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凯亚先生在《中国茶文化》专号总11期上发表过一篇很好的文章,题目叫“聊斋先生的茶道”,读后记忆良深。该文重点讲的是聊斋先生的茶道。蒲松龄(1640-1715年),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的《聊斋志异》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那些狐鬼真的比某些“正人君子更可爱”呢!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对有关农业、医药和茶事,深有研究,写过不少通俗读物。如《日用俗字·饮食章》对饮食的烹调和面食的制作就写得详细生动。千字文章,就记载了多种菜点。这“饮食章”,…  相似文献   

2.
刘唤群 《农业考古》2003,(4):270-270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他是南京市郊晓庄师范的创始人。晓庄师范学校离燕子矶镇只有二三里路,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当校长时,逢上假日,他也到燕子矶镇上的茶馆去喝喝茶,和喝茶的老农聊天。每逢聊得高兴时,老农常给他哼赶牛号子和栽  相似文献   

3.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7,(5):217-217
知道了鲁迅先生也去茶馆喝茶,感到很新鲜!在我过去印象中,鲁迅先生应该是个永远的留着整齐的胡子、永远的严肃、永远的“横眉冷对”着一切的伟人!他也会食人间烟火么?去,而且不止一次地出入北方的茶馆、南方的茶楼吗?也会坐在茶馆或茶楼里,同民众一起,同他的朋友们一起,喝茶、吃茶点、聊天?是的,鲁迅先生也去茶馆、茶楼!翻开鲁迅先生日记。1912年5月离南京北上,5月5日抵京,寓居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县馆内的藤花馆,从即日起开始记日记。没过几日,就开始了他在北京不断去茶馆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的生活。请看日记。1912年5月26日记云:…  相似文献   

4.
去年3月22日,茶艺大师范增平先生为海峡两岸的茶艺交流事业再次来到北京。初见范先生,他提起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一个“真”字,问:“这念什么?”记者如实答道:“真。”他笑笑说:“这说明你对任何事都太认真了,我倒觉得它是‘直八’。就像喝茶一样,该认真时就‘认真’,不该认真时就认‘直八’。”于是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一个“真”字开始了。 记者:那么照您的说法,喝茶时什么时候该认“真”。又什么时候该认“直八”呢? 范:喝茶很讲究环境与心境,一人喝茶幽,二人喝茶慎,三人喝茶趣。这就要求喝茶不仅要手到、眼到、口到…  相似文献   

5.
自古皇君多嗜茶福建省东山县《石斋故里报》林长华在我国历史上,饮茶养生保健最早成为“万岁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茶的朝贡培养出不少帝王对茶的嗜好。相传汉高祖时,赵伦被封为南越王。他十分喜欢喝茶,而且他喝茶有个怪癣,不喜欢在王宫里饮,每天早晨要带...  相似文献   

6.
(一) 鲁迅先生是一生嗜茶的,只是关于茶论的文章,却不肯轻易形诸笔墨,迄今我们所能读到的,唯有一篇《喝茶》的杂文,收在其《准风月谈》集中,确乎俨若凤毛麟角呢。正如他的许多杂文一样,这篇茶论的文章也以其幽默与讽刺的锋芒,表现出了他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人格,以及他那具有精诣之识的茶道观和审美观。 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他这里所说.的“清福”二字,本是特地都给打上了引号的,惟恐被别人所疏忽,对之产生不…  相似文献   

7.
能人传经     
再谈思路一新遍地黄金■江西省兴国县红鲤鱼研究协会会长吕忠源有个习惯,每天都要到县城鱼苗市场附近的一家茶馆喝茶,一喝就是半天,人们称他是“茶仙”。吕忠源说:茶馆不仅是品茶休闲的地方,而且是信息传播的场所。一天,他在茶馆喝茶时从几个鱼贩子的谈话中了解到:...  相似文献   

8.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5,(4):222-224
《深圳商报》侯军先生是我天津的同乡,他写的《拚命陈郎》中:“在中国茶文化界,你如果说不认识陈文华先生,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文化’,至少说明你对茶文化的认识程度还欠着火候。差不多的意思换到陈文华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你说你喜欢茶文化,可是你连我的《中国茶文化》杂志都没读过,那也只能说明你对茶文化的了解很有限。就我个人而言,足以验证他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9.
请你喝茶     
胡爱林 《百姓》2006,(5):61-61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如果虚谷(清朝画家)活到现在,他很想请他喝茶。而若张大千、任伯年请他喝酒,他不愿意去,因为跟他们没什么话好说。美国作家塞林格在《麦田守望者》中也借主人公之口说“: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  相似文献   

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我已习惯王洪谟教授不在家了,去找他十次,若碰上两次便已十分运气。多数时间是他的老伴岳老师陪我聊天。我曾问过她“王教授怎么这么忙?”得到的回答是:“老王的工作永远干不完,连节假日也忙忘了。”第一次和王教...  相似文献   

11.
周末,到北京顺义北小营镇前鲁各庄村,探访“顺民义友”观赏鱼养殖基地。小路右边鱼池,左边院房。房前,李勇正和几人围坐,喝茶聊天。面前的李勇,是一位本色鱼人。这一点,到鱼场走上半圈儿就心中有数了。  相似文献   

