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社种植甜菜已近十年,开始只种春菜,产量逐年提高。三、四年后,产量逐渐下降。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春甜菜表现病虫害重、成本高、产量低,效益差,趋向绝路。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夏播,甜菜获得了新生。全社七四年种植着甜菜1100亩,平均亩产3533斤,七五年1400亩,平均亩产3750斤,七六年1100亩,平均亩产3959斤。一般丰产田亩产达6000~8000斤。前冢子头大队270亩甜菜,平均亩产8000斤,其中一亩八分高产田,亩产达11,000斤。由于产量高,收入大,社员都想多种,所以面积越来越大。此后,产量逐年下降,部分地块因病虫害减产  相似文献   

2.
基本情况 我区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80年试验以来,发展较快。赤峰试验结果,覆膜比未覆膜的亩增产1400斤,增长32.3%,含糖率亦有所提高。1982年巴盟在六个旗县对甜菜进行膜栽试验,面积17.93亩,平均单产9085.8斤,比对照亩增产4071.8斤。1982年赤峰五三公社18亩甜菜试验田,覆膜的亩产5517.4斤,比对照增产33.5%。在各点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1983年发展到七盟二市扩大示范,面积达4000多亩,除少数未按栽培技术要求操作者外,都显示了增产、增收效益,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巴盟地区1983年甜菜地膜覆盖面积达2903亩,平均亩产达8500斤,含糖率比对照高0.5—0.9%,其中有323.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444.7斤,比对照5625斤增产3464斤;临河县乌兰乡立新六社典型户乔玉玺覆膜甜菜9.1亩,平均亩产10249.6斤。赤峰五三公社覆膜甜菜520亩,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5071斤,比对照亩增产41.5%;呼市白庙子公社39亩示范田覆膜甜菜,平均亩产8721.6斤,比对照增产36.7%,含糖增0.4%。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克苏市积极运用农业区划成果,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大力发展甜菜生产。1986年全市6778亩甜菜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3721.4公斤,含糖高达16.7%。其中有六户213亩地平均亩产甜菜6吨以上,含糖率高达17%左右,实现亩产1吨糖,亩净收入218元。  相似文献   

4.
甜菜亩产5.12t高产栽培技术邵志川(新疆农二师223团5连)1995年新疆农二师223团5连在203下条田种105亩甜菜,获得亩产5.12t的好收成。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为:1选好地块,精细整地,一播全苗该条田是223团农业生产的王牌地之一,盐碱地占...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597农场4分场位于三江平原的三角地带,属于大陆性气候.自1987年开始种植甜菜,每年种植面积在5000亩以上,3年平均亩产2吨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甜菜生产已成为我场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增加。我们的丰产栽培经验是:一、甜菜是深根系作物,80%种植地块选择秋起垄、深松、深翻的麦茬地,因此在春旱条件下,比春起垄地平均增产20.74%;二、根据我场的自然气候条件,最适宜的播期为5月上旬,这样,  相似文献   

6.
高密县姜庄公社李仙大队十三队,1979年直播15亩夏甜菜,收了84,000斤,平均亩产5,600斤。据测试对照,含糖比春甜菜高2.5度.该队夺取夏直播甜菜丰收的主要经验如下:播种早,质量好提早播种夺取全苗是夏甜菜丰收的基础。为此该队在麦收前就把种夏甜菜的地块落实好并进行了麦田灌水,以便促使小麦成熟并为麦收后种甜菜备好底  相似文献   

7.
1983年我县发生了十年一遇的甜菜褐斑病,到八月十九日调查,以植株为单位,绝大多数地块达到了五级发病,每株病斑达二、三万个,除五、六片心叶外,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生理成熟叶片因病枯焦,为研究防治对策,重点在连续四年甜菜亩产超三吨含糖平均16度以上的西佛乡西佛村第五组,对甜菜褐斑病发生流行情况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甜菜枯萎病(暂定名)自1957年在吉林省农科院试验地里首次发现以来,近几年已成为吉林省主要甜菜产区常见的一种严重病害,并有逐渐加重趋势。轻者对产质量有较大影响,重者几乎绝产,已成为甜菜生产上急待解决的病害问题。为此,1976年对我省五个县进行发病调查,平均发病率在59.7%。其中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98%;1977年调查的十个县平均发病率在36.5%,其中严重地块高达80.1%;1978年调查三个县平均发病率31.3%,其中严重地块高达68%;1983年调查六个县112块甜菜地平均发病率是27.49%,其中严重地块高达96%。甜菜罹病后,一般使甜菜块根减产20—30%,重者达70%以上,产糖量减少20%左右,重者达50%,甚至绝收。从各地调查看,甜菜枯萎病表现的症状均趋一致,其特征是病叶褐变坏死,叶缘向里卷缩。发病初期,叶片自叶缘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近几年来甜菜生产形势大好,产量逐年提高,扭转了糖厂原料不足,长期亏损的状态。例如:1980年全省甜菜总收获面积131,743亩,总收购甜菜量132,989吨,平均亩产1.009吨,与1979年相比总产量增加62,610吨,单产增加0.32吨,含糖增加0.7度;1981年收获面积186,481亩,总收购甜菜量为219,740吨,平均亩产1.178吨;1982年收获面积295,620亩,总收购甜菜量365,000吨,平均亩产1.23吨,总产量比1981年增长66.1%。全省所产甜菜除满足糖厂加工外,有少数糖厂甜菜有余,支援了兄弟厂。同时,全省甜菜含糖量也保持相对的提高和稳定,1980至1981年,两年平均菜丝含糖15.52度,1982年达16.5度以上。  相似文献   

