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寇丹 《农业考古》2004,(2):264-265
研究陆羽,无论其观点如何,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好的.不带框框,毫无偏见,设想与救证结合,求知存疑才能发现、探索、研究.最近我得到一篇关于陆羽的研究文字,说陆羽之所以到湖州并写<茶经>的目的,全在于他自己的病.这篇考证文字的题目是<陆羽、<茶经>、"湖州铁线莲">.作者是沈汉澄(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兼省第二中医院院长、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著有<肿瘤学>等4种,主持过10余项科研项目.)辛文(湖州市科协副研究员).因全文较长,我摘录该文时,原文词句不变,只加了句子中的联结词,以下基本上是原文中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3,(2):220-227
对陆羽在何地与写《茶经》 ,当代有两种说法 :一说在湖州 ,一说在余杭 ,我以湖州说为是 ,因此曾撰文《陆羽湖州写 (茶经 )考》 ,发表在《茶博览》1997年秋之卷上 (文章经过删节 )。同时 ,又以《陆羽在湖州写 <茶经>》发表在《陆羽茶文化研究》1998年第 8期上 (全文刊登 )。这几年来 ,余杭说盛行 ,是否我的湖州说错了 ,我进行了反思 ,我仔细研读了余杭说的多篇论文 ,又查找了一些有关史料 ,觉得我的湖州说并没有错 ,没有错就应表个态 ,于是我便写了《再论陆羽在湖州写 (茶经 )》。一、两说争论的焦点这是由《余杭县志》的一段记载引发的。明…  相似文献   

3.
陆羽姓氏名字问题源于文献史料记载不一、理解不同。陆羽姓氏名字和来历的研究应以《陆文学自传》为依据。陆羽在《茶经》中说自己"远祖纳"(陆吴兴纳)、其祖籍应是吴兴(湖州)。由于陆羽移居吴兴,在《茶经》中认祖归宗,陆羽故乡竟陵(天门)和后来移居、长期生活并终老的第二故乡吴兴(湖州)两地亲情源远流长,茶文化事业的友好合作关系应更加亲密、紧密。  相似文献   

4.
隐元茶趣事     
隐元茶趣事浙江省湖州市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寇丹陆羽在湖州生活时间最长,《茶经》又完成于湖州,作为日本文化总代表的日本茶道界,对湖州和陆羽的敬仰是很明确的。可是在日本煎茶道的研究著作中,提到福建和隐元这个人,远比湖州和陆羽多。因为日本把煎茶饮法称为隐元茶。...  相似文献   

5.
醍醐及其他     
阎莉 《农业考古》2006,(2):241-241
《茶经》中陆羽把茶比作醍醐。从字面上说它是乳制品,是乳、酪、生酥、熟酥、醍醐这五味中的最者。在象征意义上说,佛教把醍醐代表佛法的开示,“醍醐灌顶”并非奶油浇头。陆羽认为茶与醍醐相等,湖州的寇丹先生在说明了它是乳制品后,理解为陆羽是在借用佛语,指的是精神象征;湖州  相似文献   

6.
唐代茶文化与陆羽《茶经》浙江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朱乃良唐代中期,饮茶习俗蔚然成风,是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成书于唐建中元年(780)的陆羽《茶经》,是盛唐茶文化的结晶,又推动了茶文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本文试就唐中期茶事活动的概貌、《茶经》...  相似文献   

7.
凡与茶有缘的人皆知陆羽;研究陆羽学术的人都知道湖州。陆羽在湖州定居36年之久,包括《茶经》在内的十多部著作都完成于湖州,湖州被认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湖州在浙江之北、太湖南岸。丘陵起伏,气候温润,是历代的产茶区和文人聚集地。有关茶文化的记载始于汉:“有王姓者,栖茗岭之阳,课童艺茶”。这茗岭就在现长兴县白岘乡。三国时的“以茶代酒”、西晋的“清茶一杯”典故也发生在湖州(当时称吴兴),并有我国最早的贡茶温山御荈(山谦之《吴兴记》)。南北朝时,齐武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湖州市举行了陆羽《茶经》传世1235周年纪念活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湖州市副市长兼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建平、湖州市副市长闵云、湖州市政协副主席叶鸣、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杨金土等参加。与会人员在茶圣陆羽墓前举行拜谒典礼,缅怀茶圣先贤,并举办专题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40多名专家、  相似文献   

9.
2000年是陆羽专著《茶经》问世1220周年。在陆羽第二故乡湖州,由湖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 究会主办,湖州市旅游局、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承办,有关单位参与,于4月8日至25日举行了一系列纪念 活动,先后有近3万人参加,既隆重,又热烈。 4月8日下午,举行“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纪念活动暨四月苕溪茶会开幕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 会副会长宋少祥等来宾莅会。湖州市副市长丁文贲宣布开幕,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董淑铎致开幕辞, 来宾讲话,然后品茗斗茶,观赏了茶艺和文娱表演。 从4月15日至2…  相似文献   

