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县桑蚕业不断发展,小蚕共育技术发展迅速。特别在2004年我县采取每个新建小蚕共育室补助2000元以上共育用具的措施后,全县小蚕共育室以每年30~50个增 相似文献
3.
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蚕儿集中在一起,使其在良好的环境和饲育条件饲养,减少病源感染,3龄或4龄饷食后分给养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分段养蚕方法。它有利于消毒防病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达到蚕体发育整齐健壮的目的,为养好壮蚕打下良好基础。现就小蚕共育应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俗话说“养好小蚕半丰收”,说明小蚕饲养在整个养蚕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小蚕饲养采用基本上实行了共育制度。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温湿度较为合理、桑叶质量较有保证、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生长快、发育齐,体质健的一种小蚕饲养方式。它是一种较为符合小蚕生理需要的养蚕技术措施,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管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确保蚕体强健好养,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同时,小蚕共育可节省劳力、房屋、用工等,从而降低养蚕成本,在江苏已推广多年。但近年来,随着我县乡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养蚕业受到环境污染、劳动力紧张、生产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的挑战,给蚕技人员带来了新课题。笔者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多年,对小蚕共育方式、技术措施进行了一些总结改进,供同行们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蚕共育技术是我县近年全面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经几年的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养蚕经济效益 ,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和接受。为使这项新技术更完善 ,笔者认为有必要更进一步地规范共育设施和饲养技术标准 ,使小蚕共育质量不断提高。1 物色好“小蚕共育员”是提高共育质量的基础小蚕共育操作员简称小蚕共育员是一个园区范围蚕农的技术骨干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蚕区蚕业生产的发展。因此 ,物色和选定好小蚕共育员意义十分重大。1 .1 小蚕共育员及共育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是小蚕共育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小蚕共育员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8.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生理特点对环境的要求 ,适应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科学养蚕组织形式。是蚕业产业系统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它具有“三省”、“三高” ,即省人工、省桑叶、省投资 ,养蚕单产高、蚕茧质量高、养蚕的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常言道 :“养好小蚕八成收”。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从事养蚕实践活动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因为小蚕身体小而弱嫩 ,易损失 ,体表面积大 ,且体表上密生刚毛 ,蚕体内水份易蒸发散失 ,需要补充热量和水份。“大蚕风里养 ,小蚕火里喂”就是这个道理。同时 ,小蚕生长发育快 ,对各种病原抵抗力弱 ,容易感染疾病。因此… 相似文献
9.
苍梧县人和镇种桑养蚕主要集中在人和、福传两个村.1993年,这两村有桑日50公顷,养蚕2840张,产鲜茧70多吨,产值60多万元.这里是197d年开始种桑养蚕,第2年该县农业局技术员首先在这里推广小蚕共育,至今已有19个春秋。随着桑蚕生产的发展,这里的小蚕共育室由原来1个增到6个,年共育量由原来不到100张,增到2800多张。1993年平均单张产茧24.6公斤,比不共育的乡镇平均增产6公斤。 相似文献
10.
叠式木框小蚕共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蚕座温度偏高而引起小蚕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发育不整齐,同时会出现夜眠现象,增加小蚕共育的用工量,增加成本;二是由于叠式蚕框育在共育过程中,框与框的上下距离、幢与幢框之间的距离都较近,蚕座的湿度较大,蚕常发生僵病、细菌病、脓病等蚕病。笔者根据叠式木框育共育小蚕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逐渐掌握并完善了叠式木框育小蚕共育技术,从而保证了叠式木框小蚕共育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 ,大量劳动力转移 ,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 ,给传统的养蚕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小蚕饲养管理更为粗放 ,普遍存在“不加温补湿”、“不精选良桑”、“不严格消毒防病”等现象。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 ,要想蚕茧高产增效 ,养好小蚕是关键。因此如何组织好小蚕共育是蚕桑生产中降低成本、提高茧质、增加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我县自1997年以来宣传指导、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了共育率。同时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地… 相似文献
12.
