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中选取≤50 m2、50~150 m2和>150 m2的林窗,每种类型内都包含3种华西箭竹盖度(≤20%、20%~50%和>50%),共调查林窗9个.通过野外群落学调查,研究林窗内岷江冷杉、糙皮桦和川滇长尾槭这3种主要乔木树种幼苗的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华西箭竹盖度大的林窗中,3个树种的各高度级幼苗都不多,林窗形成后,绝大多数林窗被华西箭竹植株定居,竹盖度对主要树种幼苗总密度以及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2)华西箭竹盖度对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最明显,主要是由于3个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存在差异,岷江冷杉在没有华西箭竹分布或箭竹盖度小的地方优先更新;3)3种幼苗在9个林窗几乎全为聚集分布,这主要取决于幼苗生物学特性及林窗环境.林窗大小和华西箭竹盖度的综合作用对优势树种幼苗的结构和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是维持大熊猫种群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大熊猫主食竹种群的特征是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关键。2017年6月与2018年4月,针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大熊猫取食痕迹的主食竹种群进行了调查,以得到区内大熊猫取食利用的主食竹特征。调查发现九寨沟大熊猫取食利用的主食竹为华西箭竹,取食主食竹的基径平均值约为6.3 mm,对主食竹基径的选择利用范围主要集中在约5.9 mm~6.7 mm,其中最大基径为9.62 mm,最小基径为3.30 mm。大熊猫取食的主食竹所在种群的竹秆平均基径约为4.9 mm,其95%置信区间为4.7 mm~5.1 mm,其中最大基径为16.20 mm,最小基径为1.70 mm;平均种群密度约为35株·m~(-2);被大熊猫选择取食利用的主食竹种群高度集中在约110 cm~125 cm。  相似文献   

3.
在缺苞箭竹-紫果云杉原始林下选取5个密度的缺苞箭竹,研究密度对缺苞箭竹生物量、C及养分贮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季中,缺苞箭竹生物量、净生产量、平均单株生物量、植物及土壤的C、养分贮量在(80±5~260±9)株·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高密度(310±15)株·m-2时有所降低,210~260株·m-2是缺苞箭竹最适密度范围.各密度缺苞箭竹养分元素贮量排序总体上均为K>N>Ca>P>Mg.在密度较低时,地下部分C及养分贮量分配比例相对较高,有利于其占据土壤空间资源,而随密度的增高,地上部分比例增高,有利于其占据地上空间资源,反映了缺苞箭竹随密度变化的克隆生长生态适应对策.在缺苞箭竹-土壤系统中,植物与土壤C库贮量比率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升高,在高密度时有所降低.土壤5种主要全量养分库贮量较丰富.土壤速效N、K养分库在各密度之间差异不显著,而速效P库则随密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表明土壤速效P库的不足是缺苞箭竹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龙头箭竹(Fargesia dracocephala)开花后的更新及其更新苗生长特征,2019年9月对龙头箭竹开花区域的1年生更新苗的密度、基径和高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1年生幼苗的平均密度为21.7(±1.96)株﹒m-2、平均高度为7.94(±0.75)cm、平均地径为1.24(±0.07)mm;(2)中等程度的郁闭度、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均有利于龙头箭竹1年生更新幼苗的密度、基径和高度。在将来的管理中,可适当通过冠层遮阴的调控来加以管理,以加速龙头箭竹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浙江天童山小叶青冈种群种子雨和地表种子库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浙江天童山小叶青冈山坡(种群1)和沟谷(种群2)立地类型2个种群的种子雨及地表种子库动态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雨持续时间达64 d,11月底—12月上、中旬为种子散落盛期,占总数散落量的60%;小叶青冈的种子产量高,种子雨散落的平均密度大,种群1和种群2的密度分别为515.3粒.m-2和478.4粒.m-2;在地表种子库中,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分别为16个.m-2和11个.m-2,动物捕食是种子受损的主要原因,2个种群分别占89.2%和90.5%;小叶青冈种群高的种子产量、低的种子存留率等环节限制了低山青冈种群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6.
更新复壮技术对大熊猫主食竹种之一冷箭竹的种群密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更新复壮技术主要提高冷箭竹1~3年生的种群密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1~3年生冷箭竹实验区的种群密度为24.4株m~(-2),是对照区的1.88倍;生物量为1064.021kg/hm~2,是对照区的1.49倍。其各器官生物量的排序为竹秆>竹枝>竹叶,并且为大熊猫提供了更多的可利用的食物量,约1007.909kg/hm~2,为对照区的1.40倍。同时,还探讨了不同林分类型和经营措施内冷箭竹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对于林分类型的影响效果为,糙皮桦—冷箭竹林>岷江冷杉—冷箭竹林>红桦—冷箭竹林,对于经营措施来说,则是集约经营最好,中等经营次之,粗放经营较差。总之,更新复壮技术能够延缓冷箭竹的开花枯死,促进新笋萌发,提高竹子生物量,从而缓解大熊猫的食物危机,促进大熊猫的生存繁衍。  相似文献   

