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饲料工业》2002,23(11):52-52
1忌取出草就喂刚取出的氨化草中有氨味,喂前要薄摊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0~24h,待没有刺激鼻眼的氨味后再喂。注意草不要曝晒和晾得过干,以免影响氨化效果。2忌单喂氨化草草经氨化处理后,能量和非蛋白含氮量提高,喂时还要搭配豆饼、棉籽饼等或豆科草料,保证代谢平衡。3忌喂量过多开始喂氨化草,应由少到多,逐渐增多,有7~10d的适应期,才能替代原来喂的草,并以占日总饲草量的2/3~4/5为宜,混合精料要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量,为瘤胃微生物充分利用非蛋白氮提供原料。4忌继续饲喂氨化草牛羊瘤胃内微生物适应氨化草有个…  相似文献   

2.
1忌取出草就喂 刚取出的氨化草中有氨味,喂前要薄摊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0~24h,待没有刺激鼻、眼的氨味后再喂。注意草不要曝晒和晾得过干,以免影响氨化效果。2忌单喂氨化草 草经氨化处理后,能量和非蛋白氮含量提高,喂时还要搭配豆饼、棉籽饼或豆科草料等,保证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3.
一忌:取出草就喂刚取出的氨化草有浓烈的氨味,最好按需要量从氨池中取出后将其薄薄地摊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0~24小时,以饲草略带氨味但不刺激  相似文献   

4.
(一)忌取出草就喂 刚取出的氨化草中有氨味,喂前要薄摊在阴凉通风处放置10~24小时,待没有刺激鼻眼的氨味后再喂。注意草不要曝晒和晾得过干,以免影响氨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奶牛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当非蛋白质含氮物进人瘤胃后,就会被微生物分解成氨,氨又被瘤胃中的微生物合成微生物蛋白,进一步被瘤胃消化吸收。据测定,瘤胃氨的浓度在0.35~29毫克%时.细菌对其利用性很高。植物性饲料中含有很多非蛋白氮(10%~30%),如幼嫩青绿饲料中非蛋白质氮常占总氮量的30%,这些饲料中的非蛋白质氮能被瘤胃微生物用来合成菌体蛋白。除此之外,目前生产中利用较为普遍的还有一些含氮的有机物以及氨化饲料等。现就如何合理利用非蛋白含氮物谈自己的看法。1尿素尿素已在养牛业中广泛使用,但在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6.
秸秆氨化能使氨与秸秆的细胞壁作用产生氨解作用,坚固的外壁纤维、半纤维素分离使外壁膨胀。氨是碱性物质,能使细胞壁膨胀,增大空隙2~3倍,增大了通透性,使微生物、消化酶易接触,从而提高消化率。另外氨解反应时与有机酸生成铵盐,在酶的作用下,缓慢分解成氨,是瘤胃微生物的营养来源,从而提高了营养价值。因此用氨化后的饲草喂牛、羊,饲草消化率可提高 20%,粗蛋白质增加 1~2倍,减少精料喂量30~50%。  相似文献   

7.
氨化饲草喂牛技术在很多地方被养牛户接受。但有些养牛户在氨化饲草喂牛中,或放氨不充分,或秸秆中尿素比例过高,或大量饲喂而导致牛氨中毒。症状牛大量摄入氨后,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或中毒性肝病。初期表现不安。发抖、呻吟,过度流涎、步态不稳、卧地、精神沉郁、衰弱。肌肉震颤、共济失调、膨胀、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惊厥甚至中毒死亡。防治用氨化饲草喂牛应适量补喂玉米等碳水化合物饲料,氨化饲草要经2~3天晾晒放氨后再喂,喂氨化饲草在饲料中不要再添加尿素。对中毒患牛,早期可灌服食醋或稀醋酸,以抑制瘤胃中脉酶的活…  相似文献   

8.
利用尿素饲喂反刍家畜已有多年历史。尿素喂牛可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但尿素在瘤胃作用下迅速分解,氨量急剧增加,造成微生物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速度慢于分解,部分氮排出体外而浪费,严重时由于氨大量进入血液后则引起中毒。为获得一种在瘤胃中缓慢释放氨的非蛋白氮,国外曾提出了许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尿素与异丁醛的缩合物二尿  相似文献   

