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香菇菌糠替代阔叶木屑辅之以其它原料,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栽培金针菇添加香菇菌糠可行,各配方栽培所得生物转化率均高于纯阔叶木屑栽培,配方经筛选优化,香菇菌糠的添加量在30%为宜,生物转化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木屑不同比例配方设施化再生法栽培对白色金针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中加入20%~25%的木屑栽培白色金针菇,出菇快而整齐,产量高,品质优。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用杨树木屑和树皮替代棉籽壳作为主料进行姬菇和金针菇栽培试验,为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棉籽壳配方相比,在培养料中添加23%~58%杨树木屑替代棉籽壳,姬菇产量增加了2.7%~9.7%;在培养料中添加23%~39%杨树木屑替代棉籽壳,金针菇产量与棉籽壳配方相近或增加了8.0%;在培养料中添加23%~39%杨树皮替代棉籽壳,姬菇产量增加了8.7%~8.9%;在培养料中添加23%~39%杨树皮替代棉籽壳,金针菇产量增加了5.6%~6.5%;用杨树木屑或杨树皮完全替代棉籽壳作为主料,姬菇或金针菇的产量会显著降低。因此,可以利用杨树木材加工废弃物作为部分主料替代棉籽壳栽培姬菇和金针菇。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栽培白色金针菇具有较大规模,但培养料大多选有棉籽壳、玉米芯、阔叶木屑等,成本较高;文章采用未经处理的松杉木屑作培养料进行白色金针菇栽培试验,发现其也可用于金针菇的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5.
以棉籽壳配方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为对照,以玉米芯为基料,设计4个配方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比较不同配方对菌丝长势、生长周期、产量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玉米芯25%、棉籽壳15%、木屑15%、麦麸10%、稻糠26%、豆饼5%、贝壳粉1%、石膏1%、石灰1%、玉米粉1%的培养料在菌丝长势、生长周期、产量以及质量均表现出较强优势。北方利用玉米芯工厂化栽培金针菇每袋可节约成本0.2元,用玉米芯替代棉籽壳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技术采用堆制发酵松杉木屑的方法,将松杉木屑内的芳香类物质和油脂发酵降解后,代替杂木屑进行设施化栽培金针菇,使松杉木屑变废为宝,降低金针菇生产原料成本,缓解菌林矛盾,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栽培有椴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方法。椴木栽培的金针菇产量低,色泽深,所以这种方法很少采用,目前多采用棉壳、木屑等加米糠(麸皮)来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白色金针菇尤以其鲜嫩柔软,色泽极佳而鲜销海外。现将其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白色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菌形成适温10~13℃,子实体生长适温6~8℃。据此,白色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栽培出菇。2.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木屑以细碎的柳,杉木屑最为合适,使用前,最好要经过1年以上的堆积处理。在堆积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潮湿,以除去木屑中对菌丝生长有害的物质。木屑的…  相似文献   

9.
王强 《农村百事通》2006,(12):40-40
金针菇一般只在秋末、冬季和早春季节栽培,而反季节栽培金针菇可在5 ̄11月上市,正好补充了金针菇的市场供应。现将金针菇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及菌种。反季节栽培金针菇既可在3 ̄4月播种,5 ̄7月出菇;也可在8 ̄9月播种,10 ̄11月出菇。目前,生产中有两个金针菇良种表现很好,一个是金翔2号,一个是金翔1号。金翔1号菌丝生长快,出菇期耐高温;金翔2号菌丝生长期耐38℃的高温,适合提早栽培。这两个金针菇品种均具有菌丝健壮、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等特点。2.配料及装袋。较为合理的培养料配方为:棉子壳35%、木屑(或农作物秸秆)40%、麸…  相似文献   

