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福娣 《茶业通报》2002,24(4):36-39
世界茶叶产销国家对茶叶品质的鉴定普遍地采用感官审评作为主要手段,而评茶术语是感官审评结果的主要表达方式。评茶术语(以下简称术语)是记述茶叶品质感官鉴定结果的专业性用语。准确运用术语是评茶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掌握了这项基本功,才能对所评茶叶的品质情况作出确切的表达和评价。印度早在1966年就制定了评茶术语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6月19日发布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4487-93(以下简称术语标准)。标准规定了一套评茶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我国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  相似文献   

2.
评茶诀窍     
目前世界各国对茶叶品质的评定和茶叶价格的确定,都靠感官审评。物理检验和化学分析,都还不能全面地判断品质的高低,而只具有某种因子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茶叶的某些物理因子与化学成份含量的多少,都不能作为确定茶叶价格的依据。感官评茶有不少诀窍。如孤立地以茶评茶,不了解茶的特性、个性、加工、贸易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梵净山野生茶树与常规茶园鲜叶为原料加工成茶叶,进行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香气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感官品质常规茶的外形,汤色、叶底品质优于野生茶;野生茶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与常规茶差异不明显;野生茶与常规茶共检测出42种香气成分,野生茶醇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高于常规茶。总体来说,梵净山野生茶值得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以编号A,B,C,D的4份雅安藏茶为评定对象,选择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因素进行感官指标综合评定,并进行合理的权重向量设置。结果表明,用模糊数学方法能准确区分出这4份雅安藏茶的感官评分等级,从高到低为ABDC。  相似文献   

5.
论茶叶品质的构成及品质评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继轸 《茶业通报》2000,22(2):19-21
茶叶外形、色泽是茶叶外观特征 ,茶叶品质主要由香气、滋味构成。茶叶品质评定用感官和理化审评相结合 ,滋味、嫩度评分用化学法 ,香气、劣变因子审评用感官法。品质总分 =滋味分× 4 0 %+嫩度分× 4 0 %+香气分× 2 0 %-劣变分。绿茶类 ,滋味分 =氨基酸总量mg/g数 +多酚类 %+氨基酸 /多酚类× 3 0 ,嫩度分 =纤维素含量的倒数乘以 7.3 0  相似文献   

6.
陈新德 《茶业通报》2000,22(3):28-28
“横龙翠眉”属新创良种名茶 ,产于安徽省含山县良种茶场 ,1 992年开始研制。由于名优茶品质的形成是生态环境、茶树良种、栽培和加工技术等多项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在研制“横龙翠眉”时 ,我们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加工技术创制名优茶的做法 ,而是通过基地的选择建设 ,良种的引进栽培 ,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加工技术改进等多项措施 ,使研制工作获得成功。创制的“横龙翠眉”茶外形紧直挺秀微扁 ,色泽翠绿光润 ,白毫显露 ,香气清香高长 ,滋味鲜醇回甘 ,汤色浅绿明亮 ,叶底嫩绿成朵。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评 ,认为该茶“品质优秀、…  相似文献   

7.
一、青茶审评因子目前青茶审评还是以感官鉴定。外形条索卷曲。壮实、沉重、匀整;色泽乌润光亮、红点明显、稍带砂绿。内质香气馥郁清长。品种韵显,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汤色橙黄清澈,叶底肥软呈“青蒂绿腹红镶边”。鉴于青茶种类繁多,品质独特,特征各异,初制技术复杂,审评也比其他茶类复杂。因此,能准确地认识青茶各品种、各等级的品质特征,掌握审评要领,是搞好青茶审评,正确执行国家样价政策的关键。否则,就会出现品种(闽南品种青茶分为铁观音、色种、  相似文献   

8.
制茶质量、制茶技术与质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茶质量、制茶技术与质量意识查六一(安徽省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246400)制茶质量是指茶叶的做工。茶叶的色、香、味、形体现出茶叶做工的好坏。做工好的绿茶色绿一致,颜色鲜活;形状一致,均匀完整;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滋味纯正;叶底明亮匀整,无红梗红叶。茶...  相似文献   

9.
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云南不同地区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5家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到厂现场进行普洱饼茶随机取样,共取样6个;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感官审评,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进行内含成份分析,研究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的关系,为云南普洱茶的规范生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并与普洱茶的汤色、浓度、滋味密切相关;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的茶样其感官品质均高于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的茶样;咖啡碱含量和糖类物质含量对云南普洱茶的感官品质的影响不是主要因子,但可以适度增进云南普洱茶的内质。  相似文献   

10.
祁门红茶初制中的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中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对毛茶品质的影响,选用‘祁门槠叶’种1芽2叶鲜叶,经统一萎凋、揉捻和发酵后,毛火速度设置快(9 min)、中(12 min)、慢(15 min) 3个水平;足火温度设置低(60℃)、中(75℃)、高(90℃) 3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制作茶样,重复2次。通过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主要生化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毛火速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足火温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滋味、叶底)和生化成分(可溶性糖、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咖啡碱、茶红素、茶黄素)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互作效应对茶样的感官品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显著。快速毛火,茶样的色泽、滋味和综合评分略低;慢速毛火,茶样的叶底稍暗,香气中等。低温足火处理,茶样的感官审评综合评分低于中、高温足火处理。因此,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采用中速(12 min)毛火与中、高温(75℃、90℃)足火组合较好,尤以中速(12 min)毛火与中温(75℃)足火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11.
毛茶审评是茶叶收购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条例规定及对照标准样茶来鉴定毛茶品质的优次,评定其等级和收购价格,并可对茶叶品质、生产起到指导、促进和提高的作用。毛茶审评的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茶价政策;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到茶叶生产的发展;关系到外贸、内销的信誉和需要。总之,毛茶审评是一项政策性、经济性、群众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而收购站评茶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又是保证审评正确性的关键,至为重要。但当前基  相似文献   

