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对三种温室(屋顶全开启式温室、平拉膜温室和普通开窗式温室)夏季使用性能的测试分析,得出在自然通风和外遮阳情况下:屋顶全开启式温室、平拉膜温室的室内温度略低于室外温度;传统开窗式温室的内部温度比室外高3.0~5.5℃.屋顶全开启式温室,采用自然降温与强制降温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室内温度较室外低3.5~7.5℃.屋顶全开启式温室、平拉膜温室通风降温效果均优于传统的开窗式温室.  相似文献   

2.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日光温室中的加温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比测量有无地源热泵系统的两栋日光温室内的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分析评价了地源热泵系统在日光温室冬季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外最低气温-8.8℃的条件下,热泵温室内的平均气温可达到21.5℃,比对照温室平均气温高13.7℃.比室外平均气温高23.9℃.热泵温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8%~74%范围内变化,其平均相对湿度较对照温室低20%,比室外条件低31%.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其制热系数COP为4.16.由此可见,应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加温,其目光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不仅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系统供热性能较高,节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下不同结构类型日光温室的温度变化规律。[方法]建立2个不同结构的日光温室,在典型的阴晴天观测并记录室外天气情况和室内温度变化。[结果]晴天时,1号温室比2号温室升降温快,17:00后1号温室a点温度比2号温室低;2号温室的升温时间更长;11:00~17:00,1号温室c点温度比2号温室低,其他时间2个温室温度较接近;11:00~16:00,1号温室d点升温较快,其最高温度比2号温室高3.0℃。阴天时,整天内2个温室的温度均呈波动下降趋势;23:00,1号温室a、b点的温度分别降至10.5和7.8℃,2号温室的分别降至8.2和10.5℃;1号温室c点温度一直比2号温室低;1号温室d点温度变化较为平缓。[结论]2号温室的保温效果较好,温度变化较平缓,应作为山东省的重点推广温室类型。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采用水循环烟囱和水池系统,分别建立两种不同的封闭温室,比较两种方法的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面100 cm高度处,使用水循环烟囱的温度比不使用降温系统的温度平均降低8℃左右.在地面100 cm高度处,白天湿度值均保持在45%~75%,适宜作物生长.利用水池降温除湿,相比附近另外一个封闭温室,距地面50 cm高度处温度降低10℃左右.11:30-15:00之间,地面50 cm高度处的最高温度为32℃,基本接近外界温度.封闭温室的湿度较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但白天50cm高度处的湿度保持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果树环境因素的合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温度调节。日光温室温度条件是影响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日光温室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昼夜温差比露地大,晴天温差比阴天大,温度回升快,阴天温室内增温效果不明显。另外,由于温室气温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且果树的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冬季主要是增温,而春季则要降温保湿。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装配式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的建筑参数,利用TRNSYS(Transient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建立温室模型,采用连续阴天和连续晴天的实测数据验证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温室脊高、北墙高度、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的改变对室内温度、北墙温度和建造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北墙温度和总建造成本随脊高增大而增加,当脊高>5.3 m时,室内平均温度和北墙平均温度的增幅明显降低,但建造成本仍增加;室内温度、北墙温度和总建造成本随北墙高度增大而增加,北墙高度为3.7 m时室内温度和北墙温度达到较好效果,北墙高度继续增大,对温度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为1.8 m时,温室后屋面仰角为46°,采光屋面角为27°,可满足温室内采光要求。综上,温室脊高为5.3 m,北墙高度为3.7 m,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为1.8 m时,可达到室内热性能和建造成本的最佳平衡,此时温室总建造成本为22.15万元,每平方米建造成本约230元。  相似文献   

7.
顶部通风对日光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沈阳地区气候特点,根据室外环境不同条件,通过比较温室通风对温湿度的影响,分析确定其变化规律.试验在30 min内只开顶窗进行自然通风的情况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外界风速在4~5 m/s范围内,温室温度、湿度下降速度最快,温度降低2 ℃,相对湿度下降17.8百分点,释放出热量3 980 kJ;晴天时温室相对湿度下降速度大于阴天;通风面积较大时对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大于通风面积较小时对温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后屋面对日光温室温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建华  吴慧  高杰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0):1852-1858
[目的]为摸索后屋面对温室温度变化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有无后屋面的两种不同结构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深冬最冷阶段温室内地温、气温数据的变化进行研究比较.[结果]1 -1 -18、1-1-19号无后屋面温室气温、地温由于个别因素,前期低于1-1 -13号温室;后期逐渐超过1-1 -13号温室.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主要与温室结构有很大关系,1 -1 -13号后墙体高2.7m,白天光照受热面积为全部墙体面积,而1 -1 -18、1-1 -19号墙体高度4.2m,在相同温室长度下受热面积为1-1 -13的1.56倍,所以在晴天天气下1 -1 -18、1-1 -19温度回升较快.[结论]根据建棚经费对比和温度对比试验分析,无后屋面温室较适应鄯善县山南地区建造,在后期的大规模设施农业发展中能够大大降低建造成本,节约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二维及三维模拟对温度模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值模拟在温室环境研究中应用日趋广泛,正确选择温室模拟模型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温室夜间各表面的温度为边界条件,采用CFD软件对12m跨度温室温度环境进行二维及三维空间的稳态模拟求解。结果表明温室中间横剖面温度在三维模拟及二维模拟中空间变化趋势相同且与测试结果相近:在温室前部及温室后上部模拟值与测试值的绝对误差在5%以内,在温室中部尤其是近土壤表面误差偏大。由温室中间及距山墙1m远两个横剖面的1m高温度线分布对比结果可见,温室长度大于其跨度两倍以上时,山墙对室内中部温度环境的影响不明显,模拟温室中部横剖面的温度用二维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PIC16F877A的模糊控制在温室温湿度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核心,运用模糊控制算法建立模糊温室控制系统,对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了控制,应用实验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处理能力强、超调量小、稳定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达到了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寒丘陵地区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丘陵地区建造厚土墙日光温室,在冬季1月份,以砖墙和普通土板墙日光温室为对照,对温室内的温度变化,以及机建土墙温室后墙不同深度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说明,机建土墙温室的保温性能最好,1月份温室内日平均温度比土板墙温室高5.7℃,比砖墙温室高7.8℃,比外界温度高26.5℃.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依山坡而建,背风向阳,厚厚的墙体形成了一个蓄热体,白天吸收太阳光蓄热,夜间随着墙体温度的下降而放热,适宜高寒丘陵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维持温室最冷月夜间温度12℃以上为目标,研究比较了太阳能加热系统和传统加热系统对温室温度的调节原理和调节效果.太阳能加热系统的热交换器为光管散热器,分为两组,分别悬挂在空中和埋设在地下,用于温室的空气加温和地面的蓄热加温.白天,悬挂在空中的热交换器吸收温室多余能量,通过埋在地下的热交换器将其储存在地下;夜间,储存在地下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器重新释放出来加热温室空气.传统加热系统的热源为一台15kW的锅炉.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加热系统在12月至次年1月的最冷几天中供热量不能满足温室作物的需求,但在其它时间,相比传统加热系统更有利于温室环境的调节.因为这种加热系统不仅可用于夜间加热,而且还能避免白天温室内过高温度影响植物生长.这套太阳能加热系统每年能为温室提供360kWh/m2的热量,可节省大量的化石燃料.如果突尼斯国内1400公顷温室全部采用这种加热系统,每年可节约化石燃料5×109kWh.  相似文献   

