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饥饿对养殖鲈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8,自引:9,他引:6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定不同饥饿时间研究养殖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进行4周,每周取样,结果表明,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分别在饥饿2周,2周和4周开始显著下降,而红细胞脆性和沉降率则分别在饥饿1周和3周显著上升,血糖浓度在饥饿第1周显著下降,以后几周则较为恒定,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在饥饿1周和2周时均有上升,3周后开始下降,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均在饥饿3周开始显著下降;Na^ 和Cl^-浓度在饥饿3周显著上升,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分别在饥饿2周和1周时显著下降,饥饿对K^ ,Ca^2 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没有影响,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和饥饿时间的回归分析表明,均以3次多项式的R2值为最大,其中又以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R2值最大,分别为0.922和0.902,建议血红蛋白含量可作为鲈鱼饥饿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了微生态净水剂65天后对鲤鱼血液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施加了微生态净水剂后显著降低了鲤鱼红细胞的红细胞渗透脆性,使红细胞数由1,126,000/mm3显著增加到1,224,000/mm3,血红蛋白由4.60g/100ml极显著增加到6.90g/100ml,红细胞压积由35.2%显著增加到39.2%;血清中TP、 ALB、GLO、白球比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血清中GLU、ALP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21%( p <0.01),50.8% (p <0.05);血清中ACP、GPT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14%( p >0.05) ,24%( p <0.05)。施加了微生态净水剂能优化鲤鱼的抗应激指标,具有提高体鱼防御功能,增强抵抗疾病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州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40尾加州鲈为材料,测定了血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值、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脆性等生理指标和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钠、钾、钙、氯等生化指标的正常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总体均数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4.
复合益生菌对大菱鲆生长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复合益生菌对大菱鲆生长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大菱鲆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菱鲆全鱼及背部肌肉的粗成分,但并没有影响大菱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21.4±0.8)℃下,通过半静态生物毒性试验,在1.2 m×0.6 m×0.8 m水族箱中,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体质量(38.7±0.8)g黄河鲤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具有中等毒性,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  相似文献   

6.
选择健康的体质量约为336g的褐鳟Salmo trutta 20尾,雌雄各半,在常规环境中暂养观察10d,禁食12h后,尾静脉采血,利用BT-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6项血液生理值,利用DXC800型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1项血清生化值,以建立2龄褐鳟的血液正常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雌雄褐鳟血液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血液中Mg、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及白球比(A/G)显著差异(P0.05),说明褐鳟生理指标不受性别影响,而某些生化指标却受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尼罗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⑴在外界环境温度从28℃降至16℃时,罗非鱼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GLU)含量均有下降或显著下降;但当温度继续降至10℃时,这些指标均显著上升,恢复或超过常温下的水平。⑵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个指标均明显升高。相对于16℃组,12℃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显著下降;但相对于28℃组,10℃组RDW-CV的变化不显著。相对于16℃或12℃组,10℃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比率(P-LCR)均显著升高,但是10℃组与28℃组间差异均不显著。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GB、MCH、MCHC与胁迫温度显著相关,平均红细胞压积(MCV)与水温呈正相关,其中MCV和MCHC两个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HGB、MCH、MCHC和MCV可作为低温胁迫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两种养殖条件下牙鲆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池塘和室内水泥池养殖牙鲆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每种养殖条件下分别选取两种不同体重规格的牙鲆,即池塘小规格牙鲆(PSJF)、池塘大规格牙鲆(PBJF)、室内小规格牙鲆(ISJF)和室内大规格牙鲆(IBJF)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试验鱼5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3项血清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PSJF和PBJF的红细胞数量(RBC)均显著低于ISJF和IBJF(P<0.05),且前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脆性(EOF)、白细胞数量(WBC)及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PSJF和PBJF的血清葡萄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肌酐(CREA)、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浓度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高于ISJF和IBJF(P<0.05),仅PSJF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低于ISJF和IBJF(P<0.05).血清氯离子(Cl-)、钙离子(Ca2+)浓度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在各个试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差异表明,池塘养殖牙鲆可能在呼吸代谢要求上低于室内水泥池养殖牙鲆,而在免疫水平和营养物质代谢水平上高于室内水泥池养殖牙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高压静电场作用小鼠后,分析高压静电场对小鼠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21只小鼠,随机分为正高压(120 kV/m)静电场组(A组,n=9)、相同强度的负高压(120 kV/m)静电场组(B组,n=9)以及空白对照组(C组,n=3),经正电组与负电组分别作用7 d,14 d,21 d后,检测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小鼠血清中的血糖、淀粉酶和白蛋白含量产生显著变化。结论长时间暴露在高压静电场下可能会对小鼠胰脏和肾脏造成损害,从而引起血液中相关活性成分的变化,同时负高压静电场的损害可能高于正电场。  相似文献   

