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蛋白猪日粮添加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密码子使用频率为指导进行低蛋白日粮氨基酸生物配比。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能显著改善猪的生产性能。对照组与试验组Ⅰ、Ⅱ、Ⅲ的日增重分别为 5 6 1 0 7g± 4 8 0 2g ,389 2 7g±2 7 31g ,5 2 6 79g± 33 72 g和 4 76 71g± 39 5 9g。结果表明 ,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可以作为指导氨基酸生物配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NRC推荐的赖Aa为基础,以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比率来研究低蛋白饲料中的氨基酸生物配比。结果表明,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氨基酸能显著改善雏鸡的生长性能。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可以作为指导饲料氨基酸生物配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猪低蛋白日粮体系研究(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低蛋白日粮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早期。随着理想氨基酸模型的建立及氨基酸的工业生产,低蛋白日粮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蛋白原料如豆粕的上涨更是推动了低蛋白日粮研究的深入。本文对国内外猪低蛋白日粮氨基酸营养最新研究进行了一个综述,主要从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环境污染三方面探讨了低蛋白日粮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国内外有关合成氨基酸在猪、鸡低蛋白日粮中的应用资料作了概述,为解决畜禽蛋白质饲料匮乏,有效地应用合成氨基酸,增加养殖业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肉鸡喂以经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可显著改善鸡的健康,此外还可减少舍内的氨气散发量。因此,对家禽日粮的氨基酸进行平衡,可以增高日粮中氮的利用率,同时可降低通风率,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在多批鸡使用同一批垫料时,这一做法的优点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添加外源核苷酸和氨基酸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密码子使用频率为指导进行日粮氨基酸生物配比。在增加外源核苷酸的条件下 ,雏鸡的日增重明显增加。 34日龄对照组与实验组Ⅰ、Ⅱ、Ⅲ、Ⅳ的日增重分别为 (9.5 2± 0 .4 94 )、(10 .4 9± 0 .2 0 4 )、(10 .2 1± 0 .5 4 7)、(11.4 1± 0 .716 )和 (11.2 1± 0 .2 31) g。肝脏中总RNA含量分别为 (3996 .2± 16 1.5 7)、(44 39.4± 174 .96 )、(42 39.6± 91.12 )、(475 8.4±12 2 .93)、(486 4 .6± 172 .0 4 ) μg/g。结果表明 ,外源核苷酸在家禽体内能被利用 ,且在氨基酸比例趋于平衡时日增重及RNA和DNA总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是利用猪的理想蛋白模式、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体系等配合日粮技术发展而来的。与传统日粮相比,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具有节约蛋白质饲料原料、减少氮排放、改善肠道健康和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等优势。本文将综合阐述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配制的关键技术,包括蛋白质的水平、必需氨基酸的组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添加、氨基酸的平衡以及净能体系的应用等问题,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是养猪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日粮模式,以理想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为理论基础,在不影响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将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从NRC(1998)推荐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4%,同时合理添加合成氨基酸来满足畜禽的需要。与传统日粮相比,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具有提高蛋白利用效率、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肉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文章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猪的生长性能、氮排泄、肠道菌群、肉品质这四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慧丽 《饲料工业》2006,27(17):22-23
1氨基酸配比与猪日粮营养的关系 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吸收程度取决于饲料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的配比.因为这些氨基酸在猪体内不能合成。如果动物日粮中缺乏上述任何一种营养,都会影响新陈代谢.并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牛乳蛋白不同氨基酸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对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目标蛋白过程中密码子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运用ENBOSS的CHIPS和SMS中的密码子使用工具对7种牛乳蛋白编码的基因进行了分析,并将这7个编码序列拼接在一起进行了乳蛋白全基因组的密码子偏爱性研究,同时与绵羊、猪及小鼠的乳蛋白密码子偏爱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牛乳蛋白的CHIPS分析Nc值为51.867,αs1-CN、αs2-CN、-βCN、-κCN、α-LB、-βLG、LTF的Nc值分别为52.005、49.967、48.746、58.113、55.514、36.274、47.646,编码牛乳蛋白氨基酸的密码子出现频率较均一;牛乳蛋白V、A、R、I、T、L、Q、P等氨基酸的密码子使用频率与其他物种有较大差异。牛乳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与绵羊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既可减少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问题,又能降低饲料成本。一般认为,赖氨酸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苏氨酸是猪的第二限制氨基酸。现在,赖氨酸已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情况下,苏氨酸的应用就是研究的重点。试验探讨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为今后在养猪生产中合理使用苏氨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是控制肌肉发育的基因之一,属于父源表达的印迹基因,即仅来源于父系的等位基因可在后代中表达。本试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IGF2进行了基因分型,评估了波兰地方猪(PL,n=271)和大白猪(LW,n=267)的IGF2基因A3072G位点的突变频率。