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常会出现父本花期偏早的现象.导致父本花期偏早的主要原因包括播差设计有误、父本秧龄偏大、父本栽插苗数过多、母本苗数不足、田间管理不当等.提出了科学设计播差、先期播种预警、及时加强管理、大田及时预测、拔主穗促分蘖等预防父本花期偏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1992年广西贵港市种子公司在湛江镇平江村配制博优64、博优99等组合。由于天气反常前期气温低,父本高位分蘖生育期延长,4月份后气温高,母本发育快,比父本要早10天左右。而采取喷“多效唑”抑制“复激保果剂”促进的方法,使花期相遇或基本相遇,平均亩产204.6kg,典型母本早10天的刘德林户2.4亩,平均亩产201.5kg。其作法是:1调整父、母本花期首先在调查父、母本花期差异的基础上:(1)采用喷“多效唑”抑制母本发育,单雄母本,亩用量125~400克,采用低浓度300ppm多次重复用药,采用900ppm以上高浓度的一次性用药。用药时期为幼穗分化四期中到分化六…  相似文献   

3.
利用出叶间隔预测杂交水稻制种花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出叶间隔的变化来预测杂交水稻制种花期,其方法是通过3天1次的叶龄记载,换算成出叶间隔,绘出出叶间隔变化曲线,从曲线中直观地确定父母本出现出叶转换点的时间;根据父母本出现出叶转换点的时间差来判断花期的相遇程度。一般父本的出叶转换点比母本早5~6天出现,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若父母本出现出叶转换点的时间差少于或超过5~6天,母本的始穗时间就早于或迟于父本的始穗时间,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适当调控。另外,应注意不同父母本花期相遇还存有不同的出叶转换点的时间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晚杂组合五丰优T025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五丰优T025父母本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其高产制种关键技术:用足母本用种量;严格控制本田施肥量;合理栽植父本基本苗数;控制花期在幼穗分化Ⅴ期前应母本偏早2 d或与父本同期,抽穗期父母本同期或父本早1~2 d;适当施用"九二○"。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杂交水稻制种“母早父迟”时,过去太多采取对父本提早使用“九一O”的措施,促使提前抽穗,或者提早母本割叶时间,推迟使用“九二○”,以延迟母本抽穗时间。但实践表明其效果并不好。对父本提早使用“九二○”,虽可提早抽穗 2~3天,但其发育受到影响,花粉量减少,同时植株伸长过大容易倒伏。而母本提早割叶,推迟使用“九二○”,导致叶片细胞老化,影响“九二○”使用效果,包颈率增大。近年来我们在解决花期“母早父迟”时,采用了一种新的补救方法。 一、作法和效果 母本先按常规方法在抽穗5%左右使用第一次“九二○”,隔日使用第二次,第…  相似文献   

6.
韦松  龙克华 《杂交水稻》1998,13(5):46-46
杂交水稻新配组合制种,天气反常和肥水管理不当,往往造成花期有偏差。为了提高制种产量,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试验观察,用“九二0”微调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1996年晚制新香优77,在幼穗分化期进行花期预测时发现母本比父本快6~7d,在父本主穗出完剑叶后...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油菜不同供试材料,采取直播和育苗移栽,在长沙分别于1月2O日和2月4日播种,结果表明:(1)各品系分别于3月底4月上旬现蕾,在日均10℃以上的气温下,湘91S-1的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达100%;(2)父本品系的始花期和终花期均早于母本,要使花期始终相遇,父本应分两期播,间隔15~20 d(3)育苗移栽增产作用良好,各项指标显著和极显著优于露地直播,是油菜春制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油菜化学杀雄杂种的几点说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杂种质量(1)我们多年根据形态特征对杂种质量进行调查,真杂种率为95%左右.四川大学生物系根据父本遗传标记性状(刺毛等)对杂种质量进行调查,真杂种率为85%以上.我们杂种率高的原因是除2次喷药外,母本密播缩短花期,不使在生长后期出现可育花;父本稀播延长花期有利于授粉.此外我们还采取了鸡毛帚辅助授粉的办法,而四川大学生物系为自由授粉.  相似文献   

9.
2008 ~ 2010年对8优682的父本和母本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及自然结实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结果表明:叶片数父本比母本多0.8~1.2片,年份间差异较小;4月20日至5月30日播种,平均每晚播10 d,叶片数减少0.2片;同期播种,父母本播始历期相差3~7d;抽穗速度差别不大,大田群体日开花高峰值出现时间,父本较母本迟2~3 d;同时段开花,父母本开花量重合率,12:00前达46.09%,11:40 ~ 12:40时段内达74.67%;割叶喷洒“920”,自然异交结实率提高0.5% ~11.12%.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广西象州县的文科村和中文桥村配制汕优64 298亩,由于天气反常及人为误差,父本比母本早8—10天。为了减少群众损失,我们认真学习1988年《杂交水稻》杂志1—3期关于调节花期的技术,结合本地实践经验,大胆地采取了措施,使花期基本相遇,结实率达36.5%,亩产157.5公斤,最高田  相似文献   

