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黄蘑又名榆黄蘑、金顶侧耳、金顶蘑,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的一种木腐菌,因常见腐生于榆树枯枝上而得名榆黄蘑,群众取其吉祥谐音称为玉黄蘑.其子实体呈覆瓦状丛生,菌盖基部下凹为喇叭状,边缘平展呈波浪状,许多菌盖层叠簇生在一起,宛如一束金色花朵,色彩绚丽.玉黄蘑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营养丰富,口感细嫩鲜美,气味清香.此外,玉黄蘑还可入药,有滋补健身、化痰定喘、平肝健胃、降压减脂等疗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子实体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防病抗病大有益处.玉黄蘑原为长白山区的著名土产,2002年,部分从东北地区返迁山东祖籍的农户,在青岛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办事处南寨社区进行了人工代料驯化栽培试验,获得成功,使远离野生产地的青岛人也享用到了这一美味.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金顶侧耳又称黄金菇、榆黄蘑、玉皇蘑等,其色泽金黄、味道鲜、香味独特、营养丰富。金顶侧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可床栽或袋栽,通常以袋栽为主。现将南方地区栽培金顶侧耳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及菌株选择金顶侧耳属广温偏高温型菌类,南方可以周年栽培。菌株选择吉林省蛟河市食用菌研究所金顶一号。2培养料配方选择木屑、玉米芯、甘蔗渣作为主料(成本低)。配方:木屑30%,玉米芯30%,甘蔗渣25%,麸皮10%,  相似文献   

3.
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蘑、玉皇蘑、榆黄蘑、黄金菇,其子实体质脆,菌肉肥厚,营养丰富味道好,是近年来开发的珍稀食用菌之一。由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一次出菇,其菇渣废料中仍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了充分利用养  相似文献   

4.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是目前我国栽培最多的4种主要的食用菌(蘑菇、香菇、草菇、平菇)之一.中国和日本是平菇的主要生产国.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纲,伞目,侧耳科、侧耳属.我国已发现的食用侧耳有30多种,进行培植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美味侧耳)、金顶侧耳(榆黄蘑)、栎平蘑.近年来又驯化成功红平菇和从美国引进的佛罗里达平菇,从香港、澳大利亚引进的凤尾菇等.  相似文献   

5.
玉黄蘑又名榆黄蘑、金顶侧耳、金顶蘑,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的一种木腐菌,因常见腐生于榆树枯枝上而  相似文献   

6.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4,(5):19-19
<正>金顶侧耳(榆黄蘑、金顶蘑),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草黄色至鲜黄色,光滑,漏斗形,边缘内卷,直径3~10 cm。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延生,不等长。菌柄偏生,白色,内实。秋季于榆、栎等阔叶树木上丛生。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广东、香港、西藏等。经济价值:可食用、味道比较好,现已人工栽培。可引起有关的树木木质腐朽。此菌可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能,治疗肾虚阳痿症和痢疾。  相似文献   

7.
金顶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是野生食用菌。由于生于榆树倒木上,故称榆黄蘑;又由于金色菌盖层叠排列如同皇冠,所以又称玉皇蘑;各地又有榆蘑、黄蘑、金顶侧耳等不同名称。多生于夏季榆树或栎树的枯立木、倒木、伐桩和原木上。金顶蘑生活力强,栽培容易,产量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食用菌。但是由于制成干品有失鲜美,所  相似文献   

8.
金顶侧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妍  邬向丽  黄晨阳  高巍 《北方园艺》2018,(11):151-157
以20个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uinopileatus)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其中8株为栽培菌株,12株为野生菌株。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金顶侧耳菌株种内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菌丝长速、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态等多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个金顶侧耳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2条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频率为98.91%;在相似度0.65水平上绝大部分菌株按照中国北方和南方来源地不同聚为两大类群,显示较强的地域性。金顶侧耳平板上的菌丝长速与生物学效率(产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生物学效率(产量)与采收时间显著负相关,菌盖直径、菌盖厚度及菌柄直径三者显著正相关,亲缘关系较远的菌株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根据评价结果,筛选出采收时间短、生物学效率高的菌株Pc6、Pc7及菌盖大、菌肉厚的菌株Pc13等携带优势性状菌株,可作为下一步育种研究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9.
玉米芯(秸)发酵料袋栽榆黄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 《食用菌》2006,28(3):30-30
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等。是我国东北林区著名野生食用菌。  相似文献   

10.
榆黄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华 《食用菌》2008,30(6):45-46
榆黄菇,学名金顶侧耳,又名金顶蘑、玉皇蘑、粗斗黄等。其子实体(菌盖)色彩鲜黄、十分艳丽,形如花朵簇聚,形态高贵典雅(照片)。其营养丰富,细腻脆嫩,昧道鲜美,有清香气味,实为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鲜食尤佳。  相似文献   

11.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黄金菇、金顶侧耳,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是一种珍稀的药用菌。目前,榆黄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传统的栽培料多  相似文献   