10.
<正>松、杉木屑是锯木材厂和木制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含大量油脂、单宁和酚醛等芳香类物质,会严重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因而长期不被当做食用菌栽培原料。浙江宁波市一家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企业,利用当地的松、杉木屑制备金针菇原种,发现金针菇菌丝在松、杉木屑培养料上比在阔叶树杂木屑培养料上吃料快、长势好。松、杉木屑质地较阔叶树杂木屑软,而金针菇菌丝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其他菇(耳)弱,因此适合金针菇的  相似文献   

11.
谈金针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栽培在全国各地已十分广泛,其原料除木屑外,还有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及各种农作物秸秆,栽培技术逐渐完善。现在金针菇已成为我国人工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金针菇由于出菇温度低,可有效地避开多种昆虫的危害,更能有效地减少各种杂菌的侵染,因此,金针菇的整个生长发育中完全不需要化学药剂,金针菇产品也成为食用菌中更益于健康的食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生产金针菇的各环节进行总结,得出了一套较佳的再生法栽培金针菇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该工艺进行出菇,利用木屑、麸皮、玉米面的常规培养基,袋内干料在360 g时,出菇产量在450 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可达125%~128%。该法生产出的金针菇品质优良、货架期长、培养原料广泛,推广市场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3.
膨化谷壳粉是一种优势的新型食用菌培养料。试验表明,用膨化谷壳和棉籽壳按1:2-1:1的比例混合栽培金针菇,鲜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10%左右,棉籽壳为主料的BE%为80%左右,但混合杂木屑以后子实体产量很低,质量较差,不宜用杂木屑或纯膨化谷壳粉进行金针菇的商业栽培。  相似文献   

14.
黄一 《农家参谋》2004,(9):14-14
一、科学选择栽培时间白色金针菇属低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18℃~20℃,菇菌形成适温10℃~13℃,子实体生长适温6℃~8℃。据此,白色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到翌年3月上旬栽培出菇。二、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木屑以细碎的柳、杉木屑最为合适,使用前,最好要经过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配方筛选高爱华宫志远曲玲李国生张显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亭实验站)金针菇属低温型食用菌,在我国广泛栽培,栽培料以木屑和棉籽壳为主。1995~1996年,笔者以原料更为广泛而价格低...  相似文献   

16.
利用粗木屑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对不同麦麸添加量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麦麸添加量为20%时,金针菇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为92.05%.通过培养基辅料添加量优化试验可知,麦麸15%、玉米粉5%、豆饼粉7%、石膏3%时金针菇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92.47%.该配方可在金针菇工厂化瓶栽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生产金针菇的各环节进行总结,得出了一套较佳的再生法栽培金针菇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该工艺进行出菇,利用木屑、麸皮、玉米面的常规培养基,袋内干料在360 g时,出菇产量在450 g左右,生物学转化率可达125%~128%。该法生产出的金针菇品质优良、货架期长、培养原料广泛,推广市场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18.
木耳菌糠改性处理用于栽培金针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利用木耳菌糠废料,对木耳菌糠进行多种方式的改性处理,考察不同处理方法对金针菇产量的影响。采用的菌糠改性处理方法包括碱性反应、堆闷、烘烤、超声等4套方法,以改性后的木耳菌糠作为栽培金针菇的栽培主料,设计4组不同的培养料原料配方及2组对照,在相同的管理模式下进行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木耳菌糠经方法 C、方法 D的改性处理后,金针菇产量大幅度提高;每组中均以第3小组配方提高金针菇产量的幅度最大;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新鲜木屑不适宜栽培金针菇,经过堆积发酵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西藏地区栽植金针菇的培养基配方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西藏的本土资源,取代棉籽壳栽植人们喜食的金针菇,本研究采用了3种不同碳源的培养基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并与全棉籽壳碳源培养基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以冷杉木屑与棉籽壳混合碳源的培养基其菇产量同对照的棉籽壳培养基无显著差异;而以冷杉木屑为碳源的培养基因其成本低廉,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落叶栽培金针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不同配比的落叶与木屑制备5种培养基,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A、B培养基的出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培养基,极显著高于C、D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