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类分析     
(一)概念:不妨从生物的数量分类说起,数量分类学的发展是生物学的需要。到20世纪,被描述和分类的物种已超过100万种。实践对分类提出了新的要求,凭经验凭形态进行分类的方式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数学中的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被引用到数值分类中来并逐渐分离出聚类分析这个新分枝。电子计算机则使聚类分析获得了广泛的实际的应用。物以类聚,聚类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了物的分类。这里有对指标的分类与对样品的分  相似文献   

2.
聚类分析     
<正> 聚类分析是研究用数学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的产生可以从数量分类说起,数量分类首先是生物学发展的需要。到二十世纪被人类描述和分类的物种已超过百万种,实践对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凭经验、形态进行分类的传统方式已不能满足客观需要,而要求用新的观点全面认识种类繁多的生物世界,精确地说明物种在进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于是数学工具很自然地被引进分类学,使分类进入定量阶段并加速了分类过程。由于生物的形态常表现为多种特征,通过这些特征表现出生物同种个体间的相似性、不  相似文献   

3.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以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数学方法,近年来在自然科学及其它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所谓聚类是指对实体集合按其本身的属性数据所反映的相似关系把它们分成组,使同组内的成员尽量相似,而不同组的成员则尽量相异。在林木遗  相似文献   

4.
竹子形态标记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的14种竹类植物的41项形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把竹种划分为2个种群.这一系统方法为竹种资源的数量分类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结果显示:形态数量分类与传统分类略有差异,借助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克服了仅依靠少数几个性状进行直观带经验性分析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研究的样品或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着的程度不同的相似性(亲疏关系),根据一批样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此为划分类型的依据,将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聚合在同一类,而将关系疏远的聚合在不同的类,把不同的类型一一划出来,形成一个由小到大的分类系统。最后将整个分类系统绘制成一张聚类图(或称谱系图),并由聚类图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姜帆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07,23(4):5-7,15
以未经干扰的原始甜槠林作对照,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以生物多样性为标准将各生态系统恢复情况进行了分类,量化了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对判断和分析生态系统恢复状况、指导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7个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大型真菌249属805种,通过采用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方法(MSCA),对不同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进行种和属的聚类分析,探究不同地区之间大型真菌的多元相似性。结果表明:种的多元总相似性系数为0.189 7,在0.25时聚类为四个分类单元群;属的总相似性系数为0.352 8,在0.5时聚类为4个分类单元群,与种的4个分类单元群聚类顺序一致,聚类单元有所区别。不同地区种和属的聚类总体符合地理环境、调查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区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吉林省气候、土壤、地形和地质等三十四项森林生态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本省四十二个森林生态县进行了聚类分析,用判别分析检验了分类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数量分类方法,将吉林省全域区划为5个森林生态区,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管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垂丝海棠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27个垂丝海棠品种的19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垂丝海棠品种用于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枝条直立或下垂应作为垂丝海棠品种分类的第一级标准,花径、花型应作为第二级标准,叶色、花期等应作为第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分子分类学采用生物的遗传物质DNA,RNA及蛋白质和酶为分类依据,使用现代生物化学方法对这些物质测定分析,并用数值分类的方法对测定数据处理分析,从而建立起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系统。本文阐述了分子分类学在经济林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一、植物分类学的目标和发展阶段分类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门最古老、最基础和最包罗万象的学科。说分类学是最基础的,是因为在采用某种分类方法之前是不可能开始了解有机体丰富的变异性的;说它是最包罗万象的,是因为在把所有其他研究领域的资料综合在一起之前,分类学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2.
选取10个形态学性状,应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江西省安义、安福、瑞金、婺源、铅山5个地区共151株古樟标本进行研究。将数量分类学中的Q聚类应用于5个地区共151份样本的分类,对选取的10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且对这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以及不同地区的古樟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也即古樟在枝叶形态上的相似度很大,依据现有样本和条件暂时无法把古樟分出不同的类群。不过古樟从性状上有两大类型,叶片存在边缘波状和不波的两种情况,此性状在古樟叶片中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本研究为今后利用枝叶形态探讨樟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演化方式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部分竹种形态标记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实地观察和测量的方法,针对26个竹种的41个性状(形态标记)进行了研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基本相似,但有些地方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选用的性状不够全面有关,也可能与传统分类过分突出花部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主分量分析找出了10个环境指标是构成森林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划分出来的4个肥力类型所表明的土壤肥力差异,对合理利用、恢复土壤资源及营林有实际生产意义;并经Fisher判别方法检验了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是正确的。典范相关及简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了坡向、海拔、土层厚及A层厚在宏观上综合地反映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森林火灾评价统计指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火灾评价统计指标是森林火灾损失评估的重要基础,在国内外研究与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森林火灾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与森林火灾灾情网络,并将指标划分为描述性指标、实物量损失指标、价值量损失指标与灾情综合指标四类,分别提出各自的指标构成,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森火灾评价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广西14个市2005年森林病虫害应施监测状况,依据应施监测状况对14个市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与广西气候与地理分区相似,与各市的森林病虫害分布与发生状况相一致,证明广西制订的森林病虫害监测任务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二、聚类分析(C1ustering Analysis) 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科学的分类有助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推动研究工作的进展。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门捷列夫对化学元素的分类,分类的结果即元素周期表,它形式简洁,含意深刻,对后来原子结构学说的建立起了巨大作用。在一些领域,分类已经发展为专门学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评价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陆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必要条件.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价是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本文简要地介绍5类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并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尺度对已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评价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将为制定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理论与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受到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提供生态服务内容的多样性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的分类方法和价值评估体系。文中在综合各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初步分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净化环境、农田防护、景观游憩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护等7类, 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近年来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理论与评估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森林火灾损失分类方法和评估指标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合理的损失分类方法才能采用科学的评估指标进行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关于森林火灾损失分类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引入"系统"的概念,重新提出森林火灾损失的术语和具体的损失分类方法。新的损失分类方法体系共三级,其中一级分类为固有性系统损失、注入补偿性系统损失和效应性系统损失;二级分类为固有生物量损失、固有非生物量损失、趋利注入性损失、避害补偿性损失、社会效益损失和生态效益损失。新的术语和分类方法着力对森林火灾重要损失做全面统计,避免漏估和重复估计,为日后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