12.
榆黄蘑(Pleuroutus citrinopileatus)是黑龙江省著名的野生食菌,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等。其味特鲜,形态美观,色如黄玉,素雅悦目,堪称色、味、形俱擅之佳蔬。榆黄蘑属木生菌,一般生于榆木、间或生于桦木的倒木上。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向南到辽宁、河北一带。由于森林采伐不当,榆黄蘑资源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13.
元蘑(Hohenbuehelia serotina(schrad:Fr,)singer),即亚侧耳,又称冻蘑、冻菌、冬蘑、黄蘑、晚生北风菌、剥茸(日本),属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北方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之一。2006年,本所从东北引进菌种,进行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其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条件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元蘑形态特征元蘑子实体丛生或覆瓦状叠生,与平菇既有些近似,又有所区别。菌盖湿时稍粘,扁半球形、扇形或肾形,宽3~12cm,米黄色、灰白色、青灰色、黄绿色或淡褐色,有短绒毛,边缘平滑,表皮易剥离,初期内卷,后平展,老熟反卷;菌肉白色、厚、柔软;菌柄短,侧生,长1~2cm,粗1.5~3cm,柄上被有绒毛,中实,淡黄色,也有无柄;菌褶延生,较密,白色或淡黄色,薄,幅宽,前方窄。元蘑虽然是侧耳,但菌丝生长与平菇、金顶侧耳等有所不同。平菇等侧耳在培养基质中生长时,可以观察到菌丝生长的前端浓密、洁白,边缘整齐;而元蘑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中生长时边缘不整齐。在PDA培养基上,平菇在25℃恒温条件7天可以长满试管斜面,而元蘑在同样培养基和同等培养条件下,则需10天以上才能长满斜面。子实体分化时,平菇是从原基分化开始,...  相似文献   

14.
以竹笋壳为试材,通过研究笋壳提取液对金顶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甘蔗渣中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的菌丝长势,生物转化率以及子实体和菌糠的营养成分,以期为竹笋壳栽培金顶侧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PDA培养基添加20~100g·L-1的笋壳提取液可明显促进金顶侧耳菌丝生长,与PDA培养基相比生长速度提高了34%~61%。添加30%笋壳栽培金顶侧耳,其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均提高10%左右;子实体粗蛋白质含量提高24%,氨基酸含量提高27%;菌糠中氨基酸含量是甘蔗渣培养的1.63倍,其中显味氨基酸含量是蔗渣的2.32倍。说明竹笋壳为金顶侧耳栽培的优质辅料。  相似文献   

15.
金顶侧耳不亲和性因子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传统不亲和性因子测定方法,通过真、假锁状联合的有无,鉴定6个金顶侧耳菌株的不亲和性因子,结果表明,金顶侧耳菌株具有不亲和性因子多样性的特点,6株金顸侧耳菌株除蕈谷2号榆黄蘑与张榆具有相同的A1A3B1B3不亲和性因子外,榆黄P103、RYH1、RYH2、榆黄菇分别具有A1A2B1B2、A4A5B4B5、A4A6B4...  相似文献   

16.
金顶侧耳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4年8月,我们在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寒葱沟的色木(Acere mono)倒木上首先分离到金顶侧耳菌种。1976年王柏松报道了金顶侧耳菌种(66—1)的分离等文章,并向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陕西、青海、四川等省市有关单位寄发了菌种,还参加了全国担子菌菌种的评比。从此,全国许多地区均有金顶侧耳引种栽培成功的报道。现将金顶侧耳的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一、金顶侧耳的名称金顶侧耳一名,是由戴芳澜教授根据子实体的色泽、形态和分类上的特征而确定的中文名称(《中国真菌总汇》,1979)。《中国的真菌》(1964年)书中称之为金顶蘑,其意思指菌盖是一种金黄色或佛  相似文献   

17.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Schum.:Fr.)Sing.]隶属伞菌目、口蘑科、香蘑属。全世界已知该属约有150多种。除花脸香蘑外,我国分布的主要品种还有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肉色香蘑(L.irina)、灰紫香蘑(L.glaucocana)、白香蘑(L.caespitusa)、粉紫香蘑(L.personata),几乎都为味道鲜美的食用菌。花脸香蘑因其菌盖扁、半球形,幼嫩时中部稍微下凹,菌盖表面湿润时呈半透明状或具有水浸状花纹,故也被称为花脸蘑。云贵山区群众传言该菌有养血益肝功效而称之为"养血菌"。新鲜时菌内浅紫色、菌  相似文献   

18.
李喜范  王福祥 《食用菌》2008,30(2):42-43
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 atus Singer),别名金顶蘑,民间称其为榆黄蘑或玉皇蘑。在自然条件下,夏秋季丛生于榆、栎等阔叶倒木或立枯木上。是东北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和治疗痢疾等功效。  相似文献   

19.
平菇     
正【别名】侧耳、耳菇、北风菌、蚝菌。【来源】为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平菇属)植物侧耳Pleurotu sostreatus(Jacq-exFr.)Quel.的子实质体。【产地】我国各地区均有栽培。【形态特征】平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是白色、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子实体丛生或叠生,分为菌盖和菌柄2个部分。菌盖呈贝壳形或舌状,褶长,延生。菌柄生于菌盖一侧(偏生或侧生),白色,中实,柄着生处下凹。孢子圆柱形,无色,光滑。  相似文献   

20.
正1试验目的长白山区金顶侧耳人工栽培历史较久,品种来源有野生驯化和外地引进的,但经过多年栽培和繁育,品种特性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生产上栽培用菌种比较多而杂。为了掌握不同金顶侧耳品系在同一栽培料上的生长表现差异,筛选出较为理想的适合当地温室榆黄蘑生产的品种,提高当地榆黄蘑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于靖宇县花园口镇前进村榆黄蘑生产基地温室开展了此项试验。2试验品种及栽培料配方2.1试验品种:A83520来源黑龙江,在本地栽培多年,菌盖漏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