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友波  李长俊  杨静 《油气储运》2005,24(7):4-5,55
压降是多相流输送中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不同的压降模型计算结果有较大差别.针对新疆某条多相流管道建立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经计算比较,该模型对新疆石南油田多相流管道有足够的精度,完全能满足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姚海元  宫敬  宋磊 《油气储运》2004,23(7):9-13
在多相流工艺计算中,相分率是多相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准确预测和测量相分率,对于多相混输管道的流量测量、工艺计算和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有关学者提出的计算气液两相流中持液率和空隙率的多种预测模型及其相关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相似文献   

3.
应用气液两相流动中双流体模型下的连续方程和动量守衡方程,以及通过试验获得的液弹速度方程,对水平管中油气水三相弹状流的压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建立了在一维坐标系下的压降计算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由于流体和壁面之间剪切应力引起的摩擦压降、液弹前锋处水跃造成的粘性压降和气体膨胀引起的加速压降对总压降的影响.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照表明,在低压的情况下,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水平管中压降计算结果表明,摩擦压降是整个压降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占总压降的92%~95%,加速压降占总压降的3%~5%,水跃造成的粘性压降在总的压降中只占总压降损失的1%~2%.  相似文献   

4.
油田集输管道介质多相流腐蚀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多相流条件下油田集输管道介质腐蚀因素研究的数学模型。结合现场情况,研究了集输管道介质流速、含氧量、pH值、矿化度、温度、二氧化碳分压、含水率7个因素对20号管材的腐蚀影响趋势,指出在集输管道中介质的流速、含氧量、细菌变化范围较大,是造成集输管道局部腐蚀的主要原因,低pH值和高矿化度的环境也加速了管道的腐蚀进程。  相似文献   

5.
李华 《油气储运》1997,16(2):4-6
在多相流管道中,柱塞流是常见的一种流动形式。为了给油气分离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柱塞流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石油-天然气管道混合输送现场是结果,综合柱塞流在水平管段,垂直管段和开头起伏的管极中的形成及发展模型,提出了适合于大口径,长距离管道的柱塞流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6.
多相管流温降计算是压降计算的基础,其对加热器的设计和对了解气液相平衡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多相流混输管道的温降计算和单相气体或明显不同,温降计算相当复杂,气液混合物不仅要通过管壁向外界散热,而且气液之间还存在质量交换和能量交换,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既考虑天然气的焦耳-汤姆逊效应,又考虑了液体的摩擦生热,推导了计算多相管流温降的理论公式,在考虑管道起伏对温降的影响后,将液体持液率代替质量含气率计算混合物的比热,公式的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在大型多相流环道上进行了液量增加的瞬态试验,讨论了试验中的瞬态效应。当液相流量快速增加后,压力波首先传播到管道各点,压力发生扰动,一般时间后空隙传播到各点,压力快速上升。压力快速变化向下游的传播速度等于空隙波的波速。在段塞流时,空隙波波速等于液塞运动速度,在分层流时,空隙波波速等于液体实际流速;在气团流时,空隙波波速等于气液混合物的速度。差压的变化较为复杂,在不同流型和液量下的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8.
多相流技术在海洋油气管道输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相流输送是当前管道输送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多相流技术在降低工管输投资、减少运行费用方面的显特点已使其越来直工多地用于油气管道害。  相似文献   

9.
在多相流管道输送中,柱塞流是常见的一种流动形式。为了给油气分离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柱塞流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并根据石油—天然气管道混合输送现场实测结果,综合柱塞流在水平管段、垂直管段和形状起伏的管段中的形成及发展模型,提出了适合于大口径、长距离管道的柱塞流运动规律。介绍了在多相流中柱塞流的模拟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全地貌的管道输送分析,扩展了其应用范围,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柱塞的发展变化不仅与柱塞大小和速度有关,而且还与管道倾斜度有关,并且指出该计算方法能较好地预测柱塞的最大值及分布,同时说明模拟计算方法仍需完善,计算模型有待修正。  相似文献   

10.
地形起伏多相管流段塞流流动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起伏多相管流中常出现段塞流。段塞流流动特性参数的计算只能采用经验或半经验关系式。现场实践表明,段塞长度不仅与管径有关,而且还与气液相速度和气液相粘度等有关。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了一种计算起伏多相管流中段塞流流动特性参数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胡盟明 《油气储运》2000,19(8):14-18
研究了多相混输瞬变流动的数学模型,分别介绍了双流体模型、漂移流动模型和无压波模型的表现形式、边界条件和数值计算方法,并将实测数据与三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范敏英 《油气储运》1997,16(10):39-42
研制开发了一种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油、气、水分离器专用的容栅式多相界面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够指示出水/乳、乳/油、油/气界面的具体位置,适应不同油田测量的需要,并具备智能化的特点,改变了以往的单一界面的物位测量。采用电量检测技术的平行板式电容传感阵列,对界面进行了检测,有较高的精确度。整个系统的结构紧凑,易于制作,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该项技术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技术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流型识别对研究石油多相流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流型判别方法存在着诸多弊端,在考察了多相流流型检测技术及概率密度函数,功率谱密度函数等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分析、分形、神经网络等理论对流行的识别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流型研究的方法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多相混输管道温降的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气液混输过程中能量的传递规律,推导出了用于混输管道温降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焦耳汤姆逊效应和液体摩擦生热引起的温升,并进行了讨论。以一条油气混输管道为例,对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刘磊 《油气储运》2001,20(5):14-16,20
多相泵与混输管道有其各自的性能曲线,针对使用MPC208-76型双螺杆2多杆泵在10km的管道上对油气混合流体进行了增压输送的情况,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管径,不同含气率以及不同流体粘度条件下,混输管道性能曲线与多相泵性能的组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管径,含气度率及流体粘度对管泵系统的流量影响不大,而对压力降则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