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年春天,不少人喜欢到野外或山上挖野树桩老根,栽培树桩盆景。这既能缩短人工栽培时间,容易成活,又能制造出多韵多姿、风格各异的盆景佳品,真可谓一种美事儿。可供栽培和制作盆景的树桩有榆树桩、多年生映山红、虎刺、雀梅、天竹、金银花和小叶冬青等。采掘时可先将树桩周围土层小心挖掉,掏空根部所有积土,然后设法锯断主根。但注意千万不要伤害其他支  相似文献   

2.
问:我是个盆景初学者,请问怎样能保证“落山树桩”成活? 山西余同舟答:1.根据不同的树种,确定合适的挖取时间。如梅、罗汉松、松柏类桩,应在冬末春初挖取,才易成活;福建茶、黄杨、榆、雀梅、九里香、六月雪、杜鹃等树桩。应在3—4月间挖取为宜;一些怕冷的树种如榕树桩等,以5—6月挖回为宜。  相似文献   

3.
雀梅通常被人们用来制作大树型盆景,但这种盆景司空见惯,而且需要大树桩作坯材,比较耗费天然资源。出于环保的考虑,也出于寻求新意的考虑,七八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用雀梅的树根制作盆景的尝试。现在有些已经比较成型,观赏效果颇为与众不同。我把它叫做树根雀梅盆景。  相似文献   

4.
雀梅较一般树种萌芽力强,耐修剪,成型快,是树桩盆景中优良树种之一。有些经多年养护创作成型的雀梅树桩,有时某一部分已成型的枝条或剪扎成型的片会突然死亡。其原因主要有下列两点: 枯老初学盆景创作的爱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封山育林的规模不断扩大,禁止“生桩”经营,控制山区乱挖滥伐已成必然趋势。当然,“生桩”源头枯竭也给树桩盆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人工“造桩”便成了盆景树材的有效补充。笔者于20年前就开始探索苗木扦插之术,通过实践,感受颇深。我认为这是一条既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又能繁荣盆景事业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树桩盆景的分类,应该包括野桩类和育苗类。前者是利用采掘野桩制作的盆景,主要特点为苍老古朴;后者指人工培育苗本制作的盆景,主要特点为布局严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国花卉盆景》1986年第7期所载陈恭悦的《自幼培育代替人工掘取》一文的提法不妥。再者,岭南派“蓄枝截干”的造型方法,有它一定的区域性,北方就不适应,文中将“蓄枝截干”  相似文献   

7.
栽培树桩盆景,根据我的经验和教训,一定要按下述“三部曲”来进行。第一,摸清树桩种类的自然习性。树桩盆景取材于各种植物,它们都有自己的生长习性。如黄杨喜阴凉潮湿,雀梅、紫薇却喜爱阳光;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笔者在一个偶然机会参观一次盆景展览后,便被各种优美的艺术造型所陶醉。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对盆景昼思夜想,几近痴迷。十年过去了,回想初学盆景制作之路,确有许多教训值得总结。一、求桩心切忌盲目我总是想拥有很多很多的盆景,可随时观赏,解“饥”止“渴”。但初学制作之时,因鉴赏能力不够,导致在山野采挖树桩时见桩便要,实施“地毯式”挖掘,浪费资  相似文献   

9.
雀梅是杂木类盆景众多树种中比较理想的树种,以其具有小巧而光亮的树叶和斑驳而苍劲的枝干而备受青睐。一般来说,中小型雀梅盆景栽培成活并不难,而且3~5年后就可基本成型。但遗憾的是一些成型后的雀梅盆景却在后来的2~3年里突然出现莫名原因的死亡现象,故有人感叹:“雀梅盆景成型之日就是死亡之时。”究其原因,不外乎疏忽大意和管理不当所致。笔者莳养盆景20多年,对成型后雀梅盆景的养护管理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丛林式是种极富艺术魅力的树桩盆景样式,它的特点是盆小景大,具有丛林野趣,自然质朴,有生活气息。可这类盆景好看不好栽,在培育制作时有“四忌”。一忌一刀切。丛林式盆景所用素材一般均为小叶灌木,如虎刺、雀梅、金雀、六月雪等等。将这些小叶树种合栽时,一定要大小选配  相似文献   

