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树坐果率代,一直是制约红枣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枣树盛花期用“枣树保花保果剂”进行喷洒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枣树坐果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枣树是多花树种,但落花落果严重,枣树自然坐果率仅为0.4% ̄1.6%,即使产量较高的树,坐果率也只有2%。因此,加强花期管理,提高坐果率是确保优质高产的关键。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3.
枣树虽然花期较长、花量大,但是由于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一般仅为1~2%,生产上经常出现满树开花,却坐不了几个果实的现象。因此分析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找出相应的保花保果措施,提高枣树坐果率,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枣树是多花树种,但落花落果十分严重。据调查,枣树自然坐果率仅为0.4%-1.6%,即使产量较高的丰产树和坐果率较高的品种,坐果率也仅为2%左右。花量大、花期养分供应不足、高温干旱天气多.是枣花授粉受精不良以致坐果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枣树花期管理,提高其坐果率是确保枣树产量的关键所在。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枣树保花保果七法马成路枣树是多花树种,但落花落果严重。据调查,枣树自然生果率仅0.4—1.6%。即使产量较高的丰产树,坐果率也只有2%左右。果树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树体的营养不足,花器官发育差,花期干旱,限制花芽萌发,从而导致受精不良。为了提高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枣树坐果率,河南省新郑市枣树研究所会同新郑市林业局,通过开展枣树保花保果试验和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红枣产量和品质有了显著提高。现将我们的主要实践总结如下:供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及枣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枣树的坐果率较低,从幼果期至硬核前,落果现象严重,而后期落果却较轻。枣的落果高峰出现在6月中旬,7月下旬后落果逐渐减少。8月上旬趋于稳定。经笔者多年摸索,初步掌握了提高枣树坐果率的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朝阳半干旱区大枣资源状况及影响枣树生长发育相关因子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朝阳地区枣树产量主要因子有花期降水、温度和光照;同一株树的东南、西南侧的结果率、坐果率高,西北、东北侧的结果率、坐果率低;同一结果枝,其1~3节结果率、坐果率低,4~8节结果率、坐果率高;当气温稳定在22~24℃时,降水量增大,产量也随之提高,朝阳市年平均产量为2 085~2 170 t.  相似文献   

9.
枣树花芽分化与一般果树不同,其特点是:当年分化,随生长随分化,多次分化;单花分化速度快,分化期短,全树分化持续期长.每个枣吊着花30~50朵,花期较一般果树长,可达40~50 d.枣花较小,花径仅6~8 mm,盛开时蜜汁丰富,香味浓郁,为典型的虫媒花. 1 枣树授粉特点 1.1 枣花有效授粉期短 枣花开放当天授粉坐果率...  相似文献   

10.
来锡福 《甘肃林业科技》1998,23(3):10-14,19
对枣树早期栽培采用了不同密度、施肥量,研究其与生长量、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沙漠边缘地区,采用密植栽培、增大施肥量是实现枣树早期丰产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密植栽培第5年,平均每公顷产鲜枣6190kg,最高可达11800kg。早期适宜密度为每公面3333 ̄6667株;较适宜的施肥量为2年生枣树,株施纯磷20 ̄27g,纯氮40 ̄45g;3年生枣树,株施纯磷40 ̄50g,纯氮81 ̄110g;4  相似文献   

11.
枣树开甲,又叫环状倒剥皮.枣区对自然坐果率较低的金丝小枣、无核小枣树实行开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证明,开甲树比不开甲的坐果率高25.1%,好果率高7.4%,果实含糖量高11%,而且果实着色也好.枣树开甲,一般应用于15年以上大树盛果期,在枣树花开一半时,用刀从树干下部将粗老树皮刮去一圈,露出韧皮部,  相似文献   

12.
开甲是提高枣树坐果率的一项主要措施,但如果操作不当,会使甲口不愈合或难愈合,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会发生死树或死枝的现象,从而影响枣树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坐果率是果树形成产量的重要因素,而落花落果是造成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实行保花保果措施提高坐果率,是获得果树丰产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初果期幼树和自然坐果率偏低的树种品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为改变朝阳县枣树生长慢、产量低的现状,进行了枣树密植早实丰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枣树栽植后第4年平均每公顷产量是14985kg,是对照枣树产量的4.5倍。其丰产技术主要有:选择健壮、须根多的苗木;栽植时挖大坑,施底肥,栽植后每年适时追肥浇水;利用摘心、修剪,扩大树冠;枣头技摘心、主干环割,提高坐果率;尽快、尽多地培养高效结果枣头枝。  相似文献   

