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对藏羊、小尾寒羊(♂)×陶赛特(♀)杂交羊一代的肉质品质成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藏羊肉质的主要营养成份,蛋白质、谷氨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陶赛特(♀)杂交羊一代的肉质品质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8月龄左右的28只青海藏羊的产肉性能进行测定,并对其肉食用品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藏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等性状分别为20.18 kg、8.24 kg、40.63%,均低于小尾寒羊和陶赛特×半细毛羊一代杂种羊的相应指标。藏羊肉食用品质良好,其肉色鲜艳,肉质细嫩,肌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肉和陶赛特与半细毛羊杂交一代羊肉中肌红蛋白含量(P<0.01),藏羊肉中羟脯氨酸含量、失水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肉的相应指标(P<0.01),其纤维致密、多汁性好、出肉率高、具羊肉特有的膻味等特性,从而客观地揭示了青海藏羊肉质优良和美味可口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藏高原藏羊主产区的28只藏羊肉品的维生素含量、重金属含量及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藏羊肉中维生素K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小尾寒羊和陶赛特羊×半细毛羊一代杂种羊(P<0.01),维生素B12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小尾寒羊(P<0.01)或显著高于陶赛特羊×半细毛羊一代杂种羊(P<0.05);肉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的检出值均符合GB18406.3和NY5147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陶×本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本地绵羊高13.68 kg,胴体重高7.04 kg,净肉重高6.1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陶×本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羊肉干物质、蛋白质和熟肉率分别比本地绵羊高5.81、1.53和1.65百分点.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0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青海藏羊肉的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8月龄左右青海藏羊的品质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藏羊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矿物质丰富等特点,其氨基酸种类齐全,接近FAO模式,其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P<0.05)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P<0.01)高于小尾寒羊,必需氨基酸含量(P<0.05)高于陶半F1,揭示了青海藏羊肉质优良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肉羊品种的杂种优势,提高羔羊育肥生产效果,满足羊肉市场的需求.甘肃武威某羊场从澳大利亚引进了特克塞尔羊、无角道赛特种羊[7]作为父本,分别与小尾寒羊进行了杂交效果监测,并对杂种一代羔羊进行了育肥效果对比试验,得出特克塞尔羊♂×小尾寒羊♀、道赛特羊♂×小尾寒羊♀两杂交组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茶卡藏羊肉的营养品质及微量元素含量,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和电感耦合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了茶卡藏羊肉的营养品质及矿物元素,并以欧拉藏羊肉和小尾寒羊肉为对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茶卡藏羊肉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含量优于小尾寒羊肉。茶卡藏羊肉水分含量(73. 31±1. 38g/100g)高于小尾寒羊肉,粗脂肪含量(3. 42±0. 51g/100g)高于欧拉藏羊肉和小尾寒羊肉。茶卡藏羊肉钙含量高于小尾寒羊肉和欧拉藏羊肉。蛋白质、灰分及矿物元素含量与小尾寒羊肉差异不大,欧拉藏羊肉含量较高。不同藏羊肉的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具有差异,为全面了解青海藏羊肉资源的品质及深加工利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3):166-167
正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羊来源供试验地点为循化县积石镇新建村藏库拉羊繁育育肥基地。供试的优良公羊为从青海省民和县引进的陶赛特公羊3只、小尾寒羊母羊60只,当地藏羊30只,半藏羊30只。1.2试验分组A组:陶赛特×小尾寒羊30只,B组:为欧拉型藏羊×小尾寒羊30只,  相似文献   

9.
