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情况独山子某鸡场饲养的4600羽蛋鸡1996年1月4日从某种鸡场引进,饲喂自配料,7日龄、21日龄2次饮水免疫NDⅡ和IBH120,14日龄、28日龄免疫IB,150日龄肌注免疫NDI,未接种IZT疫苗,至191日龄该鸡群突然发病。发病后第3天...  相似文献   

2.
1新城疫仍然是危害养鸡的重要疫病之一。发病日龄多在25~40日龄,发病原因是没有选用油苗免疫,或没有选用质量较高的油苗免疫,或者是免疫程序不当(包括免疫时间不当,免疫间隔时间太短或太长,及免疫剂量较少或不均匀)。在种鸡和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发病日龄多在180~250日龄、300~350日龄、400~450日龄,发病后主要出现呼吸道症状,拉黄绿色稀薄粪便,引起产蛋率下降,可下降10%~50%,蛋壳变白,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多,产蛋率恢复较慢,非典型新城疫出现扭头等神经症状的较少。但当出现发病时用新城疫Ⅳ系苗3~5倍量紧急免疫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正> 绍兴市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程序,曾采用上海松江产法氏囊苗21日龄一次饮水免疫。但近两年来IBD在市属各县(区)流行不断扩大。不仅未免疫的鸡群发病,经过免疫的也发病。免疫一次的发病。免疫两次的也发病,发病日龄从12日龄至49日龄不一,死亡率1.03~40%,一般20%左右。严重影响专业场(户)的积极性和养鸡业的发展。为探索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自1988年开始,我们对IBD免疫程序和预防措施进行了一些试  相似文献   

4.
一 流行特点、 1 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第一次免疫之后和第二次免疫之前仍然是发病最集中的时期,但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日龄有增宽的趋势,最早有3日龄发病的报道,最长可延长到200日龄的产蛋鸡,而且高日龄鸡群患传染性法氏囊病有形成区域性爆发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2008年10月合肥市某养鸡场饲养的1 500只土鸡,70日龄开始零星发病死亡,至100日龄时总发病率达25%、死亡率为15%.用磺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发病鸡7日龄新城疫La Sota饮水免疫,30日龄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疫苗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7月 9日 ,北道区社棠镇胡某笼养的 4 86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转群 ,结合转群接种新城疫Ⅰ系苗 ,次日发病 35 6只 ,3日后开始死亡 ,共死亡 12 9只 ,经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 ,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该群鸡 1日龄免疫鸡马立克氏苗 ,7日龄免疫鸡新疫城Ⅱ系苗 ,12日龄免疫鸡法氏囊疫苗 ,70日龄免疫鸡豆苗 ,至 110日龄体质健壮发育良好。 110日龄时转群 ,结合转群用隔夜凉开水溶解Ⅰ系苗 ,蘸笔用保温瓶内开水烫涮后 ,蘸苗于翅膀内侧无毛处刺种两下。免疫鸡新城疫Ⅰ系苗后 ,于次日发病 35 6只 ,发病率 73% ,发病后病鸡按 2 5mg/kg·体…  相似文献   

7.
<正>1近期发病新特点1.1从2000年以后,法氏囊发病日趋严重,一些鸡场几乎每一批鸡都在发生。1.2发病日龄拓宽,小龄化:3~140日龄发病都有报道。发病日龄更为提前,7日龄左右发病已不再罕见。1.3免疫失败现象严重:目前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鸡新城疫发生不受日龄限制,发病日龄提前,早的10日龄左右就发病,并且死亡率高,常常在免疫后就发病,或在20-35日龄发病,这是目前肉鸡养殖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2011年8月6日河南省信阳市平昌镇某鸡场引进1日龄白羽肉鸡8000羽。7日龄用新支二联疫苗点眼滴鼻,14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按照该场免疫程序21日龄做新城疫Ⅳ系饮水免疫。据畜主反映,19日龄时鸡群已经发现存在有呼吸道症状的病鸡,本应推迟免疫,但考虑到鸡群数量较大,担心后期发生其他疾病感染,仍进行了新城疫疫苗免疫。结果23日龄开始出现大群发病,发病率达60%,  相似文献   