9.
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发酵,能将品质差的饲料蛋白质或非蛋白氮(NPN)转化为生物学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其氨基酸组成近似卵蛋白),供反刍动物利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饲料蛋白质通过瘤胃时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氨,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另外,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等非蛋白氮产生氨的速度大于其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不仅会造成NPN的浪费,而且还易导致氨中毒。将饲料蛋白质保护技术与NPN缓释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过瘤胃蛋白,同时可使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与能量的释放相匹配,提高反刍动物对NPN的…  相似文献   

10.
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含氮物的总称。反刍动物牛羊之所以能利用非蛋白氮,是因为其瘤胃中共生着大量微生物,它们能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和氨基酸等,微生物利用这些氨合成体蛋白,迅速繁殖,当瘤胃的这些微生物下移到真胃和小肠时,可被动物消化吸收利用。有人检查过44种瘤胃细菌对氮源的要求,发现其中80%能利用氨态氮作唯一氮源生长,26%必须依靠氨态氮生长,55%既可以利用氨态氮,也可以利用氨基酸氮生长。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的生化过程主要包括氨化反应和转氨反应,  相似文献   

11.
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瘤胃细菌和原虫的作用,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明显不同于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非蛋白氮,与饲料中原有的以及唾液中的非蛋白氮最终一起转变为氨。瘤胃微生物利用发酵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等作为碳架,并利用瘤胃发酵释放的能量(ATP)将氨合成微生物蛋白。微生物蛋白连同饲料蛋白质中的未降解部分(过瘤胃蛋白质),随着食糜流动进入真胃和小肠,被动物分泌的消化液(酶)分解为氨基酸,为动物体吸收和利用。大量研究表明,优质饲料蛋白质经过保护后,就能够满足高产反刍动物对过瘤胃蛋白质的需要,提高优质植物性蛋白质利用效率,动物的氮沉积及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根据瘤胃能氮平衡理论为在日粮中利用更多的非蛋白氮提供了可能。了解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制定过瘤胃蛋白质、氨基酸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 忌单喂由于酒糟营养素含量单一 ,粗蛋白质的品质较差 ,缺乏胡萝卜素、维生素D、钙等 ,所以 ,在喂酒糟时 ,要合理搭配一定数量的玉米、麸皮、饼粕类等精、粗饲料和适量的钙质 ,并多喂一些青绿饲料。这样 ,能增加营养 ,防止便秘。2 忌超量因酒糟的营养不全面 ,粗纤维含量较多 ,如果超量或长时间饲喂 ,就会引起猪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等。因此 ,喂酒糟绝不能超量 ,一般新鲜酒糟饲喂量不能超过饲料总量的 2 0 % ,干酒糟不能超过10 %。同时 ,喂量应由少到多 ,喂一段时间后再停一段时间。3 忌霉变酒糟由于含水量较多 ,容易被霉菌和其他…  相似文献   

13.
秸秆是草食家畜的重要饲料资源 ,来源丰富 ,但营养价值较低、适口性较差。以粗蛋白为例 ,在玉米秸秆中含量为 3.5 % ,小麦秆中含量为 2 .7% ,稻草中含量为 4 .1%。而氨化后 ,营养价值与适口性都相应得到提高 ,粗蛋白提高 1.0~ 1.5倍 ,适口性增加5 0 % ,消化率提高 5 %~ 10 %。用氨化秸秆喂牛的日增重高出常用秸秆 2 0 0~ 30 0g,增重比例提高 30 %~ 4 0 %。氨化秸秆是一种易推行而有效的技术。1 尿素、碳铵氨化法  选择一平地 ,根据秸秆量铺 1块薄膜 ,按秸秆重的 2 0 %~ 4 0 %称取水 ,并将相当于秸秆重 3%~5 %的尿素或者 6 %~ 10 %…  相似文献   