对陶赛特、萨福克、萨门、德克赛尔4个肉用羊品种和滩羊、小尾寒羊2个粗毛羊品种的羊毛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粗毛羊外层粗毛的自然长度大于肉用羊,且粗毛羊中滩羊大于小尾寒羊,肉用羊中以陶赛特的羊毛最长;萨门羊的羊毛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羊(P<0.01),以陶赛特的密度最小;滩羊的净毛率最高,肉用羊间净毛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陶赛特最高,萨门的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肉用种羊与藏羊杂交组合的效果,通过组合试验,结果显示,从杂交效果看中国美利奴细毛羊×藏羊、小尾寒羊×藏羊和无角陶赛特肉羊×藏羊杂交一代各阶段体重、体尺均比当地藏羊高,差异显著。周岁出栏胴体重均高于当地藏羊;杂一代羊产肉力高,胴体品质好,肉质鲜嫩。就目前情况看,无角陶赛特肉羊与藏羊杂交效果最为明显,各项指标显著,具有父本明显的肉用性能特点。而中国美利奴羊与当地藏绵羊杂交,产毛量明显提高,毛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陶赛特羊与青海藏羊及半细毛羊杂交,测定各组合间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结果:陶藏F1、陶半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净肉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青海藏羊(P<0.05)和青海半细毛羊(P<0.01),肉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优质安全等特性,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丰富,特别是青海藏羊肉中酸性氨基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选择3月龄断奶的杂种羔羊萨寒蒙羊(萨福克羊♂×(小尾寒羊♂×蒙古羊♀)♀)、陶寒蒙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蒙古羊♀)♀)和杜寒蒙羊(杜泊尔♂×(小尾寒羊♂×蒙古羊♀)♀)各25只进行为期3个月的育肥,研究不同杂交模式下杂种肉羊肥育效果。结果表明:杜寒蒙羊的平均日增重优于萨寒蒙羊和陶寒蒙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当地规模化生产的肉羊品种及杂交组合,选用健康小尾寒羊繁殖母羊50只(分成2组,每组25只)、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繁殖母羊25只,分别与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成年种公羊自然交配,测定母羊繁殖性能及羔羊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母羊的产羔率比小尾寒羊低,但羔羊成活率高于小尾寒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羔羊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5),特×陶×寒杂交组合羔羊的生长性能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陶×寒组合F1也有良好的杂交效果,但其羔羊的生长性能均低于特×陶×寒组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青海省海东地区2005~2006年绵羊改良情况调查发现,提高当地羊繁殖性能必须导入小尾寒羊的血统;改良小尾寒羊及其杂种羊肉质,无角陶赛特是优良的父本品种;同时,利用无角陶赛特改良(小尾寒羊×当地羊)杂一代母羊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按现行市场价格,饲养杂一代母羊每只年获纯利润1381.88元。  相似文献   

15.
对陶赛特羊杂一代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陶赛特×半细毛杂种羊F1羊表现了较强的杂交优势,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青海绵羊与不同品种肉羊杂交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常规放牧条件下,用陶赛特羊(D)、渡德代羊(B)、特克塞尔羊(T)等肉羊为父本,小尾寒羊(X)、青海当地绵羊--山谷型藏羊(Q)为母本,分4个杂交组合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DX、BX组的初生、1月龄、3月龄、6月龄、8月龄平均体重极显著地高于同龄当地羔羊(P<0.01);DQ、TQ组的初生、1月龄、3月龄、6月龄、8月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同龄当地羔羊(P<0.05);杂种羊的体长、胸围等体尺也有较大提高;DX、BX、DQ组8月龄杂种羊胴体重极显著高于同龄当地羔羊(P<0.01);TQ组8月龄杂种羊胴体重显著高于同龄当地羔羊(P<0.05);杂种羔的屠宰率也高于同龄当地羔羊,且肉质与当地羊相同,体形均趋向父本,肌肉丰满,适应性强.因而,DX、BX、DQ、TQ组合都优于对照组,但DX、DQ组合最优.即利用无角陶赛特羊不论改良当地绵羊,还是引进的小尾寒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初,永昌县从山东等地引进小尾寒羊对本地羊进行改良,利用小尾寒羊多胎、常年发情的优点来提高养羊效益。2000年以来,又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引进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羊等世界著名肉羊品种,在全县开展了大面积肉羊改良工作,改良效果十分明显,杂种羔羊以其初生重高、生长发育快、屠宰率高等优点,被广大农牧民认识和接受。特别是选用小尾寒羊与本地蒙古羊的杂种母羊作为基础母羊进行三元杂交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探讨了适合内蒙古准格尔旗肉羊三元杂交的模式,筛选出了适合当地肉羊三元杂交的亲本,并进行饲养试验,对细毛羊×细毛羊、小尾寒羊×细毛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提出:肉羊三元杂交中无角陶赛特、德国美利奴可作为优良的第一父本;白萨福克和特克赛尔羊均可作为供选择的第二父本;第二母本首选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细毛羊;杂交后代增重效果明显,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优于其它杂交后代,而且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细毛羊组合羔羊,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肉羊品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引进萨福克、陶赛特和夏洛菜三个肉用羊品种对小尾寒羊、本地绵羊和细毛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其结果为:肉用杂种羔羊公羔断奶体重达28.59kg,母羔为26.59kg,周岁公羊体重达54.33kg,母羊为50.12kg,较本地绵羊、小尾寒羊、细毛羊的体重提高22.86kg,21.45kg,16.84kg,效果十分明显。杂种羊的体型外貌倾向于父本品种。不同的父本品种对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影响大于母本品种。建议在生产中推广的优先顺序为:萨福克、陶赛特、夏洛菜。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初,永昌县从山东等地引进小尾寒羊对本地羊进行改良,利用小尾寒羊多胎、常年发情的优点来提高养羊效益.2000年以来,又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引进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羊等世界著名肉羊品种,在全县开展了大面积肉羊改良工作,改良效果十分明显,杂种羔羊以其初生重高、生长发育快、屠宰率高等优点,被广大农牧民认识和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