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4,(7):86-90
通过对南宁某奶水牛场中的12头患子宫内膜炎奶水牛进行了子宫采样和调查,并在无菌条件下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离纯化培养得到38种细菌,未发现真菌。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化特性鉴定,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5株、木糖葡萄球菌6株、溶血葡萄球菌5株、腐生葡萄球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微球菌2株、黏液奈瑟菌1株、卡他布兰汉菌1株、金黄奈瑟菌1株、恶臭假单胞菌4株、类产碱假单胞菌1株、醋酸钙不动杆菌2株、黄杆菌(ⅡB群)4株、缺陷假单胞菌1株、施氏假单胞菌1株和大肠杆菌2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米诺环素、诺氟沙星、头孢吡肟高度敏感;奈瑟氏菌对克拉霉素、头孢吡肟高度敏感;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等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猫子宫蓄脓综合征的微生物学致病因素,对12只子宫蓄脓患猫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获得28株分离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8株,肠球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运动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各3株;中间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各1株,表明引发猫子宫蓄脓综合征的病原菌较为复杂,以肠道条件致病菌居多,为子宫蓄脓患猫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对鲫鱼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试验将鲫鱼分成3组,分别为沼泽红假单胞菌组、等比例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组和未加菌处理的对照组,在养殖水体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微生物,在第30天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L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浓度;利用超声波破碎细胞,旋蒸浓缩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胞内外代谢产物,采用牛津杯法以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株,测定代谢产物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组与复合菌组的鲫鱼血浆中ALP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ZM活性高于对照组,MDA的浓度低于对照组,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菌的胞外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沼泽红假单胞菌胞内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枯草芽孢杆菌胞内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抑菌活性较强。说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和复合菌对鲫鱼的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两种益生菌胞内外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调查北京地区7个奶牛场奶牛流产的发病原因,采集流产胎儿及恶露不尽母牛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及中西药的药敏试验,并测定中药的MIC和MBC。共分离出9种42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腐生葡萄球菌6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变形菌属5株、克雷伯氏菌属3株、埃希氏菌属2株、蜡样菌属3株、黏液奈瑟氏菌属4株、浅黄奈瑟氏菌属2株、其他未鉴定出种属的菌4株;其中,葡萄球菌占45.2%、杆菌占23.8%、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占31.0%。通过致病性试验,有28株为致病菌。对其中几种分离菌进行了25种常用抗生素、7种中药及一个复方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菌对多数抗生素有耐药性,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比较敏感,头孢菌素类药物则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中药金银花和瓜蒌对这些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受到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炎症.近年来笔者对治疗临床乳房炎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供大家参考. 1 病因 1.1病原微生物 感染乳房炎的致病菌有150多种,各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以及支原体都可致病.如大肠杆菌、环境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绿脓杆菌、沙雷伯氏菌、变形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诺卡氏菌、假单胞苗、支原体、结核杆菌、放线菌等等.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毛皮动物细菌病的流行现状及耐药状况,对患病毛皮动物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51株11种致病菌,分别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巴氏杆菌、绿脓杆菌、嗜血杆菌、耶尔森氏菌、志贺杆菌、肺炎双球菌。多数细菌对磷霉素钠、先锋V、头孢噻肟钠、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表现出耐药性。