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麦茬稻进行了品种、密度、育秧、施肥、喷剂试验。结果表明,壮身稀植与高穗重品种、N素V字施肥是统一的。提出高产理想株型、稀植程度和产量结构,肯定了湿润育秧方式,证实了N、P、K、Zn配合、施Si、喷胆碱复合物和水稻微肥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空气整根营养钵育秧,非空气整根营养钵育秧和普通营养钵育秧三种不同育秧方式及稀植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生理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整根营养钵培育的秧苗素质好于其他两种秧盘培育的秧苗。水稻合理稀植后,茎杆粗壮,分蘖力增强,分蘖高峰期推迟,成穗率提高,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氮肥类型和种植密度对辽河三角洲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选择典型稻田,以不施肥+稀植和不施肥+密植为对照,在氮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置了普通尿素+稀植、普通尿素+密植、控失尿素+稀植、控失尿素+密植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水稻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差异.结果 表明: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受到氮肥类型的显著...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云阳县通过开展玉米高产创建,全面落实"一推三改"配套增产技术措施(即全面推广地膜肥球育苗移栽、改稀植为合理密植、改种高秆大穗品种为耐密型高产品种、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提高了玉米生产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将全量控释氮肥由常规育秧大田施肥改为育秧钵盘中施用后,水稻产量及田面水氮素含量动态变化,为提高氮肥利用率、控制稻田的氮素流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在湖北省安陆市车站村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华夏香丝'.试验设常规育秧+大田不施肥(CK)、常规育秧+大田常规施肥(FF)、钵盘育秧全量施肥(PF)?3个处...  相似文献   

6.
超级稻,是一种单产大幅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超高产水稻品种。本文先从超级稻的提出,再从精量播种、培育壮苗、宽行稀植、定量控苗、无水层湿润灌溉、精确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割等方面对超级稻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生物降解秧盘及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生物降解秧盘稀播育秧、带盘机插的生产适用性,以籼型杂交稻中浙优8号和籼粳型杂交稻甬优538为材料,普通平盘作对照,研究了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种量(30,50,70和90 g/盘)育秧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机插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降解秧盘育秧显著提高出苗率(P0.05),且播种量越低,出苗率越高,中浙优8号30 g/盘处理的出苗率较普通平盘育秧高20.57个百分点。生物降解秧盘采用上毯下钵设计,所育秧苗根系独立成钵状,白根多且粗壮,其平均根直径较普通平盘宽8.63%,且盘根力均大于100 N,满足机插对秧块成毯的要求。同时,可带盘按钵精准机插,中浙优8号30 g/盘处理的漏秧率仅7.78%,较普通平盘机插低6.67个百分点。生物降解秧盘处理结实率和千粒重略低于普通平盘,群体颖花量则高于后者,最终产量较普通平盘机插略高。综合育秧、机插效果及产量表现,生物降解秧盘育秧播种量以70 g/盘为宜。因此,生物降解秧盘带盘机插可发挥稀播培育壮秧优势,提高机插质量,有助于杂交稻少本稀植、充分发挥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施肥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分析,研究影响作物产量的各施肥因子的影响程度,通过关联因子和关联序分析,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肥方案,并为今后研究和物施肥提供一条新的行之有铲的研究途径和一种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产施肥中,施肥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基N〉追N〉总N〉总K〉追K〉基P〉追P〉总P(总N〉总K〉总P),粒N〉穗N〉粒P〉苗K〉苗P〉穗P〉粒K,这为玉米高产施肥提供了重要的重要依据,并为作物施  相似文献   

9.
从品种选择、植播季节、种植规格、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木薯和玉米的间种技术,旨在为木薯宜栽地区提高生产收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佩  艾应伟 《山地研究》1997,15(3):205-208
对平作表层土层施肥与垄作表层,中层,底层,土层施肥时的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含N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垄作还是平作表层施肥,小麦从三叶期到拔节期根,叶的含N量由高到低,而垄作中层和底层施肥却由低到高。三叶期时根,叶含N量以表层施肥-中层施肥-底层施肥。  相似文献   

11.
N肥深施深度对小麦吸收利用N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15N示踪技术,在川中紫色土上进行了聚土的表层施肥(施肥深度1-2cm)、中层施肥(深施25cm)、底层施肥(深施45cm)和平作表层施肥不同处理小麦吸N特性等的研究。结果表明:N肥利用率是“平+表施”〉“聚+底施”〉“聚+中施”〉“聚+表施”,处理间N肥利用率最高是23.78%,小麦一生有38.7-44.1%的N来自肥料。小麦拔节以前无论是聚土还是平作,其表层施肥地上部分NDFF值极显  相似文献   

12.
机械育秧技术在粮食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农业及其广大农户。机械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高产特点,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劳动力紧缺现状,推广应用机械育秧技术凸显十分重要。虽然我国的水稻种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秧苗培育、灌溉、施肥、防虫害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使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尤其是机械育秧技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为我国水稻种植业做出贡献。基于此,分析水稻育秧和机械化插秧技术,从秧苗培育、插栽、施肥、灌溉、防虫害等方面对水稻机械育秧技术进行探讨,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盘育秧精密播种流水线PLC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超级稻每穴1~2株的栽植农艺给机械插秧的盘育秧播种提出了低播量、高均匀性的严格要求,为满足超级稻少本稀植的农艺要求,研发了振动气吸式盘育秧精密播种流水线。设计了以PLC为核心,集自编程序、传感器、步进电机加减速驱动脉冲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在GX-Developer-C V8的环境下采用梯形图方法编制程序实现播种作业的协调动作和部件运动的精确定位,并可接入PC机实现播种作业的在线监控。试验和检测结果表明,播量精确到每穴1~2粒(格),均匀度合格率93.8%,空穴率5.6%,盘播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2.5%,作业效率达每小时490盘,能满足超级稻及常规稻盘育秧精量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宁南干旱山区春小麦氮、磷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试区3种不同立地农田生态系统春小麦N、P施肥效应方程,建立起不同适宜性的施肥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N、P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计算出不同农田的最佳施肥量,以低位梯田为例,计算出不同产量下N、P肥的用量及最适配比。  相似文献   