10.
1 发病经过 在发病的4例狐狸中多为幼狐,发病日龄为60~100日龄.老龄孤发病很少,极低口龄幼狐发病率很低。康复狐狸可获得终生免疫。本次发病的狐狸养殖场同时养着水貂.但在相同的免疫情况下,水貂却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于2013年9月对浙江宁波地区某猪场发生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支原体混合感染进行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9月,浙江宁波某猪场生猪存栏600头,从第1例具有明显症状的仔猪发病4周内,共计300头仔猪发病,其中死亡120头,日龄分布不同,最小25日龄,多数为100日龄,发病率50%,死亡率20%。该猪场免疫程序:7、21日龄免疫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30日龄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50、71日龄同时分点注射免疫猪瘟、口蹄疫疫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18日杨某饲养的42日龄的2800只蛋鸡,有40多只突然发病,表现呼吸困难,排黄绿色稀便,有的粪中带血,杨某采用抗生素治疗3天无效。发病鸡只逐渐增多。遂到笔者处就诊,经询问杨某在鸡群7日龄和27日龄时分别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和鸡新城疫Ⅳ系疫苗饮水免疫,14日龄和30日龄时用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到8月23日共发病约500只,死亡229只,发病率达17.6%,死亡率达8.2%。  相似文献   

13.
应用HVT冻干苗常规免疫雏鸡、二倍剂量免疫雏鸡、常规免疫后又分别于10日、21日龄二次免疫雏鸡和未接种任何MD疫苗的雏鸡,在饲养期间和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攻击后,常规免疫组的MD发病减少率为61.9%,二倍剂量组的MD发病减少率为71.4%,10日龄二次免疫组的MD发病减少率为76.2%,21日龄二次免疫组的MD发病减少率为81%;与常规免疫鸡比较,二倍剂量免疫和10日、21日龄二次免疫鸡的MD发病减少率可分别提高9.5%、14.3%和19.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免疫接种,可减少母源抗体对HVT苗的免疫干扰,明显提高HVT苗的免疫效果,其中以21日龄时二次免疫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情况 广西玉林市李某2005年6月引进养三黄雏鸡1000羽,在7日龄和27日龄分别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和鸡新城疫疫苗Ⅳ系苗饮水免疫,14日龄和30日龄时用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2005年6月10-11日为阴雨天气,饲养棚漏雨,7月13日,有25只雏鸡发病,出现呼吸困难、排黄绿色稀粪便,有的粪便中带血.李某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第二天其它鸡只相继发病,7月15日雏鸡40日龄,每日发病50多只,5天共发病300只,死亡190多只。发病率达30%,死亡率达19%。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我县某鸡场饲养的2 624只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0.2毫升/只肌肉注射免疫,6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用量均为0.05毫升/只,21日龄时鸡群发病,当天死亡21只,23日龄时出现死亡高峰,死鸡423只,随后病死鸡逐渐减少。至30日龄发病2135只,发病率81.4%,共死亡1338只鸡,死亡率51%。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易感动物主要为鸡。最小发病日龄为5日龄,最大发病日龄在210日龄.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10~40日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生多集中在4~10月份,特别是夏、秋季。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疫病(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给养鸡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我县自1982年来,在部分养猪场和个别养猪户中发生了已经猪瘟免疫的母猪所生的哺乳仔猪中发生猪瘟传染病(群众称为“蓝耳朵病”)。这种病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根据重点调查,发病日龄都在60日龄以下,其中30日龄以下占发病数的三分之二,8日龄以下发病  相似文献   

18.
某种鸡场饲养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7200套,于65日龄突然发病,传播迅速,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 一、发病情况 5月20日接雏,分别进行了ND、IBD、IB的免疫,因该场第一次养鸡,故没进行ILT免疫,65日龄时突然发病。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2010年4月10日,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有一个蛋鸡场,发生了一起非典型的新城疫病例。该场存栏蛋鸡4000余羽,日龄均为200日龄,正处于产蛋高峰期,120日龄以前的免疫均按鸡苗供应商提供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即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江苏海安某养鸡场,全年饲养商品蛋鸡10万余只。过去10年里,由于免疫程序比较完善,从未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2010年1月份该场引进海兰褐雏鸡6 000余只,按正常免疫程序免疫,其中14日龄时用法氏囊中等毒力活疫苗1.5倍量滴口免疫,25日龄时2倍量饮水免疫。饲养至30日龄时,鸡群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下降,闭眼昏睡、腹泻,第2天即死亡12只,随后病情逐渐加重,仅36日龄当天就死亡200余只,一直延续到42日龄时才基本得到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