7.
冷箭竹更新幼龄种群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构件生物种群理论,从构件生物的两个水平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冷箭竹幼龄种群自然更新密度特征,结果表明:①冷箭竹幼龄种群的基株(竹丛)种群密度为25.1基株/m^2,1983年开花枯死竹林次年萌发幼苗的种群密度低于第3年的幼苗种群密度,随开花枯死年限的延长,种群密度逐渐降低;②冷箭竹克隆种群密度平均为94.4株/m^2,各龄级的排序为3年生〉4年生〉5年生〉2年生〉1年生〉6年生〉7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测不同野生居群贵州苏铁种子开花频次、结实特性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等试验,结果为:(1)贵州苏铁雄性植株基本为连年开花;雌株为隔年开花,少数为连年开花或3~4年开花;(2)自然状态下贵州苏铁单株平均结实量119.4粒,结实率为65.78%。(3)人工辅助授粉能有效提高结实率和结实量,结实率达到86.8%,比对照提高21.08%;平均结实量达399.3粒。研究结果能反映贵州苏铁开花种实特性,人工辅助授粉对有效保护物种资源和提高种群数量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是中国大熊猫的3个分布省份之一,阿夏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地之一,分布有缺苞箭竹和华西箭竹。缺苞箭竹在其分布地区内为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用竹种,在旺藏保护站管辖区域分布最广,在海拔2 600~3 000 m分布最为集中。华西箭竹在洛大保护站和旺藏保护站管辖区域分布较多,在海拔2 400~2 800 m分布最为集中。旺藏保护站辖区海拔跨度较大,是最适宜大熊猫生存的区域,四季均适宜大熊猫生存;而达拉保护站和阿夏保护站辖区更适宜大熊猫夏季生存;洛大保护站辖区适宜大熊猫冬季生存。阿夏保护区曾经历长期皆伐,森林破坏严重,缺苞箭竹也曾大面积开花,严重影响大熊猫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环境,因此需要高度关注林下缺苞箭竹和华西箭竹的生长和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10.
遮荫和光照对缺苞箭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观察,缺苞箭竹通常在迹地和疏林地比郁闭度大的林地衰老快、开花多,说明缺苞箭竹发育与林地遮荫度有关,为了证实这一现象,在全光照(sun)、林地部分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50%)和深度遮荫(约为全光照下光量的2%)的条件下,分植零星开花竹丛,观察其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深度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不开放,花芽不继续发育,未花枝也不继续发育成花枝,竹丛中也不再出现新的开花植株,而未花竹和发笋量则逐年增加;在全光照和部分遮荫的条件下,原有的花穗很快开放,特别是全光照条件下,花茅和未花枝继续发育成花穗和花芽的速度更快,而且新的开花植株逐年增加,未花植株和发笋量逐年减少。结果也表明: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控制缺苞箭竹开花的最明显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The life history of many bamboo species is characterized by an unusual flowering habit. They often flower and die simultaneously over wide areas at long intervals (3–120 years), and then regenerate from seed or rhizome (Janzen 1976; Liese 19…  相似文献   

12.
以庭院栽植的侧柏为观测材料,对其冠型自然变异和种实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冠型自然变异可分为宽冠密果型、宽冠稀果型和窄冠稀果型,宽冠类型的冠幅为3.4 m,窄冠类型的冠幅为2.1 m;密果类型着生球果109~138枚·m-1,稀果类型为18~23枚·m-1.成熟球果颜色均为紫褐色,每枚球果有种子2~7粒,以4、5...  相似文献   

13.
东洞庭湖湿地持久土壤种子库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水位梯度设置三种类型样地,即高水位区、中水位区、低水位区,研究了东洞庭湖湿地持久土壤种子库的数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持久土壤种子库主要由13种植物种子组成,其中高水位区最多,为7种,中水位区为6种,低水位区为4种。种子库密度在高水位区最大,为1 818.18粒/m2,中水位区次之,为1 168.83粒/m2,低水位区最小,为649.35粒/m2。土壤种子主要集中在0~15 cm的土层中,且随着土壤深度加深而明显减少。对持久土壤种子库进行丰富度分析表明,三种区域土壤种子库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差异明显。其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高、中、低水位区分别为0.56、0.54、0.4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1、0.43、0.34。可见,水位是影响湿地土壤持久种子库数量及分布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秦岭竹林开花后的自然更新恢复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在自然状态下种子落地一月内实生苗地上和地下生长长度为1:3,当月和当年展叶的多少与该竹的分布海拔和种子落地时间呈正相关。2.实生苗的分蘖,低海拔的当年即可分蘖,而海拔1500米以上的当年则不能分蘖。3.分蘖苗发笋从3月始可延续到9月份,各季节发笋的多少与海拔和竹种有关,各代分蘖苗发笋的时间与先一代分蘖苗发出的时间有关。4.各竹在开花后第5~6年逐渐恢复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5.高生长和秆柄增长呈指数函数增长,幼竹地径和鞭径增长呈直线函数增长,各竹的生物学曲线巴山木竹为,箭竹为,华桔竹为  相似文献   

