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关中地区 5 0年来不同时期小麦品种在目前栽培条件下产量性状变化与当前推广品种源库关系的研究 ,初步探明 :①在以往品种改良中 ,收获指数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②当前种植的品种中 ,源是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 ;③引入新的种质 ,以改善源的功效为基础提高生物学产量 ,且不降低收获指数 ,是超高产育种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种产量改良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关中地区50年来不同时期小麦品种在目前栽培条件下产量性状变化与当前推广品种源库关系的研究,初步探时:①在以往品种改良中,收获指数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②当前种植的品种中,源是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③引入新的种质,以改善源的功效为基础提高生物学产量,且不降低收获指数,是超高产育种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影响小麦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的性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株高、穗粒数、总小穗数、单株有效穗、单株粒重、千粒重与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的线性回归关系的研究,明确增加每穗粒数同时可以提高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就怎样提高每穗粒数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稳步提高每穗粒数,适当增加千粒重,挖掘穗部产量潜力,获得高产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小麦粒重的生理限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疏株,疏茎,疏小穗小花,剪芒和穗部,叶片涂布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组试验,明确了本生态条件下小麦抽穗开花后的光合同化量是粒重的主要决定因素,同一植株主茎对分蘖,同一穗基部小穗对上部小穗以及同一小穗基部小花对上部小花,在养分征集上有竞争优势,消除这种优势可以提高粒重及籽粒均匀度。  相似文献   

5.
以7个优势小麦品种(系)和3个普通型(非优质)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优质小麦和普通型小麦农艺性状的差异以及优质小麦子粒产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与普通型小麦相比,优质小麦表现植株高大,生物学产量低,收获指数低,穗粒数少,公顷穗数少。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子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穗粒数、公顷穗数与子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改良优质小麦品种子粒产量的目标是降低株高,提高生产总量,改善光合产物分配,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6.
何贤芳  赵莉  朱昭进  汪建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04-10206
[目的]寻求小麦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的关键指标。[方法]以安徽省种植的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单位面积粒数、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生物学产量、株高、收获指数等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量与其他若干性状在相关方向和程度上均有差异,且其他性状之间相关性及差异显著性均有不同;大多数品种(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生物学产量及穗粒重显著相关,同时某些品种(系)的产量与其他性状之间显著相关。[结论]以产量作为小麦高产及超高产育种的选择指标之一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小麦品种源库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源库相互作用的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判小麦品种源库状况的方法,并以此考察了20个不同来源和特性的小麦基因型的源库状况。描述小麦基因型源库状况的源库指数X的定义域为[-1,+1]。黄淮麦区推广品种的X值一般在-0.3~+0.3之间,说阳其源库关系基本协调。X值与千粒重有较密切的直线关系,从品种的千粒重大小可大致了解其源库状况。黄淮麦区源库协调的小麦品种千粒重应为38~40g。  相似文献   

8.
通过疏株、疏茎、疏小穗小花,剪叶、剪芒和穗部、叶片徐布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组试验,明确了本生态条件下小麦抽穗开花后的光合同化量是粒重的主要决定因素。同一植株主茎对分蘖、同一穗基部小穗对上部小穗以及同一小穗基部小花对上部小花,在养分征集上有竞争优势,消除这种优势可以提高粒重及籽粒均匀度。  相似文献   

9.
小麦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9个小麦基因型在四川省7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这3个性状均与环境间存在极显著互作,其稳定性参数b和S^2d因基因型不同而表现各异,收获指数受环境的影响大于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在高中产环境中,收获指数等3个性状均好于低产环境,不同环境中,收获指数和生物产量都对籽粒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收获指数,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的高低与其稳定性之间彼此独立,改良基因型的  相似文献   

10.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演变中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演变中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变化夏中华,丁雪蕙,顾正中,张云峰唐明臻,俞世蓉,吴兆苏(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223001)(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品种研究室)小麦新老品种演变研究表明,现代品种光合面积显著增大,但生物产量变化不大,而茎草重...  相似文献   

