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阆中县柏垭镇周家村第二合作社,蚕桑重点户敬学全,一家六口,人平有桑三百株,良桑化程度高,肥培管理好,桑树产叶量高,近两年虽每年养蚕五、六张,但由于养蚕的环境条件差,蚕病发生多,蚕茧单产、质量都不高,蚕桑经济效益低,为改变养蚕条件,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他拿出二千元存款,购买了修建标准蚕房的原材料,雇请了工匠在自己住宅处,不占集体耕地,新修和改建专用蚕房二间,按标准蚕房设计,设置有对流窗、天花板、“地火龙”等补温补湿设施。还在蚕房附近建造了半地下式的贮桑室一间,以及消毒池一口,这些养蚕设施,一季可养蚕  相似文献   

2.
<正> 吴堡县横沟公社砖窑山大队养蚕专业户薛秀芳,重视科学饲育,坚持定量给叶少回育,全年春夏秋养蚕4.5张,产茧295.5斤,收入540.57元。买回缝纫机一台。  相似文献   

3.
我们大队属丘陵地区,分五个自然村,一千零六户,四千四百多人,耕地六千多亩,其中水田四千九百亩,还有不少的荒坡,河滩和其他闲散土地,近年来,我们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努力发展蚕桑生产。一九七八年,全大队桑园面积有八十九亩九分八,养蚕四百一十张,产茧一万七千五百六十三斤,收入现金二万一千六百六十五元,得奖售化肥二万九千八百七十七斤,产量、产值均比一九七七年增长一倍  相似文献   

4.
<正> 安康县建设乡丁家营村丁日根,1986年承包间作桑园9亩,有桑树2200株。1987年养蚕10.5张,总产茧406.7公斤,张产茧38.7公斤,总产值为2137.4元,仅养蚕人均收入305.34元,占总收入的44.2%。丁日根承包桑园后,实行科学管理,对桑园每年进行深翻,施肥,修剪。86年补植良桑500余株,对部分衰老桑树进行锯桩芽接改造,87年春施碳铵200公斤,加之春雨及时充沛,桑叶成倍增长,为养蚕生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 蓬安县诸家乡一村一社陈红开,家有5人,承包面积3亩土、3亩田,现有桑树600株,田土面积窄,桑树条件一般。但陈红开观念新,善于把握机会,在大多杜员对养蚕不太重视,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他不但养了自己份内的蚕种,而且,把亲朋好友、村社邻居弃之不养的蚕种收集起来,利用自己房屋条件好的优势,集中喂养,取煤矿可喜的经济效益。他本人的桑树资源条件只能养3张蚕,而 1997年全年实际养蚕8张,产茧266公斤。茧款收入 3057.00元,养蚕收入占他家农副业总收入30%,这一办法是当前有养蚕技术专长的农户,增养蚕种、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平昌县灵山乡,元柏村72岁老人吴国忠夫妇今年养蚕收入5110.2元,被周围干部群众称为“养蚕大户”。吴国忠老人于1973年开始养蚕,由于过去集体生产“吃大锅饭”,把发展家庭多种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批判,结果年年养蚕不见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吴国忠老人的积极性,他根据自己的特长,把栽桑养蚕作为致富的突破口,几年来,他在房前屋后,自留地栽种  相似文献   

7.
<正> 绵阳市游仙区万板镇卢家坪村位于绵阳远郊,地处中丘地带,该村辖19个农业合作社,有农业户936户,总人口3265人,其中农业承包人口3042人,有耕地面积4550亩,其中旱地面积2555亩,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在全村形成了以发展蚕桑为突破口的兴村战略,1994年全村投产桑园800亩,新栽桑园500  相似文献   

8.
阳春县合水公社高圹大队高圹村林善超,全家8人,劳力5个。从一九八○年开始,种桑养蚕三载,年年增产增收,八○年试种旱地桑四分,当年养蚕成功,全年收入茧款296元,平均亩桑值产740元。一九八一年桑地面积扩种到3.2亩,投产面积2亩,共养蚕种11张,总产茧756斤,总茧款1380元,加上蚕茧外汇奖,养蚕总收入  相似文献   

9.
<正> 宁强县金山寺公社骆家嘴一队女社员陶桂兰,全家八口人,实行大包干后除种好承包责任田外,剩余劳力想搞个家庭副业也找不着门道。82年春,她看到本队几户社员这  相似文献   

10.
中山市小榄区九洲基乡十四村七队养蚕专业户伍金凤一九八四年饲养蚕种七批共二十二张,用了桑叶一万八千零四十斤,出售蚕茧收入三千五百九十八元一角五分,蚕屎副产品收入三百十九元三角六分,合计总收三千九百十七元五角一分,需开支蚕种、桑叶、化肥、农药和煤炭等成本一千二百五十一元八角九分,纯收二千六百六十五元六角二分,成为我市蚕桑专业户单张蚕种产值高担桑收入多的蚕户。  相似文献   