15.
以蒙古栎为材料进行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秋播育苗效果优于春播育苗,可提前出土7~10 d,发芽率提高10%,成苗率提高12%;苗高、地径较春播分别提高了5~15 cm和0.15 cm。最佳播种量为0.5~0.7 kg.m-2,最佳保留密度为130~170株.m-2。  相似文献   

16.
狭叶异翅藤的繁殖和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叶异翅藤(Heteropterys angustifolia Griseb.)为金虎尾科异翅藤果属植物,嫩叶红色、花黄色、果红色,为优良的园林绿化观叶观花观果新树种。可采用扦插或播种繁殖,扦插宜用IBA200mg/L进行插条处理;播种宜即采即播,发芽率达83.70%;用1000mg/L的PP333矮化处理,可使株型更紧凑美观。在广州,1~9月为其生长高峰期,3月末至5月中旬为盛花期,花果同期,10月末仍有挂果。性喜阳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极耐旱耐瘠耐修剪,可用作花坛、花篱、天桥花槽、绿化带地被等灌木状栽植,亦可作花棚、花架、绿廊、绿门等藤本植物。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道路绿地对PM2.5浓度分布与消减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选择北京市典型道路绿地类型为试验监测点,对0,6,16,26,36iTI不同绿带宽度下PM2。浓度分布、消减能力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道路绿地空气中P№。浓度的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单谷型特征,即早晚高、白天低,最低值出现在午后14:00左右,最高值出现在晚高峰20:00左右;0,6,16,26,36m绿带宽度下PM25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6.64,44.35,42.91,40.96μg.m-3和41.97μg.m-3,以26m绿带宽度最低,0m最高;无污染或轻度污染(P№s〈115μg·m-3)天气条件下,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十分明显,26m的绿带处消减作用最强,最高可达28.0%;中度污染及以A(PM2.5〉115μg·m-3)天气条件下绿地对P№s消减作用不明显;PM2.5浓度与气象因子中的温度、风速成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米槠种子雨和地表种子库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在浙江天童山常绿阔叶林的林缘和林内2个米槠种群中各选择3株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采用种子筐及地表取样等方法,分析了米槠种子雨和地表种子库动态特征、种子存留及其命运。结果表明:米槠种子雨主要出现在10月中旬—11月,持续约50 d,11月3日—17日为高峰期;该地区米槠的种子产量较高,林缘种群高于林内种群,单株平均落果数分别为201.0、120.3个.m-2;种子雨中完好的坚果占52.2%,虫蛀的占29.3%,松鼠啃食的占10.2%,败育的占8.4%,腐烂的占5%;完好种子的长度、宽度分别为(9.01±0.89)mm、(9.25±1.00)mm,粒重为(0.47±0.13)g;在地表种子库中,林缘种群、林内种群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分别为1.5、1.0个.m-2,分别占种子库的62.1%、66.4%,动物捕食是种子受损的主要原因。米槠种群较高的种子产量、较低的地表种子存留率等环节限制了米槠种群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9.
Plant flowering and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are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reproduction of plant populations.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re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Jatropha curcas in Yuanjiang County (23°36′N, 101°00′E), Yunnan Province. The plant produces flowers in dichasial inflorescences. Normally, the flowers are unisexual, and male and female flowers are produced in the same inflorescence. Only a few male flowers are produced in an inflorescence, and fruits are produced only through pollination between different flowers from the same or different plants. By the treatments of emasculation, bagging and artificial pollination in this experiment, there were few but same fruit set ratios when the inflorescences were emasculated, bagged, or bagged with net, except artificial pollination treatments, which showed that Jatropha curcas could produce fruit through apomixis but not wind pollination. When the inflorescences were unbagged, unemasculated and with free pollination treatments, or bagged, emascu- lated and with artificial cross-pollination treatments, or unbagged, emasculated and with free pollination treatments, there were many fruits produced. It showed that Jatropha curcas shows outcrossing, is self-compatible, and demanding for pollinators. Normally, the male flowers open first and a few flowers bloom in one day in a raceme. These flowers last a long time in bloom. However, a large number of female flowers open from the third to the fifth day, with some female flowers opening first in a few raceme. This shows a tendency to promote xenogamy and minimize geitonogamy.  相似文献   

20.
浙西北杉木种子园花期和球花量观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