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吉林山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CR技术及测序技术对20只吉林山鸡的mtDNA Cytb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山鸡mtDNA Cytb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1个,20个个体具有3种单倍型;吉林山鸡与美国山鸡亲缘关系较近,与北京山鸡和甘肃山鸡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吉林省圈养梅花鹿的遗传分化情况,利用DNA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其线粒体细胞色素mt DNA Cytb基因全序列,结合Gen Bank收录的其他梅花鹿亚种同源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头样本mt DNA Cytb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38个,吉林省圈养梅花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与俄罗斯、韩国、朝鲜亚种亲缘关系较近,与四川亚种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对清远麻鸡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以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 Cytb)基因为分子标记,检测了80只清远麻鸡的遗传多样性,并探讨了清远麻鸡在5个红色原鸡亚种的进化地位。结果显示:清远麻鸡mtDNA Cytb基因序列全长为1 143 bp,碱基T、C、A和G的平均比例分别是24.08%、36.38%、27.46%和12.08%。单倍型多样性(Hd)为0.585±0.038,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0 87±0.000 59,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0.995。80条序列共发现13个多态位点,其中11个为单变异位点,2个为简约信息位点;基于多态位点定义了7种单倍型,系统发育树显示清远麻鸡与红色原鸡既有独立分支,又有相互交叉。清远麻鸡在mtDNA水平上呈中度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清远麻鸡种质资源遗传评估、有效保种和选育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石岐鸽的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研究对60只石岐鸽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genome,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鸽Cytb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石岐鸽mtDNA Cytb基因序列全长为1 143 bp,碱基T、C、A和G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4.57%、35.79%、27.36%和12.28%;单倍型多样性为0.782±0.029,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 69±0.000 04,平均核苷酸差异为1.927;共发现11个变异位点,其中8个为单一变异位点,3个为简约信息位点,基于变异位点定义了8种单倍型;石岐鸽和原鸽分为A和B两个分支,石岐鸽只分布于A分支。研究表明石岐鸽具有较高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母系来源单一。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明确马可·波罗盘羊(Ovis ammon polii)与家养绵羊的遗传进化关系,本试验提取20只马可·波罗盘羊的基因组DNA,并对其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下载GenBank中野生绵羊和家养绵羊的mtDNA Cytb基因序列,利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构建系统发育树,以阐明野生绵羊和家养绵羊遗传多样水平与起源进化关系。结果显示,马可·波罗盘羊mtDNA Cytb基因全长1 140 bp,富含A、T碱基,含量为58.3%,存在10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84;存在122个SNPs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2.35%,其中单一多态位点2个,简约信息位点120个,均为两碱基突变,转换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颠换;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090;平均核苷酸差异性(K)为23.826,表明马可·波罗盘羊mtDNA Cytb区单倍型和核苷酸遗传多样性丰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野生绵羊分为明显的三支,其中马可·波罗盘羊单独形成一支,且与盘羊西藏亚种遗传距离最近,与天山盘羊、蒙古盘羊遗传距离最远,而家养绵羊与摩弗仑羊亲缘关系较近,与盘羊亲缘关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盘羊对家养绵羊起源进化贡献较低,支持摩弗仑羊可能是家养绵羊野生祖先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滩羊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的方法对宁夏地区3个品种绵羊(滩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统计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表明:Cytb和COⅡ基因在3个绵羊群体中具有多态性,Cytb基因出现CC、CD、DD 3种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为0.34,D等位基因频率为0.66,PIC为0.348 1,达到中度多态;COⅡ基因出现EE、EF、FF、EH、FH 5种基因型,E等位基因频率为0.34,F等位基因频率为0.47,H等位基因频率为0.19,PIC为0.625 6,达到高度多态。将滩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Cytb基因与COⅡ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对比,分别在202 bp、47 bp、157 bp处发现变异位点。  相似文献   

7.
