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蓄水后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为提出有效的农业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从气候条件、承载体、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4个方面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别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础上,以最小信息熵将权重组合为综合权重,在GIS支持下建立评价模型,对库区农业生态环境从结构性脆弱、胁迫性脆弱及综合性脆弱进行量化评价及等级评定.[结果]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东)北部较高、中部较低、长江两岸较高,且以长江为分界线的长江北部在较高的胁迫性脆弱和结构性脆弱共同作用下较南部明显偏高,区域内70.00%以上的区(县)农业生态环境整体处于中强度等级以上,农业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不容乐观.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整体上与生态环境因子分布一致.[结论]以AHP-PCA熵组权重模型评价农业生态脆弱性具有可行性,可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南疆塔里木河流域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影响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适合巴州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地膜使用量、环境保护支出、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森林覆盖率、牧草地年均面积减少面积、农业引水量、未利用地年均面积减少面积、年均沙尘暴出现次数、沙漠化危害严重的耕地面积15个指标。利用SPSS20.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生态脆弱性指标权重值,通过生态环境脆弱度公式计算得到生态脆弱性得分,在主成分分析法所提取的主要指标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综合确定生态脆弱性等级。结果表明,尉犁县为极强度脆弱区,库尔勒为强度脆弱区,且末县、轮台县和若羌县为中度脆弱区,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和焉耆县为轻度脆弱区。根据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以为当地政府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方面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晋城市长河流域108 km2为研究区,结合黄土丘陵矿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态脆弱性理论,建立黄土丘陵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利用AHP法测算16项因子的权重并使用集对分析法对该区域5 a生态脆弱度归纳评估并验证结果可靠性。结果表明,植被指数、年均降雨量等7项指标权重影响较大,研究区2007—2015年整体呈现脆弱状态,脆弱性等级最高为强脆弱,出现在2007,2009年,最低级别为稍脆弱,出现在2015年,研究区生态脆弱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说明生态环境呈现逐年好转。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虽然好转,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应继续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估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选取新疆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艾比湖区域为研究区,正确认识和评价艾比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本质,监测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并加以恢复和重建,为干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示范性案例.[方法]采用区域综合生态脆弱度模型评价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结果]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脆弱性,而且局部区域的脆弱程度在不断加强.[结论]根据对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结果,说明在人类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下,艾比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总体上随时间的推移由低脆弱度向高脆弱度演进.提出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区恢复与保护的对策,其目的是防止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使其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瑛  曾磊  赵贵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58-12160
[目的]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方法]从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已构建的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并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植被生态脆弱度,评价苏贝淖流域植被生态脆弱性。[结果]苏贝淖流域植被脆弱性划分为极度脆弱、高度脆弱、中等脆弱、低度脆弱4个等级;极度脆弱区分布于苏贝淖附近的湖盆滩地地带,地下水位埋深普遍小于1.0 m,该区植被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低脆弱区分布于苏贝淖四周的梁地地带,地下水位埋深10.0~40.0 m,植被生长与地下水埋深关系不明显;地下水位对植被生态的影响最为敏感,是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键因子。[结论]该研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指标权重,改进TOPSIS模型,根据各评价单位无量纲数据列标准差确定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分辨系数,不计主观赋值随意性和固定性情况下,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将改进模型应用于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2009~2014年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深度分析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时空异变,了解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值为动态值,突变数据对指标权重排序影响更具时效性;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多为重度脆弱和中度脆弱,属于极易发生旱灾地区;近年来,该区域实现粮食增产同时,合理调控区域复合体影响因素,大部分农业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强度减弱,少部分地区保持相对稳定。评价结果与实际遭受旱灾损失性质基本吻合,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定西市安定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判出定西市安定区生态脆弱度水平。[方法]以安定区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态平衡程度3个方面选取18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并采用均方差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结果]安定区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治理以来,生态脆弱度指数随时间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由1993年的0.713 2下降到2003年的0.286 8,经历了1993年的中等脆弱阶段,到1999年进入一般脆弱的相对稳定阶段,最后过渡到不脆弱阶段,其生态环境向良好阶段发展,并据此评价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结论]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为今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岩溶区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宜耕地资源不足.土地退化严重,承受自然灾害能力低,使岩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本文以重庆市岩溶地区为例。