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碧流河水库斑鳜的食性及其渔业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碧流河水库斑鳜胃含物分析结果表明:(1)斑鳜以小型野杂鱼类和虾类为主要食物,其中虎鱼、餐条和虾类的出现率分别为24.64%、12.23%和22.08%。鲢、鳙在斑鳜的食谱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出现率为5.66%、2.74%。(2)体长21.5cm以上的斑鳜对鲢、鳙鱼种造成危害,可吞食12.6cm以上的鱼种。(3)斑鳜的食物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掠食鲢、鳙鱼种主要有两个时期,即鱼种放库后的10-11月和斑鳜生殖前的4月-6月上旬。对其在该水库渔业中的地位及渔业利用进行了讨论,并对放养鲢、鳙鱼种的规格、时间和方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市水产养殖户利用小型水库发展以草鱼为主的集约化养殖模式越来越多。小型精养水库养鱼面积大都在50~500亩,相比池塘养鱼,小型水库具有水质好、租金低、易获高产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陆水水库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水水库鱼类资源调查胡菊香,洪峰,黄学才(水利部水库渔业研究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库区处)陆水水库位于鄂东南长江一级支流陆水河中游,总库容为7.06亿立方米,可养水面为3610公顷,于1967年建成蓄水。二十几年来渔业作为水库一项重要的功能一直未...  相似文献   

4.
陆水水库的浮游甲壳动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水水库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等多功能的大型水库。为了合理开发利用陆水水库的渔业资源,于1991年1月、4月、7月、10月共四次调查了陆水水库的浮游甲壳动物。陆水水库有浮游甲壳动物43属92种及亚种,其中枝角类24属61种及亚种,桡足类19属31种,浮游甲壳动物年平均数量为76.2ind/L,年平均生物量为1.379mg/L,每年可提供浮游动物食性鱼类6.7×10^5kg。  相似文献   

5.
内陆淡水水库放养植物食性鱼类,即鲢鱼、鳙鱼、草鱼,这是提高优质鱼类产量的最大潜力之一。植物食性鱼类活跃利用水域的初级产品,即浮游生物、大型植物。  相似文献   

6.
鳜食性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鳜的感觉倾向性制定专门驯食程序,经4年总计91655尾鳜大规模试验研究,在生产条件下1人1个批次可驯食成功小规模鳜苗种(15g)6157尾,驯食成功率93%;可驯食成功大规格鳜苗种(150g)3780尾,驯食成功率90%。甲状腺素处理和鳜种群遗传背景似能对鳜驯食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珠江水系大眼鳜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珠江大眼鳜的资源调查结果,从饵料生物种类组成、出现频率、不同体长大眼鳜的食物组成差异、食性的季节变化等方面研究了珠江大眼鳜食性特点.表明天然水域中大眼鳜主要以鱼类、昆虫类、植物碎屑等为食,其中鱼类的出现频率高达79.1%,虾的出现频率为53.97%.其食物类群的季节变化明显,但没有出现停止摄食的时期,大眼鳜在春季的摄食强度最大,大眼鳜摄食率和充塞度的季节变化皂一致的.不同体长大眼鳜的饵料有一定的转化或更替阶段,约140 mm体长时为主要饵料转化的第一阶段,约199 mm体长时为主要饵料转化的第二阶段,随着大眼鳜体长的增长,其摄食饵料的个体变大,但种类减少.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描述了加利略罗非鱼消化系统的发育、食性的变化及其与消化器官的关系。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从1984年5月20日开始至9月17日结束。材料鱼系本所罗非鱼繁殖塘提供。试验初期,取加利略罗非鱼雌鱼口腔中正在孵  相似文献   

9.
碧流河水库马口鱼的食性及渔业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志强  刘建 《水产科学》1995,14(3):35-38
马口鱼是碧流河水库主要的敌害鱼类,对各种经济鱼类有一定影响。4 ̄12月的摄食率平均达73.3%,食物中链、鳙的出现率均在7%左右,每年应在马口鱼产卵集群时,于沿岸用刺网、小拉网集中捕杀,以控制其种群数量。为减小马口鱼对主要养殖鱼类的危害,每年投放的链、鳙鱼种规格应保证在11.6cm以上。  相似文献   