15.
"安农8455"是国内育成的优质小麦品种之一,但因产量低而一直未能推广应用。作者根据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当稀播,强化苗期养分供给强度,增加有效分蘖和促进幼穗发育等栽培施肥技术,从而获得了高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杂交稻机械化种植方法,根据杂交稻少本稀植的农艺要求,该文对不同育秧播种密度与插秧机取秧面积耦合栽插的质量和产量进行研究,于2017年和2018年在广东省江门市、肇庆市和汕头市进行不同育秧播种密度(30~90 g/盘)和取秧面积耦合栽插对比试验,分析了耦合栽插对栽插质量、根系损伤率和发根力的影响;以钵体苗人工手插为对照,开展不同育秧播种密度与取秧面积耦合栽插的大田生产试验,分析了杂交稻毯状苗不同育秧播种密度耦合栽插方式的产量表现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现有技术条件下,基于育秧播种密度与取秧面积耦合栽插方法可实现不同育秧播种密度下较高质量的栽插,1~3株/穴的比例介于80.67%~95.33%之间,1~4株/穴的比例超过90.67%;育秧床土对栽插质量有较大影响,采用基质育秧或"基质+旱地土"育秧,当育秧播种密度超过50 g/盘时,漏插率为3.50%~6.38%,平均为5.11%,基本满足杂交稻机插农艺要求。2)不同育秧播种密度耦合栽插方式的根系损伤率为15.37%~31.16%;当育秧播种密度大于40 g/盘时,根系损伤率随育秧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发根力与根系损伤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49 3;当育秧播种密度差异不超过10 g/盘时,发根力没有显著差异,当育秧播种密度差异超过20 g/盘,发根力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不同耦合栽插方式中,50 g/盘机插的单产最高;从产量角度看,不同耦合栽插方式及对照的产量规律为:50 g/盘机插钵苗手插60 g/盘机插70 g/盘机插或90 g/盘机插;与各品种的区试产量表现比较发现,不同耦合栽插方式的实际产量都未达到区试产量,其原因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都不及区试中的表现,但穗长达到或略超过区试中的表现。研究结果对攻克杂交稻机械化种植难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较系统地研究了香蕉组培苗的营养与施肥,试验方案包括NPK13种用量水平,10种不同NPK配比和中微量元素混施。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NPK施肥基础上,再增施NPK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增施N的地产幅来4.7%-15.0%,增施P,K的分别为3.4%-15.1%和6.6%-12.6%。增N有利于植株增高,茎围增徂,长叶增快和提早吐蕾。  相似文献   

18.
超级稻精量条播与撒播育秧对秧苗素质及机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根据杂交稻的种植技术要求,降低播种量,培育壮秧,实现少本稀植,是发挥杂交稻机插秧增产潜力的关键。该文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比较精量条播和撒播育秧的机插秧秧苗素质及机插效果。结果表明:与撒播相比,条播种子分布比较均匀,秧苗成毯效果好,且秧苗素质好。条播育秧能降低机插的漏秧率和伤秧率,并提高插秧的整齐度,每丛1~2株的比例提高。研究表明在稀播种量条件下,通过条播和调整秧爪取秧规格可有效降低漏秧率,提高机插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通过地下滴灌管施用N^15肥料的新型装置。将叶用莴苣植于未施肥并设有地下滴灌装置的小区内(4.06×53.34m),此区含4条南北向的田块。设置六个小区(1.02×2.00m),在小区内将N^15注射装置与地下滴灌管连接起来。不同氮水平(71-176kg·ha^-1)处理各重复三次,在生长季将含N^151.60和1.15atom%的尿素分五次分别施入低氮区和高氮区。然后在小区内或靠近小  相似文献   

20.
河套灌区不同育苗期和大棚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宁夏河套灌区水稻适宜育秧和移栽期的综合气象指标,利用中卫市1996-2003年对宁粳16号水稻品种观测的资料,采用CERES-Rice模型对遗传参数进行本地化调试。模拟水稻产量、结实粒数、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并利用宁夏灌区10个市(县)资料验证模型的区域模拟能力。设置不同育秧日数和棚内气温,模拟二者对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结实粒数和生育进程的单独和综合影响,以确定适宜移栽期的综合气象指标。结果表明:模型对水稻产量、结实粒数、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模拟能力较好,产量和结实粒数的模拟最大误差分别为2.93%和3.47%,一致性指数分别达0.98和0.92;播种-开花日数模拟误差大多在3d以内,一致性指数为0.77。假定本田期的气象条件、施肥、灌溉等措施均不变,设置不同育秧温度和育秧日数,模拟发现育秧日数26~30d比18~24d时水稻产量高,结实粒数多。32℃下育秧的水稻产量和结实粒数最高,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相对较短。同时改变育秧日数和育秧棚内气温,在育秧期较短时育秧温度升高将提高产量,增加结实粒数。而在育秧期较长时,育秧温度升高造成产量下降,结实粒数减少。32℃下育秧20d时水稻产量最高,结实最多,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相对较短。育秧日数相同时,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随育秧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育秧温度相同时,播种-开花和全生育期日数随育秧期的延长而缩短。不同育秧温度下的最适育秧日数可作为预测河套灌区各地水稻适宜移栽期的综合农业气象指标,为细化水稻适宜移栽期的农业气象指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