11.
选用烟农19、中麦578、伟隆169、华成1688、安农1589、天益科5号、荃麦725、安农0711、西农99、华展199和中育1211共11个适宜皖北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研究分析了各小麦品种的产量、群体动态变化、干物质转运积累与分配等特性。结果表明,11个供试小麦品种产量均达到7 000 kg·hm-2以上,属高产小麦品种;其中伟隆169、荃麦725、西农99和华展199的产量都达到了8 000 kg·hm-2以上,产量构成协调,穗数及成穗率较高,并且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以及干物质转运量高于其他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分蘖成穗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伟隆169、荃麦725、西农99和华展199 穗数、分蘖成穗率较高,具有较高产量,适宜皖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品种和肥料对冬小麦叶片主要生理参数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籽粒产量有显著差异,但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明显。增施肥料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并且它与施肥水平和生育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3.
影响小麦杂交制种产量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的杂种优势现象是普遍的、明显的和有利用价值的.目前小麦杂交制种的主要途径是三系配套和化学杀雄.影响三系杂交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优良亲本的选择以及异交栽培措施的搭配.本文就影响小麦杂交制种产量的因素及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小麦单产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者之乘积,追求高产即追求乘积的最大化。但是,由于受遗传因素和气候生态条件及产量因子相互制约的影响,在单产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要提高任何一个产量因子都存在相当的困难。四川盆地气候决定了小麦具有分蘖期短、分蘖成穗率低,  相似文献   

15.
旱地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5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试各试点产量数据为依据,对产量性状作诸多稳定性分析,以期为小麦品种的遗传改良和准确评价参试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温室黄瓜产量规律及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现代温室无土栽培的水果型小黄瓜进行了两年4茬的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季节,黄瓜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年度总产量相差很大。正常情况下,秋冬茬始采期在定植后的30d,产量高峰在定植后的50多天,春夏茬始采期在定植后的45d左右,产量高峰在定植后的60~70d,而且峰值高,高产期持续时间长,年度产量的60%以上在春夏茬。不同品种的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总产量和适宜生长季节不同。deltastar适合于春、夏、秋季种植,condesa冬季生长旺盛,适合温室越冬栽培。Printo抗逆性强,任何季节均可种植。正常年份,产量与温度在冬季呈显著正相关,在夏季呈负相关。产量与湿度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表现不一。产量与光照时数均呈正相关,暖冬极显著,寒冬和夏季不显著。温度与湿度在秋冬茬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春夏茬呈正相关。温度与光照在春夏茬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秋冬茬相关不显著。湿度与光照多数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田块尺度的小麦产量差及生产限制因素解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了解析产量差的产生机制和冬小麦生产的限制因子,提出科学的缩减产量差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农户调查的方法对吴桥县不同田块的产量差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不同田块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高产田块和低产田块之间的产量差距达3 375kg/hm2,与平均产量的差距为1 754kg/hm2,中低产田块具有较大的产量提升空间。通过对调查因素的分析,阐述了田块尺度产量差限制因素的影响作用,土壤肥力、肥料投入、土壤耕作、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可控因素是田块产量差的重要限制因素。在冬小麦的生产投入构成中,肥料投入所占比例最大,并且不同收益的农户之间肥料投入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而机械、农药、种子和灌溉等方面的投入差异不大。在投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投入继续增大,报酬递减,农户的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为:当冬小麦投入水平为4 102.5元/hm2,产投比达到最大值4.02。平衡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是实现少投入高收益的根本途径,提高栽培耕作技术的到位率是缩减田块尺度产量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15个锥栗主栽农家品种为材料,通过3 a的调查,研究了生长与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间性状变异丰富,平均变异系数为23.84%;梢长和单株产量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6.57%、35.65%;不同农家品种间地径存在显著差异( P≤0.05),树高、梢长、单株结苞数、总苞重、坚果单粒重、出籽率以及单株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苞数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855,单株产量与树高、冠幅、坚果单粒重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458、0493、0.401;各性状值标准化后排名靠前的3个农家品种为处暑红、乌榛、红仔榛,可为锥栗杂交育种和遗传作图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淄麦 12号连续 7个年度的产量及构成因子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在水浇条件下 ,产量与播种期间的温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越冬期间的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播种及越冬期间降水多会极显著地降低总茎数。灌浆期间相应的较高气温和越冬期间降水多会极显著地增加粒重。返青前气温缓慢回升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 ,拔节期间降水会显著地降低有效穗数。淄麦 12号在栽培上要注意春季第 1次肥水要在 4月以前施用 ,减缓温度的过快提升 ,提高有效穗数。后期在保持适宜土壤墒情的条件下 ,尽可能地减少浇水 ,确保籽粒灌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潮土不同钾素水平上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小麦产量形成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病情指数与POD活性、有效群体、小麦单株干重显著负相关,与小麦根系活力、小麦单株鲜重极显著负相关;成熟期病情指数与小麦根系活力、小麦单株鲜重、穗数、千粒重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极显著负相关,但与单株干重、单株穗粒数之间无相关性;施K2O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施用适量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可显著增强小麦抗纹枯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