愈加多样.茶鲜叶各游离氨基酸在萎凋过程中的组分变化差异明显,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等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茶氨酸含量逐渐减少.该研究结果可为基于萎凋工艺的茶叶品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茶要对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月荣  赵启泉等 《茶叶》2000,26(4):205-208
利用盆栽试验了茶树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铵和茶树鲜叶,茶树干重显著增加。硫酸铵显著促进梢生长并提高氨基酸偏一,施茶树鲜叶显著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施茶树鲜叶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而且pH最高、活性铝含量很低。施用硫酸铵处理的土壤显著酸化。研究表明,茶园土壤酸化的主导因子是施用酸性化学肥料和茶树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而并非茶树落叶和修剪叶还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