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陇薯10号是庄浪县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在庄浪县的最佳栽培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技术指导,2020年在庄浪县韩店镇西门村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密度为60000株/hm~2时综合经济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38 408.08 kg/hm~2;栽培密度为52 500株/hm~2时综合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产量较高,为35 696.85 kg/hm~2;陇薯10号在庄浪县的最佳播种密度为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陇薯7号生产栽培技术,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陇薯7号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及施磷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陇薯7号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显著水平,且拟合性较好。各栽培因子对陇薯7号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氮>磷,各因子间交互作用较大。经模拟寻优,确定了陇薯7号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产量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栽培密度为43 980~47 190株.hm-2,施氮量122.85~163.65kg.hm-2,施磷量102.00~138.90kg.hm-2。  相似文献   

3.
氮磷肥及栽培密度对‘陇薯8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薯8号’为试验材料,利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8号’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Y=37.620 86-2.099 78X21-2.030 13X22-2.677 67X23.结果表明:氮肥、磷肥、栽培密度3因子对‘陇薯8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栽培密...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及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一项集覆盖抑制蒸发、垄面集流、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使土壤水分、地积温增加,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探讨最佳马铃薯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增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选用良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庄浪县进行了马铃薯陇薯7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 表明:在密度为60000株/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为36924 kg/hm2,在生产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优质品种LD5009为材料,研究杂交种在不同的栽培密度下对向日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群体密度能充分协调光、热、水、肥资源,达到最高产量。适宜的栽培密度以2 500株/亩最佳。  相似文献   

8.
早春旱情发生严重,采用半膜已不能解决干旱问题。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是一项突破性的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为玉米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进行密度试验是为探寻海原县旱作玉米种植区最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在本地区种植密度37500株/hm2,产量为5075.76kg/hm2,居首位,果穗长较其它处理长0.3~3.3cm,百粒重较其他处理重1.2~5.3g,产量较其他处理增加56.82-1205.81kg/hm2;在该地区种植密度37500-45000株/hm2为宜,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
陇薯10号以引进资源材料固薯83-33-1为母本、以本单位杂交创新资源材料亲本119-8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0 d左右;薯形椭圆,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极浅,大中薯重率一般90%以上;薯块含干物质平均22.16%,淀粉平均17.21%,粗蛋白平均2.39%,维生素C平均21.57mg/100g,还原糖含量平均0.57%;每亩产量为1 447.0 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全膜双垄覆盖马铃薯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宁夏西吉县偏城乡北庄村旱作农田内进行了全膜双垄覆盖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若单纯为获得较高的产量,品种青薯9号为首选品种;若要获得有较高商品性的产品,宜选用青薯168品种。  相似文献   

11.
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属新兴技术,适用于旱地玉米种植,极具推广价值。应用该技术,既能够解决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温度及水分问题,也能够通过地膜全覆盖,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能够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从而推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双垄面全地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是一项保墒、抑蒸、增温、抗旱、增产的先进适用技术.在干旱少雨、蒸发量天、作物不能适时播种的旱作地区,该技术的增产效果尤为显著.因此,在旱作区推广双垄覆膜栽培技术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主要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是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适用于马铃薯、蔬菜、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栽培。这项技术解决了自然降水被大量蒸发、降水保蓄率和利用率低、春季作物无法下种或出现“卡脖子”旱导致减产等问题,破解了困扰旱作农业区降水利用率低的难题,从根本上改变了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小旱小减产、大旱大减产、年年遭旱灾、年年需抗旱的被动局面,结束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覆盖条件下,种植密度为4500株/667m2产量表现最好,为685.9kg/667m2;其次,种植密度为4000株/667m2产量为597.5kg/667m2;种植密度为2500株/667m2和3000株/667m2表现欠佳。  相似文献   

15.
《青海农技推广》2014,(1):52-54
<正>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的选地、整地、施肥、覆膜、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田间管理等技术。本规范适用于海拔在2200m~2800m的旱作区马铃薯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双垄全膜覆盖沟灌、条膜平铺覆盖和露地栽培马铃薯的土壤温度、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双垄全膜覆盖沟灌模式较条膜平铺覆盖栽培增产38.66%,较露地栽培增产99.02%;水分利用效率较二者提高了45.91%和124.48%;马铃薯苗期0~20cm土层地温垄上部位较地膜平铺增加0.25℃~0.7℃,较露地栽培增加5.4℃~8.3℃;沟内地温较地膜平铺降低1.2℃~2.1℃,较露地栽培增加3.0℃~5.9℃。  相似文献   

17.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农技推广》2014,(1):54-55
<正>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的选地、整地、施肥、覆膜、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田间管理等技术。本规范适用于海拔在2200m~2500m的旱作区玉米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相似文献   

18.
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深沟村旱作示范基地进行了玉米全膜双垄覆盖“一膜两季”免耕栽培模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与常规半膜覆盖相比前期0~20cm土壤含水量增加4.2%,平均单产达到9457.2kg/hm^2,增产29.3%,节本17.8%,纯收益增加71.2%;比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栽培前期0—20cm的土壤含水量增加1.1%,增产0.9%,节本26.7%,纯效益增加12.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进行全膜双垄覆盖沟播玉米“一膜两年用”栽培油葵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与覆新膜相比减产4.7%~7.3%,比常规半膜增产13.3%;由于该技术投入少、省工、省时,比新膜双垄全膜覆盖和常规半膜少投入1 425~3 810元/hm2,纯收入增加1 803.5~2 991.0元/hm2。  相似文献   

20.
赵海福  刘建伟 《农技服务》2009,26(5):26-26,78
从整地、起垄覆膜、播种、收获等技术环节对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类似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