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肉种母鸡饲养最重要的管理仍是生物安全措施和肉种母鸡体重的控制。建议育雏、育成、产蛋在同一鸡舍内,育雏、育成期采用厚垫料平面饲养,产蛋期采用两高一低棚架上饲养。1育雏、育成期(0~24周)饲养管理1.1加强接鸡时开水、开食的管理长途运输的雏鸡,接鸡前两小时恒定鸡舍温度在28~30℃,湿度在70%以上,防止雏鸡这时候脱水。然后诱导饮水,先将每箱10%的雏鸡诱导饮水1~2次,其它鸡双手捧在饮水器附近,待全部放完后再诱导每只鸡饮水1~2次,等到60%以上的鸡饮上水后开始喂料。此时把鸡舍温度提到31~33…  相似文献   

2.
王利红  张伟 《中国家禽》2004,26(6):20-21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之为“开水”,第一次吃食叫“开食”。“开水”要在“开食”之前,在养鸡户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供给雏鸡21℃3%的白糖 电解多维水,连饮6小时,饮完多维水后,再用阿莫西林或氟哌酸饮水,每天3次,每日2小时饮完,连用3天。上述做法的好处是及时补充体内水分,防止失水,缓解运输应激。这样,有助于雏鸡排出胎粪,增进食欲,有助于吸收体内剩余的卵黄,促进新陈代谢和预防脐炎及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3.
刘玉兰  宋国隆 《中国家禽》2004,26(11):55-57
雏鸡从出壳至饲养场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引起脱水、能量过度损耗以及应激等,这段时间包括在孵化机中的孵化及此后的处理、运输直至最后置入鸡场饲养。因此新生幼雏从出壳到开食、饮水之间的间隔长达48小时。研究表明,雏鸡在此期间内失重达10%。若出壳后立即开食和饮水,可提高肉种鸡的营养需  相似文献   

4.
实践表明,做好雏鸡的“初饮”与“开食”,对提高雏鸡成活率具有重大意义。为保证初饮的成功,要准备消过毒的饮水器,以每100只幼雏至少应有2~3个4.5升大小的真空饮水器为宜。地面平养的鸡群,最好在饮水器的下面垫一张旧报纸或消过毒的塑料布,防止垫料进入饮水器污染饮水。初饮的水温应与室温相近,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断水,应随时让雏鸡饮用。初饮的时间应在初生雏鸡入舍安顿好后,稍事休息即可进行。根据生产实践,初饮时一般在水中加8%的糖(葡萄糖),同时加抗生素(如0.1%的红霉素)、多维或电解质营养液等,可以减少早期死亡率。电解液的配方如下:…  相似文献   

5.
1雏鸡初饮最好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左右,水温应该是18℃以上,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电解多维,连饮3天。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可以缓解运输应激,防止雏鸡脱水,促进卵黄的吸收。第二天,在饮水中加入雏鸡开口药,连用3~5天,用于净化鸡白痢。在初饮后的2~3小时,就要给雏鸡开食。开食过晚会消耗  相似文献   

6.
1 进雏前的准备雏鸡进入鸡舍前各种准备工作必须就绪 ,严格冲洗消毒 ,具体做法是 :将鸡舍内的饲料桶、饮水器、垫料等机械设备消毒 (垫料必须远离鸡舍 ) ,彻底清洁 ,清扫鸡舍并用高压喷射器彻底冲洗消毒 ,在地面上铺上 5cm厚的吸水强的垫料 ,垫料必须清洁干燥 ,无霉菌。依季节和室外温度的不同 ,提前 12~ 2 4小时对育雏舍进行升温预热 ,保证雏鸡进入育雏时室温能达到 32~ 34℃。雏鸡进入鸡舍让其饮用 3%~ 5%的葡萄糖水 ,饮水器应在雏鸡进入育雏舍前几小时放入舍内 ,使水温达到 2 5℃ ,雏鸡饮水 2~ 3小时后再开食。第 1周最好让雏鸡饮…  相似文献   

7.
<正>(一)1~3日龄1.饮水。由于长途运输和排泄加上育雏室温度高,很易造成雏鸡脱水。因此,雏鸡接回后,应先给雏鸡饮水,2小时后开食。前7天采用21℃左右温开水,水中加入5%葡萄糖、电解多维、抗生素等,要有足够的水槽及饮水位置,防止水溢出污染饲料。对饮水器周围污染的垫料要经常更换。  相似文献   