12.
茶叶全氮量与红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继轸  夏涛 《茶业通报》1992,14(3):40-41
茶叶品质检验,迄今国内外一直沿用以实物标准样为依据,以感官评审为主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多年来一直试图寻找理化检验来评定茶叶品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工夫红茶是我国独特传统红茶,品质和风格不同于红碎茶。1987年湖南农学院何文斌、施兆鹏等人报道了工夫红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并借助费歇尔判别分析,建立了判别函数,对工夫红茶等级与色泽指标的量化及通过色泽鉴别品质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工夫红茶内质要求,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明。只有优质茶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鉴定筛选优良雨花茶适制品种,为茶树良种引进和雨花茶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对南京市6 个主栽茶树品种制作雨花茶的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比、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结合品质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结果,研究不同品种雨花茶适制性及其呈味特征。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制成的雨花茶总分依次为‘龙井43’>‘苏茶早’>‘迎霜’>‘浙农117’/‘锡茶5号’>‘乌牛早’,其中‘龙井43’的香气、滋味、汤色得分均高于其他品种。品质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原料对雨花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咖啡碱含量影响较小,对茶多酚含量、GA含量、儿茶素组成、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有着较大影响,‘龙井43’的茶多酚总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茶树品种,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酯型儿茶素含量和儿茶素总量也均排在首位。呈味特征研究认为,雨花茶的滋味特征多由具有苦涩味的儿茶素类决定;茶汤中鲜味氨基酸仅谷氨酸达到鲜味阈值,而GA浓度远高于其阈值(0.034 mg/mL),认为GA是雨花茶鲜爽滋味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茶多酚含量最高的‘龙井43’还表现出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仅为26.65 μg/mL,抗氧化活性最强。综上,‘龙井43’用于制备雨花茶具备一定的优势,从而为茶树良种引进和雨花茶品质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祁红”品质历年来以色泽乌润,条索紧细,锋杪秀丽,汤色红艳透明,叶底红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隽厚,成为出色的国际名茶。八一年品质与六五年比较:条索松,身骨较轻,色泽枯,香味淡;经上海出口公司红茶科审评的意见是:“条索松,有弯条带扁,色泽枯,身骨轻,下段断碎,叶底摊张,老火味较重,香低味淡。从七九、八○、八一、三年精茶调上海的品质情况是:七九年,一至  相似文献   

15.
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提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6CTH-3型柜式茶叶提香机,进行茶坯含水量和提香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影响试验,茶坯含水量分别处理为高(29.47%)、中(15.11%)、低(8.69%)3水平;提香温度设为低(65℃)、中(80℃)、高(95℃) 3个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结果表明:提香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大于茶坯水分含量;不同提香温度与不同茶坯水分含量组合处理,对名优祁红感官品质的外形和内质(香气、滋味)及综合评分影响显著(P<0.05),而对汤色和叶底影响不显著;对茶叶生化成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茶褐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但对(咖啡碱、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含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茶坯含水量高(29.47%)采用低温(65℃)提香,茶叶甜香欠爽,稍有发酵味,滋味欠醇爽;茶坯含水量低(8.69%)采用高温(95℃)提香,茶叶香气呈现火功过足,滋味略有高火味。因此,名优祁红提香工序,将茶坯水分含量控制在15%上下,温度控制在80℃左右,有利于其综合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6.
茶叶碎茶粉末检验中分样方法比较试验卢福娣,童宗寿(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茶叶在初精制过程中,尤其是精制的筛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碎茶粉末,这些碎茶粉末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外形的匀整美观,冲泡后使汤色深暗,香气低浊,滋味苦涩,不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碎...  相似文献   

17.
试验茶感官审评的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审评因子及权数、评分原则及标准、操作方法等三方面介绍了茶叶科学研究试验茶(以下简称试验茶)的感官审评。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5月20日,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权威发布了"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黄山毛峰排列第八。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细扁,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茶叶感官审评的角度,查阅相关资料,梳理从古至今对茶叶外形的简单鉴赏,冲泡方式的严格规范,评茶斗茶的条文.从茶叶形态、冲泡方式与茶叶感官审评术语的演化阐明茶叶审评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刘晓祥  高彬 《茶业通报》1992,14(1):45-46
茅山,峰峦起伏,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江苏境内的旅游胜地,也是革命老区。“茅山青锋”茶产于茅山,其形为沿主脉折叠,挺秀显锋,光滑略扁,恰似青锋短剑,故名“矛山青锋”。该茶色泽绿润鲜活,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嫩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细嫩匀齐。恰卯诗人曰:“馋饮封缸酒,又品青锋茶,三杯催诗兴,明日笔生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曾对“茅山青锋”进行化学测定,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