11.
我县是蚕桑生产的新区,七七年恢复生产以来,多年的实践证明种桑养蚕是我县农民劳动致富的一条好门路。贯彻中央八四年一号文件以后,县委县政府又把种桑养蚕作为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项目来抓。群众种桑养蚕的热情空前高涨,蚕桑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八三年蚕茧4165担,相当于七九年的十一倍。全县有122个乡、1040个村、4319户、农户种桑养蚕,由于养蚕分散,给种桑养蚕科学技术的传授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蚕桑生产发展后,如何贯彻落实养蚕技术措  相似文献   

12.
<正> 王祥坤是宜兴县高塍公社吴家大队第一生产队人,全家五人,二个劳动力,承包责任田6.1亩,桑田15亩。通过辛勤劳动,取得了夏熟,春茧双丰收。总产三麦2400斤,饲养春蚕16张,计产春茧1258.4斤,每张平均产茧7.9斤,茧款收入3432.68元(包括出售余叶720斤,收入72元),减去上交810元,生产成本674.36元(包括请用劳力工资458元),纯收入1948.32元,成为全县第一个养蚕大户。  相似文献   

13.
《江西饲料》2001,(1):44
黑龙江济沁河乡刘作福,养柞蚕70d净赚2万元。   今年刘作福承包了两个蚕场。他购置了县蚕业站的优良蚕种,精心呵护。7月中旬左右,是往山上放蚕的最佳时节,此时又是黑龙江省西部的高温季节。刘作福认真总结以往的教训,提前在山上搭起了窝棚,把抗旱桶拉到了山上。幼蚕上山放养后,他全家一早一晚各往柞树上喷一遍水,约用水2t/d,降温保湿,既保持柞叶的鲜嫩,有利于幼蚕咀嚼消化,又避免了幼蚕高温晒死。胡蜂是柞蚕的天敌,过去靠手抓效果不好,今年,刘作福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采用纱网罩蜂,效果极佳,保证了柞蚕的放养、成活、生长的密度。如今,他收获的2500kg新蚕以最低5元的价格销售一空,去掉费用,净赚2万多元。  相似文献   

14.
<正> 作为全县蚕桑生产基地,彭家乡栽桑养蚕已成为经济生产的骨干项目。目前,全乡有桑树280.4万株,人平250株,由于十分重视科技养蚕,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发展蚕桑的政策优势和条件,对全乡桑树进行技术改造,开展良桑嫁接,使全乡基本实现良桑化,桑叶产量、质量也随之提高,为发展蚕业经济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近年茧价下跌,挫伤了农民养蚕积极性,不少农民因此而抛种或不认真养蚕,蚕茧  相似文献   

15.
16.
<正> 赵大邦家住乐山市中区安谷乡官帽村三组,全家8人。他们组是1980年冬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到户的,他承包耕地6.3亩,四边桑609株,种桑养蚕收入自得,极大地调动了他全家种桑养蚕积极性,他坚持以粮为主,以蚕桑为  相似文献   

17.
我县城厢公社柘畲大队向南生产队,有五十五户,三百二十五人,劳力一百五十一人.水田二百七十亩,旱地一百四十亩,是易旱受淹,生产条件较差的生产队.为了迅速改变这面貌,他们因地制宜,从1976年冬,种桑15亩5分,1977年养蚕93张,收入4312元,1978年扩种新桑12亩,养蚕104张,产茧4055斤,收入6099元(其中育苗收入1000元),当年粮食增产65000斤.  相似文献   

18.
阳山县新圩公社隔坑大队第四生产队贯彻管桑养蚕责任到户、定额到户的超产全奖全罚生产责任制,将生产队现有二亩八分桑地,以年产值九百元定额包到养蚕户,陈锐夫妇二人认真管好桑树,细心饲养好蚕,使全年蚕茧产值达一千九百六十一元三角六分,同时由于养蚕增加肥料,促进粮食的生产,提高了生产队粮食的产量,增加了社员的粮食和现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9.
<正>宜州市石别镇永定村纳单屯22户村民,户户种桑养蚕。其中,石忠胜是村里的养蚕大户,他种植有2.67 hm2桑园,今年上半年,他养了7批大蚕,收获鲜茧3 500 kg,按30元/kg计算,鲜茧收入就达10多万元。据了解,宜州市是全国、全区最大桑蚕养殖县,桑园面积已达2.2万hm2。今年上半年,宜州市养蚕总收入达12亿元。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三友、桃李、果林等村农民,近几年来利用塑料大棚养蚕与种菜,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年亩收入平均达4500元以上。现将其大棚养蚕与种菜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建棚 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向阳,靠近桑园的地点建造大棚。大棚坐北朝南,北墙高3.3米,墙正中处留50厘米╳60厘米的简易窗1个,东、西墙各留高、低简易窗2~3个,并在方便的地方留门;南面无墙,埋1.6米高的桩,用薄膜直接圈围,以利于大棚采光。大棚内部宽9米,纵、横每2~3米埋1根桩,桩的高度要适合大棚的坡度。棚顶用竹竿和铁丝固定连接,支撑薄膜,膜上用适量草帘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