1 桑蚕小蚕共育员条件。有一年以上饲养蚕实践经历,技术熟练,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肯钻研和学习先进技术,负责任、勤奋、工作踏实、能联系群众,有诚信作风。2 桑蚕小蚕共育室。选择远离大蚕室、上蔟室,不靠近农田、果园、畜舍以及排放毒气、废气、废液的工厂和烟叶地,每户共育室应有面积20m~2以上,六面批灰光亮,有对流门、窗,内置加温补温设备,可保温保温,装有电灯,购置足够的蚕具、蚕药及附属用品。3 建立小蚕专用桑园。每个共育户应有小蚕用桑园4亩至5亩,离农田远,不靠近排毒废气的工厂、砖瓦窑、石灰窑,桑田应适时剪伐,加强肥培、除草、防治病虫害和排灌管理,不采病虫害叶、农药污染叶、污泥叶,保证有足量的良叶,不用从外地采叶。 相似文献
14.
小蚕共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十余年探索,我区创立了目前山东省最完善的小蚕共育技术体系,张产、茧质达到全省最高水平。主要内容是标准共育基础设施体系、饲育技术规范体系与组织管理配套。实践证明,建立与完善小蚕共育技术体系,便于统一管理与技术指导,有利于养蚕新技术的推广。产量高、茧质优、省工省桑、节约费用,是目前蚕桑生产分散经营条件下,蚕茧大面积优质,高产、稳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修改)小蚕共育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蚕儿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病源感染,发育决、整齐,蚕体健壮,为养好壮蚕打下良好基础。为提高小蚕共育的养蚕水平和养蚕工效,必须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17.
小蚕共育为了有效防止蚕病的发生,促进蚕体强健好养,降低养蚕成本,达到稳产高产、增加蚕农收入的目的,特制定以下制度:1蚕室、蚕具及蚕药的准备共育小蚕,首先要有条件较好的共育室。共育室一般要求能保温、保湿、光线均匀、空气流通、水泥地面、墙面批灰、有天花板便于消毒和清洗。每共育10张蚕种需蚕房面积10~15平方米,蚕匾80个(每个面积0.7平方米,可共育至四龄饷食),以及相配套的蚕架等蚕具。还需要约5公斤的漂白粉、1盒蚕安王、一包小蚕“防病一号”、生石灰20公斤等蚕药。2小蚕共育技术2.1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养蚕前一周进行,用共育室催… 相似文献
18.
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蚕儿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病源感染,发育快、整齐,蚕体健壮,为养好壮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处亚热带,炎热时间长,一年可养蚕十多批次,是其它省区无法相比的,但也正因为广西的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及养蚕批次密等原因,蚕病较容易发生,对此新老蚕农束手无策,有的血本无归。从2002年贵港市覃塘区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自育小蚕的农户产茧量低,平均张产量不到20公斤;为了解决当地蚕农的养蚕问题,我们在贵港市黄练镇建立了科宝小蚕共育室,现在已发展到每批共育蚕种200张的规模。采用了小蚕共育和大蚕饲养跟踪服务的办法,基本上控制了蚕病的发生,大幅度地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平均张产量达到了40公斤,高产的达到50多公斤。本人根据一年… 相似文献
20.
种桑养蚕是一项短、平、快项目 ,适宜在我县开发。要使项目扎根于凤山县 ,低产、低质的产品是经不起市场冲击的 ,特别是低技术含量和粗放经营、管理的项目更会没有前途。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 ,革除粗放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呢 ?凤山县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 ,农民居住分散 ,养蚕又习惯采用畜禽的养殖粗放方式 ,不乐意接受小蚕共育 ,亩产、单产、质量多年来得不到提高 ,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毁桑弃蚕。要想蚕业持续发展下去 ,并形成支柱产业 ,就得推广小蚕共育技术。经近 6年来小蚕共育示范样板 ,效果很好 ,蚕茧单产、亩产及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