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前农村养鱼户鱼用饲料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黑龙江省池塘养鱼发展很快。据资料统计,1980年农村养鱼户为200户,1983年为2858户,1986年则发展到20728户。池塘面积由1983年的7.6万亩发展到1986年的117.3万亩。鱼产量1988年为2300多吨,而1986年猛增到3.6万多吨。虽然从绝对数字上看增长很快,但其主要是靠增加面积获得的。全省池塘鱼产量平均只有73公斤/亩,单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莱西市水集镇周家岭村小苇箔闯上大市场,50余户村民靠加工苇箔奔上了致富的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暴发户”。 1983年,村民周全林看准苇箔市场前景广阔,便从江苏省滨海县购进芦苇原料,雇佣6名工人与寿光苇箔批发商搞起了联合加工,产品供不应  相似文献   

3.
问:我是乡政府的干部,家属是农村户籍,1986年12月迁入西丰镇公合村,第二年分配到了土地.但1999年春进行土地延包时,村干部将1983年以后迁入该村的18户、490口人列为后来户,不给分配土地,后经争取,才给了每人1亩地,而原有户每人1.67亩.在其他利益分配中,后来户也与原有户差别很大.这样做对吗?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襄垣县西故县村下辖9个自然村,341户1142口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村里新建的海欣选煤厂、华联选煤厂以及煤矸石砖厂,既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又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批以商品生产者姿态出现的农村专业户蓬勃发展。他们已经成为农村劳动致富、发展商品生产和改进生产技术的带头人,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我国农村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下达后,专业户又有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发展。发展速度较快据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广东、广西贵州、新疆)1984年中提供的数字统计,农村专业户达2254.3万户,占25个省、区、市总农户的14%。按这个比重推算,全国农村专业户可达到2559万户,比1983年初的1561.7万户增加997.3万户,增长63.9%;比1983年末的2482.6万户增加76.4万户,增长3.1%。专业户占总农户20%以上的省、市有:  相似文献   

6.
<正>王如峰是安徽省全椒县的一位虾农,他从2006年就开始养殖小龙虾,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靠养殖小龙虾走上了致富路。现在,他的龙虾养殖规模扩大到了15000亩,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被当地人亲热的称为"龙虾大王"。现在,王如峰又带领大家走上了  相似文献   

7.
人,是要向前走的,因为追求没有止境;人,是充满希望的,因为生活没有尾声。十多年的创业,贾永平风雨兼程,靠他的执著与魅力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为龙镇人、为县城经济发展出了辉煌的业绩。他现有5个采矿厂、一个年产20万吨精铁粉的选矿厂、一个日产3万块免烧砖厂,投资3180万元的薯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在运城市郊上王公社郭村大队进行了一次调查,对合理利用旧宅基地解决农村建房不占耕地问题很有启发。郭村大队是一个286户1500口人的中型村庄。它所处的环境条件,可以代表运城市三分之一左右的社队。其特点是地力中常,水旱各半,人均三亩,宜种麦棉,以农为主,收入一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大队四年(1979年至1982年,1983年全市停止规划新宅院基),就新建院宅九十一座,占总户数的31.8%,共占了村边好地四十八亩。要是按当地农民的经济条件和对划院建房的意愿,再过四年,靠村就近的好地就会全部成了宅院。三四百亩好地近地就会失去高产隐产的生产能力。四年中虽然新划了院基,侵占了良田,却把旧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药使用量在世界范围内排名靠前。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计划,但随着传统农药的长期使用,相关问题逐渐凸显并引起大家的关注,如农药抗性加剧、高毒剧毒农药危害人类和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复兴村(邮编:277100)陈玉锦,半年多来,靠选煤收入十几万元,走上了富裕路,还带动全村20多户发展选煤业。陈玉锦所在村地处矿区,2003年9月原煤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块煤每吨高达400多元,而普通原煤价每吨不到300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已经20多年了。我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进行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期间,1981~1983年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肥效试验。目前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范围虽然有1200多个县,但在全国覆盖率仅有3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施用配方肥的比例还很低。甚至到现在为止,真正能够实现测土化验、配方  相似文献   

12.
致富经     
新合村靠“合同鸡”走上致富路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虎山乡新合村,过去是全市有名的甜瓜种植村。从1998年开始,全村423户农户中有56户陆续盖上了大棚种植甜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深入,无锡县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县农副工总产值逐年上升,由1983年的20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57.7亿元,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近年虽然农业的产值、劳力、收益所占比重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正东辽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百姓基本都靠土地吃饭。云顶镇西元村的王景辉就是其中的一个,一位对黑土地有着深厚情感的农民,带领着合作社的成员走上了致富路。合作社在有限的土地上做文章2007年,王景辉开始组建最初的东辽县云顶镇东方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起初,合作社成员只有11户,仅开展农产品种植,形式非常单一。虽然王景辉对种粮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他总是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大文章,想着怎样才能让合作社快速壮大。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在羊肉价格持续上升、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等背景下,山东省规模化养羊比重得以快速增长。据统计,2013年全省规模养殖场户达到24.27万户,比2008年的20.86万户增加了16.35%。但在实践中发现,虽然许多规模养殖场户对前景比较乐观,但对生产技术的应用缺乏整体观念,如重外来品种轻本地品种、重产羔繁殖轻饲养管理、重精饲料轻青粗饲料、重疫病治疗轻  相似文献   

16.
正新宁县崀山镇连山村的村民蒋达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彻底甩掉贫困户的帽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还带领包括20多户贫困户在内的1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蒋达财一家5口人,以前家庭收入主要靠蒋达财一个人在附近打零工赚取,难以维持生计。2014年,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帮扶。除了打零工,蒋达财尝试过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9月3日,素有佛桃之乡的肥城市举办佛桃评比大会,96户桃农参加大赛。去年获得特等奖、今年获得一等奖的桃园镇北台村的阴法坤格外高兴:"我虽然没得特等奖,但特等奖被我的女儿阴丽云得了,我更开心。我们的桃子品质好,大家都来抢。能取得这种成果,真得亏了农大的专家指导。"20世纪60~70年代,肥城桃香飘天下,连在北京的毛主席都年年品尝;从90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农村各养猪场(户)之间普遍存在着效益高低悬殊极大的现象,有些养猪场(户)甚至出现亏本。究其原因是这些效益低和亏损的养猪场(户)普遍存在着随大流“瞎”养猪的问题。须知养猪致富一靠科学,二靠品种,三靠坚持,四靠经营管理。要想通过养猪致富,必须重视解决好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苏南京市江宁县陶吴镇西瓜研究会,成立6年来,向全镇推广了5个西瓜优良品种,累计种植面积4.6万亩,收入达430万元,平均户种西瓜收入在千元以上,有300多户农民靠种西瓜脱贫致了富。这个研究会除了在产前搞好技术培训和各种物资供应、产中抓好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到田头、产后抓销售外,他们办好研究会的体会是要抓好三靠:一靠党和政府领导支持;二靠同大专院校协作,积极开发新品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谷子间苗费工问题,1982年西夏寒第十二生产队(宋得文为队长)用六行播种机试种了20亩夏谷,每亩下种0.7斤,设有间苗,平均单产657.5斤。深受群众欢迎。1983年宋得文和120户农民签订了200亩夏谷机播承包合同,即包机播、包种子、包技术指导。保证单产600斤,达到指标,每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