12.
到“天网”看孔雀开屏炫丽,听画眉、百灵婉转啼叫,与鹩哥对话聊天:坐着橹船在小河里和鱼儿来个亲密接触:到周边环境如诗如画的休闲木屋里下棋、喝茶、打牌;  相似文献   

13.
到杭州《湖畔居》茶楼喝杯“虎跑水,龙井茶”,花了一百多元!值。我没看过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但他给《湖畔居》的题词:“湖畔品龙井,人在天上行”是大家风范,其言不虚。登楼品茶,窗轩四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莫怪古人都想把西湖比成或浓妆、或淡抹的人间美女西施呢!后来的人,如果在《湖畔居》品完茶,也想把西湖比美人儿,就得从天上找个仙女作比才是!  相似文献   

14.
椰树成荫的海口公园,早晨是老人们的天下,做操打拳练气功散步的各得其乐,可却见不着遛鸟的。这令我感到些许诧异,并固执地四下张望起来。终于在一行摈榔树下发现了一位孤独的遛鸟人。我急步凑上前去,与之招呼,进而开门见山地托出我的诧异。他以一口浓重的北方口音说:“这里的老人不养鸟,他们喝茶,喝茶才是他们的嗜好!”他似乎在发孤独之怨,偏颇地把遛鸟与喝茶对立了起来。的确,曾因为海南岛上喝茶的人以老者居多,喝的又是价廉的粗茶,故茶被岛民们称为“老爸茶”。“老爸”们喜聚众而饮,于是聚饮“老爸茶”的茶坊和茶店就成了…  相似文献   

15.
唐实先生的《从一个土地局长的“三个不当”想到的——读曾进生“民情日记”有感》一文在本刊2006年第2期发表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2月17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都进行了刊载。很多读者在给予一致好评的同时,非常希望到曾进生先生的《民情日记》。从本期开始,本刊将独家刊载曾进生先生的《民情日记》,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与钱木梁先生钱伯伯相识是在1979年的春天。他与陈君鹏先生协助爷爷撰写《茶经述评》时在我家住了很久。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钱伯伯在我家二楼阳台间,在暖暖地晨光里,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读书写作的情景以及和他与奶奶坐在长沙发上一面聊天,一面缠毛线团的往事仍是历历在目啊!  相似文献   

17.
解放前,我家乡有个教私塾的老先生,他除了教书外,最大的爱好就是种茶、制茶和品茶。他用一芽二叶做的手工绿茶堪称一绝,引来不少爱茶人到他家品茶聚会。他住所左边是茶园,右边有山泉,周围竹木环绕一片郁郁葱葱;大门上有一横匾,上书“绿园茶屋”。老先生不仅能文,而且还会武功,据说他祖上曾有人考中过武举人,他本人常把重逾百斤的石担、石锁之类的举着玩耍。由于老先生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加之他和他的茶朋友王大爷都有用喝茶的方法化解人们之间矛盾的特殊本领,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有了纠纷不是找王大爷就是找茶先生评理、断…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我收到母校苏州大学邮来的一本《董蔡时学术论文选集》。该文集印刷精美,总计49.6万字,厚厚的一大本,可谓煌煌大著。这本非同寻常的论文选集,是董先生的学生为完成“先生生前的宿愿”,加班加点,在先生逝世周年之前辛勤忙碌的结果,它深深寄托着“大家对他的(指董先生──作者)缅怀与哀思”。同时“为了缅怀先师在做人、治学、教书育人等方面的事绩”,母校准备再出版一本《董蔡时纪念文集》,希望我能围绕交谊、印象、逸事、珍闻等写一篇纪念性文章。作为董先生的学生,我义不容辞。 我首先翻查先生的来信,仅找到他1…  相似文献   

19.
幽默四则     
春耕忙文化大革命中,某知青点的插队者是一批音乐学院学生。一天,公社组织宣传队,派他们登台表演,但是规定演奏的曲目要符合“革命精神”。演出开始后,英姿飒爽的报幕员大声说道:“第一个节目,小提琴合奏《贝多芬想念红太阳》。”全场掌声雷动。音乐学院学生们就演奏了贝多芬的《F大调浪漫曲》。接着学生们准备演奏比才的《斗牛士之歌》。报幕员上台介绍说:“下一个节目是《全世界贫下中农春耕忙》。”看病米勒先生到医院看病。他嗓子疼,大夫给了,最好把它切除。”手术后不久米勒恢复了健康。可是,过了半年,他的腹部又疼了,而…  相似文献   

20.
早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鲁迅就常跟川岛(即张廷谦)彼此邀来邀去的喝茶,聚叙。好在川岛也是绍兴人,茗谈起来则随便讲些绍兴方言,觉得分外热闹,而且亲切。当初,都住在八道湾的时候,他们两家是紧壁邻居,来往茗谈自然很方便的。只是有一次,川岛邀请鲁迅来家中喝茶,却没有答应,那当然是别有因由的。据川岛忆述说,那一日下午他快要上班的当儿,突然看见鲁迅迳直跨进他家小院的厨房,亟亟乎拿起一只洋铁水勺,从小缸里舀起凉水来喝,并且流露出了某种异常的神色。川岛连忙上前请他进屋来喝茶,然而他却答道:“勿要惹祸,管自己!”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