试验结果显示,A等位基因常见于瘦肉率高的品种(LW、PL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9、0.69),这与先前的报道相一致。此外,本研究还对IGF2基因A/A和G/G基因型猪的体成分、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等位基因能增加腰肌重(LW、PL的加性效应分别为450 g±50 g、213 g±64 g)、大腿重(LW、PL的加性效应分别为544 g±48 g、302 g±72 g)、眼肌面积(LW、PL的加性效应分别为4.9 cm2±0.46 cm2、2.1 cm2±0.95 cm2)和胴体产肉率(LW、PL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12%±0.27%、1.89%±0.47%);减少平均背膘厚(LW、PL的加性效应分别为-0.2 cm±0.048 cm、-0.2 cm±0.036 cm)。除此之外,在PL中,A等位基因还会增加里脊肉重(11g±0.01g)、日增重(30.7g±17.29g);减少饲料摄入量(-121g±45g)和饲喂天数(-3.5d±2.08d),但对肉质性状无显著影响。因此,IGF2基因的突变在PL和LW中是非常有用的,其中G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选用4头30±2kg仔猪,采用4×4拉丁方设计,应用套测法和全收粪法相结合的测定方法,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活性肽蛋白对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和有效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表明,48.55%粗蛋白质活性肽蛋白的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平均值为88.02±0.03%,真实消化率的平均值为88.97±0.06%。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3.58±0.63%、83.07±0.11%、83.38±0.15%。活性肽蛋白中有效赖氨酸的含量(g/100g)为2.17%,有效蛋氨酸的含量为0.64%,有效苏氨酸的含量为1.68%。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总结了过去20年国际上关于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频率、肠道健康、氮排泄等方面的研究,并分析了补充合成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水平超过约4个百分点时往往导致猪生长性能下降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5.
赖氨酸强化低蛋白水平生长猪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氨酸强化低蛋白水平生长猪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的确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肖长艇@李德发@谯仕彦@王若军赖氨酸强化低蛋白水平生长猪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的确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肖长艇李德发谯仕彦王若军前言蛋白质资源缺乏是当今我国和世界饲料工业普遍面...  相似文献   

16.
冯尚连 《饲料广角》2009,(15):26-27,40
近年来,蛋白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给饲料成本带来不少的压力。目前,饲料工业正逐步朝着绿色、健康、安全方向发展,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节约蛋白质原料.降低动物应激.减少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利用理想蛋白质模式.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来配制低蛋白质日粮。但合成氨基酸的应用.会导致日粮中支链氨基酸特别是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缺乏。Sohwedel等(2006年)研究表明.在泌乳期平均日失重1.20kg的高产母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缬氨酸为第3限制性氨基酸。因此.支链氨基酸的合理配比对于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泌乳、免疫功能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是基于理想蛋白质的概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低蛋白日粮。近年来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特别是蛋白质原料的缺乏,加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畜牧生产过程中,由于高蛋白饲料引起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降低日粮中蛋白的含量,又不会减少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现代社会对畜牧生产提出的新要求。文章就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理论依据和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蛋白质类饲料资源紧缺,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存栏量不断增加,畜禽饲料利用率低,养殖业产生的排放物造成愈加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制约着我国饲料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采用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技术可缓解以上问题,且不会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目前,此技术在单胃动物上研究较多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反刍动物因有独特的瘤胃,更适于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补充非蛋白氮和氨基酸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文章以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在猪、鸡的应用为基础,就反刍动物生理消化特点,探讨低蛋白日粮在其的适用性,并展望低蛋白日粮补充氨基酸和非蛋白氮物质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前景,这对建立反刍动物最佳营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史良  刁其玉  杨勇 《饲料工业》2006,27(15):12-14
传统的代谢模型认为.蛋白质必须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利用。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饲料在氨基酸利用率上存在差异.而且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化日粮或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时.不能得到最佳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经过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不能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来满足.为了达到最佳生产性能,还需要一定数量的肽,特别是小肽。  相似文献   

20.
所谓的低蛋白质日粮是指将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4%。通过使用价格较低的工业氨基酸,降低蛋白原料的用量来满足动物氨基酸需求,即在生产中配制低蛋白质日粮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