10.
李广德 《农业考古》2015,(2):132-136
陆羽不仅是一位茶圣,而且是一位大文学家。《唐国史补》:"羽有文学,多意思,耻一物不尽其妙,茶术尤著"把陆羽茶术如《茶经》也列入"文学"之中。《全唐诗》、《全唐文》和《唐才子传》等载有陆羽大量作品。对欧阳修《集古录跋》和明·徐同气《茶经》序论陆羽之文应予高度重视。研究陆羽著作应该既研究高山之峰巅的《茶经》也须研究其山体山基的所有作品。陆羽研究热持续升温,"陆学"、"陆羽学"、"茶经学"已提出并受到重视。在纪念陆羽诞辰1280周年之际应进行学科研讨,开始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刘祖生 《农业考古》2003,(2):185-185
各位领导、各位茶友 ,您们好 !今天 ,海内外茶人代表在陆羽的第二故乡湖州欢聚一堂 ,隆重纪念茶圣陆羽诞辰 12 70周年 ,其意义十分重大 ,对继续弘扬陆羽精神 ,促进茶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 ,请允许我代表浙江省茶叶学会代表团全体成员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预祝这次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茶圣陆羽是世界茶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茶经》的出版 ,标志着古代茶学的创立。《茶经》涉及茶的起源、形态、生态、栽培、加工、品质以及茶史、茶区、茶事等 ,内容极其丰富 ,是涵盖茶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古代茶学百科全书。自…  相似文献   

12.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法门寺博物馆王仓西,田生华陆羽一部《茶经》,深刻地真实地总结了中国唐代茶道。对唐以后,特别是宋代茶道、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经》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圣经”,陆羽本人也被称为“茶圣”。陆羽一生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3.
茶香万里,茶人一家.2007年11月18日,由湖州妙西民间自发举办的"纪念茶圣陆羽文体活动"又一次吸引了韩国茶人李根柱先生.5年前,遵韩国"茶星"崔圭用师遗命,首次赴妙西探访陆羽遗迹的李先生曾写下"茶道为修身至德"的感言,此后,崇仰茶圣陆羽的他与《茶经》诞生地湖州结下了跨国之缘.  相似文献   

14.
《陆羽与茶经研究》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羽 ,一生嗜茶 ,精于茶道 ,以著世界上第一部茶及茶文化专著《茶经》闻名于世 ,对中国乃至中国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 ,被誉为茶圣 ,尊为茶仙 ,祀为茶神。陆羽《茶经》 ,是唐及唐以前茶文化、茶生产、茶科学、茶经济的系统总结 ;是陆羽毕生事茶 ,躬身实践 ,广采博收茶人经验的结晶。对此 ,宋人陈师道为《茶经》作序 ,盛赞陆羽是“夫茶之著书 ,自羽始。其用于世 ,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茶人寇丹 ,学识广博 ,平生与茶结缘 ,尤精于茶文化研究 ,颇有建树。近 1 0余年来 ,先后发表了许多茶事著述。这次 ,又把近十年来写的关于陆…  相似文献   

15.
《农业考古》2021,(2):89-89
《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由云南茶文化学者周重林撰著,岳麓书社2021年2月出版。此著共30余篇,细致讲解了唐代陆羽《茶经》,好读又严谨,全方位说透了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唐代好茶的标准有哪些?不要随便"约吃茶"?"精行俭德"便是君子之茶?喝茶的好处是什么?茶祖是谁?茶不如奶吗?等等。茶,从喝到品,始于陆羽《茶经》。  相似文献   

16.
范国荣 《农业考古》2021,(2):193-196
当代人以《陆文学自传》末尾记载为依据推算陆羽出生年,笔者对此存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陆羽以著《茶经》成名,但是,现有文献表明《茶经》不是陆羽一个人的功劳,师承禅宗北宗的皎然对陆羽有指点之功,他的《茶诀》为《茶经》创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陆羽《茶经?四之器》专篇介绍了煮茶的器具及各器具的使用方法, 其中有一个过滤煮茶之水的器具——漉水囊, 吴觉农先生的《茶经述评》指出陆羽深知其用途, 但其书中并未详细说明, 本文结合陆羽的生平及佛教知识来说明漉水囊其实是一种佛家用具, 并且佛教思想对陆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董淑铎 《农业考古》2003,(2):186-186
各位领导 ,各位朋友 ,各位先生 :陆羽诞生 12 70周年纪念会在我们浙江湖州市顺利举行 ,我们感到十分荣幸。我谨代表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向远道而来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茶友们 ,表示热烈的欢迎 !对于在各方面支持我们重建陆羽故居青塘别业的团体和个人 ,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知道 ,陆羽虽然出生在湖北天门 ,但是他的大半生却生活在我们湖州。湖州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同时也是古老的文化之邦。湖州优越的自然条件 ,给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早在晋代 ,这里就是优质名茶“温山御”。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  相似文献   

19.
朱乃良 《农业考古》2003,(2):201-204
我曾写过《试析陆羽研究中几个有异议的问题》 ,讲了 5点。现再谈几点 ,以求教于诸茶友方家。一、陆羽“未提建茶”吗 ?古人曾怪陆羽“不第建安之品” ,如今又有人说陆羽“未提建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北宋福建人蔡襄(10 12 - 10 6 7年 )在任福建路转运使时 ,始向朝廷进贡建安“上品龙茶” ,并在奏章中说“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这是所谓陆羽“不第建品”的最早记录。蔡襄的话虽然含有责怪之意 ,但他讲的是事实。因为《茶经》确实只提到建茶 ,而没有对其评定等次。2 0多年后 ,同是福建人的黄儒对陆羽为什么不第建品说了公道话。…  相似文献   

20.
陆羽《毁茶论》散佚,后世学者因其内容无所考证,出现《毁茶论》系陆羽受辱后反对饮茶或陆羽未作此篇等不同的推测。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在唐代饮茶风尚的普及中,常伯熊增益陆羽之法以及陆羽写作《毁茶论》对于饮茶风尚的普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李季卿对陆羽和常伯熊的态度差异亦非源自二人的茶艺、茶道器具和程序,而是源自二人的装束,且陆羽在写作《毁茶论》后还对《茶经》进行过两次修改,并且继续从事相关的茶事活动。所以,《毁茶论》的主要内容当是反对李季卿之流重视茶人装束而忽视茶道本身的行为,而非反对饮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