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猪、牛、羊等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猪主要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为特征,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流行面积大,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猪口蹄疫病(FMD)是世界兽医卫生组织列为的一类烈性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的一类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兽医卫生组织列为一类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为主。近几年国内疫情不断.给规模猪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在规模化猪场的临床经验.对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的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它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致死性的脑脊髓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和应用,对狂犬病病毒结构、基因序列及其主要功能以及发病和免疫机制等都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埃博拉病毒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的浅析,目的是为医学及兽医学工作者正确认识和科学应对埃博拉病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该病对我国包括梅花鹿在内的偶蹄动物带来了严重威胁,一旦发病,会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后果,目前我国大多数梅花鹿养殖场的口蹄疫免疫只是参照牛羊免疫方法免疫,经两次查询,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未见有关梅花鹿口蹄疫免疫方案、免疫程序方面的研究报道.在宁波北仑区科技局和浙江省新昌县科技局的资助下,我们于2005年~2007年对梅花鹿的口蹄疫免疫效果开展了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流行,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美元,并且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一、病原和流行病学"(一)病原最新版《伯吉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将布鲁氏菌归属为古生菌域,变形杆菌门,根瘤菌目,布鲁氏菌科,布鲁氏菌属。通过DNA-DNA配对研究,布鲁氏菌属成员的同源性>95%,传统分类将布鲁氏菌属分成6个种19个生物型。近年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分型研究显示,布鲁氏菌属成员的DNA多态性显示传统分类是且当的,这在新近从海洋哺乳动物分离到的布鲁氏菌也可以得…  相似文献   

8.
猪口蹄疫病(FMD)是世界兽医卫生组织列为的一类烈性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的一类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暴发了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人和动物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所以至今仍被人们广泛关注。狂犬病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对RV均敏感,但并非所有动物的易感性均相同,人和家畜仅是偶发宿主。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尼帕病毒病在国外的流行状况、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的变异及我国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在其基础病毒学、诊断技术及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蛋白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受体的发现、动物模型、荧光PCR及ELISA诊断技术、抑制NiV感染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其中以猪牛感染多见。该病毒有7个血清型:O、A、C、AsialⅠ、SAT1、SAT2、SAT3以及多个亚型,不同类型的口蹄疫病毒的抗原性不同,即便是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其不同分离株的抗原性也存在差异,彼此之间也不会发生交叉免疫现象,但它们所引起的症状都基本相似。现将猪牛口蹄疫的发生、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猪口蹄疫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又称“口疮”、“蹄癀”、“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临床症状是在口腔粘膜、舌面、鼻镜、蹄部和乳房皮肤上发生水疱和溃烂。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的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能够进行远距离快速传播疫病,主要感染对象为牛、羊、猪等偶蹄家畜及野生偶蹄动物.在我国又被称为口疮、蹄癀、脱靴症.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舌面、鼻镜、乳头、蹄叉及附蹄周边皮肤形成或发生水疱,水疱易破溃,液体溢出形成烂斑.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属于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常引起大规模流行.且牛、羊、猪等偶蹄兽动物均可感染,故对病畜和同群畜应一律捕杀、销毁、不留后患.对受威胁群采取紧急接种措施,建立免疫隔离带,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扩散.我县在90年代前后推广应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牛、羊口蹄疫的注射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基层兽医站服务人员严重匮乏,村级防疫员注射操作部位不准确,漏注等现象的出现,都可能造成零星口蹄疫的发生.疫情暴发的危险依然存在,直接威胁我县的牲畜安全.因此,笔者将自己多年从事防疫工作的经验作一梳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1口蹄疫及口蹄疫病毒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黏膜、唇、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溃烂。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传染率高,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疫苗接种是预防FMD可靠和有效的手段.口蹄疫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等传统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但这些传统口蹄疫疫苗存在热不稳定性、仅诱导血清型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短效的保护力,并存在为保证生产和运输中的安全而造成的高成本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新型口蹄疫疫苗,来克服传统疫苗的缺点.因此,本文就这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作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在国际贸易日趋繁荣、物资交流和活动日益便捷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袭。口蹄疫可严重危害畜牧业的,给牧区造成重大损失。进一步了解其病毒的本质和流行、病源及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及防制措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并可感染给人。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破坏性大、控制和扑灭工作相对困难,曾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是对家畜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国际贸易日趋的增加,物资交流和国际越来  相似文献   

19.
猪口蹄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口蹄疫病是由RNA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人畜共患,在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被国际兽医局列为发病必须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猪是该病的易感动物之一,猪口蹄疫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是严重的。因此,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猪口蹄疫病的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养猪业者使用。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主要侵害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传播途径广,病原复杂多变。口蹄疫病毒共分为7个血清型(0型、A型、C型、亚洲I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一旦发生会给养殖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我国已经把口蹄疫列为重大动物疫病,可见我国非常重视口蹄疫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