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滋味成分,与绿茶滋味的鲜度密切相关。测定茶叶中氨基酸总量最常用的方法是茚三酮比色法,其原理是在一定的pH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可在570nm波长下比色测定。在本刊1989年第三期中,作者介绍了绿茶中茶多酚总量的流动注射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合茚三酮与氨基酸能显色的原理,对茶叶中氨基酸总量的简易比色法测定进行了研究。方法如下:用热水(20毫升)冲泡试管里的茶叶碎样,放置20分钟,然后加入聚氯乙烯吡咯烷酮(Polychlar AT)300毫克,15分钟  相似文献   

3.
优质蛋白玉米赖氨酸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组样品同时采用染料结合法(DBL法)、茚三酮显色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LS)和氨基酸分析仪法对赖氨酸含量进行测定,并进一步对其中一组样品用赖氨酸添加法对染料结合法和茚三酮显色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在两组样品的赖氨酸含量测定大小之间趋势相同,即茚三酮显色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染料结合法>氨基酸分析仪法。在赖氨酸添加实验中,茚三酮显色法测得添加工业赖氨酸的混合样品赖氨酸含量的增加值基本与赖氨酸的添加量相当,染料结合法对3个处理测试结果赖氨酸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国內外对氨基酸的分析测定较为理想的方法是氨基酸分析仪法。其分析测定原理是,由层析柱依次先后分离并洗脱下来的大多数氨基酸与水合茚二酮在100℃下生成茚三酮炔——茚三酮胺,兰紫色物质,在57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但脯氨基酸和羟脯氨酸与水合茚三酮生成黄色物质,在440nm波长处有一个吸收峰。通过分光光度计在570nm和1440nm两处波长的检测,由数据处理机和打印机描出氨基酸色谱图,并绘出各个组份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氨基酸含量的多寡与茶叶品质关系十分密切。不同的茶树品种也因其含量不同品质各异,即使在同一的茶树品种中因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其含量亦有变异。为探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乌龙茶树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本文将几年来测定的资料分别整理,并通过数理统计和电子计算机运算,寻求其内在规律。 一、材料与方法 材料来源于广东省蕉岭县华侨农场和潮安县凤凰区。 样品采制:主要采集一芽四叶半开面至全开面的新梢,随机取样,经蒸青三分钟,在70℃以内的温度烘干磨碎。用茚三酮显色法测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是茶叶中重要化学成分,对茶叶品质有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白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白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占茶叶干重的1.37%,在样品中共检测出14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66.96%,其次是精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结果表明,用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检测白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茶叶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的测定方法通常有铜量法、茚三酮比色法、纸层析、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或者不能精确定量,或者操作烦琐,费时很长。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可以部分地克服这些缺点,但也存在设备昂贵,分离时间仍太长,试剂消耗大等缺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邻苯二甲醛(OPA)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氨基酸的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点。本文报告了作者采用这一方法分析茶叶中氨基酸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日立 835— 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测定了人参果提甙母液粗多糖中氨基酸的含量 ,表明含有 1 6种氨基酸 ,总含量为 71 .55g·Kg- 1 ,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 7种 ,占氨基酸总量的 2 4 2 8%。药效氨基酸以谷氨酸 (34 .34 % ) ,天冬氨酸 (1 1 .45 % )及甘氨酸 (8.0 4 % )为主 ,占氨基酸总量的 70 38%。  相似文献   

9.
油菜籽中硫甙(硫代葡萄糖甙)总量的快速测定,国内外普遍采用试纸法和氯化钯法。试纸法快速,但只能半定量;氯化钯法虽能定量,但测定过程偏长。我们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化学系引进了光反仪射定量测定油菜籽梳甙总量的方法,并对有些测定步骤进行了改进,少数专用试剂通过试验在国内找到了代用品。新建立的方法适于油菜品质育种中早期育种材  相似文献   

10.
武夷岩茶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分析大红袍、水仙、肉桂、雀舌、金毛猴和矮脚乌龙等6个品种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6个品种武夷岩茶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为75.82~107.12 mg/g;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武夷岩茶的氨基酸中含有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比例均衡;必需氨基酸总量占30.47%~40.46%,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61.29%~63.90%;呈鲜味的氨基酸含量也占氨基酸总量的23.80%~28.63%,因此,武夷岩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棉花叶面积测定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办法。直接测法有:求积仪法、方格法、长宽系数法、直接描叶(或晒图)法,以及光电测叶面积仪等。其中求积仪、光电测叶面积仪、直接描叶法,需要采摘叶片。方格法和长宽系数法可在田间测量活体。但都需要将棉  相似文献   