8.
9饮水与喂饲技术9.1饮水1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肉仔鸡的初饮一般要求在出壳后12~24h进行,最长不超过36h,饮水质量应达到家禽饮用水标准。初饮时用5%的葡萄糖、电解多维素和抗生素交替饮用,可有效补充能量和营养,防止雏鸡低血糖病症和“净化”鸡群。肉仔鸡初饮后不应该再断水。9.2开食雏鸡的第一次采食称为开食。开食时间一般在出壳后24~36h进行。可用开食盘、浅食槽、硬纸、塑料布等用具,在上面撒些饲料,最好是碎玉米或小米,以防雏鸡“糊肛”。9.3饲喂喂料时应少添勤喂。料槽料桶内的饲料以容量的1/3为宜,以刺激食欲,减少饲料…  相似文献   

9.
斗鸡为我国一个古老而又珍稀的鸡种,头大脖粗,威武雄健,生性好斗,为历代贵族的宠爱观赏之物。目前,在国外和我国沿海地区流行斗鸡活动,一只驯好的斗鸡价值上千至上万元不等,因此,发展斗鸡养殖前景看好。要养好斗鸡首先应做好育雏期的管理。1.饮水斗鸡出壳后应先饮水后开食,出壳后20~30小时内先给雏鸡饮0.02%的高锰酸钾水,饮水2~4小时再开食。饮水不足或给水过晚,会导致饲料的消化吸收障碍、血液浓稠、体温上升,影响生长。饮水供应不宜间断,以防雏鸡抢水喝,暴饮引起拉稀,湿毛受凉。20日龄内的雏鸡以饮冷开水…  相似文献   

10.
春季天气渐暖,是育雏的最佳季节。要提高雏鸡成活率,应抓好以下技术要点:1 严格消毒 进雏前一周维修好育雏舍,堵塞鼠洞,打扫干净。用2%火碱溶液对地面和墙壁进行消毒。再按每1m3空间用福尔马林15mL、高锰酸钾7.5g熏蒸,密封24h后放净烟雾。饲槽、饮水器等用具可用1%火碱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备用。2 饮水方法 雏鸡进舍后先饮水,后开食。3周内的雏鸡可饮水温在16℃的温开水。头1d饮5%~8%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中间饮一次0.02%的高锰酸钾水(水呈桃红色),有利于蛋黄吸收和胃肠消毒。从第2d起饮5~7d的0.02%痢特灵水…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严格消毒进雏前一周维修好育雏舍,用2%火碱溶液对地面和墙壁进行消毒。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马尔林15毫升、高锰酸钾7.5克熏蒸,密封24小时后放净烟雾。饲糟、饮水器等用具可用1%火碱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备用。二、及时饮水雏鸡进舍后先饮水,后开食。3周内的雏鸡可饮水温在16℃的温开水。头一天饮5%~8%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中间饮一次0.02%的高锰酸钾水  相似文献   

12.
一、育雏 1.育雏季节的选择。一般在春末或夏秋季节育雏,可取得较高的育雏成活率。其它季节亦可育雏,但要创造良好的育雏条件。 2.饮水。雏鸡接运后,稍息即可饮水,可先饮0.02%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2~4小时开食。开始饮水后,就不要间断。20日龄内饮温开水,用塔形饮水器给水,以防止雏鸡受淹并保持清洁。雏鸡的饮水量为采食量的1.6倍。 3.开食。出壳后36小时即可开食。头3日内,喂给用开水浸泡过的碎米、小米,并加喂些黑芝麻(有利于成活),每百只鸡雏还应日补喂3~5个熟鸡蛋,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采食。从第5日龄开始,饲喂配合饲料,配方是:玉米54.13%,高粱5.0%、麦麸4.0%,大麦5.0%,豆饼16.0%,鱼粉10.0%,槐叶粉3.0%,骨粉2.5%,食盐0.37%。饲料中粗蛋白质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养鸡业中,雏鸡的第一次饮水被称为“初饮”,第一次进食则称为“开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初饮”与“开食”是雏鸡饲养管理的关键。 及时的初饮对于补充水分、防止初生雏鸡的脱水是很必要的,有利于吸收利用初生雏鸡体内尚未吸收尽的卵黄内的营养物质,维持其体内水代谢的平衡,对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凡育雏常发生一种现象,那就是雏鸡刚进入育雏室找到饮水器饮水时,少部分小鸡易跳入水中“洗澡”,浑身羽毛全湿,尤其是秋冬季节更为常见,若不精心管理,雏鸡将会发病甚至死亡。实践显示,这是由于饮水器内水温(接近雏鸡体温)高于育雏室温度所致。如何纠正雏鸡“洗澡”呢?可将饮水器内的水温与育雏室温度基本接近;或者相对提高育雏室温度,总之,要将饮水器内的水温与育雏室温度接近(绝不能高于或接近雏鸡体温)。另外,要将洗过澡的雏鸡尽可能地接近热源,暖干羽毛,精心管理。这样,1小时左右就可克服雏鸡洗澡现象。雏鸡“洗澡…  相似文献   