其结果可为毛皮动物细菌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娄底地区兔腹泻的病原菌、致病性及耐药性,对采集的203份患腹泻的兔肛拭子、粪便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30株大肠埃希氏菌、20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产气荚膜梭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人工接种小鼠试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病原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20株大肠埃希氏菌、15株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制定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措施,对天水地区6个不同奶牛场50份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得到3类106株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沙雷菌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24.5%。同时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房炎,其治愈率高,见效快。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奶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致病微生物组成,揭示该病主要病原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产后6~10 d急性化脓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患牛80头为研究对象,对子宫内容物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到195株细菌及真菌,其中35.4%具有溶血性,50.8%对试验动物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较高,为83.75%和62.5%,其次是奇异变形杆菌(36.25%)、白色念珠菌(20%)和肺炎克雷伯氏菌(17.5%)。该病的90%为混合感染,细菌混合感染(70%)主要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组成;真菌与细菌混合感染占20%,均有白色念珠菌存在;细菌单一感染占10%。结果表明,奶牛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20%受试牛存在着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无菌采集45头份患牛子宫炎性分泌物,涂片,姬姆萨染色,直接镜检未发现毛滴虫,而含有多量脓细胞及柱状上皮细胞碎片和红细胞。从鲜血平板上分离到的细菌,通过小白鼠接种,发现其中9株菌有致病性(占鉴定菌的69.2%)。样品经细菌滤器除菌后,注射小白鼠和9日龄鸡胚,观察7天不致死。对12株革兰氏阴性菌根据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按检索表的顺序进行鉴定,确定其中7株为大肠埃希氏菌(占致病菌的77.7%),4株为假单胞菌属,1株待进一步鉴定。致病菌中还有1株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认为大肠埃希氏菌(以下简称大肠杆菌)是引起青年母乳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用康复牛血清与相应牛所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均可发生凝集反应和交叉凝集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本菌对妥布霉素和新霉素最敏感,氯霉素和链霉素次之。经临床论证性治疗,全部病牛痊愈,配种后均怀孕,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调查山东省水貂常发细菌病的病原学资料,分别对患病水貂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的纯培养和生化鉴定。经分离鉴定确定致病菌的种类为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耶尔森氏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并对水貂细菌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南宁某蛇场眼镜蛇暴发大规模的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传播迅速,皮肤腐烂,蜕皮不全。为了研究该病病因和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对送检蛇进行细菌学检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细菌16SrRNA PCR扩增测序、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等,分离到3株细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道沙门菌;23种抗菌药物只有氟苯尼考对3株菌都表现敏感,其他抗菌药物对3株分离菌表现不同的耐药或中介;3株分离菌对小鼠都具有致病性。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药物,氟苯尼考对治疗该病有很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将对预防和治疗眼镜蛇皮肤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夏季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水库西伯利亚鲟鱼鱼苗爆发性疾病病原菌,以无菌方法从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不同鲟鱼网箱养殖场共采集了30份濒死期及死亡鲟鱼的组织样品,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从采集到的鲟鱼组织样品中分离到57株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异常嗜糖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河生莱略特氏菌、枯草芽胞杆菌、嗜水气单胞菌、鲁氏耶尔森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和海豚链球菌9种,除枯草芽胞杆菌及迟钝爱德华氏菌外,其余7种细菌对健康鲟鱼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药敏实验分离到的7种病原菌均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庆大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等不敏感,甚至完全耐药。该研究初步查明了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西伯利亚鲟鱼鱼苗夏季爆发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地区鲟鱼疾病的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大程  程艳  张智勇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7):71-72,I0001,I0002
