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鲫与红鲫杂交种体色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通过彩鲫与红鲫杂交、回交以及不同体色彩鲫(杂交种)自交、杂交,对其子代的体色性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彩鲫与红鲫的体色遗传说明彩色受显性基因控制,红色受隐性基因控制;不同体色彩鲫自交、杂交,其后代的体色分离特性为肉色显性,红色隐性,亲本体色在后代中可以积累增加;肉色、红色彩鲫与眼睛颜色、闪光鳞数具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彩鲫是一种观赏鱼类,在日本和我国都有养殖,对其起源性状遗传和良种选育的已有研究报道,但是西北地区彩卿的养殖,尤其是对于彩鲫人工繁殖方面的报道很少。自2006年至今,塔里木大学对彩鲫室内人工繁殖方面进行了有关的研究,现将人工繁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文骁  陈宏 《水产科学》2015,(2):100-103
利用建鲤和彩鲫正反交获得了鲤鲫F1(彩鲫♀×建鲤♂)和鲫鲤F1(建鲤♀×彩鲫♂)两个杂交群体,将两个杂交群体各分为两组,分别在室内水族箱和室外池塘中饲养6个月后,通过显微镜对鳞片黑色素细胞的数量进行统计,利用丙酮抽提液对鳞片红色素细胞的吸光值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鲤鲫F1的红色素细胞吸光值与彩鲫接近(P0.05),黑色素细胞数值极显著低于建鲤(P0.01);鲫鲤F1红色素细胞吸光值极显著低于彩鲫(P0.01),黑色素细胞值显著低于建鲤(P0.05)。  相似文献   

4.
彩鲫的仔鱼发育观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环境温度下采取自然授精方式获得彩鲫的受精卵,通过采用双筒解剖镜观察胚胎发育和仔鱼前期发育,结合数码显微系统对其发育过程进行拍照,并对彩鲫胚胎期、仔鱼前期的发育进行连续观察,根据形态生理变化特征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划分为6个期,分别描述了其各阶段的发育特征和生理意义。在17~24℃条件下整个发育过程需60~72h。初孵仔鱼全长4.4mm,在出膜后2~10d各器官发育与成鱼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5.
同水体银鲫与普通鲫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采样,用20对具有稳定扩增的银鲫微卫星引物对样品进行扩增,结果如下:2003年样品三倍体银鲫与二倍体鲫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5885、0.6066;2004年样品两者的平均杂合度为0.5946、0.6091。2003年样品三倍体银鲫与二倍体鲫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331,两者的遗传距离为0.3669;2004年样品两者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173,遗传距离为0.3827。两年测定的结果显示三倍体银鲫的杂合度略低于二倍体鲫,两者的遗传距离较近,在所扩增的大部分微卫星位点上基因型相同或相似,其差异为种内差异,三倍体银鲫是鲫的一个特殊种群,在进化上,三倍体银鲫可能是从鲫分化而来的,是其在特殊的环境下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延寿县的渔业生产发展很快,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虽然养殖品种花样繁多,但是一般养殖品种的价格偏低,经济效益不理想。所以很多养鱼户在养殖特色鱼方面下了许多功夫。我县的先锋水库养殖场率先引进了彩鲫这一名优新品种进行了养殖试验,养殖效果非常显著,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金鱼主要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将具有头瘤、龙睛、珍珠鳞、无背鳍、双尾、三尾等变异性状的金鱼与具正常性状的金鱼进行正交和反交,统计杂交子一代的性状表现.结果显示,头瘤、龙睛、珍珠鳞、双尾和三尾均为隐性性状;无背鳍金鱼与正常背鳍金鱼杂交的结果出现了高比例的残背个体,说明无背鳍不是单一性状.研究表明,在金鱼的杂交选育中,...  相似文献   

8.
彩鲫、红鲫、银鲫体色发育生物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彩鲫、红鲫、银鲫从鱼苗平游开始共99天的体色观察记录,分析了3种鱼类体色发育过程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根据体色演变的过程,初步断定几种鱼的亲缘关系是银鲫→红鲫→金鱼→彩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彩鲫在我县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成为受养鱼户欢迎的养殖品种。彩鲫不仅具有普通鲫鱼的食用功能,另外它色彩艳丽,还具有观赏功能,很受钓鱼爱好者的喜爱。1鱼种培育1.1池塘条件及准备池塘面积以2~10亩为宜,池深2m以上。池塘保水性能好,不漏水。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0.