黄颊长臂猿属于IUCN濒危物种,仅分布于老挝、越南和柬埔寨。该物种微卫星的研究尚未报道。本研究,对黄颊长臂猿SSR位点进行筛选,并对南京地区圈养黄颊长臂猿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了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计算了群体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PIC)、亲缘系数等参数。结果显示,共获得黄颊长臂猿11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在2—5之间,多态信息含量为0.175—0.701,观测杂合度(Ho)为0.067—0.8,期望杂合度(He)为0.191—0.770,其个体间亲缘系数普遍偏高。该圈养群体遗传多样性属于中度多态,为圈养种群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吉林珍珠鸡、花尾榛鸡线粒体DNA(mt DNA)序列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PCR产物测序技术分别对吉林珍珠鸡、花尾榛鸡20只个体mt 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珍珠鸡mt DNA Cytb基因序列中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4个,20只个体具有4种单倍型;花尾榛鸡核苷酸多态位点9个,20只个体具有3种单倍型。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吉林珍珠鸡与红色原鸡亲缘关系较近,与花尾榛鸡、山鸡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8个山羊品种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克隆,并对序列的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羊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全长为1 140 bp,编码379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所有测定的序列中,共产生22个变异位点,其中包括19个单一多态位点和3个简约信息位点,这些变异定义了8个单倍型,单倍型的多样性为1.0%。根据Cyt b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8个山羊品种聚为两大类,每一类品种间存在生产性能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旨在从分子层面探究塔河马鹿种公鹿的遗传多样性和塔河马鹿的祖先类型。本研究在锯茸期采集新鲜血液并提取DNA,通过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38头塔河马鹿种公鹿Y染色体的AMELY2、DBY、SRY基因和mtDNA的ND1、COX1、ATP6、ND5、Cytb基因进行分析,计算碱基组成、核苷酸多样性(Pi)、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Tajima’D值、单倍型数量(H)以及单倍型多样性(Hd)来评估塔河马鹿种公鹿的遗传多样性;构建单倍型网络图并计算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以白唇鹿为外群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塔河马鹿种公鹿父母系的类型。结果显示,Y染色体的AMELY2、DBY、SRY基因比对后拼接长度为3 577 bp,共检测出17个SNPs多态位点,定义4个单倍型,优势单倍型为Hap-1,所占频率为65.79%。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 95,单倍型多样性为0.495 0,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基于Y染色体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存在A、B两大分支。mtDNA的ND1、COX1、ATP6、ND5、Cytb基因比对后拼接长度为6 160 bp,共检测出41个SNPs多态位点,定义8个单倍型,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来探讨蒙古家马、蒙古野马和驴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对各类马和驴样本 mtDNA Cytb 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检测到15个单倍型,90个突变位点,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356,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022,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8.966,各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相差不大。系统发育树和NETwork图中每一分支都至少包含2个群体的信息。4个类型蒙古家马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蒙古家马与蒙古野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且出现数个分支,蒙古家马分布在各独立的进化支中,说明蒙古家马母系来源非常广泛或经过多次驯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南马mtDNA ND4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分析mtDNA ND4基因在中国西南马的遗传多样性.对中国西南马6个品种(类群)14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ND4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R-SSCP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拼接后的西南马mtDNA ND4基因序列大小为679 bp,A+T含量(55.7%)高于G+C含量(44.3%).共检测到11个核苷酸变异位点,这些变异位点可归纳为6种单倍型.核苷酸平均多样度为0.638%,表明受试西南马mtDNA遗传多样性并不十分丰富.对各单倍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提示中国西南马起源于2个母系祖先.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6):30-35
为了研究三江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其丰富的遗传资源,本研究采用RAPD技术对两地(三江乡、水磨镇)共61头三江黄牛基因组DNA进行分析,从26个引物中筛选出9个特异性较强的引物对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分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1个样本共扩增出51种条带,多态性条带为43,多态频率为84.31%,在三江群中,多态位点36个,多态频率为70.59%,在水磨群中,多态位点40个,多态频率为78.43%,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73 1、0.295 8。显示两地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且多样性指数较接近。三江黄牛种群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基因多样度(H)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0.464 8、0.313 5、1.544 8,群体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t)、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s)、群体分化指数(G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313 0、0.284 4、0.091 3和4.977 2。