11.
甘蔗优良亲本及创新种质对蔗茅柄锈菌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接种喷雾法,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8份甘蔗优良亲本及43份创新种质材料进行了抗蔗茅柄锈菌(Puccinia erianthi Padw.et Khan)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1份材料中,高抗材料22份(43.14%),抗病材料7份(13.73%),中抗材料7份(13.73%),中感材料6份(11.76%),感病材料7份(13.73%),高感材料2份(3.92%)。其中高抗×高抗组合的后代材料抗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化杀杂种稻优杂1号对母本的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化杀杂种稻优杂1号(Lemont/七桂早)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根据考种结果,杂种纯度在70%~90%以上的范围内,产量不会有明显的差异。根据侵略力、抵抗力、竞争效果、协同效果的概念及分析方法对优杂1号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杂,种稻Le/Qi对其母本Lemont有明显强大的竞争优势。建议化杀杂种稻优杂1号这一类的杂种,其种子进行商品性生产时,其种子纯度的标准可定为70%。  相似文献   

13.
云南小麦品质改良亲缘材料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改良与种质创新中获得抗奈锈病的后代材料,采用条中31、条中32、水源11—14、Hybrid46—7和Hybrid46—8等条锈菌多小种混合菌系,对18份由不同省份引进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63份云南地方小麦分别进行3年和2年的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并对其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丰优2号、鲁植79—1、辽春10号、新春5号、皖麦18、安农2号、小偃6号和中优16号等8个国内引进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表现出高度慢锈特性,可作为云南小麦育种与地方小麦品质改良的优异抗源亲缘材料;63份云南地方小麦中,33份表现免疫,1份表现高抗,1份表现中抗,27份表现高度慢锈,1份表现中度慢锈。  相似文献   

14.
赵民军 《杂交水稻》2003,18(6):22-23
杂交水稻制种倒播差父本具有植株矮小,易受水淹,易遭荫蔽、分蘖较少,容易倒伏等特点。结合制种实践,提出了采用秧盘育秧,适当增加用种量;起垄栽插;注意施用球肥;重视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适时适量喷施“九二0”;定准播差等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热带玉米群体苏湾1号、苏兰3号和QR273/LCH645的F2后代为受体亲本,4份具有不同来源的诱导系作父本,组配规模为20个果穗/组合的杂交后代。根据子粒的胚和胚乳显色差异鉴定出单倍体子粒,评估不同诱导系和母本群体的诱导率。结果表明,苏湾1号呈现出较其改良材料低的诱导率,随着温带血缘的增加,诱导率逐渐增加。针对相同受体材料,不同诱导系的诱导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诱导系1619表现出最高的诱导率(6.28±0.20~7.94±0.85),诱导系1613表现出最低的诱导率(1.93±0.19~3.68±0.05),诱导系1619在诱导热带种质产生单倍体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杂交粳稻制种父本花期延迟措施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粳稻辽优5215制种中父本花期延迟措施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父本幼穗分化Ⅲ期采取控水、增N、施用多效唑、割叶等多种措施可以延缓父本幼穗分化进程,最大可延迟花期7 d左右;单项措施的调花效果为割叶>施多效唑>增N>排水,排水效果不明显;多项措施的累加效应大于单项措施的效应,但其总效应小于各单项措施效应之和;过量增施N肥导致旺长效应,割叶、施多效唑皆对父本植株高度和单株颖花数有显著负向影响,过量增施多效唑易导致颖花退化,造成穗顶部秃尖,割叶、施多效唑与增施N肥结合有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粳稻杂交育成品种亲本演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1974年~2005年辽宁省审定的杂交育成品种为分析材料,通过对品种系谱的追溯并结合育成品种亲本类型及杂交类型的分析,探讨了辽宁省粳稻杂交育成品种亲本应用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演变品种亲本利用得到拓宽,品种遗传基础得到丰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丰产性得到加强。不断引入新种质对原始亲本加以改良,综合利用亚种间杂交、地理远缘杂交、品种间杂交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生态区品种的融合,应用多种杂交方式实现水稻性状的改良与提高,是辽宁水稻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玉米杂交种沈单16和沈玉21及其亲本的光合日变化。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曲线,沈玉21及其亲本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各时间段里均高于沈单16及其亲本,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也趋于一致,呈“高-低-高”变化。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各品种及亲本自交系叶片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有所不同,在大部分时间段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外引甘薯高淀粉亲本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高淀粉品种选育的需求,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广泛引进资源材料,筛选出淀粉含量高、开花习性好、后代干率高的高淀粉亲本AB94001.8、194039-1、AB940078.1等。利用其与国内高干亲本血缘较远的特点,组配强优组合,使后代高干品系入选率提高到7.1%。同时筛选出高干且高抗茎线虫病AB940078.1,在高干和抗茎线虫病品种的选育与生产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并提出高淀粉亲本筛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高粱亲本系主要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忠成  李金凤 《杂粮作物》2006,26(3):180-181
在杂交育种中利用配合力分析方法测定亲本性状,有助于正确地选择亲本、尽早地评定组合,从而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旨在对本所新育成的高粱恢复系和新引进不育系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其利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该所试验地完成,供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