15.
11~3日龄1.1饮水水分占雏鸡身体的70%左右,存在于鸡体组织中。由于长途运输、排泄,加上育雏室温度高,很容易造成雏鸡脱水。因此,雏鸡接回后,应先给雏鸡饮水,2小时后开食。前7天采用21℃左右温开水,水中加入5%葡萄糖、电解多维、抗生素等。要有足够的水槽及饮水位置,防止水溢出后污染饲料。对饮水器周围污染的垫料要经常更换。1.2开食雏鸡饮水2小时后,开食给料。由于小鸡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应喂给易消化的粉料,少喂勤添,昼  相似文献   

16.
杨柏萱 《中国家禽》2003,25(2):17-19
肉种鸡饲养最重要的管理仍是生物安全措施和肉种鸡体重的控制。推荐使用育雏、育成、产蛋在同一鸡舍内,育雏、育成期采用厚垫料平面饲养,产蛋期采用两高一低棚架上饲养。1.1母鸡的管理重点1.1.1加强接鸡时的管理①长运运输的雏鸡,接鸡前两小时鸡舍温度恒定在28~30℃,湿度在70%以上,这一点很关键,防止雏鸡此时脱水,到鸡接来后3~4小时,鸡全饮上水开始喂料时,再把鸡舍温度提到31~33℃。②强制饮水,集中所有人员对每箱10%的雏鸡强制每只鸡噍嘴1~2次,把其它鸡捧到饮水器附近,再强制每只鸡噍嘴1~2次…  相似文献   

17.
1.饮水 雏山鸡出壳后应先饮水后开食,在20~30小时内先给雏鸡喂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2~4小时再开食。此时,雏鸡初学进食吃不饱,可在开食前每只鸡滴饮2 .~3滴鱼肝油、土霉素、酵母片的混合溶剂,或加喂5%~10%的白糖水,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雏鸡出壳后腹部卵黄囊里还有部分卵黄尚未消化,这部分营养物质一般3~5天才基本消化吸收完,尽早消化  相似文献   

18.
出壳一周内的雏鸡死亡率一般较高,除了白痢杆菌病、卵黄囊炎、脐炎及其他胚胎病等原因外,饥饿及脱水往往是引起雏鸡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雏鸡饥饿及脱水死亡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一项技术措施.引起雏鸡饥饿及脱水的原因一般有下列几点:(1)长途运输或其他原因于出雏后超过72小时才给饮食,小鸡拒食而衰竭死亡,群众称之为"硬口"鸡;(2)育雏温度偏低,雏鸡堆集在一起,挤在内层的小鸡饮不到水也食不到料而被压死、闷死或饿死;(3)饲养密度大,饲槽、饮水器少或其边缘较  相似文献   

19.
1育雏季节的选择从生产方面考虑,以春季育雏效果最好,到9、10月份正是鸡群产蛋的高峰期。2开饮与开食21先饮后食最好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用人工诱导的办法让其饮水,对不能很快学会饮水的弱雏,必须继续逐只调教饮水,直至学会为止。在雏鸡饮水后2~4小时...  相似文献   

20.
长途运输使雏鸡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若在运达目的地后立即给予大量饮水,雏鸡往往会因口渴而过量饮水,饮水过量则易导致雏鸡体内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鸡体不适,表现为精神沉郁,缩颈,翅下垂,呼吸困难,食欲减少甚至废绝,口流粘液,排出水样粪便,嗉囊膨大柔软且有液气感,严重者会突然倒地死亡。因此,给长途运输后的雏鸡饮水必须谨慎。正确的饮水方法是:雏鸡运到鸡场后,先休息一下,让其恢复疲劳,然后再给饮水,饮水量必须控制,以免雏鸡饮水过量。饮水器的数量要充足,以保证每只雏鸡都能饮到水,饮水器还应放得分散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