11.
<正>一般树木盆景素材主要来源于采掘山桩和繁殖育苗。从山野挖取生长多年的树桩进行培育加工,可以大为缩短造型时间,还可选到形态自然优美、古雅朴拙的老桩,制作成盆景佳品。但有时受树桩固有形态的限制,主干与侧枝  相似文献   

12.
南宁树桩桩头畅销广西南宁花卉市场今年以来呈现繁荣景象,仅市工人盆协会员出售的树桩就价值15万元。据了解:最为畅销的树桩是榕树、九里香、雀梅、小叶黄杨、小叶紫薇、六月雪等桩头。前来选购的主要是来自广东、上海、京津一带制作盆景的艺人和盆景园经理。购买量最大的是广东省顺德县的盆景经营者。顺德举办大型盆景展销会为了扩大盆景出口,广东顺德县盆景艺术界在今年国庆节举办了盛大盆景展览会。这次选在大良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花卉园艺》2018,(23):18-18
传统的徽派盆景,至令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以古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安徽黄山歙县实花渔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盆景,因为当地盛产梅花,唐朝时期就开始制作梅桩盆景,以龙游式梅桩盆景为典型代表。每年初春梅花盛开时节,引来无数赏梅者,一睹乡村满山春色,梅桩盆景也成了卖花渔村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目前盆景界不少同志称之为“树桩盆景”的提法,很不恰切,特别是简称桩景或古桩更不妥。桩是树木的残余,从山野中挖来的树桩制作成盆景,当然可以称为树桩盆景,但不能概括其他。扬派盆景以前强调幼树培育和盆中培养,现在改进为幼树培养与山野挖取老桩并重,盆中培养与地上培养交替,以缩短培养的时间。显然,由幼树培育而成的称为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15.
答:雀梅,又叫酸梅。雀梅树种在我国南方各省满山遍里,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广大盆景爱好者多喜欢用雀梅制作盆景。因为雀梅与其它树种相比,有五大优点:叶形好;“骨骼”好,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湖州市花卉盆景协会于10月1—7日举办了庆亚运、迎国庆盆景展览会。共展出树桩和山石盆景190余盆,其中桩材大部分取自本地区的雀梅、榆树、柞木等刊余个杂木树种。这些作品均出于业余盆景爱好者和专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黔北大地上,往日被滥砍滥伐的自然资源如今又受到严重破坏。一些农民和商品化盆景生产者乱挖乱采。无论树桩大小、好坏,从乡村大量运往各城镇出售。那些生长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桩遭到空前浩劫(如金弹子、紫薇、文武等)。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效果不大。笔者从1993年冬开始,也在山野采桩制作盆景,历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绿化工作30余年,一直呼吁倡导盆景爱好者少挖、滥采野生树桩资源,走人工培育苗木制作盆景之路。2016年春天,在清理苗圃时笔者发现一株已在苗圃拐角生长多年的五干小叶女贞,由于多年未做修剪,这棵小叶女贞做绿化树的作用不大,但仔细观察发现这棵树五干的位置、粗细、髙低、出枝等方面都很好,稍加时日,可做成一盆精美盆景。  相似文献   

19.
“雀梅虽好,但难成活”。这是一部份初学盆景爱好者的共同看法。雀梅桩头为什么难以成活呢?据笔者经验主要原因有:①树桩下山时间长,失水、失养多;根部保护不好及处理不当;②培养土的配制和栽培方法不对;③管理方法欠妥。必须针对以上原因,逐一加以解决。首先,要掌握好挖掘季节。在两广,大寒前后20天是挖掘雀梅的黄金季节;最好是当天挖当天种下。如市场买的,多  相似文献   

20.
盆景作品从制作到成型其周期是相当长的,整个制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艺术构思、技艺实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旦艺术构思定格,剩下的绝大部分工作便是对树桩进行合理的取舍以及对部份枝盘进行必要的人工“促”“抑”,从而使树桩尽量合乎人的审美要求。本文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种盆景树桩枝盘的“促”“抑”技艺。所谓“促”,就是人工促发,扩大该枝盘在整个桩景中的尺寸比例;所谓的“抑”,就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抑制某些枝盘的生长,打破植物自然的生长趋势,使整个桩景造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