12.
游离氨基酸是茶叶重要的呈味物质.为了探索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的生产技术,采用在不同空气湿度(40%、50%、70%、90%)下,建立人工气候室室内栽培茶树,测定茶鲜叶中不同风味特征的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PCA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占氨基酸总量主要成分的氨基酸组分为茶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脯氨酸,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茶...  相似文献   

13.
HPLC检测分析速溶绿茶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采用AccQ .Tag衍生方法经HPLC检测分析茶叶的游离氨基酸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氨基酸组分 ,色谱图形较好。在绿茶原料中检测出 16种游离氨基酸 ,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 ,占氨基酸总量的 5 6 0 3 %,其次是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蛋氨酸等。在速溶绿茶中同样检测出 16种相同的游离氨基酸 ,但氨基酸总量及各氨基酸组分的相对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中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夏静 《茶叶科学》1997,17(2):231-234
以烘青成茶为材料,采用不同粉碎细度(不粉碎、0.9mm、0.4mm)、不同浸提水温(80℃、90℃、100℃)和不同浸提时间(30mm、45mm、60mm)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茶叶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浸提方案是:成品茶样经粉碎过40目(0.45mm)筛,称取样品3g茶样用400ml沸蒸馏水冲泡,置于100℃恒温水浴锅中浸提30min后抽滤定容至500ml,而后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其含量。该方法定量准确,不仅适用于常规水溶性成分测定,而且适合于游离氨基酸组份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首先基于溶胶-凝胶方法成功构筑了茚三酮/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将其作为纳米显色剂打印在高效薄层板上茶氨酸所对应的比移值(Rf)处。以乙醇:冰乙酸展开体系对适当脱色处理后的茶叶浸出物进行快速薄层直读显色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展开条件下该直读条带能够有效地分离茶叶提取物中多种氨基酸,所构筑的新型纳米显色剂对目标氨基酸茶氨酸实现了灵敏的直读显色,自显色后条带色斑均匀清晰,其颜色深浅度与其浓度之间有明确的半定量关系。本研究构建的直读显色条带具有安全、简便快捷、成本低等优点,在农产品品质鉴定与现场快速检测氨基酸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土壤盐分测定方法较多,其中电导法是土壤可溶性盐分测定的主要方法之一,方法准确,但由于传统方法只能在借助于实验室一系列设备的条件下进行,需要提取土壤的滤清液,时间相对比较长,很难应用于棉田盐分的动态监测,也不利于大样本作业棉田实地测量;而且随着土壤取样离地时间的延长,所测盐分的准确性也下降。我们在“八五”、“九五”攻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饱和糊状土壤电导法能快速、直接、准确地测定棉田盐分,以期作为国家标准“棉花抗病虫及其抗逆性鉴定方法与评价标准”的操作规程之一。仅需便携式电导仪,如西德产便携式电导仪LF-91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茶多酚总量的常规分析上,多采用经典的高锰酸钾滴定法和酒石酸亚铁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比较简便,但由于滴定终点不易掌握,分析误差较大。酒石酸亚铁比色法精确度较高,已被定为茶叶理化分析的国家标准方法,但分析步骤较复杂。当分析样品量大而且又必须快速准确地给出结果时,以上两种常规分析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为了满足茶叶品质快速分析鉴定的需要,作者将流动注射分析(简称FIA)技术试用于绿茶样品中主要滋味成分的快速测定,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本文先介绍绿茶中茶多酚总量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感官审评、比色法、全量法及茚三酮法对复合苦丁茶、纯苦丁茶及所拼配绿茶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苦丁茶的氨基酸和黄酮类含量高于绿茶,且综合了纯苦丁茶和绿茶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9.
鲜食甜糯玉米子粒氨基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异隐纯合体杂交法培育的9个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及其15个隐性纯合体亲本自交系为材料,在适宜鲜食期测定子粒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TN43-4的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最高。不同甜糯玉米组合间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必需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并没有大的差别。多数甜糯玉米组合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介于双亲之间或高于双亲。秋种、春种两次试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不同,春种试验的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秋种试验,表明存在环境的影响。7种必需氨基酸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表明,苏氨酸与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与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间存在真实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美肤宝中14种元素和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美肤宝中含有或富含人体必需的宏(镁、钙)、微(铁、锰、铜、砷、钴等)量元素;氨基酸总量为6.50mg/g,其中10种药效,11种必需半必需和13种香甜味氨基酸分别为3.94、4.18、4.52mg/g,各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0 .6%、64.3%、69.5%;美肤宝护肤健美作用与其所含微量元素、氨基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