本试验对113份奶牛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评估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到3大类5种91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2株,溶血葡萄球菌8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停乳链球菌1株;大肠杆菌2株,沙雷氏菌1株,克雷伯氏菌1株。经过绵羊血溶血试验及小白鼠动物试验,确定部分菌株为致病菌。8类1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均对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链球菌对洁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喹诺酮类以及庆大霉素等均高度敏感,肠杆菌对新霉素、磺胺、四环素、链霉素、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等均高度敏感,而对临床上常用的青、链霉素等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了自然沉降法采集各种鹦鹉笼环境空气中细菌样本,进行了细菌总数测定,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环境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最多,其中绯红鹦鹉笼内19.24×104cfu/m3,亚马逊鹦鹉笼内最少,为5.59×104cfu/m3。鹦鹉馆笼外空气中平均细菌菌落总数为13.19×104cfu/m3,笼内平均细菌菌落总数为10.12×104cfu/m3。在本次试验共采取样本110份,检测到22种细菌98株,其中葡萄球菌58株,肠杆菌36株,链球菌4株。动物致病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发光致病杆菌和聚团多源肠杆菌6种致病力较强;耳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咳痰塔特姆氏菌5种致病力弱;而模仿葡萄球菌、霍米奇肠杆菌、美国爱文氏菌、嗜盐四联球菌等11种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四川攀西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与敏感药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四川攀西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采用常规方法对3个奶牛场92个牛奶样品中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分离到17种菌,共计86株,分离到的病原菌数量最多的依次是大肠杆菌23株、绿脓杆菌17株、葡萄球菌15株、链球菌7株、沙雷菌属4株、弗劳氏枸橼酸杆菌3株、沙门氏菌3株、阴沟肠杆菌复合菌3株、粪肠球菌2株、猪丹毒丝菌2株以及坐皮肤球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屎肠球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各1株。采样量为12头、16头、18头奶牛的3个场,分别分离出14种、13种、16种乳房炎病原菌。同时,采用常规药敏试验方法对分离病原菌株数量最多的8种主要病原菌即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雷菌、弗劳氏枸橼酸杆菌、沙门氏菌、阴沟肠杆菌复合菌进行了常用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他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噬菌蛭弧菌为一类杆形、弧形或螺旋形的革兰阴性菌,可以寄生并裂解其他细菌。本试验以禽源大肠杆菌、沙门菌以及环境水体中分离的1株大肠杆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培养法成功地从环境水体中分离到3株噬菌蛭弧菌,分别命名为BDD、BDE、BDH。电镜观察证明菌体大小约0.33μm×0.78μm,单个弧形,一端有一根长鞭毛。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与已发表的噬菌蛭弧菌属其他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范围分别为96.0%~99.9%。通过对不同细菌的裂解试验证明,3个分离株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摩根摩根氏菌、变形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等均具有裂解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鸭疫里默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鸡蛋壳表面携带耐药细菌的情况,试验选取吉林省四家蛋鸡养殖场内新鲜鸡蛋,采取传统细菌学方法从鸡蛋壳表面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PCR方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出4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环丙沙星敏感,对林可霉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中敏感,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多粘菌素E不敏感;在4株假单胞菌分离株中检出CTX-M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假单胞菌对蛋鸡养殖的危害和食品卫生安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省临沂地区临床确诊的患病奶牛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结果发现引起临沂市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洛菲氏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β-溶血链球菌、聚团肠杆菌、嗜麦芽寡源单胞菌和解脲棒状杆菌9种致病菌。其中以中间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聚团肠杆菌和嗜麦芽寡源单胞菌4种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占致病菌总数的71.43%,极显著高于其他致病菌的数量(P<0.01)。患病牛中以单一致病菌感染为主,所占比例为70%,极显著高于由多种致病菌共同感染的情况(P<0.01)。患病牛中主要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主,占55.64%(P<0.05)。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以兼性菌和厌氧菌为主,其中以兼性菌最多(P<0.01)。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西人工饲养的蛇发生代谢障碍综合征后,病死率较高,为查清原因,对临床接诊的18例蛇代谢障碍综合征病例的心、肝、脾等脏器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测定分离菌对小鼠和蛇的致病力。结果从18例病蛇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到10株细菌,PCR结合生化试验方法,鉴定出4种细菌,分别为粪肠球菌、克氏葡萄球菌、缓慢葡萄球菌和弗格森氏大肠埃希菌,并对其进行种系发育关系分析。所鉴定的4种细菌对昆明小鼠和蛇的致病力差异较大,克氏葡萄球菌和弗格森氏大肠埃希菌对昆明小鼠有较强致病性,粪肠球菌和缓慢葡萄球菌对昆明小鼠致病力较弱;克氏葡萄球菌对眼镜蛇有致病性,其余菌对王锦蛇、眼镜蛇、滑鼠蛇均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