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衰宁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60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DN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衰宁胶囊,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水平、微炎症状态、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Scr、Cys C、BUN、eGFR及24h U-T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TNF-α、CRP、IL-1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衰宁胶囊辅助治疗DN疗效显著,可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微炎症反应,改善中医证候评分,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自血穴位注射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并确诊、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口服盐酸奥洛他定+自血穴位注射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奥洛他定+穴位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方案治疗,2次/周,连续12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皮肤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量等症状体征总积分变化、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治疗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血穴位注射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和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进行血清PCT和CRP检测,并对AECOPD组进行胸片检查。(1)比较AECOPD组治疗前后以及AECOPD组与COPD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2)比较合并和不合并肺炎AECOPD患者上述两项指标;(3)对AECOPD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 a,比较出院后3个月内和3个月后急性加重患者、1 a内急性加重1次和1 a内急性加重>1次患者之间治疗前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1)治疗前,AECOPD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COPD组(P<0.01);治疗后AECOPD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RP水平仍高于COPD组(P<0.01),PCT水平与C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炎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不合并肺炎组(P<0.01),出院后3个月内加重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3个月后急性加重患者(P<0.01),1 a内急性加重>1次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急性加重1次患者(P<0.01)。结论 PCT、CRP可能参与AECOPD发生的病理过程,两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对于AECOPD诊断、病情判断及短期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未病先防"理论采用事前干预性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秋季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秋季过敏性鼻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敷贴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过敏药物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与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敷贴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于发病季节前2个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患者康复指标、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鼻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敷贴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和鼻眼结膜相关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敷贴组优于对照组(P0.05);敷贴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病前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秋季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2组均给予奥沙拉嗪治疗,对照组给予0.5%甲硝唑注射液+锡类散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煎剂+锡类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复发率、电子肠镜下黏膜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的病变组织炎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的电子肠镜黏膜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复发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L-8及TNF-α浓度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提高观察组黏膜修复疗效,减轻病变组织炎症反应,患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联合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调查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量、肺总量、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和St George呼吸疾病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和St George呼吸疾病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类联合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治疗可有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炎症状态、病情、生活质量和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自拟平肝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除维持原基础病治疗之外,治疗组予自拟平肝汤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倍他司汀口服.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下降,以治疗组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50例),分别给予西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WOMAC评分、TNF-α、IL-1β、IL-6及NO水平等。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儿治疗后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益气温阳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减轻症状体征,改善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程度,并有助于下调NO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感咳宁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13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采用西替利嗪片和右美沙芬胶囊口服(对照组)或感咳宁汤加减(观察组)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咳嗽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而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加味痛泻要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综合治疗组予加味痛泻要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中药治疗组以加味痛泻要方口服,西药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剂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综合治疗组为93.3%,中药治疗组为80.0%,西药对照组为66.7%,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 (P<0.05)。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腹痛VAS评分及单项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综合治疗组各积分低于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3组在治疗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痛泻要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崔力  王伟明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2):1404-1407
目的 观察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对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春期炎症性痤疮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清热消痤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丹参酮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IL-4、IFN-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细胞因子IL-4水平均降低、IFN-γ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可疏风清热、化瘀解毒,切中病机,并降低IL-4、升高IFN-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健脾生血汤治疗气不摄血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采用激素强的松治疗和健脾生血汤合激素强的松治疗,3个月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治疗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血小板计数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P<0.05),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治疗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幅度小于治疗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比较: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治疗组为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生血汤能改善气不摄血型慢性ITP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增加血小板计数,改善或消除激素副作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拟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辅助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法抽签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0例),分别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SF-36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液SDF-1、MMP1及MM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患者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辅助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显著缓解关节疼痛症状,促进关节正常活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下调SDF-1、MMP1及MMP3水平,并有助于避免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联合中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9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琥龙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尿频多、尿无力、尿线变细、会阴部坠胀痛)及治疗前后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尿频、尿无力、尿线变细、会阴部坠胀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T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可调节机体阴阳及脏腑功能,加快缓解临床症状,增强疗效,且物理疗法安全、无副作用,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中医辩证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中医组及西医组各50例,给予中医组患者天麻钩藤饮治疗,给予西医组患者波依定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一疗程后血压水平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有效稳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颗粒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30例,中医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颗粒口服治疗,西医组给予培菲康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结果中医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同期西医组(P0.05);中医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可有效改善IBS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100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脑心通胶囊,疗程均为1a.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及MMP-9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4.0% vs 36.0%,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和MMP-9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患者可有效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炎症因子和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CHD合并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均保持一致,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80 mg·d-1,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 mg·d-1,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T-1、IL-6、MMP-9检测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NO检测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24 h尿蛋白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CHD合并DN患者的效果优于依那普利,能够更显著的改善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阳虚水泛证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且属于阳虚水泛证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西医治疗,同时给予治疗组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T-proBNP指标、心脏彩超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和E/A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和E/A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DD、LVESD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水活血温阳方结合西医治疗阳虚水泛证型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等,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康肾汤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组采用小儿康肾汤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缓解率、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肾功能等指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91.7%,对照组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均有好转(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5.56%,2年内复发率13.89%,对照组分别为22.22%和41.67%(P<0.01)。结论:小儿康肾汤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