10.
对颖鲤(散鳞镜鲤♀×鲤鲫移核鱼F_2♂)刚孵出的仔鱼及稚鱼的消化器官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对其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及仔鱼、稚鱼、幼鱼各阶段的食性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眼鳜和斑鳜消化道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的标本于2010年3-6月采集于嘉陵江合川段,用组织学方法和H.E染技术比较研究了大眼鳜和斑鳜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消化道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组织所构成,食道上皮主要为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少量杯状细胞组成。大眼鳜的消化道较斑鳜的发达,如食道的黏膜下层及杯状细胞、胃黏膜下层的厚度、幽门盲囊绒毛密集程度。两种鱼消化道变化的基本规律为从食道到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逐渐增厚,从胃到前肠厚度减少。大眼鳜肠前段、中段和后段的杯状细胞密度、肠绒毛上皮的杯状细胞的大小及形态的发达程度都大于斑鳜。同时由于大眼鳜的肠道形态结构较斑鳜发达,以至在物理消化上也较斑鳜强。该研究为大眼鳜和斑鳜的保护和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和组织学观察方法,对常规孵化出膜后1~33日龄鳜(Siniperca chuatsi)淋巴器官个体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23~25℃时,出膜后第4天,部分仔鱼开始摄食并逐渐转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同样水温条件下,出膜后第3天,出现胸腺原基,然后胸腺迅速淋巴化,能明显分为外区、中区和内区。鳜在出膜时已存在原肾管,原肾管前部分发育为头肾原基,由一些造血干细胞和肾小管组成;后部分发育为中肾和后肾,主要由肾小管组成。随着个体发育,头肾的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管数量减少,头肾逐渐由排泄器官转化为淋巴器官。出膜后第5天,观察到脾脏原基,脾脏主要由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淋巴化速度较慢。至出膜后30天左右,体形和淋巴器官的发育情况基本与成鱼相似。鳜淋巴器官原基出现的顺序是头肾、胸腺、脾脏;而这些器官淋巴化的顺序是胸腺、头肾和脾脏。  相似文献   

