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貉源犬瘟热毒株,从取皮期乌苏里貉肺脏中收集巨噬细胞,通过ELISA试验筛选阳性样本,用Vero细胞分离培养,获得1株貉源犬瘟热病毒.提取RNA进行RT-PCR和F基因测序分析鉴定,结果证明,该毒株确为犬瘟热病毒,命名为CDV/R-20/12.为下一步的貉源犬瘟热疫苗的研究与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粪便与微生态发酵饲料中益生菌的存在情况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猪源益生菌,本试验共采集了15份猪粪便样品和5份益生菌发酵饲料并对其进行益生菌的分离,研究益生菌的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分子序列,进行生长曲线、耐胆盐试验、温度敏感试验、模拟胃肠道耐受试验、耐药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小鼠安全性试验、体内/外抑菌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共分离鉴定出6种、29株益生菌,分别为1株屎肠球菌(C2)、2株乳酸肠球菌(C1、C3)、3株植物乳杆菌(R20、R30、R37)、4株干酪乳杆菌(R41~R44)、7株枯草芽孢杆菌(K1~K7)和12株蜡样芽孢杆菌(Y1~Y12)。从中筛选出6株具有生长性能好、耐胆盐、耐高温、对胃肠道耐受、体外抑菌能力强的益生菌:乳酸肠球菌C1、屎肠球菌C2、植物乳杆菌R20、干酪乳杆菌R41、枯草芽孢杆菌K1和蜡样芽孢杆菌Y3。将筛选出的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进行小鼠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9 CFU/mL浓度下灌胃6株益生菌对小鼠是安全无毒害的。与此同时,C2、R20、R41、Y3能极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1),K1能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5)。体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C2、R20、K1能降低沙门氏菌G21感染的小鼠的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体内抑菌作用。各项试验结果表明,R20和K1可作为猪源益生菌的选择菌株。  相似文献   

3.
广西猪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粪便与微生态发酵饲料中益生菌的存在情况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猪源益生菌,本试验共采集了15份猪粪便样品和5份益生菌发酵饲料并对其进行益生菌的分离,研究益生菌的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分子序列,进行生长曲线、耐胆盐试验、温度敏感试验、模拟胃肠道耐受试验、耐药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小鼠安全性试验、体内/外抑菌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共分离鉴定出6种、29株益生菌,分别为1株屎肠球菌(C2)、2株乳酸肠球菌(C1、C3)、3株植物乳杆菌(R20、R30、R37)、4株干酪乳杆菌(R41~R44)、7株枯草芽孢杆菌(K1~K7)和12株蜡样芽孢杆菌(Y1~Y12)。从中筛选出6株具有生长性能好、耐胆盐、耐高温、对胃肠道耐受、体外抑菌能力强的益生菌:乳酸肠球菌C1、屎肠球菌C2、植物乳杆菌R20、干酪乳杆菌R41、枯草芽孢杆菌K1和蜡样芽孢杆菌Y3。将筛选出的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进行小鼠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9 CFU/mL浓度下灌胃6株益生菌对小鼠是安全无毒害的。与此同时,C2、R20、R41、Y3能极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1),K1能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5)。体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C2、R20、K1能降低沙门氏菌G21感染的小鼠的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体内抑菌作用。各项试验结果表明,R20和K1可作为猪源益生菌的选择菌株。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毛皮动物肠道的有益菌种,文章对水貂、狐、乌苏里貉肠道及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拟杆菌、酵母菌、粪链球菌等的分离鉴定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三种色型乌苏里貉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其在乌苏里貉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与毛色的相关性,以野生色型、红褐色型、白色型乌苏里貉为研究对象,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lot法,对MC1R在乌苏里貉皮肤中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C1R蛋白在三种色型乌苏里貉皮肤表皮、毛囊周围外根鞘组织、毛乳头以及毛球周围均呈阳性着色。野生色型乌苏里貉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分布于毛球顶部及表皮,呈强阳性着色;红褐色、白色型乌苏里貉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外根鞘及表皮,毛球部表达呈弱阳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乌苏里貉皮肤组织粗蛋白提取物中存在分子质量约为35 ku与兔抗MC1R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且野生色型乌苏里貉平均蛋白表达量高于其他二种色型,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MC1R在乌苏里貉皮肤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量与乌苏里貉色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青海省共和县牦牛肠道内益生菌的分布种类,筛选出能够抑制犊牛腹泻的益生菌株,采集20份健康牦牛的粪便样品,对粪便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再结合形态学、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从牦牛粪便中成功分离出7株乳酸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坚强肠球菌、海氏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1株。