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如何科学地治好畜禽传染病又控制好疫源,我们多年在临床治疗上摸索总结出,提高畜禽传染病治愈率的“六要”科学法。这“六要”科学法,即能控制疫源扩散,又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为交流经验,提高畜禽传染病治愈率,特把此法介绍如下: 1 要搞好隔离 要尽快地把病畜禽从健康群隔离开来,以防互相接触传染。这是控制传染、切断传染源的重要防范措施,要首先做好。 2 要全面彻底地消好毒 清毒是消灭被病畜禽、可疑的病畜禽或带菌(毒)的病畜禽排泄于外界环境中的传染源的重要控制疫源手段,也要  相似文献   

2.
三、中兽医对畜禽寄生虫病的治未病法《肘后备急方》载《治卒中射工水弩毒方第六十五》:“《江南有射工毒虫,一名短狐,一名蜮,常在山间水中,人行及水浴,此虫口中横骨角弩,唧以射人形影,则病。”“此虫含沙射人影,便病。”说得有点玄,如真的有这种虫,“唧以射人”则病,还有可说,“射人影”也要生病,真可谓防不胜防,确实也够怕的。据考“射工”、“短狐”、“蜮”、和我们平常所说的“鬼蜮伎俩”的蜮和“蛊惑人心”的蛊都是害人(害畜禽)的寄生虫。射工毒虫和日本住血吸虫可能是一个东西的几种叫法,患日本住血吸虫病的叫膨胀病,也叫蛊胀病。  相似文献   

3.
中兽医诊断结症一般是不用辅助措施、凭诊者的眼、鼻、手来诊断疾病。对迅速确诊,及早用药,提高疗效意义较大。中兽医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和“见其外,而知其内”(见《司牧安骥集·马师皇八邪论》)的原理,对结症的认识和诊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较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晋人葛洪(公元281—341年)的《肘后备急方》,其中“诸病方”记有“谷道入手”的诊疗技术。长期以来,又集累了丰富经验。目前,这种经验,在结合新医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充实、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笔者根据“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 的精神,对马属动物结症的中兽医诊断,学习他人经验,结合个人临床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畜禽的传染病是养殖畜禽的大敌。养殖场和养殖户要保证畜禽健康,防止和减少畜禽发生传染病,有效地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畜禽的日常饲养管理、防疫注射、检疫、畜舍和畜体的清洁卫生、病畜隔离治疗以及病死畜禽的处理等综合措施,控制和消灭  相似文献   

5.
要抓好科学投饵,让鱼吃饱吃好 俗话说“一天不喂三天不长”。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的养鱼户并没能很好的认识。在饵料投喂上可有可无,忽多忽少,大部分的成鱼都处于饥饿状态,使鱼类生长不正常,疾病多,产量低。那么,怎样给成鱼搞好科学投饵呢?在这个问题上,要在“四定”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6.
信息论是“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中的理论之一。它适用于社会科学, 也适用于自然科学。“没有信息,寸步难行。”“入乡问俗”的问,是获得信息的手段。“问道于盲”便得不到信息,便会“如入五里雾中。”在经济领域中更需要有信息作依据。中兽医医疗对象是不会说话的畜禽。畜禽不会说话,不会主动传递信息给兽医,那么他  相似文献   

7.
兽医针灸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家畜疾病作斗争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是我国宝贵科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不仅对我国畜禽的繁衍起了保障作用,並在公元482—507年间(南北朝时期)已传出国外,对世界兽医学的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历来重视中兽医工作。解放前在革命根据地均有中兽医进行  相似文献   

8.
发展养鸭业,特别是规模养殖,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很重要,否则会发生各种疾病,造成损失.和所有畜禽一样,鸭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对鸭而言,危害较大的主要是传染病.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由三个环节组成,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因此,鸭病的防疫工作原则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和切断这三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并抓好“养、防、检、治”的综合性措施.综合性防疫措施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疾病时的扑灭措施两个方面.下面介绍二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四、中兽医把饲养管理看做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兽医把饲养管理看做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改善饲养、管理可以加强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比治已病时少化钱,增加经济效益。对已病的畜禽言,改善饲养管理还可以防制病变向坏的方面发展,获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2005,(7):17-17
误区之一:未发生疫病可不进行消毒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因此消毒应注意三个环节:栏舍内(带畜禽)消毒。舍外环境消毒(包括用具、车辆等)和饮水消毒,每周应不少于3次,环境消毒每周1次,饮水始终要消毒或保证清洁。误区之二:已经消过毒的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了经过消毒,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彻底的消毒效果,这与选用的消毒剂和消毒质量有关。有许…  相似文献   

11.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免疫接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畜禽对传染病的特异抵抗力,预防疾病传染,从而保护畜禽健康成长。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免疫接种过某种疫(菌)苗(以下简称“疫苗”)后并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贵林 《现代农业》2009,(12):69-70
辩证论治,既是中兽医治病的过程,也是治病的根本法则,要正确使用辩证论治,除具有一定的中兽医理论水平,如脏象学说、病因、治则、方药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应掌握临床具体应用方法。在中兽医临床上,由于理论水平的不同,而对如何进行辩证论治的认识也不统一,面对同一病畜,同一疾病,常甲说是肝病,乙说是脾病,丙说是气虚,丁说是血亏,众说不一,各行其是。  相似文献   