银鲫与普通鲫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5个微卫星多态性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龙水库和双凤水库两个水体的雌核发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获得银鲫10.39个有效等位基因,普通鲫11.82个有效等位基因;双龙水库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35和0.6300,双凤水库中的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311和0.5885;相似性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性最大的是双凤水体内的银鲫和普通鲫(0.8127),远大于两个水体间的银鲫群体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着明显的遗传物质交流,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不仅与传统的银鲫起源于普通鲫的观点一致,也暗示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经常性地遗传物质交流。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殖观赏鱼金鱼、锦鲤、彩鲫,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增添观赏鱼的色彩(稻田水浅光照足),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一般每亩稻田在不减少稻谷产量或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可收获养殖观赏鱼5 000-8 000尾,获利 4 000-6 000元,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2.
肉色彩鲫的选育及遗传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类的体色多种多样,色彩因种而异,且同一种类色彩又有不同。如金鱼有灰色、黄色、黑色、白色、紫色、红白和五花等[1];锦鲤有红、白、黄、黑、金、蓝和紫等色彩[2];彩鲫有肉色、白底红花、红底白花、红色和杂色等[3]。许多学者发现有的种类不同体色的个体杂交,后代的遗传非常复杂,个别体色并非简单的显隐性关系[4~6]。鱼类大多性状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但某些性状的控制基因较活跃,这样就造成品种的多样化,为选育种提供更多的材料。我国在金鱼体色遗传上取得较大成就,陈桢先生从古籍考证,结合生物性状,阐明了金鱼的家化史以及品种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鲫线粒体DNA遗传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酶切MitochondrialDNA(mtDNA)技术检测了尼罗非鲫和奥利亚非鲫的mtDNA。测得两种鱼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都约为16.83kb。在使用的6种酶中,只有PvuⅡ在所检测的15尾尼罗非鲫mtDNA上产生了多态片段,3尾鱼的mtDNA产生了4个片段,12尾鱼的mtDNA产生3个片段。而6种酶在所有15尾奥利亚非鲫中均未检到多态片段。比较两种鱼的mtDNA酶切片段,仅PvuⅡ的酶切结果有所不同,尼罗非鲫mtDNA上有3个或4个PvuⅡ位点,但奥利亚非鲫mtDNA上有5个位点,因此,PvuⅡ的酶切位点可作为鉴别它们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4.
淇河鲫与两野生鲫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ISSR技术对淇河鲫、金堤河鲫、沁河鲫3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筛选8个引物共得到94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8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23%。(2)Popgene分析结果,淇河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PPB=61.70%,H=0.2036,I=0.3085。(3)3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1303,基因流Nm=3.3359。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分化尚未达到种群的分化水平。(4)金堤河鲫和沁河鲫群体间遗传距离较近,淇河鲫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形成了较稳定的、独立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15.
采用SDS-PAGE分离纯化彩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ran基因编码区cDNA全长序列的原核表达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相应的多克隆抗体;W estern b lotting结果表明,该抗体效价为1∶1000,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并从抗原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每次注射蛋白量、注射方式、注射途径等诸方面对该技术的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叶志辉 《水利渔业》2002,22(3):54-54
鲫单极虫属于孢子虫纲、粘孢子目、碘泡虫科、单极虫属。孢子虫种类繁多 ,对渔业生产危害日趋严重。特别是球虫病、鲢碘泡虫病、饼形碘泡虫病、鲮单极虫病等。而关于鲫单极虫病对鲫苗种危害的研究不多 ,报道较少 ,笔者对鲫单极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 ,力求为诊断、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资料。1 材料与方法病鱼于 1998~ 2 0 0 0年取自四川省水产学校实习渔场、水产试验站及周围养鱼专业户池塘。病鱼检查是按《鱼病调查手册》(第二版 )的标准方法进行。对病鱼活动情况、出现的症状、危害、预防措施作了观察和记录。2 结果2 1 病原体鲫单极…  相似文献   

17.