结果提示三江黄牛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的丰富程度,对三江黄牛资源研究、品种保护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21对微卫星标记对吉林长白山中华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目从1~5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8571;所有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分别为0.2068和0.1679。表明长白山中华蜜蜂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普通牛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获得三江黄牛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并以绵羊为外属对牛亚科代表性的17个品种的Cytb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期了解三江黄牛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三江黄牛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长1 140 bp,T、C、A、G 4种碱基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25.78%、28.55%、32.15%和13.52%;三江黄牛共有16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923,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6 25,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三江黄牛是中国众多黄牛类群中的一支,与北方黄牛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其是由普通牛和瘤牛共同进化而来,目前应该扩大种群的数量,以维持群体内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天山马鹿资源,以昌吉市新疆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CJ)与哈密军马场(HM)两地鹿场圈养的53头天山马鹿为研究对象(CJ,n=31;HM,n =22),8个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保持圈养天山马鹿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微卫星数据表明,8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数为3~7个,共检测到37个等位基因;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为:A=4.625,He=0.6398,Ho=0.5887,PIC=0.5851,Ne=2.8357,Fis=0.0338;哈密军马场马鹿种群为A=4.375,He=0.6888,Ho=0.6818,PIC=0.6238,Ne=3.2078,Fis=-0.0175。两地区马鹿种群没有显著偏离 Hardy-Weinberg平衡。由此可见,圈养天山马鹿种群的遗传多样丰富,但F统计量结果表明,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圈养种群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因此,现阶段圈养马鹿种群的管理重点是避免近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上。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崇仁麻鸡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D-loop区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崇仁麻mtDNA D-loop区的全序列,并与其他5个红色原鸡亚种进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30个样本的mtDNA D-loop区序列长度范围为1 231~1 232 bp,共发现27个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核苷酸差异(K)数值分别为0.947、0.006 89和8.476。群体中16种单倍型划分为A、B、C和E单倍型类群。研究表明,崇仁麻鸡具有较高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母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对西藏小型猪Cytb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分化及其与欧洲品种猪和中国几个地方猪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西藏小型猪Cytb基因序列有9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为0.0789。中国猪种包括西藏小型猪的Cytb基因序列与欧洲品种猪相比有16个主要突变位点,其中西藏小型猪有2个特殊碱基突变位点:420位点的T→C转换和883位点的G→A转换,几乎各占50%。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西藏小型猪与欧洲品种猪有3个氨基酸位点存在着差异,其中在295位点,一部分西藏小型猪与以上其它几个品种猪同为缬氨酸(V),而另一部分西藏小型猪为异亮氨酸(I)。结果显示只有部分西藏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贵州香猪、五指山猪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同时证实西藏小型猪群体内存在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溧阳鸡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30只溧阳鸡mtDNA的D-loop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溧阳鸡549 bp D-loop区序列的T、C、A、G平均含量分别为30.0%、29.9%、27.1%、13.0%,共检测到19个突变位点,其中单一多态位点3个,简约多态位点16个;序列的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 63,单倍型多样性为0.662;共获得7种单倍型,其中Hap单倍型占56.7%,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08。结合NJ系统发生树发现,溧阳鸡存在3个分支,揭示溧阳鸡在遗传组成上具有3个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20.
甘肃红砂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实验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地区5个种群共50个单株的红砂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从50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高,条带清晰的引物。12条引物共检测到6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60个,多态位点比率(P)为86.96%。用MarkerⅢ作为分子量标准,检测到甘肃红砂PCR产物的分子量在500~3 000 bp。应用遗传多样性分析软件Popgen 32 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在物种水平上,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542 9,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79 0;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96 4,基因流Nm为4.685 1,表明甘肃红砂种群遗传分化大部分存在于种群内。在种群水平上, I为0.489 3,H为0.342 4。P、H及I都表明甘肃红砂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还表明甘肃红砂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甘肃红砂遗传多样性与其本身特性和所处不同种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