选择12项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然后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25个岩溶区县中潜在脆弱区县7个。轻度脆弱区县2个,中度脆弱区县5个,重度脆弱区县5个,极度脆弱区县6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估。[方法]基于ArcGIS,运用主导因素法和最大限制因素法,构建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的敏感性-现实性概念框架模型,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河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与其退化现状具有不一致性;重度脆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1%,比例较小,主要分布在冀西北间山盆地的张家口坝下9县区,呈条带状分布,是土壤侵蚀脆弱性和土地沙化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度脆弱占38.4%,比例最大,主要分布在冀西北间山盆地、燕山山区及太行山山区的大部分地区,主要由土壤侵蚀脆弱性所致,坝上坝下也有大块分布,主要由土地沙化脆弱性所致;河北平原区主要表现为轻度脆弱和微度脆弱,分别占全省面积25.1%和32.4%。[结论]该研究为保障河北省生态安全和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兴国  李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53-16754,16778
[目的]对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动态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生态系统脆弱度,对2002~2008年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2002~2008年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度分别为0.560 0、0.513 7、0.516 4、0.465 4、0.476 0、0.449 2、0.400 6,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生态系统脆弱性由中度脆弱性向轻度脆弱性转变,目前大山包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好状态。[结论]该评价方法可以反映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发展变化过程,为湿地恢复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冰  高照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86-11391
[目的]以陕西吴起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方法]以陕西吴起县为例,针对社会经济贫困、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以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介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地区应汲取经验积极探索,着力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结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遥感技术评价"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功能。[方法]利用2011~2015年安徽省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和统计资料,依据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系统对安徽省"十二五"期间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价。[结果]2015年潜山县、太湖县、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石台县的生态环境功能指数为75.34~81.83,生态功能等级均为优。"十二五"始末相比,岳西县的生态功能变化度为略微变好,其余5个县均为无明显变化。[结论]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县域自然生态优越,生态系统承载力高,生态功能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油葵主产区湘北常德市和湘南衡阳市各县区及周边地区油葵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当前油葵种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土地、市场及与其他油料作物的比较4个方面分析湖南发展油葵生产的优势,为优化耕作制度,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衡南地区不同烤烟品种特征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清  何阳  陈启新  张小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06-4308
[目的]综合评价湖南衡南地区不同烤烟品种的特征特性。[方法]在湖南衡南地区特定的生态条件下,对当地推广种植成熟的云烟87、K326、中烟201、湘烟3号、贵烟4号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经济效益、质量特点和工业可用性等。[结果]K326和云烟87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品种抗病性,产量和产值较高,是目前适合在衡南县种植的最佳品种,能彰显当地浓香型特色烟叶质量的特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湘南地区烤烟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及生产实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顾留碗  王春  李伟涛  魏守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19-16621,16683
[目的]研究基于GIS的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方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安徽省1∶25万基础地理数据为基础,从洪涝灾害危险性和经济易损性2个角度出发,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建立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性区划,并利用近10年的安徽省灾情资料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精度检核。[结果]安徽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域性差别较大,洪涝灾害风险最为严重的地区在阜阳临泉、淮北灵璧一带,风险程度由皖北平原向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地区逐次降低、由淮北平原向江淮丘陵、皖南山区逐次降低。近10年的安徽省灾情资料统计显示,经济损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淮北平原南部的灵璧、固镇、淮南等地区;而农作物受灾面积损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的砀山、萧县等地区,另外皖西大别山区的金寨等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损失也较为严重,其余地区受灾面积较小;受灾人口的分布与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分布基本一致。可见,基于GIS的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结论]基于GIS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分析方法具有较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陕西吴起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方法]以陕西吴起县为例,针对社会经济贫困、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以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介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地区应汲取经验积极探索,着力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结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业适应性的概念和内涵,然后,以衡阳盆地为例,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适应性对策。适应性对策包括三个方面:蓄水方面,修复和兴建各类水利设施,蓄洪济旱,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固土方面,加强植被恢复和建设,调整坡地农地类型,以保持易蚀土壤,稳固基质。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推广抗病虫害和治污技术,减轻农业环境污染和病虫害灾害。文章从生态脆弱性视角对农业适应性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规避农业风险,为研究区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