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新 《农家致富》2004,(16):21-21
江苏省大手市新丰镇裕中村民陈志文,从1985年开始做“菜文章”.如今已有10多个年头,不但草房拆了盖楼房,还将家用电器购置得一应俱全。据老陈讲,他家两个劳力一年净赚3万元.全亏他把“菜文章”的主题落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2.
熊飞  邓成贵 《农家顾问》2009,(10):14-14
涂国绍是湖北省竹山县潘口乡小漩村的一位有志青年。2002年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2006年服役期满后,他先到城市商海闯荡.经过两年打拼。有了一些积累。但想到现在中央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看到家乡的发展与变化越来越大.经过调查分析.他发现养鸡在山区很有潜力.于是回到家乡.准备在养鸡上大干一场.  相似文献   

3.
我的一个朋友,当初创业时由于缺少资金,银行又不愿意贷款,只好跟他朋友开口借钱。对他的求助,他的朋友当时并不愿意,怕他生意有风险,失败了会还不起钱,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中间人担保,才借了。当时约定借款10万,两年还清,并当场出具借条。结果一年后清账.我朋友公司盈利30万,盈利率100%。而且发展前景非常明朗。于是,他想提前把借的10万元钱还了,但很意外的是.他朋友竟然不要——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他公司盈利的消息.硬说当初借给他的钱是人股,10万块钱可以收下.但是要以分红的名义。他当然不甘心了,凭什么啊?如果他做亏了。10万块钱还是得还,做赚了就说是投资?结果人家拿出当初他写的那张借条。上边写着“今收到XX人民币10万元整”,下边是签名,没有写明用途。这下好了。两个人闹到法院,这事现在都没完。  相似文献   

4.
王昭 《当代农业》2010,(18):61-61
孩子“坏”时是他希望受到注意.“好”是他希望得到赞赏.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承认他所做的事情,还会提高他的自我价值观念。即使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他是可爱、有能力的.  相似文献   

5.
“有房有车.过上优质的都市生活。”这似乎已成了当下许多年轻人的生活目标。然而,在义乌却有这么一位“85后”小伙子,虽然在城里上班,但痴迷于农事,时时记挂着农村老家的那群猪仔。如果有人问他是做什么的。他总是快乐地回答——“我是‘职业农民’.养猪的!”  相似文献   

6.
调查表明,吸烟者中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的人占95%,愿意戒烟的人有70%。中国有3.5亿烟民,构成了上千亿的戒烟市场。全国乃至全球刮起的戒烟风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戒烟市场。  相似文献   

7.
杨依柱。这位土生土长的山东曹县人,经营农资有5年的时间了。“刚开始,我主要是经营种子,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再好的种子.如果化肥不行。同样达不到增产的效果。”杨依柱说。基于市场的需求,他希望找到一种能保证粮食丰收的化肥。经过多方比较,他最终选择了天脊化肥。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听父母说“等你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颇为不解。 一天,父母一早要他一块去地里刨地,年轻人嫌刨地累.撒谎说自己有点急事就出去了。在路上游荡了不久,他遇到一位高人,向高人求教:“为什么父母老爱说‘等你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而现在的我和父母到底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9.
今年38岁的鸭场场长陆裕彬.是江苏省启东市少直镇庆丰村人.做了10年船用吊车生意.去年8月,陆裕彬发现鸭蛋市场紧俏,但启东却没有上规模的养鸭场,于是萌生了养鸭创业的想法。他的朋友樊华伟一直做风险性很高的建筑包工头.得知陆裕彬的想法后.决定和他一起干。村里29岁的陈海兵出国劳务刚回来.也积极要求入股。三人各出资30多万元,踏上了养鸭路。  相似文献   

10.
葛兰晓是江苏省姜堰市俞垛镇宫伦村人,1993年春节后,她在10多个县市进行奶牛养殖市场调查,发现前景乐观.她决定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房国成.38岁.毕业于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做过4年零1个月的老师后辞职做工程设计。1997年初他回到泰兴市燕头镇房庄村.承包土地。用了8年时间,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建成了目前占地100多亩的“燕成生态农业园”。先后获得“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当代农业》2010,(6):21-21
一、玉米市场不乐观 1.玉米产量下降.购销步入白热化国家粮食局对全国21个玉米主产区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玉米总产量1.65亿吨。通过对市场了解和分析.与前年相比,减产比较严重,多个非官方的调查也显示有些地区减产幅度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买房十诫     
1.不要怕累,多看几套再做选择。2.圈定目标楼盘后.再做详细调查。3.不要贪图小便宜。4.一定要与家人商量好。5.成熟板块区位优势很关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百事通》2011,(10):11-11
2006年年底.柏宁涛在杨家坪步行街百康年楼上.开起了私人化妆工作室.做了一番调查后,柏宁涛发现:对于普通顾客而言.化妆工作室每小时上百元的收费有些昂贵.况且他们出席重要场合的机会也不多。  相似文献   

15.
骆忠明 《农家致富》2009,(16):13-13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天德村向权是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他靠种葡萄年赚20多万元,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紧贴市场种葡萄 40多岁的向权是天德村一位普通农民,年轻时四处打工。1999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他有了投资农业的想法。他先后到成都、武汉、浙江、河南等地考察项目.决定发展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葡萄栽培。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06,(7):15-15
提起李超,江苏省丰县宋楼镇许多老百姓都知道,他是该镇特种养殖协会的会长。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许多养殖技术方面的服务。这两年。他更是看准市场。引进养殖貉子.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  相似文献   

17.
《新农民》2010,(6):31-33
在他失踪半年多后,大伯在一处陡峭的悬崖上的灌木丛下找到了他早已经变成一堆白骨的尸体。经警方调查,他是脑颅损伤致死后被人抛在悬崖上。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幕后元凶竟然是他的亲生父亲,他的父亲不但花2000元雇凶杀害了他,还将他的妻子诱拐至他乡卖与他人做老婆,之后他的儿子也莫名失踪,有人说也是他的父亲贩卖了孩子。  相似文献   

18.
2006年.莎莎从南京一家知名广告公司辞职时.她压根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个性格开朗的80后女孩,只是非常厌倦按部就班的枯燥生活。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三餐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开始讲究质量营养和卫生。很多人去集贸市场常有这样的感叹:这么多菜,就是不知道该买些什么,在菜场里转来转去。却什么也没买到,其实问题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搭配菜。有些人对搭配菜很在行.可是当他想到做一样菜要买好几样配料。而且要买的配料都只要一点点就够了,买多了就会浪费,便觉得不耐烦。如果一个人把搭配的菜买回来往锅里一炒.一般色、香、昧俱佳的美食便完成了,这样多方便.所以在菜市场出售搭配盘菜。  相似文献   

20.
赵松娥 《农家致富》2006,(15):21-21
南京某小区有个卖羊肉串的陈师傅。据说原是南京某五星级饭店专做日本料理的厨师长,并且曾经在日本进修过一年,如今,该师傅已经主动辞职,每天夜晚在街头烤羊肉串卖。问他为何辞职。他说:做厨师长,每个月收入也不过3000多元.还没有烤羊肉串的收入多。烤羊肉串.虽说苦一些,可是自由,而且只要自己肯干.可以积累一些资金,为以后开店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