13.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免疫接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畜禽对传染病的特异抵抗力,预防疾病传染,从而保护畜禽健康成长.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免疫接种过某种疫(菌)苗(以下简称"疫苗")后并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百事可乐     
《农村百事通》2006,(14):70-71
智慧二愣和村里几位工友在县城打工。烈日炎炎下,二愣对工友说:“凭啥咱在这儿累死累活一天赚10块钱,而不干活的当官的却能赚好几十呢?”工友讥笑他说,那你去问问领头的不就知道了。二愣还真的去问了,领头的用手一指脑袋说:“凭什么呀!就凭这个。”“凭脑袋,俺也有呀。”二愣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鸡程度的提高和畜禽商品流通的搞活,家禽疫病也越来越多,老的疫病没有控制,新的疫病又相继发生,其中鸡新城疫(俗称亚洲鸡瘟)、禽流感(俗称欧洲鸡瘟)和鸡法氏囊病(统称为"二瘟一病")更是当前养禽业危害较大的三大传染病。"二瘟一病"最大危害是抑制机体免疫,往往造成免疫失败,并诱发其他疫病。为了预防和控制家禽三大主要传染病,确保畜牧生产和人体健康,2001年起,就家禽"二瘟一病"的免疫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成立了项目课题组,结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6.
三七是祖国的名贵中药材,主产文山。由于常年生长在荫蔽湿润的环境中,三七黑斑病、圆斑病、疫病、锈腐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发生危害较重,常年因各种病害造成的损失达30%~40 % ,严重者达80%以上。三七出苗、长叶阶段,植物柔嫩、根系不发达、抗逆性差,是多种病菌初次侵染的重要时期,若春雨早而频繁,病情发生蔓延迅速,危害损失严重。三七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要60~75天,加强这段时期田间管理,促进三七健壮生长,对控制病害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抗旱浇水,防涝排湿俗话说“水是七的命,又是七的病”就是说水分过多过少对三七生长都不利。因此,干旱…  相似文献   

17.
(一) 擂茶起源于中国南方,南方人何时开始喝擂茶,还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凡去过仙境——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的人知道,都要上山到延至馆喝擂茶。传说是当年源中人款待武陵渔郎,“问今是何世”的延至馆,专供“三碗不出源”的擂茶。有诗曰:擂茶三碗脱衣裳,笑谈今古话衷肠。全盘尽是农家味,结朋交友情谊长。在桃源人民的传统饮食习惯中,无论炎夏隆冬,“有用以当中餐的,也有在早、中餐之间当点心吃的,春节期还有在晚上作霄夜吃的。”(《桃源县志·民俗》)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天不喝擂茶,就好象一天缺少什么似的,感觉全身不适,有“不可一日无擂茶”的说法。逢年过节,家里来了客人,第一件事就是筛碗擂茶。有民谣:“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由此可见,擂茶既是人们的日常饮品,又是待人  相似文献   

18.
鷄瘟又称鷄新城疫,是一种毁灭性的鷄病。历年来,我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感染后,几天內可使全部鷄群死亡。为了預防这种疾病,我們从老中兽医那里取得了一个秘方,即:蒼术二錢、木(?)一錢、黄苓一錢、黄柏一錢、薄荷二錢、雄黄一錢、雌黄一錢、(石辰)砂三分。将这些药碾成細末,每只鷄每次服五分(拌食内服),一天三次,共服三天,有免疫作用。如1962年11月鷄瘟流行期間,我們在王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2013,(9):36
地震后灾区出现这些情况:一是畜禽舍大部分毁坏,饲养环境改变;二是大量畜禽被压死、饿死,病原微生物在尸体上滋生,病原大量扩散;三是地面裂缝、山体坍塌,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被暴露,污染水源等环境;四是大部分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五是次生灾害如暴雨、暴雪、大风等引起病原菌扩散;六是防疫设施不健全,制约了防控工作的开展。灾后发生的动物疫病中,对人和动物威胁比较大的是人畜共患病、传染病,病毒类的有狂犬病等,细菌类的有牛、羊炭疽等,寄生虫类的有钩端螺旋体病和猪囊虫病等。  相似文献   

20.
姜华 《中国畜禽种业》2013,9(6):155-156
大肠杆菌、非典型性新城疫已成为危害肉仔鸡的主要疾病,两种传染病混合感染,会给诊断及治疗带来较大不便。1发病情况地点:辽宁海城某鸡场;畜禽种类:肉仔鸡;养殖数量:3000羽;日龄:32日龄。具体情况:该批鸡只长势一直不错,3日龄做过新支二联弱毒苗,14、28日龄曾饮水免疫过两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中等毒力),做完第二次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后,鸡只状态有所改变,呼吸道症状开始出现,且愈来愈严重。曾用过罗红霉素、泰乐菌素等,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死亡鸡数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