10.
叶尔羌高原鳅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雌、雄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各26尾为研究对象,比较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雌鳅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雄鳅(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低于雄鳅(P<0.01),而尿酸、肌酐、钙含量显著高于雄鳅(P<0.05),其它各血液指标雌雄鳅虽有所不同,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该研究为叶尔羌高原鳅的疾病防治、人工养殖及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池塘面积1067m^3,主养彭泽鲫鱼种,搭配团头鲂及鲢鳙鱼种,经156天饲养,共产鱼1029.6kg,折合667m^2产鱼643.5kg。其中每667m^2产彭泽鲫鱼种367.8kg,平均规格70g。每667m^2利润3498元。投入产出比为1:1.67。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豆油、菜油、混合油(豆油:菜油=1:1)作为脂肪源,制成3种试验饲料,饲养体重为(27.64±2.29)g的鲫57 d,对试验鱼生长、生物学性状、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以综合评价豆油和菜油对鲫(Carassius auratus)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菜油组和豆油组终末体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混合油组(P<0.05);饲料系数、增重率、绝对生长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内脏指数菜油组和豆油组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混合油组(P<0.05);菜油组的含肉率显著低于混合油组(P<0.05),两者与豆油组差异不显著;菜油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混合油组(P<0.05),两者与豆油组差异不显著;菜油组的肠体比和豆油组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混合油组(P<0.05);肠长比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菜油组的肥满度最高,混合油组最低,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豆油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菜油组(P<0.05),与混合油组间差异不显著;混合油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菜油组(P<0.05),与豆油组含差异显著;鱼体肌肉水分、粗脂肪、肝胰脏脂肪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豆油、菜油单独作为脂肪源对鲫生长、血清牛化性状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豆油能够改善鲫的体形,提高鲫的肌肉粗蛋白含量,而2种油脂混合使用则抑制鲫的生长,其原因可能与鲫的消化道发育受到抑制有关.建议生产中使用豆油为鲫的脂肪源,并避免同时使用豆油和菜油.  相似文献   