10.
新疆北部的尼勒克县,从1986年起承担甜菜良种“新甜4号”的繁殖任务,到1989年,3年共繁殖1873亩,总产540吨,平均亩产288.3kg,最高亩产436kg。经检验,种籽达到1级标准。其特点是,种籽纯、色泽好、发芽率高。本地区种植19万亩,生产甜菜54万吨,平均亩产2.84吨,含糖率达17.5%。今年霍城县一糖农使用该品种移栽纸筒甜菜,创亩产8.66吨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11.
武威市即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县(市)也是甜菜生产基地县(市)之一,为了解决粮糖争地的矛盾,充分利用光能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种植小麦甜菜带田是发展甜菜生产的一项主要形式和途径,甜菜带田是以边际效应、光效应,密植效应为理论依据,把不同作物在同一地块上,以一定幅度条状相间种植,从而将环境资源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作物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我市1991年种植甜菜小麦带田4.63万亩,高产典型户甜菜平均亩产3100多kg,小麦平均亩产360kg。含糖量都与大田基本持平。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2.
甜菜是属于纯商品型农作物,它的生物学特性,与内蒙古高原冷凉气候带的河北省坝上旱作农业区的生态条件相适应。但多年来甜菜生产上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是:保苗率低。据1982—1984年大面积考察结果:甜菜缺苗率为44.8%,不少地块在60%以上,造成亩产不足千斤。保苗率低的原因,固然有整地质量和病虫害等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春季播种干旱、土壤水分不足听造成的。多年来生产实践和试验表明:甜菜播后多次镇压是一项蓄水保墒,实现一播保全苗、创高产的增产措施。在旱作农业区,一般春播前后进行镇压保墒,是比较普遍的,但多为镇压一次。尤其是甜菜播深仅3—4厘米,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西格木乡西格木村农民杨恒杰,从1985年开始种甜菜,坚持科学种田,连年获得高产,到1988年4年平均亩产达4493kg,含糖17%,亩纯收入302.44元,比全市55万亩甜菜平均亩产增长3.32倍,含糖提高1%,纯收入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庆安县同乐乡同富村一屯屯长刘永和,1984年在自己承包地里选出十亩较好的地块,采用三犁川整地法(即深松耕、深施肥、深施药),并加强田间管理,获得了甜菜亩产5,243斤的好收成。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原平县东野庄村民周中仁,1985年繁殖甜菜种子1.05亩,获种子325公斤,平均亩产309.5公斤,比全村平均亩产206.5公斤增产102.8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197公斤增产112.5公斤,创山西省甜菜种子单产历史最高纪录。经采种站收购检质,实际发芽率95%,千粒重22克,达到部颁一级标准。亩收入619元。在与各种经济作物竞争中,名列第一。为在当地区繁殖甜菜良种,开辟了良好的前景。周中仁夺得甜菜种子高产主要抓了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6.
1990年597农场4分场6445亩直播甜菜,平均亩产2431.2kg,实现了甜菜单产,总产双超历史的新水平,其中有6个单位4525亩甜菜亩产超过2500kg,占总播种面积的70%,创产值240多万元。其增产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合理轮作:在轮作时,采取统种、分管、分收,保证轮作制度的正常实施。甜菜播在伏、秋翻地上,豆茬占70%、麦茬占30%。2.一次播种保全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以5月上旬为最佳播期,采用甜研301磨光种子,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台安县西佛公社西佛五队,位于辽河下游的平川地带,年平均气温8.2℃,降水654毫米,日照2,810小时,>10℃的积温3,266℃。该队有耕地730亩。从一九七六年开始种甜菜,一九七九年种28亩甜菜,亩产4,300斤,一九八○年种45亩甜菜,平均亩产6,120斤,含糖17.2%。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迅速扭转过去黑龙江省甜菜生产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局面,把科研成果及丰产经验迅速地变成生产力,推动甜菜生产的发展,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在安达县有关单位密切配合下,于一九八一年在松嫩平原中部干旱、盐碱地区的安达县万宝山公社爱国、曙光、福民大队和羊草公社的新生、青尤山大队的一万零四十亩的甜菜面积上进行了试验,取得了平均亩产两吨零三十五公斤的成果,含糖率超过了予计的十六度指标。其中,亩产超三吨的面积占万亩田的3.3%,亩产超两吨半的面积占万亩田的9.6%,亩产超两吨的面积占万亩田的43.1%。由于采用了综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推广了单项科研成果,培养了大面积高产典型,总结出一套切实  相似文献   

19.
1989~199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灌区的3个县(市),研究了甜菜种植密度、氮、磷用量栽培因子对甜菜间作套种后的产质量及亩产糖全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实用数学模型,经计算机模拟综合进优得出了河西灌区甜菜小麦间作套种的栽培模式及主要技术规范。经大田生产验证,可获取亩产250~360kg小麦、2.5~3t甜菜(含糖率17%以上),本项研究为粮糖双丰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是日本国通过多年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而逐步完善地一种高产栽培技术。目前日本甜菜移栽面积已达95%以上,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工厂化,平均亩产达3.57t以上。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场管理局于1986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由红兴隆科研所进行试验。从1989年到目前为止累计推广面积约5万亩,平均亩产达2.8~3.0t,比直播亩产提高08~1.5t。为了实现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机械化,红兴隆科研所于1987和1991年先后从日本引进了NB-2墩土机和CT-45甜菜移栽机进行试验和仿制。现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