IHB系稀有鮈鲫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IHB系稀有鮈鲫在繁育过程中的遗传结构变化,旨在鉴定IHB系的遗传质量,为实验动物封闭群的建群和维持以及濒危物种种群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IHB系稀有鮈鲫建群原代(P0)为2006年采自四川省汉源县的野生个体,采用最佳避免近交法繁育出F1~F8世代,利用12对微卫星位点对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在IHB系培育过程中,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从4.4个降低为4.1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从4.0个降低为3.0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从0.5878降低到0.551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5509降到0.5293;随着传代的持续,后代与建群原代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分化程度有逐渐增大趋势,但相邻世代间的差异逐渐减小;繁育过程中共丢失了6个等位基因,从F5代后所有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变化。经过8代的繁育,IHB系遗传多样性虽略有下降,但仍维持适宜的水平,近交程度得到有效控制,且遗传结构趋于稳定,符合实验动物封闭群遗传质量要求。IHB系可作为稀有鮈鲫地模种群的活体基因库。  相似文献   

18.
我国鲫种群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传举  李学军  孙效文 《水产学报》2020,44(6):1046-1062
鲫分为指名亚种和银鲫亚种,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对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鲫适应性较强、分布地区广泛、遗传背景复杂且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倍型。目前,众多学者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鲫的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标准之间的差异,使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对我国的鲫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不同鲫的起源进化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我国野生鲫种质资源丰富,不同野生鲫地方群体的遗传变异度较大,遗传多样性处于比较丰富的状态,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银鲫同一雌核发育系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同质性,但不同发育系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按照人类自身喜好选育而成的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则远低于野生鲫群体。本文对于银鲫、彭泽鲫、其他鲫及金鱼的起源与进化也进行了探讨。银鲫的起源虽然存在争议,但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还是支持"银鲫与鲫属于一级亲缘关系,应归于同一个种,三倍体银鲫是在特殊环境下从鲫中分化出来的种群"这一观点。彭泽鲫可能是从养殖银鲫的池塘中逃逸而进入天然水域的外源鱼,也可能是起源于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野生鲫,并因其优良性状而被选育出来。彭泽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发现,使得彭泽鲫与银鲫...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两地理群体鲫的系统发育及遗传分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分布于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和威宁县草海的鲫,系喀斯特山区彼此隔离的2个地理群体,为探明其遗传结构,探讨彼此间系统关系及遗传分化情况,本研究对其mt DNA D-loop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普安鲫有919和921~927bp 8种序列长度类型,分属27种基因型和14种单倍型;草海鲫有923~925bp 3种序列类型,分属11种基因型和6种单倍型;序列差异因碱基替换和缺失/插入不同所致。普安鲫是银鲫和鲫指名亚种及其所含3个亚类群的混生群体;草海鲫为鲫指名亚种2个亚类群的混合群体。普安鲫及其指名亚种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中等,草海鲫及其指名亚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偏低,普安的银鲫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极低。研究表明,喀斯特山区2地理群体鲫具有群体组成复杂和母系来源多样的发育特点,因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和基因交流缺乏所造成的遗传漂变和进化速率差异,其基因型和单倍型呈明显地理分布格局,各群体间遗传分化严重。普安的银鲫系东北银鲫起源,遗传变异低,急需改善亲本质量。草海鲫因奠基者效应、瓶颈效应和遗传漂变导致其遗传多样性偏低。本研究丰富了喀斯特山区鱼类群体遗传学资料,为地方鲫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改良上海地区银鲫的养殖性状,筛选最佳的亲本组合,用雌性三倍体或四倍体杂交银鲫作母本,雄性银鲫、鲤、青鱼作父本,进行了6组不同亲本组合的杂交试验,并比较了杂交子一代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状况,以同步发育的中科3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四倍体母本中,与鲤鱼父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生长速度最快;在三倍体母本中,与银鲫父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生长速度最快。然而,以四倍体为母本的杂交子代,其生长速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以三倍体为母本的杂交子代,原因可能是四倍体母本的卵子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遗传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