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6年8月昌吉市呼图壁县某牛场所养10头4~5月龄小牛出现以呼吸急促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死亡6头后来我院就诊。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染色镜检、PCR试验,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确诊为牛巴氏杆菌病。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呋喃妥因和头孢噻肟钠高敏。剩余3头小牛使用敏感药物治疗,疫情没有得到控制,治疗5d内全部死亡。通过本病例的概述,为临床上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第三大牛肉出口国,阿根廷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进行动物克隆试验的国家之一。近日,由阿根廷西杜斯生物技术工业公司利用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培育的4头小牛与公众见面了。据专家说,这四头小牛长大后可以产出携带有人类胰岛素的牛奶,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牛白血病病毒糖蛋白抗原对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研究是以已感染牛白血病病毒的母牛所生小牛进行的。但是这些小牛没有胎内感染的迹象。用琼脂凝胶扩散试验(以下简称AGIT)铡定定139头小牛,母源抗体检出的持续时间为不到1个月至6个月(平均2.9个月。通过对24头小牛的比较研究,有22头用放射免疫沉淀分析法(以下简称RIA)比AGIT测到的母源抗体持续时间要长1—5个月。在这24头小牛中,母源抗体的平均持续时间用AGIT测到的为3.8个月(最短2个月。最长6个月);而用RIA测到的平均为6.0个月(最短4个月,最长9个月)。  相似文献   

4.
岳阳县步仙桥乡李茂社社员傅春盛饲养的一头黄母牛,四年零五个月生了小牛7头,创造了高额丰产纪录。这头丰产母牛是李茂社社员傅春盛于52年买进的小母牛,那时仅一岁多,到54年3月第一次发情配种怀孕,同年11月生出第—头小牛,到57年12月已连续生了5头小牛,其中第三胎系双胎,现又已配种怀孕,将于本年8月生第6头小牛,其女儿即第—胎生的小母牛已于57年生了一头小牛,共计怀孕产仔四年零五个月(54年3月至58年8月)将从这头母牛身上获得小牛7头,现已得的6头小牛都饲养成活,发育健全,母牛也瞟肥肉满,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5.
新生犊牛腹泻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犊牛腹泻在犊牛阶段是发病率极高的常见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以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也是小牛死亡的最常见病因,大多数腹泻病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随着小牛的生长,小牛对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序 言 胚胎移植(ET)作为繁育牛的较新方法已被公认和接受。ET是一项过程,通过它在相对短的时间里,从1头母牛能够获得更多的小牛。例如,仅在1年里从1头母牛获得的小牛可能比它整个一生自然生下的小牛还要多。因而,对1头遗传上优秀的母牛使用ET其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 简单地说,这个过程涉及到用激素处理母牛(供体),以便使它在给定的发情周期排出多个卵来(超数排卵)。紧跟这种处理,用供体跟理想公牛配种;大约7天之后,通过一种叫做冲卵的过程从供  相似文献   

7.
犊牛腹泻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泻在犊牛牛中发病率极高,是小牛死亡的最常见病因,但良好的饲养管理可防止腹泻。大多数致命的腹泻病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随着小牛的生长,小牛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急剧升高,但3~4周龄的小牛对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作牛的胆囊手术,进行人工培育牛黄,在有些地区已经开展,并取得一些成果。但手术方法比较复杂,为简化手术,我们对1头2个月的小牛和4头成年荷兰牛作了试验,又于79年5月初,配合商都县兽医站搞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取自力更生的办法,解决了耕畜不足的困难。从一九五六年起,县委就加强了繁殖耕牛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了上级党委有关繁殖耕牛的各项政策,发动群众繁殖耕牛,使耕牛产仔逐年增多。一九五五年产小牛一千九百二十五头,一九五六年产小牛二千九百一十一头,一九五七年产小牛三千五百三十七头,一九五八年产小牛三千九百八十八头,并且实现了满怀。一九五九年一至六月,已经产小牛三千五百八十四头,相当于一九五八年全年产仔的百分之九十;预计到年底共可产小牛九千头,比一九五八年底耕牛总数三万一千九百零六头增加百分之二十八。全县现有已孕、带仔的母牛一万二千六百头,占到适龄母牛的百分之九十。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九头耕牛中,一类膘占到百分之八十一,二类膘占百分之十七,三类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属于生物技术范畴。列入“八、五”计划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对此,国家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力图在“八、五”期末普及这项技术。对这项新技术,我们也试图通过在生产中的试验应用,尽早普及,为此,我们于1990年6月至9月,用一步细管法奶牛冷冻胚胎,以放牧牛作受体,用非手术法在野外进行移植。于1991年夏产下3头小牛(2公1母),经胚胎来源单位(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鉴定(核对胚胎号),确认这3头小牛属胚胎移植小牛。这样,移植产犊率  相似文献   

