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纹紫灰蝶在福建上杭县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德乾 《植物医生》2005,18(3):25-25
苏铁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之一,一年四季绿色常青,深受人们的喜爱.曲纹紫灰蝶[Chilades pandava(Horsfield)]又名苏铁小灰蝶,属鳞翅目灰蝶科灰蝶属,据报道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深圳、台湾、香港等地;国外印度、泰国、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也有发生.近年来随着花卉苗木的频繁调动,曲纹紫灰蝶已成为苏铁的重要害虫.据调查,上杭县在2002年以前尚未发现,2003年7-8月仅有零星发生,2004年7-10月在上杭县城区和郊区多家花圃严重发生,失去观赏、经济价值,损失惨重,现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苏铁为现代世界上生存的最古老植物之一。其树形古朴 ,主干粗壮 ,坚硬如铁 ,叶锐如针 ,洁滑光亮 ,四季常青 ,宜作大型盆栽、布置庭院、居室 ,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但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羊角山苗圃近年来苏铁受到曲纹紫灰蝶的为害 ,严重影响了苏铁的正常生长、观赏价值和销售价格。   1 998年以前 ,曲纹紫灰蝶在柳州市羊角山苗圃只是零星发生 ,偶尔受害 ,近年来发生较普遍 ,盆栽、地栽的苏铁均受其为害。曲纹紫灰蝶以幼虫群集取食苏铁心叶、嫩叶 ,有时甚至取食稍老的叶片 ,受害轻的植株新叶出现残缺不全 ,受害重的植株心叶、嫩叶全被吃…  相似文献   

3.
曲纹紫灰蝶是为害苏铁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 研究其繁殖行为和节律, 可为该虫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在半自然环境条件下观察和分析了曲纹紫灰蝶的羽化、交配和产卵行为及节律。发现曲纹紫灰蝶在5:00-18:59羽化, 9:00-12:59时达到羽化高峰;雄虫主动求偶和交配, 交配行为发生于白天, 交配高峰期为9:00-15:59, 交配时长(82.85±59.76) min, 交配姿势呈“一”字形;雌虫1 d内可多次产卵, 产卵高峰期在8:00-8:59和14:00-15:59 2个时间段, 卵多产于苏铁植物的嫩叶上, 单雌产卵量为10~282粒。  相似文献   

4.
丘年华  洪春莉 《植物保护》2006,32(4):120-121
苏铁是优良的观叶植物。但在苏铁生长的春、秋出叶期必须严防曲纹紫灰蝶危害其幼嫩的羽状叶片、雌雄蕊花序,才能使其绿叶婆娑、青翠欲滴。保持良好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苏铁曲纹紫灰蝶在广州严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曲纹紫灰蝶在广州严重发生情况,分析其严重发生的原因,明确该虫的发生与寄主条件、气象因子、天敌等环境因素相关,并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苗圃区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发现,曲纹紫灰蝶在柳州1a发生6~7代,1代历时19~24d,幼虫主要发生时段在7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主害代(第4代)幼虫期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  相似文献   

7.
热带观赏植物几种重要害虫的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针对热带观赏植物中发现椰心叶甲、山地潜叶甲、大王椰象、曲纹紫灰蝶、蔗扁蛾等几种重要害虫进行了防治技术研究。对物治山地潜叶甲采取溴甲烷 32 g/m3 ,熏蒸 2h ;椰心叶甲采用剪除心叶淋灌 1 0 0m1甲胺磷 ( 1∶1 0 0 0 )、根部施用呋喃丹及叶面喷施甲胺磷或氧化乐果 ( 1∶1 0 0 0 ) ;大王椰象采取剥除老叶、叶面喷施甲胺磷或氧化乐果 ( 1∶1 0 0 0 )及茎包扎 3%甲胺磷药棉 ;曲纹紫灰蝶用甲胺磷或氧化乐果 1 0 0 0倍液浸泡苏铁种头 3min ;蔗扁蛾采用甲胺磷1 0 0 0倍液浸泡巴西铁茎 3min ,苗期根部施呋喃丹 ,叶面喷施甲胺磷等方法进行杀虫 ,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志麟  林国雄 《植物检疫》1997,11(6):335-338
本文针对进口热带观赏植物种苗在种植期间病虫发生情况进行巡回调查,在调查的18个花木场中,发现害虫16种,病害6种,其中发现危害严重且国内尚未分布或分布未广的蔗扁蛾Opogonasacchari(Bojer)、曲纹紫灰蝶Chiladespandava(Horsfield)及斑喙丽金龟AdoretustenuimaculatusWaterhouse等。  相似文献   

9.
巧治大白菜黑斑病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白菜黑斑病(A lternaria brassicae)是大白菜生产中普遍发生而为害严重的真菌病害。1988年和1996年该病在北京市大白菜上曾大发生,严重地块甚至绝收,远望一片枯黄,一般地块损失30%~50%。全部地块病株率达100%,病情指数50~92,损失惨重。几年来,该病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10.
2003年黄河流域棉铃病害暴发为害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8~10月我国棉花棉铃病害在黄河流域棉区暴发为害,发生面积大,持续时间长,为害损失严重。主要原因是8~10月间,黄河流域出现数十年不见的连续秋雨和低温寡照,导致多种棉花铃病严重发生,同时棉花黄萎病伴随出现,严重田块在9月初已有1/3~1/2的棉铃被害,甚至出现往年罕见的顶部棉铃也被害的现象,导致棉花严重减产。根据2004年我国,尤其是黄河流域棉区,仍以抗虫棉为主的现实,我们认为棉铃病仍然将是为害棉花生产的一个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