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主岛陆相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年、2002年、2008年3个时相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与防护林关系密切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以期为平潭防护林乃至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呈现进一步破碎的趋势,与平潭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一致;建筑用地、农用地等与林地关系密切的土地利用方式各项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较强烈。最后从维护海岛生态安全的角度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亚热带生态防护林景观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亚热带地区生态防护林存在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景观质量地域不平衡以及缺乏景观季相变化等问题。针对我国亚热带生态防护林景观质量存在的问题,根据树种选择原则,从营造适宜树种选择方面探讨了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防护林景观质量提升途径,以期为提升我国亚热带生态防护林景观质量,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林火生态和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林火生态特性、生态过程及景观研究方法,阐述了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了林火与景观结构、功能、动态、格局和景观多样性的相互关系;简要概括了目前对林火与景观格局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东山岛防护林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东山岛防护林景观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必须加强防护林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5.
森林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森林景观及其动态研究的4个领域:森林景观管理与景观质量控制、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相互关系、森林景观生态过程模拟模型和决策模型、河岸景观生态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在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森林景观的研究基础不足,研究手段、方法相对落后,研究案例和成果有限等。同时,提出了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海岸防护林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岸防护林在防风固沙、预防地震海啸、美化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海环境景观的建设是海防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原则,并阐述了其在海岸防护林建设中的应用,在总结我国海岸防护林现状的基础上,正视海防林景观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海防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福建沿海防护林景观生态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生态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的沿海防护林生态体系,是实现现代化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山川秀美生态省的需要。在论述我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景观生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防护林景观生态建设思路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景观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并分布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是乡村地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镶嵌体。国外研究集中在乡村土地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存和文化景观方面。国内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农业景观以及城乡交错带和生态脆弱区的乡村景观等,以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乡村景观生态学、乡村土地资源利用和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等研究居多。此外,运用3S技术和模型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国内外应用重点。而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维护乡村人居环境安全,在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背景下,景观生态风险影响加剧,构建具有修复韧性的多尺度多层次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成为应对景观生态风险的有效措施。本论文梳理了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与景观生态风险理论发展及其研究方法,从格局方法、评价体系和应用研究3方面总结了景观生态风险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并针对当下研究不足提出未来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其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董文君  任鹏  胡丽香 《绿色科技》2019,(16):109-111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中的景观格局模式(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根据河流的流经区域的自然条件、景观空间格局特质等,分析得出了河流的景观格局。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黑河治理河段CAD地形图、谷歌卫星图等,结合现有资料进行了景观分类与制图。基于Fragstats对大黑河的斑块指数和现状廊道格局指数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大黑河的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建立其生态格局和过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河段的景观生态结构与规划布局,以科学合理地指导大黑河生态修复规划。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云南石林风景名胜保护区景观植被。在景观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理论指导下,将本区景观植被划分为2个类型,3个亚型,15个群系和21个亚群系,绘制了景观植被分布图。在上述基础上得出本区森林总覆盖率47.96%,景观植被覆盖率95.68%。并分景区景点计算出各分项覆盖率,分析了本区景观植被分布的4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分析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宇  肖笃宁等 《林业研究》2002,13(2):98-102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90年代期间景观生态学文献及论著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景观生态学研究在过去十年中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不完全统计,中国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发表有关文献619篇以及中、英文著作13部,其中90% 以上是在国内发表的。基础理论方面和应用方法的文献分别占39.6% (245篇)和23.6% (146篇)。依据不同的研究内容,中国90年代景观生态学研究文献被分为9类。城市景观生态学的文献数量排列第一,占全部统计文献的13.4%;其次是区域、流域景观,寒区、旱区景观,森林景观,生境与生物多样性,农业景观,湿地景观,城郊景观以及植物景观。根据分析结果,作者对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表3参42。  相似文献   

13.
三明城区周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市区自然条件、森林植被类型和工业污染状况 ,采用大绿色、大生态、大环保布局的构想 ,将市区周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区划改造为多色彩阔叶林群落区、多样化针阔混交群落区、多层次抗污染林带和多形式防火林带等 4个部分 ,并提出市区周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及其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应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退耕坡地系统属于退化土地生态系统,大部分是毁林(草)开荒形成的,是人为加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而形成的低产脆弱的生态系统。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与恢复,以及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演替和人为设计理论。退耕还林(草)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定向加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评价退耕地的生态经济效益是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评定项目是否实现预期目标、项目的产出、效果和影响。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景观尺度与等级理论、景观空间格局与异质性理论、景观演化与干扰理论探讨了退耕地生态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中国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从城市森林景观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现状等方面, 对我国近年来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并对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中国景观生态学从学习引进阶段到逐步进入发展阶段的过程和特点,总结了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其中在中国有一定优势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根据我国实际,介绍了森林景观生态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从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高度.分析了当前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重点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聊城古城景观结构特色及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古城景观保护方案并进行绿地系统生态规划。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直以来, 以GIS, RS及GPS为主体的3S技术都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文中从讨论景观生态学目前热点问题的定义入手, 对3S技术近几年在景观格局、景观动态变化、景观尺度研究及景观生态学实际应用等方面加以总结讨论,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景观生态学的原始资料采集处理、数据分析应用与成果的推广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