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白羽肉鸡肾型传支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IBV有众多血清型,各血清型间没有或仅有部分交叉免疫作用,临床上常由于所选择的疫苗株不能代表本地区野毒株的抗原谱,而导致免疫鸡群中IB的发生。本次病例即是在免疫了H120的鸡群中发生了肾型传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广泛流行的禽传染病之一。几年来,本病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临床上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现象,诸如疫苗免疫无效,甚至反而加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疫苗本身问题及变异毒株或所谓“超强毒株”的出现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鸡群抗体水平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不甚了解。以至于仅依靠经验指定免疫程序,虽有介绍1、7、10日龄3次采血测定鸡群琼脂扩散抗体阳性率来推测初次免疫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全球养鸡业带来巨大损失,虽已有商品化疫苗用于临床预防该疾病,免疫鸡群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现象仍然常见。本试验旨在为重庆地区的传支流行毒株进行调查。通过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高变区部分序列测序,发现流行于重庆地区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与现有的疫苗毒株存在较大差异。某些位点的基因突变与病毒特性的改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变异及疫苗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溶淋巴细胞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雏鸡法氏囊内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或B淋巴前体细胞,使鸡群产生严重的、长期的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其他病毒性或细菌性继发感染的敏感性增加,对各种疫苗应答下降,甚至引起免疫失败,增加幼鸡对其它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鸡群总的死淘率  相似文献   

5.
一 夏季引起肉种鸡产蛋下降的原因 1 疾病方面的原因 (1)病毒性疾病:夏季高发的鸡病毒性疾病主要有新城疫、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等。现在一般初具规模的鸡场对于这些疾病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疫苗免疫。由于免疫期限已到而出现鸡群的整体抗体水平偏低,或者是由于免疫技术不到位而造成鸡群的抗体水平不均匀,促使鸡群出现一些很不明显的症状。比如非典型性新城疫,表现出整群鸡4~5天的时间产蛋率下降20%左右,死亡率0.5%左右,有慢性呼吸道病症状,拉黄绿色稀粪。剖检其病理症状也不明显,常见有卵巢充血,气管充血,也有腹膜炎,肝肿大附有出血块,扁桃体肿胀出血等。多数情况下是几种疾病混合感染,如新城疫和传支、新城疫和支原体等。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致病特性以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最典型的病变是法氏囊迅速萎缩,未见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腿肌出血等症状。当常规IBD疫苗免疫的鸡群受到变异毒株侵袭时,  相似文献   

7.
鸡免疫抑制性疾病是由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所引起的疾病总称。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鸡群对特定疫苗的免疫反应下降或消失,常使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症状不典型,而且继发感染显著增加,因而不易诊断。当鸡群出现高死淘率,饲料转换率低,生长不一致;疫苗接种后呼吸道不良反应增加且不易消除;21~24日龄法氏囊与脾脏大小比例失常;法氏囊萎缩等症状应怀疑发生免疫抑制。导致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马立克氏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呼肠孤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  相似文献   

8.
通过鸡胚矮小试验、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试验、干扰新城疫病毒复制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将2006-2007年在江苏省分离的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鉴定为嗜肾型毒株。采用RT-PCR扩增IBV分离株的S1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个IBV分离株S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6%-99.4%,处于同一个群,分别属于3个亚群。这些毒株与大多数国内近年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而与Massachusetts、T、4/91和793B血清型毒株(包括H120和H52疫苗毒株)的同源性较低。IBV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差异是造成免疫鸡群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分离出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其致病特性以出现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没有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腿肌出血等症状,最典型的病变是病鸡法氏囊迅速萎缩,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常规IBD疫苗免疫的鸡群受到IBDV亚型(变异毒株)侵袭时,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是当前某些地区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0.
1 做好秋季肉鸡的免疫预防尤其是要做好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肉鸡在5~7日龄时用新流二联油苗颈部皮下注射,0.5头份/只,同时用新支二联活苗1~1.5头份免疫,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的地区。3日龄用W93或含491毒株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一次;在19~21d免疫鸡新城疫疫苗时,如果鸡群有呼吸道疾病存在,免疫时最好采用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基因工程疫苗、英特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分别免疫鸡群后,观察接种反应并做免疫保护力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基因工程疫苗几乎没有接种反应,基因工程疫苗与英特威疫苗对ILT免疫保护率是相同的。一般鸡群通过两次的疫苗免疫接种5个月后,对ILT的免疫保护率能够达到100%。通过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重组鸡痘基因工程疫苗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用该疫苗免疫鸡群,不仅接种反应小、安全、能有效地防止ILT的发生,而且由于鸡群几乎没有接种反应,育成期死淘率低,鸡群生长发育整齐,在产蛋期能表现优良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幼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能造成鸡的主要免疫器官--法氏囊损伤,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对疫苗的应答能力下降.由于IBDV野毒株毒力的增强或原发性变异,常规疫苗对鸡的免疫保护作用并不十分理想.试验利用二次细胞技术,生产优质高效的细胞病毒液CC88AD99、228E,并与本厂生产的另一病毒株B87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出能产生良好免疫效果的三价疫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禽》2008,30(13)
传染性鼻炎是鸡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多种日龄的鸡群都会发病。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对免疫传染性鼻炎疫苗鸡群的HI抗体水平与疫苗保护效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个试验,试验鸡群分别免疫墨西哥分离株Hpg6制备的单价疫苗以及包含鸡副嗜血杆菌A、B、C3个血清型的油佐剂多价疫苗,免疫后11周出现了显著的保护水平。另一个试验中,鸡群分别在4周龄和12周龄免疫Hpg6株疫苗,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病毒变异株及超强毒株的频频出现使IBD 常规疫苗的免疫失败不断发生。因此,发展更为有效、安全的新型疫苗己成为迫切需要。本文就近年来新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杨兵 《动物保健》2009,(4):23-24,32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的病原是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鸡群感染此病后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从而造成免疫抑制,进而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高和某些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禽痘、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苗接种的免疫保护效应降低,甚至免疫失败,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继发感染和疫苗的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兵 《兽医导刊》2009,(4):23-24,32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的病原是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鸡群感染此病后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从而造成免疫抑制,进而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高和某些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禽痘、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苗接种的免疫保护效应降低,甚至免疫失败,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继发感染和疫苗的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7.
从黑龙江省绥化市某养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鸡群中采集病料,经鸡胚传代、电镜观察、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具有明显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特征,具有鸡胚出现卷曲、出血、发育延迟等作用;对新城疫病毒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动物回归试验导致未免疫鸡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剖检可见明显的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现象,同时可见呼吸道有出血现象。对该毒株的N基因进行扩增,并将其序列与NCBI的参考毒株的N基因进行序列对比,发现其与国内的分离株SC和N毒株的N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为97.6%;与国外参考毒株和国内的疫苗株同源性较低,为84.8%。表明分离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防治该病主要应用弱毒苗和灭活苗,但由于病毒变异和超强毒株的出现、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增加以及其它疾病引起的免疫抑制等因素,常造成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养禽规模的提升导致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的集中,使鸡群饲养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恶性,导致鸡群呼吸道疾病不断的暴发,特别是春季呼吸道疾病处于多发季节,因此必须强化春季鸡群的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减少春季疾病暴发的可能,减少疾病带来的损失。1抓实相关重大疫病疫苗免疫春季应重点防范"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常发呼吸道疾病,因为病毒性呼吸性疾病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具有最高病死风险,而目前防控病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性疾病。本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若诊治不及时可造成鸡群大规模的死亡。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例非免疫鸡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