本研究分离的7株乳酸菌,为后期抗牦牛腹泻益生菌产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某养殖场的使貉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并筛选出治疗药物,对青岛市某养殖场送检的病死貉进行病理剖检,并分离到1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显示该株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高度敏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牛奶中的益生菌种类,给奶牛微生态制剂益生菌菌种的选择提供参考,试验选取体况良好、无乳房炎、产奶性能优良的荷斯坦奶牛和新生犊牛,采集其新鲜奶样和粪样,应用MRS溴甲酚紫选择性培养基和革兰氏染色对分离株进行初步鉴定,提取菌株DNA检测16S rRNA基因并测序,对分离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所得菌株中有球菌和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得到的12株菌株分别为约氏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粪肠球菌5株和屎肠球菌1株。这些牛源益生菌可用于研制益生菌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熊猫肠道益生菌,从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无菌采集健康大熊猫新鲜粪便数份,通过微生物学方法分离大熊猫肠道益生菌并进行鉴定。结果从粪便中分离到3株革兰阳性杆菌和2株革兰阳性球菌,经生物学特性、生化试验鉴定,3株革兰阳性杆菌分别为蜡样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凝结芽胞杆菌,2株革兰阳性球菌分别为酵母菌和粪链球菌。用5株分离菌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0.2mL或灌胃0.5mL,家兔先腹腔注射2mL再灌胃5mL,隔离饲养72h,小鼠和家兔均未发病,表明分离菌均为益生菌,可用于大熊猫益生菌制剂的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猪源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自然生长的健康猪肠道中分离到13株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其中9株为枯草芽孢杆菌,2株为巨大芽孢杆菌,1株为地衣芽孢杆菌,1株为凝结芽孢杆菌;对这13株芽孢杆菌分别进行了耐酸性试验、耐胆盐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和动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其中1株地衣芽孢杆菌B7株和1株枯草芽孢杆菌B9株均有较强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能力,且均安全无毒,可作为动物用益生菌制剂的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11.
乌苏里貉呼吸系统综合征病原分离鉴定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以呼吸高度困难、剧烈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濒死期乌苏里貉实质脏器中分离到7株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分离率为100%。经培养、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试验确定均为产气荚膜梭菌。将各菌株的37℃8h厌气肉肝汤培养液给小鼠尾静脉注射,小鼠于12h内100%死亡。用产气荚膜梭菌定型血清与各菌株的毒素做中和试验,结果证实7菌株均属血清A型。电镜负染未证实有病毒感染。药敏试验筛选出氧氟沙星、乳酸诺氟沙星、新霉素为高敏药物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复方中草药对乌苏里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对乌苏里貉的毛皮品质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复方中草药(该方由黄芪、白芷、荆芥、菟丝子、女贞子、何首乌6味中草药组成)制成口服液,并将其添加到乌苏里貉的饮水(5%)中,饲喂21 d,分别在饲喂的第0,7,14,21天,采集血液,分离血清,检测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该复方中草药应用于乌苏里貉后,试验组貉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复方中药后的第14天和第21天,试验组貉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应用复方中草药后可增强乌苏里貉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分离长顺绿壳蛋鸡肠道内优势益生菌,本研究通过对正常成年鸡粪便的分离纯化,对分离到的优势益生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成功分离到3株益生菌罗伊乳杆菌、黏膜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为鸡常见疾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制优良的猪用益生菌制剂,试验对从猪粪便分离得到的7株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S3、产朊假丝酵母Y1、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B1、粪肠球菌C1和C2、枯草芽孢杆菌S1和S2)进行胃酸耐受性、肝脏胆盐耐受性、环境温度耐受性以及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株益生菌均能够耐受仔猪胃酸和小肠中胆盐,除芽孢杆菌外其他分离菌株均不耐热,在生产应用时需要考虑选用低温加工法;除S3和Y1外,其他菌株(B1、C1、C2、S1、S2)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S2抑菌效果最强。