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研究以人工感染鸡立克氏病毒的方法,探讨了鸡MD的发生发展与其淋巴细胞免疫疫功能及应激适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攻击MDV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含量及T-淋巴细胞对植物凝集素刺激的增率均明显 地降低,而且两者的低趋势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BA免疫组化技术与HE染色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实验性攻击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后鸡体内病毒抗原分布与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DV能引起胸腺髓质区、脾动脉周围淋巴鞘、法氏囊生发中心淋巴细胞坏死、网状细胞增生,开逐渐在全身各部位产生多发性淋巴样细胞增生灶。病毒抗原阳性反应与网状细胞增生明显相关。MDV抗原阳性细胞主要包括网状细胞,浓缩碎裂的淋巴细胞及浸润的淋巴样细胞,这些细胞浆和胞核均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糠皮质激素受体(GCR)作了测定,并对生理情况下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鸡和实验性马立克氏病(MD)鸡的外用血淋巴细胞GCR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含有GCR.对其测定的最佳条件为:~3H-Dex饱和浓度为3.6nmol/L;孵育最适pH为7.2;孵育最适温度及时间分别为21℃,3h;用两次分离法获取的淋巴细胞GCR测定值不受红细胞影响.鸡外周血淋巴细胞GCR亦具有低容量、高亲合力及甾体特异性,其与~3H-Dex特异结合容量R_0=57.62±17.9fmol/10~7细胞,解离常数Kd=2.57±0.98nmoL/L.生理情况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GCR含量,表现为产蛋率高的品种高于产蛋率低的品种、母鸡高于公鸡、成年鸡高于幼龄鸡,而且表现为早晨含量高于晚间含量.实验性MD鸡外周血淋巴细胞GCR的浓度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运用BA免疫组化技术与HE染色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实验性攻击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后鸡体内病毒抗原分布与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DV能引起胸腺髓质区、脾动脉周围淋巴鞘、法氏囊生发中心淋巴细胞坏死、网状细胞增生,并逐渐在全身各部位产生多发性淋巴样细胞增生灶。病毒抗原阳性反应与网状细胞增生明显相关。MDV抗原阳性细胞主要包括网状细胞、浓缩碎裂的淋巴细胞及浸润的淋巴样细胞。这些细胞胞浆和胞核均呈强阳性着染。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明,鸡感染马立克氏病毒(MDV)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减少,其减少程度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不因攻毒后时间的延伸而改变,提示鸡马立克氏病(MD)的发生与发展,与病毒所致PBL的抗应激能力降低有关;MD肿瘤组织的GR含量较正常鸡PBL的减少40%;而含瘤病鸡的PBL GR含量与之基本相同(P>0.05),说明发生肿瘤的MD鸡,其PBL与瘤组织细胞的变化程度相似;M  相似文献   

8.
鸡马立克氏病外周血液ANAE ̄+T淋巴细胞动态程相朝,宋文成(洛阳农业专科学校牧医系,171003)薄清如,邱震东(解放军农牧大学)为进一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增殖的意义,我们对人工感染京毒1号MD强毒鸡外周血液酸性:小醋酸萘酯酶阳性(...  相似文献   

9.
淋巴细胞凋亡抑制与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证明,外源性糖皮质激素(GC)可以诱导正常鸡和马立克氏病毒(MDV)疫苗免疫鸡淋巴细胞DNA出现180~900bp的阶梯状小分子断片,即诱导淋巴细胞凋亡过程启动。尤其是疫苗免疫鸡淋巴细胞对体内生理浓度GC就有相当高的致DNA阶梯状小分子断裂的敏感性。而这种诱导反应可以被RU486阻断,人工感染MDV鸡同样有抑制该反应的作用,这暗示MDV引起无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鸡体内堆集直到形成肿瘤,可能与MDV抑制淋巴细胞凋亡,使自体生理性清除非功能性淋巴细胞的机制受阻有关。本研究还以RU486阻断鸡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果使鸡对MDV敏感性提高,MD病变形成提前。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氏病(MD)疫苗免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相安  王茂永 《中国家禽》2004,26(13):58-60
马立克病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世界性家禽流行病。其造成高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原因是病毒不断地在体内各内脏器官形成肿瘤以及神经系统受损造成的麻痹。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探讨鸡马立克氏病T细胞受体亚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本实验以马立克氏病强毒株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在不同的感染期,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胸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CR1和TCR2T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鸡脾脏中TCR1T细胞异常增高,而TCR2T细胞在脾脏和外周血中的表现为暂短的升高,其后迅速下降。TCR1T细胞与TCR2T细胞的这种异常变化是VMDV感染雏鸡后T细胞表  相似文献   

12.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鸡马立克氏病病鸡拔取羽毛根 ,经处理后接种于 4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盲传到第六代出现典型的马立克氏痘斑。用第7代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磨液与MD阳性血清进行琼脂扩散试验 ,结果出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线。此结果表明已分离到马立克氏病毒。  相似文献   

13.
以简便技术制备鸡胚皮肤(CES)细胞,进而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MD)SB-1株病毒适应于CES细胞和致CES细胞病变效应(CPE)的研究.试验表明,在形成CPE的细胞中可检出核内包涵体,MD的SB-1株病毒的CES细胞毒的蚀斑形成单位(pfu)为105.7201-7.2122/m L.本研究为以后用CES细胞增殖SB-1株病毒以代替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制造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病毒在鸡体内可以形成两种形式的病毒粒子,一种是细胞结合性病毒,存在于肿瘤细胞和被感染的组织细胞内;另一种是细胞脱离性病毒,存在于羽毛囊上皮细胞内。后者随皮屑的脱落污染环境,这种脱离细胞的病毒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在室温下存活4~8个月。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病毒在鸡体内可以形成两种形式的病毒粒子,一种是细胞结合性病毒,存在于肿瘤细胞和被感染的组织细胞内;另一种是细胞脱离性病毒,存在于羽毛囊上皮细胞内。后者随皮屑的脱落污染环境,这种脱离细胞的病毒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在室温下存活4~8个月。  相似文献   

16.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其病原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该病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各种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肿大和形成肿瘤。本病  相似文献   

17.
细胞浓度对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蚀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鸡疱疹病毒与马立克氏病病毒都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形成蚀班(PFU),而PFU的数量又与疫苗的效价有直接关系,在长期的马立克氏病活疫苗效力检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制备单层细胞时,细胞浓度对病毒蚀斑单位的形成影响较大,尽管有些生产厂也注意到这点,但没有作系统比较,只...  相似文献   

18.
19.
前  言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其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周围神经、性腺、各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马立克氏病病毒最早由英国学者于1967年分离获得。本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养鸡场,特别是肉仔鸡发生该病后损失严重。马立克氏病病毒还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增强毒力。不同品种的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不同,采用马立克氏病疫苗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感染,但其免疫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必须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