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宽金  郑新奇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332-334,339
根据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Arcview的支持下,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图,利用景观指数计算软件Fragstats计算得一系列景观指数。通过对其分析,发现该区是以耕地为主的典型农村景观,耕地占优势,林地、园地的比例较大,但是交通用地比重太小,景观总体上不尽合理。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景观结构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景观生态学为研究方法,以GIS为技术支撑,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分维度等指数,对黄土高原丘陵区方山县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方山县斑块面积较大,斑块结构复杂,景观整体多样性较低,林地景观占较大优势,景观生态系统较不稳定。根据研究结果,对方山县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通过历史文献分析,归纳出一般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农田景观格局的形成有其历史、自然、人文等原因,比较复杂。农田景观规模、形状、结构和质地各异,是各种复杂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农田建设的初级阶段,农田景观格局明显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征,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农田景观格局更多地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该过程中,农田景观格局大致经历了短期或定期零星农田、长期集中连片农田、配套集约化农田和精准农业的发展历程,而农田景观格局的变化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发展和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朱溪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溪河小流域属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小流域,研究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流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S”技术,应用FRAGSTATS 3.3软件,分别从斑块类型水平及景观水平,对朱溪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流域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偏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耕地、园地等受人类干扰程度较大的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较高,但无明显破碎化现象,流域景观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5.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兴国县土壤侵蚀演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利用1958年、1975年、1982年和1996年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图,在GIS软件支持下生成土壤侵蚀强度栅格分类图。通过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计算出了10多种景观类型参数,并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2个层次上定量地分析了兴国县土壤侵蚀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兴国县的土壤侵蚀状况从1958年到1996年已发生了明显的好转。此期间经历了两个明显的时期:即1958年到1975年的侵蚀加剧时期和1975年后的侵蚀减退期。到1996年,兴国县无明显侵蚀的面积已达到全县面积的74.6%,严重土壤侵蚀状况已基本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朱溪小流域东部和西部进行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地为朱溪小流域的基质景观,主要分布于东部;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人文景观主要分布于西部;②东部景观优势显著,基本上以大斑块为主,呈聚集性分布,异质性低,多样性指数小,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大,林地优势突出;西部景观类型分布相对均衡,多样性指数大,破碎化程度大;③人为活动与地形为东部、西部景观格局形成的主导原因。西部人口分布密集,地势低,东部人口分布稀少,地势高,在其长期影响下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捷友谊农场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景观格局关系到农田生态健康和生产力水平,该文以河北省中捷友谊农场不同时期的农田规划图与现状图为信息源,对农田景观格局动态进行描述,用景观指数对农田景观进行分析,研究了农田的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边界密度、斑块周长面积比、斑块形状指数、分维数等景观指数及相互关系,农业生产力对其影响,揭示出农田景观格局随着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由零散变为集约,逐步构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特征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区大规模生态退耕对该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野外调查和GIS分析,以典型黄土丘陵小流域大南沟为例,分析了1975—2007年生态退耕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地形驱动。结果表明流域大规模退耕前有小面积弃耕现象,耕地和荒草地稍有减少,林地增加,斑块数量增加,景观格局趋于复杂,破碎化严重。2000年大规模退耕以后,耕地大量减少,退耕地和荒草地约占流域面积75%,林地增加,各景观类型形状趋于简单、分布趋于均匀和集中。随退耕年限增加,林地持续增加,存在小面积的复垦现象,流域景观结构趋于复杂,但整体格局趋于合理。相对海拔和坡度是生态退耕最重要的两个地形驱动因子,大规模退耕后,耕地和果园趋向于中低海拔和坡度较缓的区域分布,荒草地基本不变,退耕地和林地趋向于高海拔和较陡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9.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 ,对江西南丰的朱源小流域土地景观进行格局分析 ,并对山坡地和山谷地景观的多样性、优势度和破碎化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坡耕地、乔木林地、间作地、果园、未利用地和荒地的平均斑块分维数较小 ,而水田、梯田农地、居民用地、灌木林地和水域的平均斑块分维数较高 ,斑块形状较为复杂。山坡地景观多样性低、优势度高、破碎化指数低 ;山谷地景观多样性高、优势度低、破碎化指数高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该文以上黄试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获得计算景观多样性的有关参数,选取斑块大小及数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小流域10a来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耕地、林地、园地、居民点用地及草地分维数略有下降,未利用地分维数有所上升,而水域分维数保持不变。试区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略有下降,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及土地利用合理指数有所增加,目前试区从耕地及草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林地和草地景观为主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政策因素的引导及经济利益的驱动是该试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的平顶山市土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平顶山市1994年TM和2002年ETM 这2个时段的遥感图像,获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分析了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借助FRAGSTATS软件进行了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的总趋势是耕地、林地减少,荒草地、工矿用地、城市用地增加,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增加;从景观尺度上看,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增加,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减小。最后提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丘陵区景观特征与景观指数粒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图像绘制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图,利用GIS相关软件以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高家沟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在景观水平上对指数的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为高家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主体,园地稀少,各土地利用类型布局分散,斑块形状较复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粒度变化对景观指数的计算具有重要影响,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不同的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景观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或上升或下降,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高家沟流域景观分析的适宜粒度范围为75~120m.  相似文献   

13.