15.
张乐森 《防护林科技》2006,(Z1):118-118
冬枣树虽然花量大、花期长,但自然坐果率很低,一般只有1%左右。枣花坐果需要3个条件,一是营养充足,二是受精良好,三是环境适宜。采取人为措施提高冬枣树坐果率,对增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1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加树体的营养是枣花坐果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加强花期的土肥水管理,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为生长结果创造有利的条件。11深翻施肥在冬枣树花前深刨树盘至树冠投影处,进行翻土,翻土的同时应结合花期追肥,用肥的种类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配施少量磷、钾肥。这次追肥,可促进枝叶健壮生长,提高花芽分化质量,提高坐果率。1.2叶面…  相似文献   

16.
枣树,原产我国,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枣树耐旱、耐寒、耐瘠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枣果为中国特产,含有比一般水果高出一倍多的糖及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铁、磷等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能。全国栽培面积已达26.7万公顷。近年来,各地枣树栽植发展很快,栽培技术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等,同时由于枣树本身的生理特点,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一般只有1%~2%。这些问题致使枣的品质、产量上不去,严重影响了枣树栽植的经济效益,制约着枣树生产的发展。为此,我们对提高枣树坐果率的技术措施,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实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大程度解决了生产上的难题。一、枣头摘心这是枣树夏季修剪的一种技术措施。夏季进行枣头摘心,可调节营养分配,大大缓解新梢生长和结果之间的矛盾,促进枣头及二次枝的发育,提高坐果率。实验表明:当年每个二次枝的坐果数量比对照多48%,摘心第二年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较对照增加两倍以上的产量。方法:枣头摘心在花期进行(6月下旬)。一般当新生枣头(非延长枝)出现4~5个二次枝时,强枣头留4个二次枝,弱枣头留3个进行摘心,即将顶梢剪去,摘心轻...  相似文献   

17.
提高文冠果坐果率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文冠果坐果率低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提高文冠果坐果率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疏除95%不孕花和疏除100%不孕花处理可极显著提高文冠果坐果率,是对照的4倍多;不同程度的疏除可孕花均有提高文冠果坐果率的效果,坐果率以每个侧生花序保留5朵可孕花处理为最高,可达97%以上;盛花期全树喷洒液体花粉,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文冠果的坐果率,使其坐果率由4.6%提高到13.8%。  相似文献   

18.
节水栽培地幼龄枣树生长与发育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隔坡集蓄径流水平沟幼龄枣树的生长发育情况与以往鱼鳞坑和水平池方式有着明显不同。首先,在枣树根蘖苗成活率和保存率方面,前者极显著地高于后两者,成活率高达96.7%;其次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方面,前者的干径、枝展、枣头枝数、二次枝节数、根系总长、根系总重等方面均极显著高于后两者,这就决定了隔坡集蓄径流水平沟枣树丰产性能要远远高于鱼鳞坑和水平池,结果株率提高27.7%,结果吊率提高31.7%,坐果率提高3.36倍。另外、,沟间距以5m~6m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一、甲口虫的危害及习性 目前,枣树花期“开甲”即环状剥皮仍是河北、山东金丝小枣、冬枣产区普遍应用的重要的枣树增产措施之一。金丝小枣如果不开甲,全树只零星坐果,产量甚微,而开甲后,坐果率可提高40倍以上,产量提高20倍以上,其它枣树开甲后也可提高产量20%~110%。但是,枣树开甲后,又常常遭受灰暗斑瞑,俗称枣树甲口虫的危害。该虫以幼虫危害枣树甲口和伤口,造成甲口不能完全愈合或甲口上下韧皮层完全断离,被害树树势迅速转弱,枝条干枯死亡,果实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重者1~2年整株死亡。根据调查,不进行甲口保护的开甲枣树,被害率可达76%,年均死亡株率0.5%,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20.
笔者采用"云大120"、GA_3、BA-6等不同药剂组合对新生系3号和黔阳无核椪柑进行了保花保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云大120"组合对黔阳无核椪柑保花保果效果很好,坐果率达21.10%,最高达25.00%,比喷清水作对照高5.40%;细胞分裂素组合对黔阳无核椪柑保花保果有增效作用,坐果率达30.91%,比对照高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