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稗草为生物测定材料,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及环境因子对乙草胺持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相同浓度的乙草胺在灭菌土壤中的持效期比在非灭菌土壤中的持效期长;在中性偏碱的华北褐土中的持效期比在中性偏酸的东北黑土和湖南红土中的短;在试验湿度和温度范围内,乙草胺在非灭菌土壤中的持效期随土壤湿度或温度的提高而变短。与黑暗处理相比,光照可延长土壤中乙草胺的持效期。对5种试验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是影响乙草胺持效性的主要因素,有益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对土壤中乙草胺的持效期有降低作用。可以预测,通过栽培耕作等措施改变环境因子可以起到对农药的持效期进行人为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防除麦田硬草和繁缕,选用乙草胺及其复配剂进行封闭,比较其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墒情偏干、试验期间雨水偏少的情况下,20%乙草胺·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 350、2 700 g/hm2对硬草的封闭效果达86%以上、对繁缕的防效89%以上,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农药厂周围土壤和农作物中乙草胺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乙草胺农药厂对其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从距离农药厂100 m以内15个点共取得73份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土壤及农作物样品中乙草胺的残留量。结果显示:农药厂南面土壤及农作物中乙草胺的平均检出量分别为38.2~45.3 μg/kg和39.5~46.0 μg/kg,东面分别为15.4~22.9 μg/kg和21.6~30.1 μg/kg;耕作区土壤污染状况在垂直方向及不同距离上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东面及南面土壤与农作物中污染情况分别存在对应关系。农作物样品中乙草胺的平均检出量为21.6~46.0 μg/kg,表明该区域生产的农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4.
40 %乙草胺·莠灭净悬乳剂是乙草胺与莠灭净的复配剂。为了明确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 ,2 0 0 2年我们进行了玉米田小区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供试药剂为 4 0 %乙草胺·莠灭净悬乳剂。对照药剂为 5 0 %乙草胺乳油和 4 0 %莠灭净可湿性粉剂 ,均为无锡瑞泽农药有限公司提供。1 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 7个处理 :(1) 4 0 %乙草胺·莠灭净悬乳剂 2 0 0ml/6 6 7m2 ;(2 ) 4 0 %乙草胺·莠灭净悬乳剂2 5 0ml/6 6 7m2 ;(3) 4 0 %乙草胺·莠灭净悬乳剂 30 0ml/6 6 7m2 ;(4) 4 0 %乙草胺·莠灭净…  相似文献   

5.
乙草胺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了乙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水样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水稻和水样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土壤用甲醇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 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当乙草胺在植株、水样和土壤中的添加量在0.05~1.0 mg/kg 水平时,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7.2% ~96.8%、94.0% ~99.3%和83.6% ~93.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80% ~7.66%、3.46% ~7.54%和2.70% ~6.41%。乙草胺的最小检出量(LOD)为1.29×10-11 g,在稻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为1.3×10-3 mg/kg。乙草胺在植株、水样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21 ~2.07 d、1.30 ~2.56 d和1.22 ~2.41 d。施药浓度为推荐剂量1次,在收获的稻米中乙草胺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肥用量下乙草胺对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水平下土壤中分别添加除草剂乙草胺对尿素态氮的水解、硝化及反硝化等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施氮量0、75、150和300mg/kg以及氮75、150、300mg/kg+乙草胺(有效成分10mg/kg)处理。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75mg/kg时,乙草胺对尿素态氮的水解和硝化作用无明显影响;施氮量为150和300mg/kg时,乙草胺可抑制尿素态氮的水解过程(PP<0.01)。研究表明,施用乙草胺对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具有一定影响,然而在不同的施氮量条件下,其影响效果差异较大,高氮时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乙草胺防除玉米花生地杂草试验侯茂芬覃喜强(鹿寨县植保站),(鹿寨县四排乡农技站)乙草胺是一种除草活性高、应用范围广、对作物安全、在土壤中持效期适中的优良旱地除草剂。我县于1993年开始引进,为了进一步探索乙草胺对主要旱地作物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白浆土大豆田鸭跖草危害特点及药剂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邰树仁  王志农 《杂草科学》1995,(4):33-34,37
通过对鸭跖草的生长及其危害大豆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田间防除应分为两个阶段,最佳阶段为土壤处理阶段。赛克津+乙草胺、丁酯+乙草胺对鸭跖草防除效果在90.4%以上。  相似文献   

9.
50%乙草胺·异嗯草松EC对冬油菜田棒头草、看麦娘、早熟禾、繁缕、碎米荠等防效优良,对扬子毛茛有一定防效,对印度薄菜防效较差。推荐剂量为50%乙草胺·异嗯草松EC900~1050ml/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防效好、残留少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茅苍术苗前除草剂,选取常用的3种苗前除草剂乙草胺、乙氧氟草醚和二甲戊灵,研究其除草效果,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农药残留情况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草胺的除草效果较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达到了80%以上,对茅苍术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小,农残较少,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无显著性影响;乙氧氟草醚和二甲戊灵对叶绿素荧光参数有影响,短时间内有一定的土壤农残。综合防效和安全性,优选乙草胺作为茅苍术的苗前除草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土壤中乙草胺的分析方法。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液相分离,ESI+模式下进行多重反应监测扫描。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50μ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乙草胺、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9,在土壤中0.01、0.1和1 mg/kg 3个添加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在102.0%~1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0%。方法最小检出限为0.000 2 mg/kg。  相似文献   