说明B1、C1、C2、S1、S2可用于益生菌制剂的研制菌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由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引起的乌苏里貉、狐狸化脓性子宫内膜炎,试验应用水貂出血性肺炎G、B、C 3种主要流行血清型绿脓杆菌制备多价灭活疫苗,皮下接种免疫乌苏里貉并开展效价跟踪检测。同时在蓝狐和乌苏里貉配种前期免疫,观察产仔率和流产情况。结果表明:乌苏里貉经过免疫后,在检测期内(12周)仍然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在配种前期免疫的蓝狐和乌苏里貉的流产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大大降低,产仔数明显提高,没有出现因此病原体引起的化脓性子宫内膜炎。说明该灭活疫苗具有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防控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导致的蓝狐和乌苏里貉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挖掘鸡源益生菌的菌种资源,试验采用肠道内容物分离纯化、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绘制、抑菌性能测定、生化试验、基因测序、同源性分析、遗传进化树构建的方法对太行鸡肠道益生菌的种属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散养太行鸡肠道分离、纯化了6株纯化益生菌,将其编号为J1~J6,其中J1~J4增殖速度快,2~10 h可达到对数生长期;6株菌均有一定的产酸能力,其pH值最低可达到3.78;6株菌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4.67 mm,大肠杆菌对J3极度敏感,沙门氏杆菌对J1、J2极度敏感;生化试验显示,J1~J6依次为罗伊氏乳杆菌、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1 500 bp的目的条带,菌株序列与GenBank比对的结果与生化试验结果一致;各菌株与其GenBank标准菌株的同源性为96%~99%;J2、J5与粪肠球菌标准株遗传距离较远,与标准株相比有显著遗传变异,其余菌株均与标准株遗传距离较近,其中J1和J4遗传距离最近,但J3、J6与其余菌株遗传距离均较远。说明鸡源益生菌J1、J2和J4具备作益生菌饲料添加剂菌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分析agouti基因的分子结构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RNA-Seqs试验获得乌苏里貉agouti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的碱基组成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采用非对组算数平均法(UPGMA)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获得的乌苏里貉agouti基因cDNA长度为530 bp,含396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31个氨基酸。预测乌苏里貉agouti蛋白分子质量为14.41 ku,等电点(pI)为9.68,为不稳定疏水性蛋白;含有11个磷酸化位点、1个糖基化位点和1个长达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预测发现无规则卷曲为其主要二级结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乌苏里貉与赤狐、家犬遗传距离最近,这与传统的动物分类学一致。通过对乌苏里貉agouti基因分子结构特征的分析,为揭示其影响毛色多样性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乌苏里貉精液冷冻技术,通过试验,筛选出了适合于乌苏里貉精液的鲜精稀释液和冷冻保护液配方,摸索出了乌苏里貉精液的冷冻程序,包括降温、平衡和预冷冻等各技术环节以及冷冻精液的最适解冻温度,解冻后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活力均在4~5级。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将前期实验筛选出的对乳鼠次级毛囊的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复方中草药(黄芪、白芷、荆芥、菟丝子、女贞子、何首乌等6味中草药组成)用于乌苏里貉,观察其对乌苏里貉免疫功能和皮毛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貉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及补体C3、C4的含量显著增高,14 d时达到峰值,21 d时稍有下降(P0.05或P0.01);貉的皮张、针毛和绒毛的长度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可增强乌苏里貉的免疫功能,对乌苏里貉的毛皮品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市售酸奶中添加的乳酸杆菌益生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其产H2O2量及与宫颈癌HeLa细胞黏附能力进行分析,并初步判定酸奶中的乳酸杆菌是否对女性生殖道健康具有潜在的保健作用.实验共分离鉴定出10株乳酸杆菌,其中,嗜酸性乳杆菌5株、干酪乳杆菌1株、瑞士乳杆菌1株、鼠李糖乳杆菌1株、植物乳杆菌1株和德式乳杆菌1株.只有瑞士乳杆菌产H2O2量较高且与HeLa细胞的黏附作用较强,其余乳酸杆菌产H2O2的能力偏低.大部分国内外市售酸奶产品中添加的益生菌不具备抑制女性生殖道感染有关的生理生化特性,只有瑞士乳杆菌可能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