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豫东地区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褐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因此一般年份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一直未能引起玉米生产上的高度重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玉米褐斑病在豫东玉米产区逐年严重发生,尤其是2006年.田间发病时间提前,部分田块叶片枯死,形成大流行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玉米大幅度减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玉米褐斑病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褐斑病是最近几年出现的玉米新病害,由于该病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初期开始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而这个阶段正是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病害对玉米籽粒饱满和果穗饱满都有不良影响,加上广大农民对该病症状认识不清,防治不力,致使其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3.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生严重且发展较快的一种玉米病害。该病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的节壶菌属玉米褐斑病菌(Physoderma maydis Miyabe),是玉米上的一种专性寄生菌,寄生在薄壁细胞内。  相似文献   

4.
玉米褐斑病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石初 《作物杂志》2003,19(2):45-46
玉米褐斑病是广西自1987年以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玉米病害,各玉米生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害发生的严重度一般在20%左右,个别高达50%,对广西玉米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将笔者自1992年以来对该病害的调查研究结果,予以初报。1 症状观察研究据近10年的田间调查,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主要是CImmYT)的玉米品种及育种亲本材料,在广西出现玉米褐斑病的症状主要有整株黄点型及局部褐斑病两种类型。1.1 整株黄点型整株黄点型是一种新出现的褐斑病症状,一般是整株叶片发病,叶片上出现密集及大小分布较均匀的小黄点,经镜检,观察到病原菌为Physodermam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密植、高温、杂草同生共存,以及多年连作,玉米各种土传病害、缺素症状发生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在播种前或苗后及早发现和防除会大大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现将玉米各种苗期病害特征、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兰广 《种子科技》2011,29(12):32-33
玉米青枯病是由镰刀菌或腐霉菌引起的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在商河县乃至山东省各地玉米制种田及大田均发生较重。该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发病地块病株率为20%~30%,严重的50%~80%,个别发病早且严重的地块几乎造成绝产,对玉米制种和大田玉米生产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丽玲 《中国种业》2011,(Z2):78-78
近年,我国部分玉米品种均不同程度发生黑粉病,有的地区发病面积达数十万亩,如内蒙古的土右旗沿山区多种玉米品种发生黑粉病,发病面积达6667hm2左右,发病株率5%~15%,严重地块达到25%~45%,预计每667m2减产100~250kg,直接经济损失达2100多万元。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灰包病、黑穗病,由玉米黑粉病菌浸染所致,是我国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分布较广,危害程度因地区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春播玉米区较夏播玉米区危害严重。该病除直接危害玉米果穗外,其他部位受害也会因病菌对养分的剥夺而导致果穗变小或空秆。  相似文献   

8.
<正>花生网斑病是一种针对花生发作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云纹斑病、污斑病、,多纹斑病、泯褐斑病等,我国1982年首次在山东、辽宁等花生产区发现,主要为害花生的叶片和茎部,生产上该病常与褐斑病、黑斑病混合发生,造成严重落叶。近年来蔓延迅速,许多地方为害程度已经超过了黑斑病和褐斑病,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9.
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方式的改变,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等,常见虫害有玉米螟、玉米蚜、玉米蓟马、玉米红蜘蛛、地老虎等,种类繁多,且不同生育阶段多有差异。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在防治时,要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为害。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玉米播种期、苗期、心叶期和穗期、灌浆成熟期等各生长阶段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夏玉米青枯病发病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⒇黄有惠龙厚明田业龙(山东省滕州市科委277500)李宪文(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农技站277518)青枯病,也称玉米茎基腐病,是对玉米生产危害较重的病害,全国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病情发展迅速,来势凶猛,一般...  相似文献   

11.
玉米病害防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病虫害有20种以上,主要有玉米褐斑病、粗缩病、大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等.其中玉米褐斑病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并有逐年加重趋势,针对安阳县玉米生产实际,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顶腐病是近几年来玉米生产中新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引发,近年来,在山东省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损失重,潜在危险性较高。该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但以抽穗前后表现最为明显(夏玉米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因其症状复杂多样,且一些症状与玉米的其  相似文献   

13.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生产上发生的一种新型病害。该病害主要由土壤中的轮枝镰孢菌亚黏团变种引起的,易导致玉米植株矮化,果穗变小,籽粒不饱满,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形成空秆。近几年,该病在鲁东南夏玉米产区呈现出面积不断增大和病情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该区域危害损失趋重、潜在危险性较高的玉米新型病害。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茎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据在全国18个省区的调查,常年发病率在10%~20%,严重年份可达50%以上,减产25%以上,并严重影响玉米品质,是玉米生产中继大小叶斑病、丝黑穗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气候变化,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已由常年的偶发性病害,上升为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一旦发生即发展迅速,危害重,发生后轻者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玉米茎腐病又称茎基腐病,成株期茎基部腐烂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现将其发生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病害症状。该病是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发生症状类型较多,田间常见的是软腐型和晚枯型两种,软腐型早于  相似文献   

16.
穗腐病是近几年来各地玉米杂交制种中频繁发生的一种病害,尤其在常用自交系478作母本的组合上发生最重。该病害主要危害果穗,轻者影响种子色泽,重者降低千粒重,造成严重减产,同时降低种子发芽率,给制种单位和基地群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  相似文献   

17.
玉米内州萎蔫病是北美玉米生产中的严重病害,为预防其传入我国,本文采用GARP模型对该病害在中国潜在的适生区域进行预测,以期为检疫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预测结果表明,该病害在我国全境均有不同程度的适生性,其高风险区主要是从我国东北部到西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等省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加强该病害入侵危害我国重要作物玉米的风险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来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130-134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真菌病害,该病害在我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受耕作制度(如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的改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生产中使用的高抗茎腐病的玉米品种不多等因素,致使田间病原菌数量增加,我国玉米茎腐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针对玉米茎腐病危害逐年加重的现状,本文系统综述了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发病症状表现、病情分级标准、病害侵染规律、抗性鉴定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玉米茎腐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玉米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病虫害有20种以上,主要有玉米褐斑病、粗缩病、大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等。其中玉米褐癍病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并有逐年加重趋势,针对安阳县玉米生产实际,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玉米青枯病在芮城县玉米生产中的危害程度,分析了病原菌、种类、危害症状、产量影响情况,探讨了病害的传播途径、发病原理和适宜病害发生的气候环境、地块条件,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农业、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措施,为全面研究和防治玉米青枯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