12.
地乐胺等在小麦田作土壤处理的除草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进  陈叶 《杂草科学》2005,(1):50-52
小麦播前15d,用地乐胺、氟乐灵、乙草胺和百草枯进行土壤处理,药后20d、40d、60d除草效果分别达到93%、90%和80%以上,其中地乐胺、氟乐灵防效最好,乙草胺和百草枯次之。四种除草剂对小麦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且无明显药害。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甲酯化植物油基烟嘧磺隆·乙草胺混配制剂,使用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水和乙酸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烟嘧磺隆、乙草胺标准差分别为0.0311、0.0421,变异系数分别为0.31%、0.1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3%、99.81%.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阆中玉米田开展了减量施用土壤处理除草剂和茎叶处理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处理剂乙草胺+烟嘧·莠去津较常规用量减少30%,防除田间主要杂草猪殃殃的效果依然较高,株防效为98.64%,鲜质量防效为99.55%,接近常规用量处理的防效;以茎叶处理除草剂分别搭配不同助剂并减少用药30%进行喷施,发现添加助剂激健处理的株防效较高,均在82%以上,略高于不加助剂的常量处理,但无显著差异;茎叶处理剂的部分减药处理仍对玉米造成了药害。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助剂对乙草胺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增效作用及对玉米的安全性,2019年在甘肃省榆中县开展土壤封闭除草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助剂的组合处理在药后30d对春玉米田总草株防效在98%以上,鲜重防效在97%以上;药后45d株防效维持在95%以上,鲜重防效维持在96%以上。综合得出:81.5%乙草胺乳油添加不同供试助剂的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高于不加助剂的常规用药处理。在常规剂量的乙草胺中添加助剂对于防除春玉米田杂草具明显增效作用,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6.
油菜田常用除草剂药害及规避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江苏、安徽等地直播油菜种植面积扩大,乙草胺、异嗯草松等原先主要用于移栽油菜田的除草剂被大面积应用于直播油菜田播后苗前作土壤封闭处理,乙草胺、异嗯草松药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胺苯磺隆等残留期长、残留药害重的除草剂在油菜田仍有较大应用面积,由此造成的对当茬油菜和后茬水稻等作物产生药害的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有阜宁县公兴镇读者来电话问,直播油菜田能用什么药进行土壤封闭化除.据了解,去年当地曾有农户在直播油菜播种后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333 m2地用50%乙草胺乳油70 ml,药后不久遇雨,出苗期间低洼处出现药害,死苗较多.  相似文献   

18.
乙阿合剂为乙草胺和阿特拉津混合剂,是河北宣化农药厂生产的玉米田专用除草剂。它克服了阿特拉津(莠去津)残效期长、用药过量易对小麦产生药害和乙草胺除草单一等缺点,具有除草范围广、防除效果好、省工、省肥、利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经济效益显著。此剂为玉米田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施后在土壤表面形成膜,易被雨水  相似文献   

19.
9种除草剂对花生白绢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氟乐灵、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恶草酮、乳氟禾草灵、乙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恶草酮、二甲戊乐灵等9种除草剂对花生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 Sacc.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对花生白绢病病菌的毒力有较大差异,三氟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的毒力较高,IC50分别为7.88mg·L-1和18.91mg·L-1;9种除草剂对菌丝干重均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乙氧氟草醚和三氟羧草醚抑制作用最明显,在100mg·L-1和50mg·L-1时抑制率均达90%以上;除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部分剂量外,其他除草剂对菌核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三氟羧草醚作用最为明显,在供试剂量下抑制率均达96%以上;除乙草胺、氟乐灵在供试剂量下对菌核单重有抑制作用外,其他除草剂在多数剂量下对菌核单重均有刺激作用,三氟羧草醚在50mg·L-1时,是对照菌核单重的8.34倍;而各种除草剂在供试剂量下,对菌核萌发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几种除草剂组合对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除草剂对蒜田杂草防除效果和对大蒜的安全性影响,进行了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的常规草相蒜田和阔叶杂草占据优势种群的蒜田除草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常规草相蒜田,以综合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目的,可以选择7%草酮·16%乙草胺·12%乙氧氟草醚复配剂或30%二甲戊乐灵·10%乙草胺·4%乙氧氟草醚复配剂;对于以荠菜为优势杂草种群的蒜田,可选择24%乙氧氟草醚;对于以猪殃殃及其他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群的蒜田,可选择12%草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