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顺红  王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20-16922
根据不同类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探讨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基本模式,提出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的结合点和保障措施,促进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长效、良性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赋予了乡村旅游发展新的内涵和任务。国家旅游局明确要求旅游业要发挥优势,服务三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建树,引导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立足珠海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重点对珠海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探求珠海乡村旅游的发展途径,以实现珠海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新时尚,乡村旅游也继农业产业化之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搞好乡村旅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乡村旅游的含义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所起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并在一些乡村试验点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尽管有了些许成绩,但很多的地区仍然欠缺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结合起来的意识,导致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我国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因而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无法对实践进行有效而具体的指导。因而,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横坡古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分析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云阳县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产业,是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本文以渝东北云阳县乡村旅游发展为例,分析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促进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旅游新的需求,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规划,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加强管理,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的条件分析,结合绥阳县郑场镇的乡村旅游现状,提出郑场镇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模式,同时讨论郑场镇在不同时期的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已是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成功的发展对策与模式对于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性的指导作用。从分析乡村旅游产生、内涵与特征的角度入手,理顺并总结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及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消除贫困、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两大热门话题,也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如何使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一体化,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以舟山为例,阐述"渔家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意义、途径和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体验型乡村旅游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明确了开发体验型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北京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薇 《农学学报》2015,5(5):118-122
作为北京市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新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和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北京市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实地考察北京市16个区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五大模式: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和休闲旅游型模式,并提出了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针对消极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昌吉州为例,定量化地分析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关系,以期为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计算耦合度.[结果]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度较高.[结论]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是相伴而生的,农村发展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结果.生活质量、绿洲建设两个指标是影响昌吉州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改善乡村环境、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提升农民素质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世界旅游组织成员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总结乡村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探索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的产业化开发模式(CBD模式),最后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提出政府的行动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沈中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41-19942
乡村旅游发展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范畴并阐述了和谐新农村的内涵,继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互动作用,最后提出了二者的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为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观光农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破坏资源环境、传导不良文化等与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问题,为此,经探讨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背景,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了体育运动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总结了目前农村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阐明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能够获得的机遇,提出了发展新农村体育运动可以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三大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确定权重,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对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15年福建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新农村建设发展明显滞后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表现出高耦合低协调情况;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由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减;经济、社会、资源和区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