13.
陈刚  柯建宏 《广东农业科学》2008,(10):113-115,125
针对云南的气候特点,对影响连栋玻璃温室温度的主导因子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温室降温、加温、保温以及温室内温差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保温措施对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温度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别测试了设置阴棚、阴棚覆盖保温被、附阴棚的日光温室墙体及前屋面保温被加强保温这3种措施下的日光温室温度及参照温室温度,重点关注早间及夜间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附阴棚日光温室与参照温室在外部温度低的早间及夜间气温平均相差一般在0.5℃以内,在外部温度高时二者气温差通常为1.0~4.0℃。阴棚覆盖保温被对日光温室增温效果不明显,1月早间及夜间最大差值为1.0℃。温室墙体及前屋面保温被加强保温的温室与具有相同阴棚设置的参照温室气温相比,早间及夜间二者在外温低的1月平均最大差值为4.2℃,在外温高的2月平均最大差值为6.5℃。研究结果对组合温室的设计建造、温室保温措施的选择以及温室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宁夏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墙体保温性能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对温室外温度、温室内温度、温室内土壤温度和温室墙体温度日变化及各种温度之间相关性分析得出,日光温室内部温度变化呈现非标准正弦曲线变化规律,在温室内温度下降过程中存在两个阶段,即急速下降阶段和缓慢下降阶段,急速下降阶段(14:00-18:00)主要是由于下午光照强度降低所引起的,缓慢下降阶段(18:00-次日9:00)主要是由于室内温度降到低于土壤温度和墙体温度时,土壤及墙体开始缓慢放热,缓解由缺少光照所引起的温度急速下降;墙体温度变化与土壤温度变化趋于同步,同时受温室外部温度影响较大;通过本研究得出在西北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墙体采用砖土复合结构,内部土墙1.5 m高度处以90 cm厚度为宜.  相似文献   

16.
墙体是日光温室吸热贮热的重要结构,不同颜色对光的吸收反射不同,试验通过将庭院式温室作为模型温室,对黏土砖后墙涂色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黑处理、不涂色(对照:黏土蓝砖)、涂白处理的墙体温度、光照强度和空气温度均存在差异。在连续晴天时,涂黑处理隔间内的温度最高,涂白处理隔间内的光照强度最强。在连续阴天时差距不明显。通过试验得出涂黑处理能提高后墙温度2.1℃,涂白处理则会降低墙体温度3.3℃;涂黑处理还能够增加温室内的空气温度,而涂白处理对光照强度的增加较为显著,相比对照平均提高997.4lx。需要指出的是本结果是在无外保温材料下获得的,保温措施会提升其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求适宜的宁夏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结构类型,通过对4种不同结构夯土墙体日光温室内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露点温度等内环境日变化曲线比较和温室建造成本等多因素分析,发现在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露点温度方面,温室3、温室2明显优于温室4和温室1;在建造成本方面,温室3>温室2>温室1>温室4...  相似文献   

18.
Venlo型玻璃温室夏季遮阳降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夏季气候条件下的Venlo型玻璃温室在河南省郑州地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3次降温试验的温度测量和采集计算降温速率和温度分布的离散程度,对比分析温室在单独开启内、外遮阳系统或内外遮阳系统同时开启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内外遮阳装置同时开启后室内降温效果较为明显,内遮阳装置单独开启时室内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指出了3种遮阳方式的优劣点所在,总结出遮阳网开启方式与温室内降温效果的内在联系和量化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河南地区夏季设施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温室大棚内温度变化,以及不同时期温度的变化对温室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得出各主要温室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温度指标,为实现对温室生产的合理调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温室内温度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温室温度的控制特点,提出了实现室内温度模糊控制的方法,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温室内温度的模糊控制有较为明显的衰减特性,能够把被控参数调节在设定值周围,参数的波动小,控制品质优于开关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