13.
选取93尾(♂31尾,♀62尾)体质量(200±49)g淇河鲫鱼成鱼,选择鱼体形态特征的14个变量观察其外部形态的两性异形。采用协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判别分析研究不同因变量的性差大小。14个变量中有7个变量(体高、体宽、头长、吻长、眼径、眼后长和尾柄长)在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0.01)。以体长为协变量对13个形态特征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发现,第一因子的特征值为4.117,主要变量为全长、体高、尾柄长和尾柄高,解释总方差的31.7%;第二因子的特征值为2.721,主要变量为头长、吻长和眼径,解释了总方差的20.9%;第三因子的特征值为2.594,主要变量为胸鳍长、腹鳍长和臀鳍长,解释了总方差的19.9%,3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72.5%。判别分析的总体正确判别率为80.4%~86.3%,交互检验比回代检验的性别正确判别率略低一些,为76.5%~78.4%。结果显示雌性个体体长大于雄性个体,雄性尾柄长和尾柄高大于雌性,外部体型变量(体高、体宽和尾柄长)具有显著的两性异形。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20℃下研究了在饲料中分别添加3种中草药方剂(复方A由甘草、紫草等组成;复方B由生鸡内金、生牡蛎、山药等组成;复方C由茵陈、板蓝根、黄芩等组成),对平均体质量37.09±4.09g鲫(Carassius aura-tus)肝胰脏和血液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每组15尾,每天按照鱼体质量的2.0%投喂饲料,对照组投喂不含中草药添加剂的基础饲料。实验结束后,取样测定鱼体肝脏和血液部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复方A、B、C皆可显著提高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但却明显降低了尿酸(URIC)、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和球蛋白(GLB)的含量,其他几项生化指标升降不一;复方A、B、C对肝脏中Fe、ALP和肌酐(CREA)3项生化指标的提升效果比较明显,对Ca、P、AST、总胆固醇(CHOL)、乳酸脱氢酶(LDH)、TP和GLB起相反作用。结果的差异可能与中草药配方组成成分、取样部位、测试的生化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5.
尹军霞  陈瑛  孟丽丽 《水产科学》2007,26(11):610-612
将鲫鱼分为益生菌剂组和对照组,分别投喂添加益生菌剂和未添加佐剂的一般饲料后,检测各组鲫鱼肠道菌群、饲料系数、增重率和成活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鲫鱼肠道非常住菌群(过路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为常住菌群;益生菌剂能极显著减少鲫鱼肠道的好氧菌(P<0.01),极显著增加鲫鱼肠道的厌氧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P<0.01),显著降低鲫鱼肠道的产气荚膜梭菌(P<0.05);益生菌剂能有效改善鲫鱼肠道菌群。益生菌剂能促进鲫鱼的生长和成活。  相似文献   

16.
红白鲫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鱼用LRH-A2催产剂,体腔注射法催情红白鲫亲鱼,使其同步产卵,经池塘孵化、鱼苗培育可以获得批量红白鲫鱼苗。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鲫血液生化指标和消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鲫(Carassius auratus)在9 ℃、16 ℃、25 ℃、30 ℃四个温度条件下的血液学指标和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鲫血清无机成分中的镁、磷以显著差异在16 ℃时存在最大值,而其他成分变化不显著。在9~25 ℃水温范围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均随水温上升而上升,并在25 ℃时达到最大值,而超过25 ℃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含量均随水温升高而下降。在9~30 ℃水温范围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随水温上升先上升后有下降,在25 ℃时达到最大值。鲫肠道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9~25 ℃阶段升高,25~30 ℃时下降,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在25 ℃时最高;而肝胰脏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鲫(Carassius auratus)在9℃、16℃、25℃、30℃温度条件下的血液学指标和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鲫血清无机成分中的镁、磷在16℃时存在最大值,而其它成分变化不显著。在9~25℃水温范围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均随水温上升而上升,并在25℃时达到最大值,而超过25℃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含量均随水温升高而下降。在9~30℃水温范围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随水温上升先升高、后下降,在25℃时达到最大值。鲫肠道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9~25℃阶段升高,25~30℃时下降,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在25℃时最高;而肝胰脏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铅在鲫体内的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Ph)随时间的变化在鲫鳃、肝脏、肾脏和肌肉等组织中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铅在鲫鳃、肝脏、肾脏、肌肉中的积累量均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增加速率不同,鳃铅积累量与时间的拟合曲线在0.5 mg,/L时呈对数关系,其它浓度呈线性关系;不同暴露浓度下,肝脏和肾脏中铅积累速度均由慢到快,积累量与暴露时间拟合曲线呈线性关系;肌肉铅的积累速度由快到慢,且积累量与暴露时间拟合曲线旱对数关系;鲫体各部位对铅的积累能力为:肝脏>肾脏>鳃>肌肉.  相似文献   

20.
普安银鲫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普安银鲫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过程和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连续观察,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普安银鲫受精卵近似圆球形,淡灰色,沉性卵,强粘性;卵径1.50mm,吸水后1.88mm;受精后开始形成卵间隙,且植物极的卵间隙大于动物极的;卵间隙形成过程中卵黄收缩,略变小。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23个发育期,水温18℃时需98.72h出膜,水温24℃和26℃时分别需要56.48h、48.2h出膜。不同温度条件下,普安银鲫胚胎发育早期(胚盘~原肠胚)在18℃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发育后期阶段(神经胚~出膜)在24℃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