11.
选用7月龄,190kg“利鲁”杂交一代小牛18头,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小牛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2%(试验1组)和4%(试验2纽)的复方健牌散添加剂饲喂至10月龄屠宰,其中,试验2组的日粮中不含有常规微量元素添加剂。通过本试验,研究复方健脾散对小牛的促生长作用;对小牛胃肠道非蛋白酶(瘤胃纤维素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和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对肉牛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复方健脾散对小牛的促生长不显著(P〉0.05);可以显著提高小牛十二指肠的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活性(P〈0.05),但对瘤胃纤维素酶、胰淀粉酶、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2%复方健脾散添加水平可显著降低肉牛血清中MDA含量和显著提高T—SOD活力(P〈0.05);但4%复方健脾散添加水平明显提高GSH—Px活力(P〈0.05)。  相似文献   

12.
犊牛腹泻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 腹泻是犊牛发病率极高。易致死亡的最常见病因之一,但良好的饲养管理可防止腹泻。大多数致命的腹泻病发生在出生后的头2周。随着小牛的生长,小牛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明显增强。但3-4周龄的小牛对该类传染性疾病仍具有较高的易感性。笔者对即墨市20个奶牛场的犊牛腹泻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环球时讯     
最新统计——美国牲畜存栏量据最新统计数字,截止到2006年3月1日,美国屠宰牲畜市场上,饲养量超过1000头的养殖场,成年牛及小牛饲养数量超过了1200万头。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比2004年增加了9%。这是自1996年来,总量为最高的。其中2月份,低于600磅的成年牛和小牛数量为35.5万头,600~699磅的为30万头,700~799磅的为51万头,高于800磅的为43.3万头。市场育成牛交易量为161万头,比2005年减少了1%,比2004年下降了5%。2月份是自1996年以来,育成牛交易量最低的1个月。另外,2月份没有统计在内的育成牛及小牛的数量大约为7.3万头,比2005年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应用抗蓝舌病病毒(BTV)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作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检测牛羊血清中的BTV抗体,并对从10型BTV感染的3头小牛及4只绵羊,连续采集的血清及干涸于滤纸上的全血洗脱液中检测BTV抗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田林县龙车乡百华村民小组周锡恩一家,全家7口人,4个劳动力,在种好六亩责任田的同时,根据当地牧区宽广,水草丰盛的特点,自筹1,000元,贷款3,000元,于一九八三年八月买黄牛21头,在远离村屯二里以外的荒坡上办起家庭牧场。经过近三年精心喂养,牛群发展快,现已存栏48头,其中可繁殖的母牛15头,三年来共繁殖小牛35头,出卖8头收入现金2,080元。去年繁殖小牛13头,全部成活,现尚有重胎母牛10头,预计年底牛群发展可达60头,牛群增值部分已  相似文献   

16.
今年(1986)1月11日,美国“全国动物育种者协会(NAAB)和“国际胚胎移植学会(IETS)”在卡罗拉多州丹佛市联合召开的肉牛人工授精与胚胎移植年会上,卡罗拉多州立大学动物繁殖研究室的三位科学家提出了一篇论文,根据多年来对1908头移胚后妊娠所生小牛的大量资料作了详细分析,对移胚所生小牛是否会受各种因素的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益民牛奶场调进霉烂变质甘薯三千余斤,1984年11月19日下午开始饲喂牛群,引起大批奶牛中毒造成严重事故,在发病过程中32头成年泌乳牛和3头小牛死亡,被迫中断对5万户鲜奶的供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万六千余元。发病概况该场共有奶牛185头,其中成年泌乳牛145头,小牛及青年牛40头,共分12个饲养组包干饲养。1984年11月19日上午该场购进霉烂变质甘薯三千余斤,当日下午粉碎后分送各牛舍,其中三个饲养组(共35头牛)因故未曾饲喂霉变甘薯,其余九个饲养组共喂成年泌乳牛108头,小牛及青年牛42头。据现场调查核实,有的饲养组只喂了一次,平均每头牛喂3斤左右;有的饲养组喂了二  相似文献   

18.
死亡犊牛胃里发现大量牛毛的病例林朝星,郑述平省农科院牧医所3500131988年和1994年我们在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牧场进行犊牛早期断奶喂养试验,四批分别在冬春和夏秋,4至8头小牛关养在一起,奶、精料逐头定量喂养,其中有二批犊牛,一批1988年7...  相似文献   

19.
肠毒血症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Cl.Welehii)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病畜死后其肾易软化,因此又称为“软肾病”。这种病发生于小牛较少见。2007年6~7月间,河北省某奶牛场12~16月龄的小牛群先后有7头发病,死亡5头,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小牛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发病的基本情况广西某农场饲养有水牛70头,自繁自养,放牧为主。最早发病的是一头小水牛,待兽医员赶到牧地时,已见小牛全身发抖,站立不稳。测体温已下降,不久倒地死亡。在一周内该牛群共发病8头(其中公牛6头,母牛1头,小牛1头),死亡3头。二、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沉郁,不食,四肢无力,步态不稳,摇晃,全身肌肉震颤、发抖,鼻镜干燥,反刍停止。体温40~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