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症状。①病鸭流泪,眼结膜充血,水肿,眼睑周围羽毛湿润或黏连。②有的病鸭头部皮下水肿使得头部肿大,俗称"大头瘟"。③多数病鸭表现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稀粪。  相似文献   

2.
<正>如我们所知,病发于畜禽类身上的疾病,很多都存在着很强的传染性,鸭瘟就是此类疾病中的常见的一种。鸭瘟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这种疾病传染性强,并且还伴随着极高的死亡率。鸭瘟一旦蔓延就会为水禽业的发展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为人们的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对于鸭瘟的临床症状的明确分析和对其病理的详细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下文中笔者将对于鸭瘟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正>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天鹅等的一种病毒性、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病毒引起广泛性血管损害导致组织出血、体腔溢血、消化道粘膜的出血、坏死病变、淋巴器官受损、实质器官的退行性变化。[病原]本病病原是疱疹病毒科的鸭瘟病毒,常大量存在于病鸭的血液、组织器官、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不同的病毒株毒力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免疫学特性。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  相似文献   

4.
任开中 《农技服务》2014,(4):147-147
<正>鸭瘟俗称大头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高热、流泪、两脚麻痹无力、排绿色稀粪,常见病鸭头颈部肿大,食道黏膜有灰黄色坏死假膜或出血溃疡,泄殖腔黏膜出血或坏死。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旦鸭群感染后,即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养鸭地区一种重要的传染病。一、病原及流行特点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呈球状,大小在100nm左右。该病毒存在于病鸭的各个内脏器官、血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一般为40%~80%,在新疫区高达90%~100%。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雏鹅,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传染,雏鹅最早发病一般在4~5日龄开始,数日内可波及全群,死亡率一般为70%~95%;10日龄以上雏鹅感染后,死亡率一般不超过60%,20日龄的感染后发病较少。该病的潜伏期3~5  相似文献   

6.
鸭瘟又称大头瘟,鸭病毒性肠炎,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往往引起大批死亡,严重地威胁养鸭业的发展。1、流行特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以番鸭、麻鸭易感性最高;北京鸭次之;成鸭,蛋鸭发病少;雏鸭、中鸭发病多。病鸭和潜伏期的鸭及带毒鸭,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运输工具等是主要的传染源。消化道、交配、眼结膜、血吸虫、免疫接种等均能传播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最为流行,多发生于低洼多水的地区。2、临床特征潜伏期为3~4天,体温升高达43℃以上,呈稽流热。患鸭头颈肿…  相似文献   

7.
<正>鸭瘟又名大头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血管损伤致使组织、体腔出血、消化道黏膜损害、淋巴器官病变和实质器官退行性变化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9.
鸭瘟是一种感染鸭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为鸭瘟病毒,患病鸭表现为体温升高,流泪、腹泻,也有部分患病鸭出现头颈肿大,该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对鸭只养殖业影响较大的疾病之一。本文介绍鸭瘟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帮助养殖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鸭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以为鸭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为害养鸭业的疾病.本病四季都有发生,以春夏之交和秋季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潜伏期3~7天,一旦出现明显症状,通常在3~5天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VE),是鸭、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造成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  相似文献   

1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引起鸭群大批死亡,有时死亡率可达90%,给养鸭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鸭瘟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鸭和带毒鸭,通过其排出的粪便及其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等散播病毒,引起鸭瘟流行。各种龄期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14.
鸭瘟(Duck plag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养鸭业的发展有严重的威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鸭瘟又名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病毒引起的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肿大。食道粘膜有小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假膜覆盖。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由于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严重制约了养鸭业的发展。1流行规律本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一般以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当鸭瘟侵入易感鸭群后,一般在3~7d开始出现零星病例,再经3~5d陆续出现…  相似文献   

16.
卞国宝 《农技服务》2010,27(6):768-768,801
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发展。介绍了鸭瘟的病原、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鸭瘟又名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病毒引起的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肿大.食道粘膜有小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假膜覆盖.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由于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严重制约了养鸭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小肠粘膜坏死、凝固、脱落,形成栓子堵塞肠腔。本病传播速度、病死率高,能引起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潜伏期为3—5天,可分三型。 1,最急性型:多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雏鹅.往往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20.
杜志芳 《农技服务》2011,28(12):1700-1700
鸭瘟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阐述了鸭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