14.
1非蛋白氮含氮物质包括蛋白质分解中间产物氮、酰胺、氨基酸,还有尿素、缩二脲和一些铵盐等,其中最常见的为尿素。尿素既不能单独喂,也不能干喂,通常是把尿素用水完全溶解后,喷洒在精料上,拌匀后饲喂。尿素的喂量一般不超过日粮粗蛋白质的1/3,或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或按羊体重计算,每10千克体重,日喂尿素2 ̄3克。喂尿素应由少到多,逐渐增量,使瘤胃微生物有个适应过程,并且最好连续饲喂,一般短期饲喂效果不佳。喂尿素时,每日应少量多次喂给,一般每日2或3次,喂后不要马上饮水,防止尿素直入真胃,也不能空腹喂,避免瘤胃中尿素浓度过大。羊喂尿…  相似文献   

15.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这里主要是指简单含氮化合物如尿素、二缩脲和氨盐等。这些含氮化合物均可被瘤胃细菌用作合成菌体蛋白的原料,其中以尿素应用最为广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尿素通常在进入瘤胃后经过2小时,即几乎完全被水解成氨。由于尿素在瘤胃中分解太快,而微生物来不及吸收,一部分游离的氨则进入血液,很容易造成氨中毒。  相似文献   

16.
1技术要点 在正常使用的沼气池中,取出沼液适量,夏季静置3~5分钟,春秋季放置15~20分钟,冬季放置20~30分钟,即可均匀拌入饲料中喂猪。饲喂量:通常猪只经过防疫驱虫后,饿1~2餐,开始添加少量沼液进行适口训练3~5天。体重25千克左右的猪,每天喂沼液0.3~0.5千克,分3~4次饲喂,然后逐步加大用量到饲料量的20%;体重50~100千克猪,每天喂沼液0.6~1.0千克,分2~3  相似文献   

17.
反刍家畜能把其他动物不能消化的植物纤维,经分解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供给自体的需要,还能把饲料中的非蛋白氮合成优质蛋白质,将其转化为肉和乳。这种功能是由瘤胃微生物和动物生理机能互为协调所形成的“瘤胃恒定性”实现的。这一“瘤胃恒定性”如果发生紊乱,即会引起疾病。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养牛户大都增加精饲料的喂量,牛吃了大量精料后便会在瘤胃中迅速发酵而形成大量的酸性物质,  相似文献   

18.
正瘤胃是反刍动物体内的饲料加工厂,饲粮中70%~85%干物质和50%粗纤维在瘤胃内消化,其消化作用依赖于瘤胃内复杂的微生物区系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瘤胃微生物的氮素营养研究大体经历了非蛋白氮利用研究[1]、饲料蛋白质降解(新体系)研究[2]和肽营养研究[3]等三个阶段。W.H.Hoover等[4]报道,肽是瘤胃微生物达到最大生长效率的关键因子。尽管大多数瘤胃微生物能利用氨和氨基酸作为氮源生长,但是肽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高于氨基  相似文献   

19.
<正> 对反刍动物饲料来说,非蛋白氮—特别是尿素最引人注目。因为尿素含氮47%,1公斤尿素相当于7公斤豆饼,而价格仅相当于豆饼的70%。反刍动物的消化机能特点和经N15示踪试验都说明,瘤胃微生物可以把尿素等非蛋白氮化合物分解为氨,进而吸收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再在真胃被反刍动物以真蛋白的形式吸收利用,合成为组织蛋白和奶蛋白质。但是,尿素直接利用,其饲喂量一般每百公斤体重只能喂15~20克,故此开展非蛋白氮饲料EUP的研究。 1.EUP的组成  相似文献   

20.
生产实践证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采取下列方法,可提高肉牛育肥期的增重,增加经济效益。1 喂碳酸氢钠(小苏打) 在肉牛饲料中尤其在育肥后期,由粗料型饲料变换为高精料型饲料时,添加0.7%的小苏打后,能使瘤胃的pH值保持在6.2~6.8范围内,符合瘤胃内微生物增殖的需要,使瘤胃具有最佳的消化机能,可提高9%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提高10%以上。据实验,以小苏打66.7g、磷酸二氢钾33.3g组成缓冲剂,在育肥第1期添加量占牛日粮干物质的1%,第2期添加0.8%,日增重可提高15.4%,精饲料消耗减少13.08%,并且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