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啄癖表现为:啄羽、啄肛、啄蛋和啄趾,一般先从少数鸡开始,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迅速扩散到全群。尤其在高温季节(夏季)饲养表现更甚。其原因比较复杂,通过在养鸡生产中不断学习,总结部分发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提供给广大养户,以供参考,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症状,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3.
啄癖是蛋鸡的一种异常行为。常见的啄癖有啄肛、啄趾癖、啄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高密度大群饲养的鸡最容易发生啄癖。在我区养鸡生产中每年因啄癖造成大量鸡致残、致死,损失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4.
浅谈鸡啄癖     
在养鸡生产中,鸡的异常行为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中以啄癖危害最大。啄癖是鸡单向或相互啄食个别部位或异物的一种恶癖。一般来说,一经出现啄癖,轻者使鸡受伤,重者造成死亡,如不采取措施,即可蔓延全群,严重危害养鸡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啄癖又称异食癖、恶食癖,是禽啄羽、啄肛及啄趾等恶癖的总称,以笼养鸡最常见,大小鸡只均可发生,尤其是啄肛危害最大。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析原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24(6):75-76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病症。该病在各年龄、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啄癖是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鸡对外界应激源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主要表现为鸡只相互啄食羽毛、肛门和脚趾等部位,轻则受伤影响生长,重则发生死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大棚养鸡、高床养鸡和网上养鸡等集约化养殖模式正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得到迅速推广,优质鸡的发展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的同时,啄癖现象也时有发生。笔者在为养鸡大户、基地服务时,在为农民培训与指导时,均有亲身感受。现结合生产实际,就优质商品鸡饲养过程中啄癖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方法,谈谈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鸡的啄癖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世达 《中国家禽》2006,28(11):30-31
鸡啄癖又称异食癖,啄癖在养鸡生产中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对各种啄癖的原因分析,正确认识啄癖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可给养殖户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啄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表现为啄肛、啄羽、啄蛋、啄趾、啄头等。生产中一旦出现鸡的啄癖,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啄癖的蔓延,否则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引起鸡啄癖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饲养环境、日粮营养、饲养管理和疾病等因素,饲养过程中要掌握“预防为主”的原则。产生啄癖以后,就要有针对性地消除诱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以便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陈自峰 《广东饲料》2006,15(4):24-26
啄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由饲养环境、日粮营养、饲养管理和疾病等因素引起,生产中一旦出现,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蔓延。1常见啄癖种类1.1啄肛癖鸡群发生啄肛癖一般开始是一只鸡追啄某一只鸡的肛门,致使该鸡受伤出血后,其他鸡闻到或偿到血腥后,就会群起而追啄,以致  相似文献   

11.
在养鸡生产中,鸡的异常行为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中以啄癖危害最大。啄癖是鸡单向或相互啄食个别或异物的一种恶癖,是由于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症。一般来说,出现啄癖,其主要危害在于被啄鸡只受伤,致残或致死,淘汰率加大,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及正常产蛋,增大养鸡成本。如不采取措施,即可蔓延全群,严重危害养鸡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原因分析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整齐度差:鸡舍环境调控不当;日粮营养不合理等。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因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应激、疾病等因素引起的鸡啄癖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水平较低的农村,经常给养鸡生产带来损失。根据病鸡啄食的部位不同,鸡啄癖可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及啄食其它异物的异食癖等。现对鸡啄癖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养鸡生产中,鸡啄癖的诱因很多,鸡啄癖已成为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病态行为,严重地影响养鸡业的发展。所以,对鸡啄癖的综合防治要引起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鸡病重在预防,但鸡啄癖症一旦发生,应有针对性地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及时治疗病鸡。  相似文献   

15.
啄癖是由于饲养管理、营养或疾病等因素引起机体代谢机能紊乱所造成鸡群之间相互啄食组织器官或羽毛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在养鸡生产中,鸡啄癖已成为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病态行为,特别是规模养鸡场高密度饲养的鸡最易发生,危害极其严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蛋鸡的啄癖是由于饲养管理、营养或疾病等因素引起机体代谢机能紊乱所造成鸡群之间相互啄食羽毛或组织器官的一种疾病,一般表现为啄羽、啄肛、啄趾、食卵、啄肉、异食癖等。在养鸡生产中,啄癖的诱因是时时存在的,危害很大,尤以啄肛的发生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笔者长期在生产第一线与养鸡专业户打交道,亲眼目睹了很多鸡群鸡只之间,啄羽、啄趾、啄肛、啄蛋、啄物等互啄、乱叨现象,致使其伤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下面就引起鸡啄癖的原因及防制措施做一个简述。  相似文献   

18.
啄癖是指鸡只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死亡的现象,是群养鸡容易发生的一种恶癖,又称为恶食癖。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肉等。啄癖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严重的可导致鸡只伤残、生长迟缓、产蛋率下降,甚至达到10%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啄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病,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等。 鸡啄癖主要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调制不当、环境应激等因素引起。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啄癖可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  相似文献   

20.
在养鸡中,常见一些鸡发生啄肛、啄羽、啄趾癖,特别是雏鸡和初产母鸡易发生,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给养鸡户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