13.
Laborator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food habit of Chinese perch 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 from first feeding through adult stage. Only fish larvae were consumed by Chinese perch larvae (2–21 days from hatching), and the presence of zooplankton did not have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ir survival rate. The ability of Chinese perch to feed on zooplankton is clearly limited by some innate factor. Instead of gill rakers, Chinese perch larvae have well‐developed sharp teeth at the first feeding stage, and are well adapted to the piscivorous feeding habit unique to the larvae of Chinese perch, e.g. they bite and ingest the tails of other fish larvae. At the first feeding stage (2 days from hatching), daily rations were both very low, either in light or complete darkness. Although early‐staged Chinese perch larvae (7–17 days from hatching) could feed in complete darkness, their daily rations were alway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ight than in complete darkness. Late‐staged Chinese perch larvae (21 days from hatching) were able to feed in complete darkness as well as in light, similar to the case of Chinese perch yearlings. Chinese perch yearlings (total length, 14–16 cm) consumed prey fish only and refused shrimp when visual cues were available (in light), but they consumed both prey when visual cues were not available (in complete darkness), suggesting that prey consumption by Chinese perch yearlings is affected by their sensory modality in predation. Both prey were found in the stomachs of similar‐sized Chinese perch (total length, 14–32 cm) from their natural habitat, suggesting that shrimp are consumed by Chinese perch at night. Prey selection of Chinese perch with a length >38 cm, which consumed only fish in the field, appears to be based upon prey size instead of prey typ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lthough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light intensity) affect prey detection by Chinese perch, this fish is anatomically and behaviourally predisposed to prey on live fish from first feeding. This makes it a difficult fish to cultivate using conventional feeds.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性对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并预测特定菌群对不同营养素的潜在功能。实验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提取获得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 4种不同食性鱼类的肠道内容物,12个样品的16S rRNA,构建文库并测序,分析这4种鱼类肠道微生物的菌落组成和多样性。结果显示,鱼类肠道菌群多样性受到食性的显著影响(P<0.05),综合表现为杂食性(滇池高倍鲫) > 草食性(草鱼) > 滤食性(昆明裂腹鱼) > 肉食性(鳜鱼)。4种鱼类具有一些相同的优势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然而,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如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鳜鱼的优势菌群,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为草鱼的优势菌群等。功能预测发现,鳜鱼肠道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草鱼抗病潜力略高于其他3种鱼类;约氏不动杆菌(A._ johnsonii)、鲁氏不动杆菌(A. lwoffii)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可能有助于宿主对蛋白质的消化,而拟杆菌属中的某些菌群可能有助于宿主消化纤维素。综上所述,食性是影响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食性与肠道优势菌群之间的关联,探讨特异菌群的功能,可为研究鱼类营养代谢的微生物效应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摄食行为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琪  区又君 《南方水产》2006,2(1):71-75
对鱼类早期阶段的摄食行为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胃含物分析法、饥饿对摄食的影响、摄食器官的形态发育特征与摄食行为的关系、食物选择及其生理生态因子对摄食的作用。初步探讨了仔稚鱼饥饿后的捕食量和捕食速度的变化,并结合食物保障,分析了食物选择性指数I在鱼类摄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白甲鱼、大鳍鳠和斑鳜肾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甲鱼、大鳍鳠和斑鳜肾的比较组织学研究钟明超(中山大学,广州510275)关键词肾,组织学,白甲鱼,大鳍 ,斑鳜COMPARATIVEANDHISTOLOGICALSTUDIESONTHEKIDNEYSOFVARICORHINUSSINUS,MYST...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ienoti)苗种培育的适宜投喂策略,实验采用5×2双因子设计,通过8周的养殖投喂,研究投喂水平(1%、2%、3%、4%和5%)和投喂频率(2和3次/d)对圆口铜鱼幼鱼[初体重(4.91±0.11) g]生长、体成分组成、消化酶活性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饲料效率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而递增,但在投喂水平达到3%后趋于平稳。鱼体肥满度和脏体比随投喂频率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当投喂水平不超过3%时,3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2次/d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全鱼的水分则显著下降。投喂水平对肝脏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具有显著影响,当投喂水平超过3%时,投喂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肝脏胰蛋白酶的活性,而在3次/d投喂组,肝脂肪酶随投喂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投喂水平、投喂频率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圆口铜鱼前肠消化酶均无显著影响。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肝脏脂肪蓄积逐渐增多,并诱发脂肪肝,且在同一投喂水平下,3次/d组的脂肪肝症状较2次/d组的症状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pH值对大眼鳜消化道不同部位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在最适pH条件下与翘嘴鳜消化道蛋白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大眼鳜消化道不同部位蛋白酶的活性强弱顺序为:幽门盲囊>胃>前肠>后肠,其最适pH分别是:10.4、2.8、9.5、10.1。翘嘴鳜的胃和幽门盲囊蛋白酶活力明显高于大眼鳜(P<0.01),而肠的蛋白酶活力略低,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评述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的研究对于了解鱼类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有关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的报道,概括性叙述了在进行鱼类的食物组成、食性比较、摄食的时空变化、摄食的选择性、营养级、摄食量、食物网及其营养动力学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并对我国开展此类研究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饲料糖水平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及葡萄糖耐受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饲料糖水平对不同食性鱼类生长、血浆生化指标、肝/肌糖原的影响及葡萄糖耐受能力的影响,本实验以不同食性的吉富罗非鱼、卵形鲳鲹和军曹鱼为研究对象,糊精为糖源,三种鱼各设置低、中、高(CL、CM、CH;吉富罗非鱼:20%、30%、40%;卵形鲳鲹:13%、26%、39%;军曹鱼:12%、24%、36%)3个不同饲料糖添加水平,依次为进行8周的饲养实验并进行葡萄糖注射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糖水平对吉富罗非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系数随饲料糖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以CL组最高(P<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最高值均出现在CH组中,显著高于CL组(P<0.05)。卵形鲳鲹和军曹鱼CH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则均为CM组显著最高(P<0.05);三种鱼饲料系数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均以CM组最低,分别为1.47(吉富罗非)、1.61(卵形鲳鲹)和1.49(军曹鱼)。饲料中不同糖水平对不同食性鱼类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饲料中糖水平的上升,罗非鱼CH组糖代谢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卵形鲳鲹和军曹鱼CH组血糖、胰岛素、肝/肌糖原、甘油三酯均为最高;军曹鱼CM组肝/肌糖原和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葡萄糖耐受实验结果显示注射葡萄糖后:(1)卵形鲳鲹组和罗非鱼组在1 h血糖水平达峰值(P<0.05),并且均在12 h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而军曹鱼组在3 h达血糖峰值后直至24 h才回到注射前水平。(2)军曹鱼组与罗非鱼组血浆胰岛素水平缓慢上升,至3 h达最高水平(P<0.05),而卵形鲳鲹组在1 h内显著下降(P<0.05)。(3)卵形鲳鲹组与罗非鱼组肝糖原水平缓慢上升,分别在3 h、6 h达峰值(P<0.05),而军曹鱼组在1 h内呈下降趋势。(4)罗非鱼组与卵形鲳鲹组甘油三酯水平分别在3 h、6 h达峰值(P<0.05),而军曹鱼组在1 h内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饲料糖水平对对三种食性鱼类生长、糖代谢生化指标、葡萄糖利用和耐受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杂食性罗非鱼可比肉食性鱼类更好地利用膳食糖物质。葡萄糖耐受能力则以杂食性吉富罗非鱼为最强,卵形鲳鲹次之,军曹鱼葡萄糖耐受能力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