以渝西方山丘陵农村社区张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运用破碎度指数、分离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干扰度指数、脆弱性指数和风险指数等景观生态学量化指标分析了该农村社区1957,1976,1982,1992和1998年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同时,根据生态风险与景观格局之间的联系,建立了生态安全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了研究区不同年份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结果表明:(1)1957年以来,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整体较好,国家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生态安全呈弱化趋势;(2)随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研究区各景观指数发生了较为复杂的不均匀变化,其变化的节律性与该区农业经济政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4.
蒙阴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蒙阴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1987年和2007年两个典型时期的遥感影像,运用RegionManager 5.5、Arc GIS等地理信息系统,在Fragstats 3.3软件支持下提取了部分景观指数,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7年蒙阴县的景观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植被覆盖率高,各景观类型间所占比例差异较小,结构较均匀。(2)1987-2007年的20a间该区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林地、城镇村及工矿交通用地面积增加,耕地等其他用地面积减少;斑块形状逐渐趋向复杂化,破碎化程度加剧。(3)由于人为活动的加剧,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尤其难以维持其稳定态。因此,加大景观格局的动态监测可以进一步指导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其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晋西黄土丘陵县域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观生态学为研究方法,以GIS为技术支撑,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分维度等指数,对黄土高原丘陵区方山县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方山县斑块面积较大,斑块结构复杂;景观整体多样性较低,林地景观占较大优势,景观生态系统较不稳定。根据研究结果,对方山县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利用1986年、1996年和2000年三期遥感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反应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分析了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景观整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减小表明优势组分早地、草地对景观的控制作用不断增强,沙地景观控制作用相对减小.其它景观指数也表明景观整体破碎度程度增大,斑块间离散度增大,景观形状变得较为复杂。人类活动对景观的有利干扰与不利干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景观各要素发生了较复杂的结构变化和相互转化,土地沙化、退化仍然非常严重,但沙地景观逆转也比较显著,主要以沙地向草地逆转为主。人类对沙地景观积极的、有效的治理使整体景观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和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根河流域湿地时空变化情况,明晰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方法]过分析根河流域1990—2019年间的湿地范围变化,再结合期间的气候变化状况来探究流域内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 30年,根河流域湿地面积减少31.89%,斑块数量增加3.74%,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4.48,流域湿地面积总体退化显著,流域湿地斑块数量总体有所增多。1990—2004年流域湿地呈现出显著退化趋势(p<0.05),湿地面积与年降水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景观破碎度指数与年降水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推断年降水量是导致根河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2004—2019年流域湿地退化趋势不显著(p>0.05),年平均气温呈现出不显著上升趋势(p>0.05),景观破碎度指数与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负相关,可能是气温升高导致流域内浅层多年冻土融化而将湿地连片,降低期间湿地破碎程度。[结论]究结果对维护根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稳定性、促进湿地与非湿地间的协调互融性、保障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倩  李青松  孙水娟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90-94,99,2
应用RS,GIS,Fragstats软件研究了醴陵市土壤类型和景观格局、景观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醴陵市主要土壤类型是红壤和水稻土;景观类型以林地和水田为主,各景观分布的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与水稻土,景观斑块类型在各土壤类型区存在明显差异;(2)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为:紫色土>水稻土>红壤>河潮土>黄壤,优势度则相反;(3)各土壤类型区形状指数变化很小,分维数一致;(4)各土壤类型区的廊道密度指数为:紫色土>水稻土>河潮土>红壤>黄壤,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山区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水土流失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锦云川小流域1996~2004年土地利用分布图为基础,通过选取和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该流域8年来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疏林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外,有林地等斑块面积都有所增加,8年来流域内的斑块总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水浇地和建设用地等数量明显增加,有林地等斑块数量明显减少,破碎度指数降低;小流域景观多样性有所增加,表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向着多样化均匀化方向发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景观空间格局是生态系统或系统属性空间变异程度的具体表现,它影响着各种干扰的传播、物种的运动、土壤侵蚀等诸多生态现象。对重庆市巫溪县与璧山县生态修复示范区的土地利用景观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巫溪县的主要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为灌木林地和山区旱地,璧山县则主要为丘陵区水田、旱地及有林地;(2)璧山县植被覆盖度较好,其自然生态系统较人工生态系统面积比例比巫溪县大;(3)巫溪县有占全县面积0.7%的裸岩石砾地及7.8%的坡度大于25°的旱地,表明巫溪县人为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坡耕地;(4)巫溪县复杂的山地地势及受干扰的退化系统,形成了其斑块面积变异性大、形状不规则、破碎化程度高的景观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